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军用导航系统虚拟样机支撑平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军用导航系统虚拟样机研制的具体需求,提出了军用导航系统虚拟样机支撑平台设计的总体思路,详细讨论了该支撑平台的组成、关键模块的实现方法以及基于该平台的军用导航系统开发方法。军用导航系统虚拟样机支撑平台的建立,为军用导航系统研制、开发、使用提供了数字化平台,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虚拟样机可视化支撑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虚拟样机的开发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基于模型的不断提炼与完善的过程。虚拟样机作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项目,强调的是资源的共享及团队的协同工作。而虚拟样机可视化支撑平台是虚拟样机支撑平台的一部分,其任务是支持建立包括武器装备虚拟样机协同设计、开发以及运行、评估全过程的可视化工具集。就研究开发武器装备虚拟样机可视化支撑平台中的协同可视化技术和框架的研究与实现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晓  李伯虎  柴旭东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1):2484-2487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工程(CPVPE)技术是融合多学科技术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可用于复杂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大幅度提高和解决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涉及的时间、质量和成本等问题。首先针对CPVPE的需求,提出了复杂产品虚拟样机全生命周期管理(CPVPLM)的概念,进而指出CPVPLM作为CPVPE的一项重要支撑技术,能对复杂产品虚拟样机(CPVP)全生命周期中的过程和信息进行全面管理,实现目前PLM尚未实现的功能。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面向CPVPLM的CPVP三维模型,研究并提出了一个实现CPVPLM的体系结构,介绍了原型系统在工程中的初步应用与实现。  相似文献   

4.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协同仿真建模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技术是复杂产品开发设计的重要技术之一。复杂产品虚拟样机建模和优化是用户需求和仿真支撑平台之间的关键环节,并且贯穿于设计、开发和测试的各个环节。主要讨论了对复杂产品虚拟样机设计分布式协同高层建模的四个方面:复杂产品虚拟样机开发过程中的建模规范;协同仿真平台中的高层建模技术;介绍了如何使用模型驱动体系结构(MDA)来快速开发复杂产品虚拟样机的概念原型, 如何实现基于Web Service的复杂产品虚拟样机的分布式协同建模。  相似文献   

5.
SBA支撑环境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12,他引:20  
介绍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SBA支撑环境项目的阶段研究成果,包括给出自行开发成功并初步应用的多学科复杂产品虚拟样机工程支撑平台的体系结构、新技术特点、协同仿真平台系统组成结构、多学科虚拟样机协同仿真平台、多学科虚拟样机协同CAX/DFX工具集及全生命周期虚拟产品数据管理PLM等;研究了“仿真网格”的内涵、功能与体系结构,进而提出一种基于“仿真网格”的SBA支撑环境体系结构及其相关关键技术等。最后,展望了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复杂虚拟样机工程的项目管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主要介绍了正在研究和开发的,支持复杂虚拟样机工程的项目管理系统COSIM-PM。COSIM-PM是虚拟样机支撑平台系统COSIM[1]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以多约束、多目标条件下进度/资源的管理与优化技术为核心,通过对人员/团队、时间进度、资源成本的计划、控制、跟踪、优化,支持复杂产品虚拟样机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开发。给出COSIM-PM的系统结构、关键技术,详细的论述了资源优化中的资源均衡优化算法,概要的说明了虚拟样机工程中项目管理与工作流的关系和集成方式,介绍了COSIM-PM的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7.
协作虚拟样机与协同设计方法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协作虚拟样机技术是在分布式环境下,多领域专家协作建立和应用虚拟样机的方法和技术,本文分析了协作虚拟样机与协同设计的关系,提出了基于协作虚拟样机的协同设计方法,该方法可全面而灵活地支持协同设计,在产品实际设计、制造和使用之前,对其功能、性能进行充分仿真与验证。文中还讨论了协作虚拟样机建模方法和异构仿真方法,并给出了基于协作虚拟样机的协同设计环境的总体结构。  相似文献   

8.
航炮系统的虚拟样机仿真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万晓峰  刘更  杨树森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10):2392-2394
介绍了虚拟样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并给出多体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基础。将虚拟样机技术应用于某航炮系统的仿真,在LMS Virtual.Lab平台下建立了航炮虚拟样机,验证了航炮虚拟样机模型的合理性。并对航炮系统的后座力和射击精度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9.
朱耀琴  吴慧中  余永佳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5):1137-1140,1174
虚拟样机的研究已成为多年的研究热点,其相关基础技术发展也很快,在国外也有了成功的应用案例,然而复杂系统协同虚拟样机技术的研究尚不成熟,在研究中还存在一些技术障碍,其中缺乏全生命周期、全方位和全系统的信息管理就是障碍之一。在给出了复杂系统及其虚拟样机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复杂系统虚拟样机中信息管理的需求,然后论述了项目管理在复杂系统虚拟样机信息管理中的特点和需要攻克的几个关键技术,接着对项目管理与工作流的集成作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本文给出了相应的系统说明和应用验证说明。  相似文献   

10.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概念设计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曦  吴慧中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9):2150-2153,2158
建立协同的、智能化的复杂产品概念设计支撑系统是当前虚拟样机工程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从复杂产品概念设计的需求和解决分布式环境下概念设计系统实现的技术难点出发,在分析了Agent技术和WEB服务技术的基础上,对虚拟样机分布式协同仿真系统中的复杂产品概念设计进行了研究,提出将WEB服务技术和Agent技术相结合,建立基于Agent的虚拟样机产品概念设计系统,阐明了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并讨论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袁丽一  张宝运 《系统仿真学报》2012,24(9):1973-1975,1979
现有学习软件或虚拟教具存在交互方式不自然、抽象性差、不智能的缺点,应用基于自然的人机交互技术,以物理教学中的平抛运动教具作为实例,设计实现一种3D虚拟教具用以模拟教学过程中的真实教具。这种虚拟教具主要采用手势识别技术实现人和计算机的自然地交互,同时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教具实体。应用人机自然交互技术支持的3D虚拟教具,具有交互方式自然、空间感强和抽象表现力强的特点,体现了和谐自然地人机交互方式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首先概要介绍了人机交互技术发展状况,接着针对某型武器系统虚拟训练系统给出了过程仿真模型,阐述了人机交互系统在过程仿真模型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依托位置跟踪器和数据手套等虚拟外设实现对虚拟实体进行直接操纵的过程和具体方法,最终实现了采用直接操纵交互技术的某型武器系统虚拟操作训练系统。  相似文献   

13.
虚拟战场环境生成系统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敏  孙继银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5):1153-1156
虚拟战场环境是军事仿真应用的可视化平台。结合具体应用系统的研制开发,对虚拟战场环境生成系统的构成进行了论述,对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虚拟战场环境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包括基于复杂度的三维实体建模方法,三维地形的快速生成与漫游控制、多窗口与多视口、人机交互等技术的实现。文中所述及的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某大型网上战役训练和作战指挥系统。  相似文献   

14.
虚拟人行为交互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行为交互是人际之间除语音交互之外的一种重要交互方法。本文介绍了我们应用虚拟人合成技术实现人体行为交互的主要研究工作,以及这些研究成果在聋人手语(手势)交互、人脸表情与动画合成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Multi-Agent的武器系统虚拟样机开发环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虚拟样机技术是解决复杂系统开发过程中高风险、有限可逆转性问题的一个有效途经。复杂系统虚拟样机开发过程中的数据量大,交互频率高,因此必须为这一过程提供有效的机制,最大效率的支持虚拟样机的协同开发。文章将Agent技术应用于传统框架,提出了基于Multi-Agent的协同开发环境,并结合采办的思想,提出了基于Multi-Agent的协同开发环境的全生命周期虚拟样机开发过程模型。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更自然的卫星编队构型设计,采用OSG(Open Scene Graph)技术建立了卫星编队飞行轨道构型设计过程三维显示场景。虚拟现实技术使抽象的理论设计可视化,实现了虚拟环境下的人机对话。基于HLA(High Level Architecture)下的RTI(Run Time Infrastructure)通讯协议平台,确保了交互通讯的流畅性。采用语音识别、数据手套、图像识别等多种人机交互模式,解决了鼠标键盘操作的枯燥性,让使用者产生沉浸感,满足了不同使用者的操作要求,降低工作人员的疲倦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