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黏结剂是影响锂离子电池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将羧甲基纤维素(CMC)和丁苯橡胶(SBR)联合使用,有利于缓解锂离子电池电极的体积效应,但SBR的导电性较差不利于提升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为此,制备了不同取代度(0.23~0.86)的低聚合度CMC,并和4种高聚合度CMC分别应用于硅负极,进行循环性能的比较;采用低聚合度CMC-SBR制备电极,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采用低聚合度CMC制备的电极的电化学性能优于高聚合度CMC,且不添加SBR时表现出相对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其中取代度为0.55的低聚合度CMC制备的电极循环性能最佳.因此,使用低聚合度CMC时不需添加SBR,既减少了用料成本,又节约了电池内部空间,有利于增加有效的电极材料.  相似文献   

2.
羧甲基淀粉糊液透明度的影响因素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用乙醇溶剂法合成取代度为0.8901,透明度为89.2%羧甲基淀粉(CMS)。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原淀粉、CMS的结构及形貌进行表征,并探讨了合成因素对其溶液透明性的影响,得知CMS糊液透明度受取代度及醚化均匀度双重因素影响。淀粉羧甲基化后糊液透明度比原淀粉提高了53.8%,且糊液冻融稳定性、存放稳定性均好于原淀粉。CMS水溶液透明度在碱性环境中变化不大,但随着酸性增大而逐渐下降,且高取代度的耐酸性优于低取代度CMS。最后考察了不同食品添加剂对CMS糊液透明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NaCl、柠檬酸将导致其水溶液透明度降低,而葡萄糖、蔗糖的加入会提高其透明性。  相似文献   

3.
颗粒粒度对高粘度羟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粘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浓度、不同温度下高粘度羧甲基纤维钠 (CMC)水溶液的粘度随颗粒粒度的变化规律 ,发现CMC水溶液粘度随颗粒粒度大小而变化 ,颗粒平均粒度为 12 .2 μm的CMC水溶液粘度最小 ;随着温度的升高 ,不同颗粒粒度的CMC水溶液粘度均下降 ,随着浓度的升高 ,不同颗粒粒度的CMC水溶液粘度均上升 ,且存在拐点 ,拐点之后粘度大幅度增加 .  相似文献   

4.
将罗望子胶(TKP)和氯乙酸钠(SMCA)在碱性异丙醇水溶液中反应,制备一系列不同取代度的羧甲基罗望子胶(CMTKP)。研究NaOH与SMCA的物质的量比、SMCA加入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CMTKP取代度、反应效率及水溶液的透光率和表观黏度的影响,确定合理的工艺条件及配方,制得了取代度为0.92,反应效率为77%的CMTKP。与TKP原粉相比,CMTKP的冷水可溶性和冻融稳定性明显提高,质量分数为2%的CMTKP水溶液透光率达到97%。TGA表明了CMTKP的热稳定性下降,XRD表明了CMTKP的结晶区随着取代度的增大而减少。并用FTIR和13C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高取代度CMC取代度的紫外光谱法快速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高取代度的羧甲基纤维素(CMC)取代度的紫外光谱测定方法.首先利用CMC与Cu(Ⅱ)反应,得到CMC-Cu(Ⅱ)溶液的紫外吸光值随稀硫酸铜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发现该曲线可划分为3个区,其中Ⅰ区是CMC链上的羧基与Cu(Ⅱ)离子按照化学计量反应生成配合物的区域,且符合Lambert-Beer定律.将Ⅰ区曲线拟合得到...  相似文献   

6.
在主体-客体化学中,人们最近发现,羧甲基糖淀粉钠(NaCMA)在模拟酶催化反应中是一新型宿主,它能对很多化学反应产生显著的加速作用,这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和重视.羧甲基糖淀粉钠催化反应的基础是把受物分子包结在它的螺旋内穴里,本文研究了羧甲基取代度对NaCMA包结能力的影响. 1.羧甲基取代度对NaCMA包碘络合物光学性质的影响糖淀粉在水溶液中取螺旋构象,螺旋内穴里能够稳定地包结多碘负离子.研究NaCMA包碘络合物的光学性质可以探索它们在水溶液中形成螺旋构象与取代度的关系.不同取代度的NaCMA包碘络合物的吸光度A和最大吸收波长λ_(max)如表1.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制备了壳聚糖衍生物,并将壳聚糖衍生物作为抗菌整理剂对聚丙烯腈进行了改性,以期获得具有抗菌效果的纤维织物.利用壳聚糖与缩水甘油三甲基氯化铵化学合成了季铵盐壳聚糖(HTCC),由壳聚糖与一氯乙酸反应制备了羧甲基壳聚糖(CMC),二者均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利用离子滴定法及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考察了HTCC与CMC的取代度(DS).结果表明,在一定原料比例条件下HTCC的取代度、产率随反应时间延长而增加,由分子量高的原料壳聚糖制备的HTCC的产率大于原料壳聚糖分子量低的,而以水作溶剂制备的HTCC产率小,溶解性差.CMC的取代度与反应时间、原料比例、溶胀碱化时间、加碱步骤等条件有关,而且采用低碱法进一步改进了CMC的制备方法,使制备反应更加环保、高效,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利用FTTR、NMR、TGA对HTCC及CMC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证实了季铵基团、羧甲基团分别被成功引入到壳聚糖结构中.制备的壳聚糖衍生物在水和NaSCN溶剂中具有很好的溶解性.将制得的壳聚糖衍生物HTCC和CMC与聚丙烯腈溶解于NaSCN溶剂中,制备了PAN-HTCC、PAN-CMC的复合膜,并通过FTIR、DSC、TGA、XRD、WAXD对其拉伸性能、相溶性及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AN与HTCC、CMC可以在NaSCN溶剂中混溶,其相溶性、拉伸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电荷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胶体滴定法对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的电荷性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的电荷性质受pH值和贮存时间的影响较大,热糊化和冷糊化对其电荷性质影响不大,采用胶体滴定和凯氏定氮两种方法测定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的取代度试验结果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不同分子质量的聚丙烯酸(PAAH)在水溶液中的离解行为以及聚电解质(聚丙烯酸)与小分子弱电解质(丙烯酸(AAH)和醋酸(HAc))离解行为的差异。文中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聚合度在300~2 000范围内的聚丙烯酸,并使用pH计测量聚丙烯酸、丙烯酸和醋酸水溶液的pH值,以此来判定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离解行为;然后从热力学角度和Flory-Huggins晶格模型推导出电解质在离解过程中的离解平衡方程。结果表明:聚丙烯酸在水溶液中的离解行为与聚合度基本无关。通过数学简化离解平衡方程得到传统平衡常数Kα的计算公式,并赋予Kα确切的物理意义:电解质水溶液在离解过程中离解水合效应相互作用能的相对强度参数。把数据代入离解平衡方程发现,聚电解质和小分子弱电解质均存在两种摩尔电离水合能ΔE,分别在低浓度区和高浓度区,这是丙烯酸、醋酸和聚丙烯酸在低浓度区都偏离了传统平衡常数Kα理论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保护胶体是水性多彩涂料制备中的重要材料。本文重点讨论了3种保护胶体(GTS、S-482、JO)在水性多彩涂料中的应用,探讨了不同的保护胶体对多彩涂料的样貌特点、涂膜性能和储存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不同的保护胶体制备多彩涂料,涂膜的样貌从片状到圆形,涂膜的耐水性、耐酸碱性、展色性和耐擦洗性有较大的变化,储存稳定性也差异较大。三种保护胶均是市场常用的保护胶,其应用研究给应用实验和生产提供了选用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制备了叶酸(FA)、胆固醇琥珀酸单酯(CHS)共修饰的羟丙基壳聚糖衍生物(CHS-HPCHS-FA),该衍生物在水中能够自组装形成粒径为200~400nm的胶束。研究了疏水片段CHS的取代度对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粒径、载药及释药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胶束pH响应控释药物的机理,结果表明,疏水片段取代度高的产物,其临界胶束浓度较低,形成的胶束粒径较小,载药效率较高。体外溶出结果显示,载药胶束在pH5.5条件下释药速率明显比pH7.4条件下更快,体现了pH响应控释药物的效果。体外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胶束的生物相容性较好,且叶酸修饰的载药胶束可增强肿瘤细胞的摄取,细胞毒性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2.
纤维素在ZnCl_2水溶液中的溶解性能及再生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了不同质量分数的ZnCl2水溶液溶解不同聚合度纤维素的能力,发现:质量分数为65.0%以下的ZnCl2水溶液不能溶解纤维素;当ZnCl2水溶液的质量分数达到或超过65.0%时,未被水分子饱和的Zn2+可与纤维素分子链作用,使纤维素溶解,且65.0%的ZnCl2水溶液的溶解效果最佳;随着纤维素聚合度的增大,其溶解性能下降;经ZnCl2水溶液溶解后的再生纤维素的聚合度下降.广角X-射线衍射(WAXD)分析表明再生纤维素为纤维素Ⅱ结晶变体;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显示ZnCl2水溶液是纤维素的非衍生化溶剂,且再生纤维素分子内的氢键减弱.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合成工艺条件、溶液的pH值和电解质等对教甲基玉米淀粉透明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水含量越高,越有利于反应试荆对淀粉颗粒渗透,醚化反应越均匀,透明度越高;取代度越高,透明度越好;醚化反应的均匀性是透明度的决定因素;在较低温下的长时间反应,CMS透明度好于高温反应。CMS水溶液透明度在中性和碱性介质中变化不大,在弱酸性介质中,透明度先上升,然后随着酸性增大而下降;氯化钠对CMS水溶液透明度无太大影响;钙离子导致CMS水溶液透明度降低。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近红外疏水花菁染料I在几种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荧光行为. 花菁I在水中及含有低浓度(小于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曲通X-100溶液中表现出很弱的荧光,但当表面活性剂浓度达到CMC时,荧光显著红移并迅速增强到最大.这种荧光突变为曲通X-100的胶束形成提供了直观的指示,可据此建立一种测定其CMC的简单荧光方法.该法还适用于Brij-35的CMC测定,所测的CMC值与文献报道的结果十分吻合.  相似文献   

15.
前文测定了磷脂酰胆碱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在此工作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醇对此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发现随醇浓度的增加和碳链的增长,临界胶束浓度值呈有规律的下降趋势,与醇类对十二烷基磺酸钠CMC的影响相似。  相似文献   

16.
以十二胺为捕收剂,木薯原淀粉、取代度为0.026和0.21的羧甲基淀粉和取代度为0.0065和0.055的磷酸酯淀粉作为抑制剂,考察了赤铁矿与石英的可浮性,重点研究了基团取代度对变性淀粉抑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淀粉、取代度0.026的羧甲基淀粉和取代度0.0065的磷酸酯淀粉对赤铁矿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而取代度0.21的羧甲基淀粉和取代度0.055的磷酸酯淀粉对赤铁矿的抑制能力较弱;原淀粉和取代度0.026的羧甲基淀粉对石英有较强抑制作用,其他3种淀粉对石英抑制能力较弱.可见,低取代度的磷酸酯淀粉,在赤铁矿阳离子反浮选脱硅中可作为较高选择性的抑制剂.Zeta电位测定结果表明,特征基团取代度相对较高的变性淀粉,与赤铁矿和石英作用后,矿物Zeta电位负值较大.变性淀粉的取代度越高,其伸展向溶液中荷负电的基团越多,使阳离子捕收剂通过静电作用吸附于矿物表面,减弱了变性淀粉的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以羧甲基纤维素为保护胶体代替传统的乳化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十二烷基硫酸钠等,通过乳液聚合,得到了一种性能优良的丙烯酸酯复合乳液。通过几种不同乳液的比较表明,羧甲基纤维素丙烯酸酯复合乳液有很好的耐离子强度和耐有机溶剂性,得到的聚合物力学性能有一定提高,并可得到固体质量分数50%的稳定乳液。乳液的交联度测试结果表明羧甲基纤维素与丙烯酸酯结合在一起,参与了聚合反应;羧甲基纤维素的加入可以提高单体的转化率,但高黏度和低黏度的羧甲基纤维素都不利于聚合反应。  相似文献   

18.
张瓅方  李梦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9):11883-11890
为证实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心脏具有保护作用,通过左前降支结扎诱导心肌梗死(MI)大鼠模型的方法,研究培哚普利组(PB组)、黄芪组(HQ组)、丹参组(DS组)、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组(HQ+DS组)等药物干预后对心功能的影响。采用Notch信号抑制剂RO4929097探讨Notch信号在HQ+DS组诱导心肌梗死边缘区(infarcted border zone,IBZ)血管生成中的作用。用动物超声和Masson染色评价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用免疫荧光法测定心肌IBZ中CD31和vWF的平均光密度(average optical densities,AODs)。Western blot法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alpha,HIF-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Notch1和Notch胞内结构域(Notch intracellular domain,NICD)等血管生成相关蛋白和干细胞动员相关蛋白,例如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 1,SDF-1)、C-X-C趋化因子受体4型(C-X-C chemokine receptor type 4,CXCR-4)和心肌营养素1(cardiotrophin 1,CT-1)。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治疗3周后HQ+DS和PB组的LVEF均明显改善、心肌梗死面积降低,尽管与模型组相比HQ组和DS组LVEF增加、心肌梗死面积减少,但差异不显著;模型组和HQ+DS-I组IBZ中CD31的AODs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相比,HQ+DS显著增加IBZ中CD31的 AODs,降低梗死区CD31和vWF的AODs;模型组和各治疗组HIF-1的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相比,HQ+DS组的FGFR-1、SDF-1、CT-1、Notch1和NICD表达增加;与HQ+DS组相比,HQ+DS-I组的Notch1和NICD表达降低。可见黄芪丹参配伍对IBZ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优于黄芪或丹参单独应用,黄芪丹参配伍保护MI大鼠的的机制可能通过Notch信号传导和动员干细胞向IBZ移动而发挥促血管新生作用。  相似文献   

19.
考察了pH值对弱电解质捕收剂盐酸十八胺的影响,确定了盐酸十八胺在超纯水中和饱和氯化钾溶液中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分别为9×10-4 mol/L,4×10-5 mol/L(298K,pH=6);使用激光粒度仪测定不同浓度下十八胺胶体的体积粒径和数量粒径的变化,对CMC点进行了验证.微浮选实验说明:盐酸十八胺浓度到达CMC点时氯化钾收率高达91.5%,有显著提高;表面性质参数计算结果表明溶液中离子强度越高,胶束形成的自由能变化(ΔG0mic)越小,越容易形成胶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