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   总被引:69,自引:0,他引:69  
默会认识或默会知识的概念首先是由波兰尼提出的,本文探讨了波兰尼默会认识论的基本内容,集中阐明了默会维度的优先原理以及默会认识的基本结构,在此基础上,对波兰默会认识论的理论特征作了分析、概括。  相似文献   

2.
针对"人工智能是威胁人类文明的科技之火"等观点,学界有多种回应。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新认识论尝试论证:人工智能无法直接威胁人类文明,无法发展出超越人类的文明。马克思主义新认识论,是吸收默会知识理论等现代知识论成果的认识论。根据这一新认识论,可知:人工智能本质上是人造机器运用人类喂给它的知识,是人类已有明述知识的转移、利用;人工智能难以产生默会知识,也无法创造新的明述知识或命题性知识;人工智能的学习能力基于算法而不是社会交往。  相似文献   

3.
当代哲学在信念的评判上处于两难境地,哲学家们要么陷入重建真理概念的泥潭中艰难自拔,要么选择抛弃真理原则的工具主义。信念评判问题发源于真理的概念直觉与信念的真理评判困难之间的矛盾,时至今日仍然悬而未决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处理好真理和合理信念的关系。根据"真理"词项日常语言中的主流用法,坚持认识论的直觉,按照对象符合论理解真理概念,把认识对象看作要查明的世界或其中某类或某个事物的结构、属性、关系、功能、规律等,把真理看作与对象相符合的信念,理清真理与合理的辩证关系,既能坚持认识论的基本原则、又能恰当地评判现实的信念,它灵活地维护了信念的日常语义学理解,也达到了真理理论上的融贯。  相似文献   

4.
默会理论的SSK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科学时代,对“科学知识”的社会学考察即SSK的理论工作是必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波兰尼凭借其默会理论开创了这一先河。默会理论对SSK的贡献在于为其提供了本体论、认识论和诠释学等方面的理论原则,从而解决了。SSK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为SSK做出了相当的理论建树。这一思想建树奠定了波兰尼当之无愧的SSK先师地位。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的知识论讨论中,关于先验辩护、先验知识与自然主义认识论之间的关系问题存在诸多争论。常识性的观点认为先验知识和经验知识之间是一种相互独立、甚至是对立的关系,而许多自然主义认识论的支持者否认存在先验知识,这就给人们留下了"先验辩护和自然主义认识论水火不容"的印象。但是,如果我们详细考察先验辩护本身的特点、并认真分析先验辩护与先验知识之间以及先验辩护和经验辩护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现"必然性"、"分析性"和"自明性"这些概念可以从对"先验性"概念的理解中分离出来。进一步地,如果我们将先验辩护和经验辩护的区别主要限定在辩护类型方面的差异,那么先验辩护和自然主义认识论就有可能在一种类似阿尔文·戈德曼(Alvin Goldman)所提供的可靠论框架下相互兼容。  相似文献   

6.
默会知识是组织与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核心概念,但相关理论在过去20多年间并未取得太大的实质性进展,尤其是在概念的操作化层面进展甚微。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默会知识在组织与管理研究中兴起的背景;继而分别从四个方面归纳了默会知识的内涵属性和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困境;最后借鉴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建议采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分类方法来研究组织中的知识问题,并建议采用因果地图技术来诱发和捕获组织或组织中个体所拥有的高度情境依赖的、因果模糊的程序性知识。  相似文献   

7.
认识论的自然化是近年来认识论发展的主要进路之一,但是,自奎因明确提出以来,自然化认识论就伴随着批判。戈德曼提出其可靠论,力图解决自然化认识论所面临的自主性和规范性问题,进而维护一种比较温和的自然化认识论。本文通过分析戈德曼的可靠论及其相应的批判和辩护,从而表明,一方面戈德曼的过程可靠论作为知识确证理论是不成功的;另一方面,即使他的可靠论是成功的知识确证理论,也不能成为自然化认识论的合理辩护。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医学的发展表现出"处江湖之远"的传统中医和"居庙堂之高"的现代中医两种典型的群体形态和发展路径。中医学知识是一种介于默会知识和编码知识之间的特殊类型的知识,在从私人知识转化和创新成为公共知识的过程中,其知识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必然会面临着冲突与抗争。从知识生产的视角对此予以理解和做出阐释,有利于更加理性、公允地审视和勘察这些矛盾的本质,从而在路径抉择上兼容并包、执两用中。同时,基于物质科学、信息科学与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势,中医学发展的传统与现代路径之间将会在哲学层面上克服绝对冲突,转而在知识生产方式上产生深度沟通、自然扬弃,推动中医学在不同路径之中获得发展和进步,乃至产生一条崭新的共同路径。  相似文献   

9.
波兰尼与波普的科学认识论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60年代,波普和波兰尼的科学哲学思想就已经蜚声学术界。他们皆以批判逻辑实证主义的认识论为己任,但解决方案却各自独树一帜。波普在学院派的理路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批判理性主义的证伪学说,而波兰尼则以无拘无束的学术视野提出了革命性的默会认知理论。这两种独具匠心的科学认识论极大丰富了科学哲学思想,并为科学哲学的历史转型以及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本文以二人的科学认识论为基点,深刻剖析二者的不同理论旨趣,并进一步揭示出波兰尼的超越之处。  相似文献   

10.
维基百科词条内容的可靠性,是由撰写者形成的集体智慧来保证的。维基百科的知识评价基础,在于规范性的过程管理和线上线下交替互动营造的集体认同感,在于从遵从专家转向依靠集体智慧。这种知识评价基础是从个人认识论转向社会认识论。  相似文献   

11.
海曼关于知识本性的理论认为,知识——包括个体事实性知识——是被事实引导的能力。这一主张与传统的、符合常识的认识论观念相冲突。在主流认识论理论中,命题知识会被看作某种信念或心智状态;而这两者似乎都不是能力。为解决该问题,海曼希望通过论证说明:1)知识不是信念,且2)知识可以既是能力又是心智状态。然而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海曼实际上并没有为上述两个论点提供完备的论证。因此,他关于知识本性的看法,即"知识是一种能力"的结论是不正当的。  相似文献   

12.
论科学主义的本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科学主义是认为自然科学是人类知识的典范,而且科学家描述的科学方法是获得那种能应用于任何现实的知识的唯一手段的信仰,它的生产有其历史必然性,科学主义的本质可以从其科学观,哲学观,价值观三方面进行探讨,在科学层面,科学主义概括了社会的特征,将科学绝对化,在哲学层面,科学主义强调形而上学的无用性,而只注重对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在价值层面,科学主义则将科学神圣化,把科学看作高于人类的本体,作为评判事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个人认识论是一个涉及人类知识性质和认识过程的哲学领域。在理论形成的早期,个人认识论有很多主要的认识论模型。迪安娜·库恩的论证推理模型是其中的重要理论模型。其研究目的是要探究论证思维,力图理解个体为什么产生关于知识的信念,这项研究特别关注认识论观点。论证推理模型用非形式推理方法对认识论证进行推理的研究。其主要内容是探讨认识论信念变化的三个范畴:绝对主义者、多元论者和评价论者。论证推理模型围绕这三个不同的阶段性信念变化的范畴进行研究。在非形式推理方法的论证中,迪安娜·库恩提出了修辞和对话论证之间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混合型认识论一方面承认外在因素无疑影响着知识的辩护过程,另一方面又要求在认知过程中加入内在的理性控制条件。基切尔的最小化社会认识论及在其名著《科学的进程》中的运用就是一个例子。目前,对基切尔的最小化认识论的批评基本集中在其个人主义方法论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上。本文指出基切尔的知识理论建立在对合理性问题所作的两个假设上,并论证这两个假设是不成立的。  相似文献   

15.
在20世纪,认识论研究主要围绕知识的辩护问题展开,即我们如何才能掌握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自然主义在探索认识论问题的过程中,初期以奎因和戴维特为代表,以拒斥先验知识作为其主要特征。然而最近,以菲利普.基奇尔和艾尔文.戈德曼为代表的一些自然主义认识论者试图为先验知识的存在和重要性进行辩护。先验作为非经验来源,先验知识所依赖的辩护类型以及不可修正性的合理性问题是自然主义认识论者针对先验问题进行争论的焦点所在,以这些问题为线索,本文将重点展开对自然主义背景下上述先验反对者和改造者的论述,并加以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谢弗在最近的研究中试图论证心灵哲学中经典的解释鸿沟与不同层次的实在之间跨层认知的不透明性是同一问题。他认为可以通过底定的形而上学律则来弥合所有的鸿沟。我们将反驳谢弗的论点并进一步辩护意识解释鸿沟问题的特殊性。最后我们认为,真正解开意识的解释鸿沟难题需要包含回答认识论和形而上学两类问题的解释性知识。  相似文献   

17.
现代自然科学认识自然界的方式是将研究对象从自然有机整体中分割出来孤立地加以研究,以获得对某种或某类自然现象的精确化知识。近现代哲学认识论则从思维与存在关系具有同一性角度证明这种将自然世界碎片化的知识是真理性知识。现代自然科学对各个自然物的研究达到了精致的程度,但用各个自然物的精确知识并不能替代自然世界有机整体本身的知识,孤立的自然现象知识也不同于在有机关系中自然现象的知识,因为有机自然界整体本身有自己的真实性,自然物还有一种在有机关系中的真实性。这种真实性用现代自然科学研究方式根本无法获取,因而生态认识论的出现就成为一种必然。生态认识论是从整体出发,以多重有机关系反观自然物的方式研究自然物,以获得自然物在整体世界中、在关系世界中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8.
人工智能哲学研究主要从哲学维度审视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其现实应用,具有推进哲学研究领域拓展和内容深化的理论意义、引导人工智能相关科技伦理规范及人文约束的实践意义以及支持人工智能未来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的历史意义。人工智能哲学研究需要重视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伦理学等维度的问题,未来应当关注正确处理人工智能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评判人工智能引发的科技和社会变革的意义、人工智能的奇点突破及其评价、人工智能在社会认识论中的应用建构、人工智能引发的技术运用与社会问题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意义与科学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意义问题与科学进步问题所谓意义问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意义问题是问,在什么条件下一个语句(语词)是有意义的(所指的是认识意义)?这个语句(语词)的意义是什么?前者又称有意义性问题,后者即狭义的意义问题。尽管如此,这两个问题是不可能截然分开的,甚至至少在有些哲学家(如卡尔纳普等逻辑实证主义者)那里,它们可视为同一个问题。在近代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地将意义问题作为认识论的基本问题来讨论的是英国哲学家休谟。他指出,如果一个语句既不能被经验证实,又没有逻辑意义,我们就应将它归入无意义语句之列。这是现代经验论的观察意义论的最初表述。哲学的发展进入二十世纪,意义问题成了困扰哲学家们的许多认识论问题的焦点之所在,而意义分析则成了当代认识论研究的出发点之一。  相似文献   

20.
科学统一问题的不泯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统一问题是科学哲学中的传统课。它的研究历来有认识论和本体论两个导向,但认识论导向的科学统一往往更引人注目。认识论导向主要涉及到语言和方法的统一,这是一种静态的统一。到目前为止,这种静态的统一已陷入困境,动态的科学统一已初见端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