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实地调查取样,分析了昌化铅锌矿废弃地受尾矿污染的土壤重金属含量,和生长于其上的优势植物对Pb、Zn、Cu、Cd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在所采集的六种植物中,植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均不是很高。白背荆、厚藤、小叶桉对Cd的富集系数较高,分别为0.96、0.95、0.58。白背荆和小叶桉对重金属的转运系数较高,综合6种植物对Pb、Zn、Cu、Cd的富集特征,白背荆、小叶桉可作为生态恢复的先锋物种。  相似文献   

2.
海南岛东部海岸钛锆砂矿废弃地采用木麻黄进行植被恢复,通过对有残余西瓜藤蔓和稀土肥料处理的木麻黄林地(处理林地)与没有任何处理的木麻黄林地(对照林地)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处理林地林木的树高、基径、胸径均显著大于对照林地;2)处理林地植物-土壤系统中各分室的养分元素N、P、K含量均大于对照林地对应值;3)两个林地中养分元素的分布格局均为:叶>粗枝>根>土;4)两个林地植物-土壤系统各分室的养分元素有着相似的季节变化.处理林地的植被恢复优于对照林地.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大量裸露边坡造成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与地质灾害问题.植物护坡是恢复黄土边坡生态和防治黄土边坡地质灾害的有效手段.文章基于延安地区黄土边坡调查,筛选出适宜当地环境且护坡效果明显的蒿属植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土工试验,得到根-土复合体的力学参数;最后利用FLAC3 D软件对不同坡度与不同根系状态下的边坡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强度折减法求得安全系数,比较分析其护坡效应.结果表明:(1)植物根系能够提高土体的力学参数,从而提高边坡的稳定性;(2)植物根系对边坡稳定性的提高效果随着坡度增大而增大;(3)蒿属植物在西北黄土地区生态复合型防治技术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
突变理论是研究客观事物过程由渐变引起突变的一种有效的新兴系统理论与方法.将多个评价指标合成一个与最优评价方法的接近程度,用来评价生态系统恢复状况.针对生态恢复演变过程的突变特征建立了生态恢复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突变级数法运用ENVI4.2、ArcGIS9.2、MATLAB7.0等3S技术平台对长汀县朱溪小流域生态恢复进行了定量评估和动态趋势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朱溪小流域生态恢复总体较好,80%的流失区都可恢复到Ⅲ级以上(含Ⅲ级);(2)对长汀朱溪小流域生态恢复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植被盖度;(3)突变级数法和生态恢复的交叉融合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研究认为,采用了突变级数法进行综合评价不仅避免了人为制定权重的主观性,也反映了南方红壤侵蚀小流域生态恢复演变过程的突变特征,更为科学地揭示了生态系统恢复变化过程的本质规律.  相似文献   

5.
结合当代植物景观设计生态化、人性化的核心理念,针对长轴与短轴植物空间和层次等影响带状公园植物设计因素,以及景观同质化、绿地率不足、忽视植物生态习性等我国当代植物设计中的弊端,提出人性关怀、生态优先、体现特色、景观协调等设计要点,并结合昌邑市同大街带状公园植物设计实例,阐述如何将带状公园营造为一个宜人的、具文化内涵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带.  相似文献   

6.
高等植物与环境相互响应关系涉及到了几乎所有的生命过程,它是全球不同类型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尤其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基础.如何调控上述作物与相应环境(尤其土壤环境)的关系是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现代可持续农业的关键问题,植物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之一.详细解析这个相互响应关系对于从事全球的生态恢复与建设也有重要意义.尽管相关于基因组学,后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的有力方法和数据库已经为上述关系的机理研究提供了部分清晰的轮廓,但是植物生理学措施仍然是作物性状田间发挥的必要保证.随着供试植物范围的扩大以及现代整合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于生物与非生物胁迫下的这个响应关系机制的完全理解将得到加速.  相似文献   

7.
以生态恢复工程中的覆绿植物黄栌(Cotinus coggygria)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岩壁所种植物的成活率、地上生长量以及根系形态结构的调查,探究高陡岩质边坡生态恢复物种的环境适应特征。结果表明:黄栌的成活率达到了100%,其树高、基径、冠幅的年均生长量分别为6.64,0.37,6.10 cm/a,虽然不同植物的生长指标增量明显不同,但黄栌各生长指标增长速度及地上生长量均最大;岩壁内黄栌平均根长、平均根茎比以及平均根密度分别为58 cm,0.66,2.7 cm/cm~3,根系形态的改变表征了黄栌对胁迫环境的抵御和适应能力。黄栌在高陡岩质边坡上良性生长,在器官水平上实现了对环境胁迫的感知并形成耐受性,说明其适应在胁迫环境下的生存,可为其他覆绿技术的物种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常见植物修复技术基本原理进行分析,了解植物修复相关技术,掌握植物修复技术需注意的问题,并对植物修复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进行汇总.结果表明螯合诱导技术、遗传工程技术、微生物等均在植物修复技术中得到大力应用,且植物修复技术适用于重金属、无机营养元素N、P、有机污染物、城市污染大气等多领域的修复.植物修复技术,属于一项实用性与有效性均较强的生态修复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9.
河流生态修复是一种快速恢复河流生态环境的技术措施.目前河流生态修复多以水质改善为主,技术尚不完善,缺乏立体化、多指标的技术体系与可推广、可复制的生态修复模式.研究一种集"外源污染防控—内源污染抑制—水生态调控—强化水体净化"为一体的河流水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并通过对马田排洪渠生态修复前后河流生态环境状况的对比分析,分析该...  相似文献   

10.
对莕菜属植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态,药用价值等几个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一定的概述.  相似文献   

11.
在RS-GIS支持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针对闽江下游沿江地区景观生态类型在整个研究区、不同地貌区、不同行政区和不同缓冲区的格局特点和分异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闽江下游沿江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中以自然景观为主,区域自然属性强;不同景观类型的景观格局水平和垂直分异明显;河流沿江景观格局受人类干扰影响深刻,亟须进行生态恢复重建.  相似文献   

12.
王成超 《松辽学刊》2013,(4):134-137
生态脆弱区农户薪柴采集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农户传统炊事能源的升级对于地表植被恢复以及生态环境改善都有着重要意义.论文利用长汀县社会统计数据以及农户调查数据,阐述了农户炊事能源的变迁过程,并揭示了农户炊事能源升级的森林保护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主要在农户生计变化驱动下,农户炊事能源结构中薪柴比重逐渐下降,人均能源消耗量则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态势,二者导致户均薪柴消耗量的稳定下降;而薪柴的节省使大面积的森林免遭砍伐,有效保护了森林,促进植被覆盖率和森林覆盖率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土壤动物功能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及信息传递,而土壤动物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作用.目前,国内土壤动物功能作用研究侧重于土壤动物对凋落物的分解、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以及生态指示功能的研究,而对于能量在土壤动物及土壤生态系统中流动及土壤动物对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发展中作用的相关研究比较薄弱.国外,对于土壤动...  相似文献   

14.
水库因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导致水体富营养氧化状态严重,蓝藻水华随之爆发,严重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活及经济发展.本文介绍了蓝藻爆发的成因,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水库富营养化改善措施,切断和控制污染源、开辟水源、实施生态修复、整治周边环境,并且加强水库的水体水质监测,为有效的治理水库富营养化提供科学可靠的实时数据,以恢复水体功能,保障饮水安全和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5.
湖南山丘区景观生态建设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南山丘区景观生态系统退化严重,成为山丘区及全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 障碍因素,开展山丘景观生态建设,既有助于植被的恢复,土地肥力的提高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也是山丘区域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山区景观生态建设必须遵循适应自然,控制共生,组织整合和功能优化和等基本原则,建立包括农林结合林结合、农林特结合等多种具体形式的农林业系统。  相似文献   

16.
锦鸡儿种子萌发对温度和土壤水分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锦鸡儿(Caragana sinia)是豆科优良抗旱树种,广泛用于干旱、半干旱区植被恢复与生态建设,其种子硬实现象明显.对C.sinia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含水量在1.62%,硬实率95%的种子用开水浸烫后可有效破除硬实;锦鸡儿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0~35℃,变温不能显著增加萌发率;种子萌发的最低土壤含水量为3%,适宜土壤含水量为6%~12%.  相似文献   

17.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分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西北地区生态因子的地域分异规律和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将西北地区划分为干旱荒漠风沙治理区、青海高原退化革地治理区、黄土高原水土沈失治理区和秦巴山地泥石流治理区4个区域,并提出了每个区域治理建设的方向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湖北省英山县为例,依据土地权属调查资料建立村域尺度的林地生态风险模型,探讨乡村林地生态风险空间分布模式.研究表明:(1)林地生态风险与地形因子有较大相关性,村域坡度越小,风险水平越高;(2)林地生态风险水平总体呈现出较强的空间集聚趋势,风险水平较高(或较低)的村域趋于和同类的村域相邻;(3)每个村域的风险关联模式及空间分布不尽相同,"低—低"型村域在县域北部高海拔地域上呈现出连片分布态势,"高—高"型村域在县域中南部地域上形成连片分布格局,"低—高"与"高—低"型村域则以分散分布为主.研究结果为有效采取风险规避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城市坐标系统GPS点位遭到破坏后的恢复方法.首先将不同时期、不同品牌GPS接收机采集的数据纳入网中,然后进行数据检核、基线处理、平差解算,可获得被破坏GPS点的数据.通过对比1980西安坐标系、1954北京坐标系、城市坐标系统的成果,可以看出补测后的坐标与原坐标非常接近,有相同的精度,说明GPS点恢复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以湖北省江汉平原为例,采用基于专家知识的AHP方法、LMDI分解模型等重点考察该区域土地利用特征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影响因素分解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1995年以来该地区耕地、林地、草地和自然保留地面积减少,水域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以耕地和水域为主的用地结构变化相对平稳;(2)采用基于专家知识的AHP方法确定不同时期的价值密度修正系数,发现各地类修正系数均以2007年为基准呈现随时间增长的趋势;(3)利用改进的生态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发现各地类生态服务价值均有所增加,不同时期各地类价值贡献基本呈现耕地、水域最多,林地、自然保留地次之,建设用地与草地最少的特征;(4)利用LMDI模型考察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的分解效应,研究显示人口增加、土地结构变化与价值密度提高具有增值效应,对价值变化的效应比重分别为13.12%、9.23%、90.70%;人均土地面积降低对价值变化具有减量效应,所占比重为-13.06%,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三类因素的增值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