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父母离异青少年自尊心发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体对自我的情绪体验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前者称为自尊,后者称为自卑。可见,自尊心是个体在比较过程中所获得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一般说来,高自尊往往与积极的品格和行为相联系。而低自尊则与消极的品格相联系,甚至会导致某些心理疾病。青步年时期正是自尊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自尊心的发展将关系到他们未来的人格发展。父母离异是儿童个体生活史中的重大事件,它对儿童自尊心的发展会产生哪些影响?为了探讨父母离异青少年自尊心发展的特点,为父母离异学生的教育提供心理学的依据,我们进行了如下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离异家庭的比例不断上升,使得离异家庭子女的人数越来越多,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也日益严重。本文主要论述了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3.
父母离异问题是现代儿童面临着的最严重最复杂的精神健康危机问题。如何教育、引导离异家庭子女,使其正常发展,顺利成材,便成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新课题。在辅导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时要遵循心理沟通、人格尊重和保密的原则,帮助学生正确看待父母的离异,应用合理宣泄和转移目标的策略,为这部分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并积极与他们的父母沟通,以真正发挥学校教育的功能,有效疏通和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对贵州省6个民族乡460名农村儿童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父母外出状况、家庭声望、父母文化程度、现监护人和学校的履职度及性别等因素对儿童的相对学习成绩影响显著,但与儿童的实际学习成绩关系不明显。学业态度与儿童的相对学习成绩和实际学习成绩均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父母是否离异及父母关系对儿童的相对成绩与实际成绩也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在学校提供的现有住校条件既定的情况下,初中儿童住校比小学儿童住校更有利于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翟雪 《科技信息》2012,(17):293-293
据妇女权益部门不完全统计,建国50多年来,中国曾出现过三次离婚高潮,其中20世纪50年代的离婚高潮中,全国出现了110多万对离婚者;"文革"中出现了第二次离婚高潮,离婚人数高达180多万对;第三次离婚高潮是在90年代初。从此以后离婚率一直处于盘升势头。全国约有上千万的单亲孩子,并且每年以50万到60万的数量递增。据对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900名父母离异的儿童和800名完整儿童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完整家庭儿童相比,离异儿童在智力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留守儿童调查研究,发现经济欠发达地区留守儿童在教育方面面临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给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如:人身安全难以保障,情感冷漠,心理不健康,品行不端等,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助,国家政策和法律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儿童情绪的发展对儿童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图画书丰富的图画、简短浅显的文字等独特的艺术性正契合了儿童的天性,潜移默化中使儿童的情感得到满足,负面情绪等心理困境得到化解,成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媒介和桥梁。  相似文献   

8.
通过运用自编材料对某小学六年级20名数学学业不良儿童和20名学优儿童的测试,发现:1)数学学业不良儿童在估算类型、数字类型及四则运算上的表现显著低于学优儿童;2)数学学业不良儿童和学优儿童在自信心、情感认同及总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数学学业不良儿童还在情感认同和有用性认同及总的情感得分上存在性别差异;3)就所有学生来说,自信心和情感认同对估算能力有预测作用,但数学学业不良儿童的估算表现主要受情感认同的影响,而学优儿童主要受自信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音乐教育对儿童的智力与非智力的培养以及心理和生理的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一、音乐教育对儿童智力发展的作用表现为对感知、观察、记忆、想象、创造等能力有着独特有效的培养效果;二、音乐教育在非智力因素方面能潜移默化地起着培养高尚情感、坚强意志、活泼开朗性格的重要作用;三、音乐教育对儿童生理的健康发展有促进作用,它可以通过表演和欣赏的形式使儿童的内在情绪和外在生理机能得到锻炼。  相似文献   

10.
社会情感学习(SEL)是儿童和成人理解和管理情绪,设定、实现积极目标,感受与共情、建立并保持积极的关系及做出负责任的决定的过程。在学前教育阶段,社会情感学习课程的实施应考虑到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立足于儿童情绪智力的养成,在培养儿童社会情感学习能力的同时着力于营造安全的心理环境,从而更好地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离异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若干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文洁 《龙岩师专学报》2002,20(2):89-91,93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婚姻家庭观念的改变,父母离异的现象出现了不断增多的趋势,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拟就离异家庭子女的现状,影响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对策等问题作粗浅的探讨,提出一些拙见,以期唤起人们的重视,用更加正确的眼光关注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二十一世纪人们观念的改变,许多家庭在分崩离析。越来越多的离异家庭儿童生活状况令人堪忧,他们在成人的纠葛与夹缝中挣扎着、成长着,造成他们带有心理隐患的生活现状成因有三:一是对孩子身心发展需求的无知;二是错误的教养观念;三是人性的自私狭隘、责任心的淡薄。鉴于此情况,笔者提出了提高教养者素质势在必行的观点,改变离异家庭抚养者养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养观,提高其教养水平,这是社会的责任,也是刻不容缓的事实。  相似文献   

13.
居红 《科技信息》2009,(25):216-216
文章讨论了教师情感的效能作用,及对学生学习生活中积极健康影响,并对教师如何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做出了更近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儿童文学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性是文学的最重要的属性。因而也是儿童文学最重要的属性。审美在儿童文学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儿童文学对于儿童创造思维的培养,健康情趣、爱美情感的陶冶和审美意识的开发是具有独特作用的。审美不同于美育,二者是不同的概念。发挥儿童文学的审美功能,要从儿童出发,激活儿童的审美器官和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5.
将漫画引入小学美术课堂,让儿童学习观察生活、培养审美情感、激发兴趣,对儿童进行美的陶冶。  相似文献   

16.
采用实验法,探讨乒乓球活动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个性特征健康水平的影响,寻求改善留守儿童个性特征健康水平的途径。结果表明,乒乓球活动对改善留守儿童个性特征健康水平有显著性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儿童文学读者的双重结构和读者特点,阅读动机的分析,廓清儿童读者的特质对儿童文学的要求和作为儿童阅读引导者的成人应履行的责任,强调了成人在儿童阅读过程中应“慧眼识珠”,站在儿童的角度“为儿童”甄选优秀作品,期望儿童阅读能在儿童读者和成人读者的交互配合下得到健康发展,引导健康的儿童文学创作导向。  相似文献   

18.
丁攀攀  吕占甲 《科技资讯》2006,13(25):156-156
铅对人体尤其是儿童的健康存在着严重的危害。文章首先分析了儿童铅污染的相关因素,介绍了铅污染对儿童的主要影响,并在最后提出了减少儿童铅污染的相应对策和建议,期望对减少儿童铅污染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学习情感是学生对学习环境是否满足自身求知欲望需要的一种积极态度的体验。健康的学习情感对学生的认知活动将产生增效的作用。情感还具有感染性。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引起健康情绪的共鸣。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着直接的感染力。学生对老师尊敬、敬爱的情感,也常常会迁移到教师所教授的学科上。要着力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情感。  相似文献   

20.
张希华 《科技信息》2009,(10):99-99
现代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观点,不仅躯体、生理健康,还应该精神、心理健康。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重,在校中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再者,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更甚者,由于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