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乙酰乳酸合酶(ALS)为靶标的除草剂是目前生产中应用较为广泛的除草剂,具有用量少、选择性强、杀草谱广、生物活性高,对哺乳动物毒性低的特点.本研究对水稻ALS编码基因进行了定点突变,获得了突变基因OsALS~(C512A),实现了第171位脯氨酸残基成为组氨酸残基(Pro171His);然后构建了其过表达载体,并转化拟南芥进行了除草剂抗性检测.对分属四类的四种除草剂的生测结果显示,突变后的水稻ALS赋予了转基因拟南芥对双草醚、甲基二磺隆和五氟磺草胺的抗性,但是没有赋予对普施特的抗性.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开展水稻抗ALS靶标除草剂的基因编辑以及获得抗除草剂新种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研究除草剂对越冬之星苜蓿耐药性的影响,可筛选出对越冬之星苜蓿无药害的除草剂品种和使用方法.方法:通过小区试验,在越冬之星苜蓿分枝期对各除草剂处理苗情和草情进行观察记载.结果:越冬之星苜蓿除草剂品种无药害和使用方法是越冬之星苜蓿播种后出苗前喷雾药剂处理;除草剂品种有75%阔叶散、5%金普施特、4%金豆和10%利...  相似文献   

3.
真菌对空心莲子草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心莲子草是一种水、陆两栖的杂草,繁殖速度快,对农作物、果树等植物危害得大,目前能抑杀空心莲子草的化学除草剂效果不理想,需寻找新型有效除草剂.研究中发现,草菇、平菇的部分品种的培养液对空心莲子草有抑杀作用,为研制新型生物除草剂提供可能的理论依据和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4.
近10年来,我国除草剂的研制和生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新品种不断涌现,产量逐年增加,化学除草面积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迅速扩大,并遍布全国,使用面积已超过2000万公顷。随着改革开放,农民越来越乐于接受化学除草这一新技术。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杂草化学防治技术的发展。一、我国除草剂研究取得的成就我国除草剂研究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1.开发了大量的新除草剂品种我国杂草的化学防治起步较晚,从50年代到70年代末,尽管化学除草面积一直持续增加,但除草剂品种单一,主要是2,4一滴、2甲4氯、敌稗、阿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除草剂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李海涛  王金信  杨合同  陈凯 《山东科学》2005,18(1):30-34,46
对微生物除草剂的研究现状及取得的成果作了较为详尽的概述,并在介绍微生物除草剂的特点和杀草机理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发展微生物除草剂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6.
新型除草剂     
为消灭草害,日本制药公司与农业科研机构近年来加紧了对除草剂的开发研究,自去年以来,便相继有多种新型除草剂获得药品登记,现选择3种最为引人注目的产品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7.
以AHAS为靶标的除草剂是目前生产中应用较为广泛的除草剂,包括咪唑啉酮、嘧啶水杨酸、磺酰脲、三唑嘧啶以及磺酰胺等不同化合物类型.在前期工作中筛选到一株咪唑啉酮类除草剂"普施特"的抗性水稻 "选一".本文报道了"选一"后代(15DB01)对我国农业生产中较为常见的6种以AHAS为靶标的除草剂的抗性实验结果和相关抗性基因的鉴定结果.研究结果表明,15DB01 对咪唑啉酮类甲氧咪草烟、两种嘧啶水杨酸类双草醚和嘧啶肟草醚、两种磺酰脲类甲基二磺隆和烟嘧磺隆都有不同程度的抗性,但对甲氧咪草烟的抗性显著大于比对其他几种除草剂的抗性.实验中并未发现15DB01水稻与对照13lb05在对砜嘧磺隆的抗性上存在明显差异. "选一"中AHAS基因的克隆结果显示,基因序列1 880位点的G突变成了A,导致编码的氨基酸由丝氨酸变成了天冬酰胺.这些结果对于"选一"抗除草剂种质的利用和水稻生产中除草剂的选择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除草通对黑斑蛙红细胞核异常的诱导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旱田除草剂除草通对黑斑蛙进行染毒试验,研究其以不同浓度在不同时间范围内对黑斑蛙红细胞核异常的诱导效应,结果表明:核异常现象与除草剂浓度的相关性有一定的范围;随着时间的推移,黑斑蛙红细胞核异常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性变化.从整个实验结果看,旱田除草剂对水体的污染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原卟啉原氧化酶(Protox/PPO)抑制剂类除草剂已成为一类广泛使用的除草剂.综述了原卟啉原氧化酶(Protox/PPO)抑制剂类除草剂产生与发展,杂草对其抗性机理、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除草剂分子的电子结构及其原子的空间排列情况是影响除草活性的重要因素陆荣健[1~3]等从量子药理学的角度,对不同类型的、具有相同作用机制的稠杂磺酰胺除草剂进行分子力学、量子化学及构效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简要回顾了经典的Hansch方法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4种典型的3D-QSAR方法,即分子形状分析(MSA)、距离几何学方法(DG)、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和假想活性位点阵(HASL)的基本原理,并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在3D-QSAR的原理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新型氯喹酸酯类除草剂的定量构效关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寻找活性更高和作用更温和的除草剂,研究了氯喹酸(3,7-二氯-8-喹啉羧酸)酯类衍生物的结构与活性的关系。合成了12种相关酯类衍生物,并测定了这些酯的生物活性。用Hansch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3个相关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方程。QSAR方程表明,此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与取代基的空间效应和电子效应参数呈线性关系,而且综合两种效应的构效关系方程优于单一效应的构效关系方程。对QSAR方程分析结果表明,烯丙基(—CH_2—CH=CH_2)取代的氯喹酸酯是活性最高且作用温和的除草剂。  相似文献   

13.
利用比较分子场分析( Com 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 Co M F A)对22 种1,4苯并二氮杂艹卓2,5二酮类化合物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3 D Q S A R). 结果表明影响其活性的主要因素为空间立体作用能,得到了具有较强预测能力的 Q S A R 模型,为合理药物分子设计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药物分子设计与定量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药物分子设计与定量构效关系的发展概况与研究进展(2D-QSAR,3D-QSAR,MD-QSAR),为开发新药及化工、医药的发展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15.
磺酰脲(胺)类除草剂的非线性QSAR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方法对磺酰脲和稠杂磺酰胺类除草剂进行了非线性QSAR分析,得出了影响它们除草活性的重要特征指标,进一步证实了这两类除草剂与受体具有相同的作用位点以及我们前文提出的这两类除草与受体的作用模型。  相似文献   

16.
嘧啶(硫)醚类除草剂的非线性QSAR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进行分子力学和量子化学计算的基础上,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40种嘧啶(硫)醚类除草剂进行了非线性QSAR研究,得出了影响它们除草活性的重要特征指标,结合量子化学研究结果,提出了该除草剂与受体相互作用的初级模型。  相似文献   

17.
紫杉醇类似物结构与活性关系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分子场分析方法,对含有不同药效基团的紫杉醇类似物进行了三维这量构产研究,建立了具有较强预测能力的结构与活性关系模型,该模型的建立对于指导具有生活活性的新的紫杉醇类似物的研究与开发和减少合成的盲目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Seventy-four sulfonylureas were synthesized and tested for their inhibitory activity against the whole enzyme of E. coli acetohydroxyacid synthase (AHAS, EC 2.2.1.6) isoenzyme II, and 3D-QSAR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based on these inhibitory activities. The binding conformation of chlorimuron-ethyl, a commercial herbicide of AHAS, in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AHAS complex was extracted and used as template to build the initial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other sulfonylureas, and then all structures were fully geometry optimized. After systematic optimization of the alignment rule, molecular orienta- tion, grid space and attenuation factor, two satisfactory models with excellent performances (CoMFA: q2 = 0.735, r2 = 0.954, n = 7, r 2 pred = 0.832; CoMSIA: q2 = 0.721, r2 = 0.913, n = 8, r 2pred = 0.844) were estab- lished. By mapping the 3D contour maps of CoMFA and CoMSIA models into the possible inhibitory active site in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catalytic subunit of yeast AHAS, a plausible binding model for AHAS, with best fit QSAR in the literature so far, was proposed. Moreover, the results of 3D-QSAR were further utilized to interpret resistance of site-directed mutants. A relative activity index (RAI) for AHAS enzyme mutant was defined for the first time to relate the 3D-QSAR and resistance of mutants. This study, for the first time, demonstrated that combination of 3D-QSAR and enzyme mutation can be used to decipher the molecular basis of ligand-receptor interaction mechanism. This study refin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ligand-receptor interaction and resistance mechanism in AHAS-sulfonylurea system, and provided basis for designing new potent herbicides to combat the herbicide resistance.  相似文献   

19.
利用电距矢量(MEDV)表征肽模拟物的分子结构,并与包含N、0、S杂原子,饱和与不饱和键或共轭体系的二肽分子的生物活性相关.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构建了两组二肽分子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对于58个二肽组,模型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R=0.842 3和RMS=0.535.对于48个二肽组,R=0.819 9,RMS=0.357.为了检验QSAR模型的预测能力,对两个二肽组数据集进行了交叉校验(CV).采用LOO法即每次从n个样本中抽出n-1个样本建立0SAR模型继而用该模型去预测余下的1个样本的生物活性的方法.对于58肽组,58次预测的生物活性与原实验活性之间的R=0.790 6,RMS=0.608,而48肽组的R=0.742 2和RMS=0.417.MEDV只利用了分子二维拓扑图中元素电负性和相对化学键长的有关信息,不需要任何三维结构知识或分子校准步骤或有关物理化学性质的信息.此外构建QSAR模型时只利用MLR方法而不需应用主成分回归或偏最小二乘技术.方法简便快速,模型稳定有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20.
采用比较分子力场 (CoMFA)分析法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标场(CoMSIA)分析法,进行偏最小二乘法(PLS)分析,建立了地棘蛙素类化合物的三维构效模型.通过验证,说明该系列化合物分子立体场、静电场、氢键场和疏水场的分布与生物活性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用模型预测同系列测试集分子,结果与实验值偏差较小.预测结果表明,该力场模型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并得出了新的药效团定义模型,可用来指导设计新的地棘蛙素类化合物烟碱型乙酰胆碱配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