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我院男女排球队运动训练后,身体反应记录和生理指标测定,并采用文献资料法来研究运动者疲劳的程度.科学地提出调节和治疗疲劳的有效方法,避免过度疲劳后对身体产生伤害,对提高运动成绩和增强体质有着相当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我院男女排球队运动训练后,身体反应记录和生理指标测定,并采用文献资料法来研究运动者疲劳的程度,科学地提出调节和治疗疲劳的有效方法,避免过度疲劳后对身体产生伤害,对提高运动成绩和增强体质有着相当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盐城师范学院男女排球队运动训练后,身体反应记录和生理指标测定,采用文献资料法来研究运动者疲劳的程度,科学地提出调节和治疗疲劳的有效方法,避免过度疲劳后对身体产生伤害.  相似文献   

4.
选取8周龄雄性SD大鼠研究大蒜素和运动疲劳对大鼠P-PKC的影响,实验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运动疲劳组以及相应实验性设计的大蒜素+运动疲劳组,各组又根据取材时间不同随机分为末次训练后24 h组与72 h组2个小组.运动疲劳时间为5周,期间逐渐递增负荷或时间.测定各组大鼠脾淋巴细胞PPKC水平.结果显示,运动疲劳组(P<0.01)与大蒜素+运动疲劳组(P<0.05)大鼠脾淋巴细胞P-PKC水平均显著低于安静对照组,而运动疲劳组与大蒜素+运动疲劳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研究认为,运动疲劳的发生与P-PKC表达的变化有关,而大蒜素对该变化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杨波 《科技信息》2012,(34):I0152-I0152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训练中常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过度疲劳除外),根据超量恢复理论、应激理论和运动训练理论,运动水平的提高就是疲劳一超量恢复一再疲劳一再超量恢复的过程。因此,在运动训练中出现疲劳是很正常的。但疲劳如果不能及时消除,疲劳积累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将会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训练安排和健康。能否尽快消除疲劳,连续、合理和有规律地安排训练,是运动训练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疲劳消除方法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具体介绍了如何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指导同学们正确选择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使其能尽快消除疲劳,连续、合理和有规律地安排训练,为取得好成绩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运动性疲劳的诊断及其恢复手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原 《河池师专学报》2001,21(2):98-101
疲劳与恢复是运动实践中对立统一的整体,运动能力的提高是在恢复中得以体现。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运动性疲劳诊断与恢复的研究成果,为普及运动训练科学化知识,提供重要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木妮拉 《科技信息》2011,(6):291-292
疲劳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是运动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一种生理功能变化,研究疲劳的目的是为了在运动中延缓疲劳的出现以及运动后尽快的消除疲劳,促进恢复过程,提高人体功能能力。运动性疲劳消除快慢,取决于恢复形式以及休息和营养等方面的因素。本文从生理生化角度对消除疲劳的途径和方法进行讨论分析,并做相关结论,希望能为运动员在运动后尽快消除疲劳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羽毛球运动员和教练员的访谈及文献资料的查阅,对羽毛球运动员的运动性心理疲劳产生的成因、判断的方法、消除心理疲劳的手段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羽毛球教练员和运动员了解和克服运动性心理疲劳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运动训练是疲劳——恢复——再疲劳——再恢复的过程,同样也是机体进行超量恢复和提高身体机能水平的过程,认识和了解篮球运动员运动训练疲劳的产生机理、分型、诊断,采取有效的恢复手段,将有助于篮球运动员身体机能和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选取SD大鼠(Sprague Dawley)32只,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运动疲劳模型组(疲劳组)、疲劳运动后高压氧恢复组(高氧组)以及运动前高压氧预先处理组(干预组),每组均为8只。根据鼠体重/摄氧量回归方程式所建立的渐增负荷运动方式构建运动性疲劳动物模型,采用标准医用高压氧对高氧组及干预组大鼠进行高压氧治疗,实验4周后对实验大鼠进行观察、指标测定。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四组实验大鼠在实验28天后,相比对照组,疲劳组大鼠生长缓慢(P<0.01),而干预组、高氧组与对照组体重差异不显著。本研究由此推断,运动性疲劳显著影响机体生长发育,而高压氧有助于缓解疲劳并保护机体正常发育生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热敏灸对运动大鼠运动能力和心肌、骨骼肌细胞线粒体过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运动组、运动+普通悬灸组和运动+热敏灸组,采用14 d递增大强度跑台运动训练和生物化学的方法,观察热敏灸对运动大鼠运动能力和心肌、骨骼肌细胞线粒体过氧化损伤的影响。结果运动+热敏灸组大鼠疲劳相关症状显著改善,跑台力竭时间显著高于运动+普通悬灸组和单纯运动组。运动+热敏灸组大鼠心肌、骨骼肌细胞线粒体SOD酶活性高于单纯运动组、运动+普通悬灸组,心肌细胞线粒体SOD酶活性低于正常对照组,但骨骼肌细胞线粒体SOD酶活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MDA含量低于单纯运动组和运动+普通悬灸组,但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热敏灸足三里穴具有明显的抗运动性疲劳作用,机理与热敏灸降低过度运动大鼠心肌和骨骼肌细胞线粒体过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2.
穴位灸法对运动时机体血清CK、BLA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对运动员进行穴位施灸处理,并以西洋参作为对照,观察定量运动时血清CK(肌酸激酶)及BLA(血乳酸)含量的变化以及台阶指数的变化。经过2个月的施灸处理,结果表明艾灸可以明显降低运动时机体血清肌酸激酶(CK)的活性及血乳酸的含量,能明显提高肌体的台阶指数。本研究提示:灸法可以减轻运动性疲劳,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根据近十年来的有关文献资料,综合分析比较了运动性疲劳与运动性力竭在机体不同系统、不同层次上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运动性疲劳属于生理现象,运动性力竭属于病理现象,两者存在本质上的不同.对运动性疲劳要进行多技术、多指标、系统性的综合评定,建立标准化的运动性疲劳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14.
Many neuromuscular conditions are characterized by an exaggerated exercise-induced fatigue response that is disproportionate to activity level. This fatigue is not necessarily correlated with greater central or peripheral fatigue in patients, and some patients experience severe fatigue without any demonstrable somatic disease. Except in myopathies that are due to specific metabolic defects, 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this type of fatigue remains unknown. With no treatment available, this form of inactivity is a major determinant of disability. Here we show, using mouse models, that this exaggerated fatigue response is distinct from a loss in specific force production by muscle, and that sarcolemma-localized signalling by 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nNOS) in skeletal muscle is required to maintain activity after mild exercise. We show that nNOS-null mice do not have muscle pathology and have no loss of muscle-specific force after exercise but do display this exaggerated fatigue response to mild exercise. In mouse models of nNOS mislocalization from the sarcolemma, prolonged inactivity was only relieved by pharmacologically enhancing the cGMP signal that results from muscle nNOS activation during the nitric oxide signalling response to mild exercise.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exaggerated fatigue response to mild exercise is a lack of contraction-induced signalling from sarcolemma-localized nNOS, which decreases cGMP-mediated vasomodulation in the vessels that supply active muscle after mild exercise. Sarcolemmal nNOS staining was decreased in patient biopsies from a large number of distinct myopathies, suggesting a common mechanism of fatigue.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patients with an exaggerated fatigue response to mild exercise would show clinical improvement in response to treatment strategies aimed at improving exercise-induced signalling.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丰富医学界对中医药抗运动疲劳的研究主要有两方面一、中医对运动性疲劳的诊治;二、中药对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文章对这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与消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训练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运用科学的方法可以尽快地消除疲劳,使机能尽快得到恢复,进而提高运动能力。本文阐述了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及消除疲劳的有效方法,以期对教学和训练发挥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飞行员疲劳的影响因素及克服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翔 《科技资讯》2013,(24):190-193
在飞行中,机组成员出现疲劳状态,这是极其常见的现象.机组疲劳严重威胁飞行安全,而这种威胁往往被人们忽视,飞行安全专家科学方法研究了因机组疲劳而造成的备种飞行操纵能力降低,疲劳能够造成机组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迷失方向,视觉错误和误解飞行仪表上的信息,疲劳的飞行员对完成飞行程序和常规工作不再感兴趣,而他们的监督能力和做决定的能力也会下降.预防和消除疲劳最好的办法是消除产生疲劳的因素.改善饮食,加强体育锻炼以及允许机组成员有计划的小睡都是很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运动性疲劳的含义、主要表现、发生的机理,及神经递质的确定条件和主要类型以及研究意义,总结了运动对5-HT代谢及浓度变化的影响以及此种影响对疲劳的作用的研究现状:1.长时间运动促进了脂肪酸的动员和支链氨基酸供能,从而提高了血浆中游离色氨酸的浓度。2.5-HT不能通过血脑屏障,而游离色氨酸可以通过血脑屏障。3.色氨酸是5-HT的合成前体。4.5-HT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5.不管是长时间耐力运动还是急性剧烈运动都能引起大脑中5-HT浓度的升高。6.疲劳时5-HT浓度最高。7.5-HT引起中枢疲劳的神经通路和可能的机理。8.药物介导显示5-HT浓度升高,疲劳加剧。9.补充支链氨基酸对延长运动时间有意义。10.运动训练可以提高机体对5-HT浓度变化的适应。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和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运动性疲劳与机体的恢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因此,了解疲劳产生的机理和确定行之有效的指标评定方法,对消除疲劳、提高耐力运动能力以及增进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