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城市污水消毒是保障水质安全必不可少的环节。目前,城市污水消毒方法主要为氯消毒、二氧化氯消毒、紫外消毒和臭氧消毒等,传统氯消毒由于产生有毒副产物而逐步为其他消毒方法所取代,阐述了各种消毒方式的消毒原理及应用,联合消毒技术将成为近几年发展较快的城市污水消毒技术。  相似文献   

2.
二氧化氯消毒机理及其消毒副产物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二氧化氯消毒的机理,阐述了消毒工程中消毒副产物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控制消毒副产物产生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对饮用水中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的控制,探究了臭氧化预处理对N-DBPs生成的影响.以3类典型的N-DBPs,即亚硝胺、卤代硝基甲烷和卤乙腈为研究对象,基于3类典型的N-DBPs的形成机理,整理和分析了臭氧化预处理对氯(胺)消毒处理过程中3类典型N-DBPs形成的影响.研究发现:臭氧化预处理在大部分情况下都可以降低氯(胺)消毒过程中N-DBPs的生成,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水体,可能由于N-DBPs高生成势前体的存在,臭氧化预处理反而使得NDBPs的生成升高了.同时,针对目前臭氧化预处理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针对多数村镇水厂的有效饮用水消毒处理设施严重不足,简单过滤之后未经任何消毒处理就送往管网系统,选取臭氧为消毒剂,探究臭氧水在不同条件下的衰减情建立臭氧、温度与ORP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对臭氧的消毒效果进行评价.研究表明,臭氧水衰减的半衰期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升高,而搅拌可以增大臭氧的衰减的趋势;在臭氧消毒的过程中,当水中臭氧的质量浓度大于0. 30 mg/L时,可杀灭所有大肠杆菌,菌落总数同样满足GB5749-2006中要求,且在臭氧质量浓度为0~0. 30 mg/L范围内,用ORP作为控制臭氧投加具有更灵敏的、更便捷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针对糖精(SAC)在饮用水处理系统中的转化可能影响水质安全的问题,对其衍生消毒副产物(DBPs)的生成风险进行研究,考察臭氧深度处理工艺对SAC衍生DBPs种类及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氯直接氧化SAC可产生三氯甲烷(TCM)、二氯乙酸(DCAA)、三氯乙酸(TCAA)和二氯乙腈(DCAN)等DBPs,其生成势分别为8.1,0.4,1.2,0.1μg/mg;经臭氧氧化后,SAC衍生氯系DBPs主要包括TCM,DCAA,TCAA和DCAN,种类未发生变化,生成势分别为24.6,15.7,49.2,17.8μg/mg,分别为直接氯化DBPs的3,39,41,178倍;SAC经臭氧氧化后,发生羟基取代及断键、开环等反应,从而产生酚、马来酸和氨基苯酚等物质,后续氯氧化产生了更高生成势的TCM,DCAA,TCAA和DCAN等DBPs;SAC氯化衍生TCM,DCAA,TCAA和DCAN的生成势随臭氧氧化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在20 min时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6.
该文主要研究了含溴水体在经过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工艺处理前后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的变化。通过加氯培养测定三卤甲烷(THMs)和卤乙酸(HAAs)的生成势。结果表明:进水经过臭氧-生物活性炭系统处理后,总三卤甲烷(TTHM)和9种卤乙酸(HAA9)的生成势均降低了20μg/L左右,抑制率在30%以上。其中,主要去除的是一些含氯的消毒副产物如三氯甲烷、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的前体物。当原水中含有高质量浓度的Br-时,臭氧化可能会导致含溴消毒副产物(如三溴甲烷、一溴乙酸和二溴乙酸)占总消毒副产物的分配比例升高。同时,研究表明:活性炭对于溴代副产物(Br-DBPs)前体物的去除效果低于氯代副产物(ClDBPs),因此在经过Q3-BAC工艺处理后,消毒副产物生成势中,溴代产物所占分配比例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7.
饮用水的常规处理工艺为混凝-沉淀-砂滤-消毒,消毒是饮用水的最后一道工序,在消毒的过程中,能够杀死微生物病原体,也会产生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三致作用的消毒副产物。主要研究消毒副产物的现状,包括消毒副产物的产生机理、危害及其处理方法,对减少消毒副产物的产生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谈臭氧消毒在矿泉水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臭氧消毒在矿泉水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并根据臭氧产率与臭氧发生器电压的关系,提出生产中适宜的臭氧投入量。  相似文献   

9.
饮用水液氯消毒机理及其消毒副产物的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强 《山西科技》2005,(5):111-112
文章主要介绍了液氯消毒的机理及其消毒副产物的产生和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当前国内外给水工程中常用的源于漂白粉消毒技术的液氯、二氧化氯和氯胺消毒技术,以及臭氧和紫外线等主要消毒技术进行了比较,简要介绍了各种消毒方法的消毒机理、运行特性,分析、讨论各种消毒技术的特点、适用范围.氯系消毒技术成熟,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紫外线消毒和臭氧消毒技术由于消毒速度快、有效时间短,可作为联合消毒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应用.另外,探讨了未来给水工程水体消毒技术的发展方向.为给水工程消毒技术方案选择、减小水体消毒有害副产物浓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铝塑复合盖臭氧消毒应用分析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在管道直饮水工艺中,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是保证出水细菌学指标达标的最关键的处理工艺,试验研究表明,臭氧消毒和紫外线消毒在杀菌消毒、去除异味、抑制THMS产生等方面都有特效。试验中发现臭氧不仅能够消毒,而且能够提高出水的pH值。  相似文献   

13.
对国内外在城镇给水工程中常用的加氯消毒技术以及臭氧消毒和紫外线消毒等主要技术进行了比较,简要介绍了各消毒方法的消毒特性、机理以及关于各种消毒技术的特点的讨论及其适用范围。关于给水工程水体消毒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减小给水工程水体消毒有害副产物及给水工程消毒技术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多年实际应用发现,长期使用臭氧空气消毒,具有一定的持续作用。经对试验病毒、病菌的试验,配合一定的外界环境,具有良好的效果,杀灭率高达80%以上。负离子、臭氧相结合对水果蔬菜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5.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DBPs)是消毒剂和一些天然有机物(NOM)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主要包括三卤甲烷(THMs)、卤代乙酸(HAAs)、卤代乙腈(HANs)和致诱变化合物(MX)等,文章介绍了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的研究状况,对DBPs的种类与分布状况、生成影响因素、毒性与健康效应、饮水DBPs控制方法的研究概况及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对家用臭氧发生器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改进,利用分光光度法、碘量法等测定方法,对自制空气源臭氧发生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臭氧及副产物NO2的产量进行测定,研究了NO2产生的规律,为臭氧机结构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紫外线消毒灯和臭氧空气消毒机在屏障设施物体表面消毒、水的消毒、空气消毒除臭等方面有一定的应用。本文阐述了紫外线消毒和臭氧消毒、除臭的原理,分析了影响消毒效果的众多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重视"紫外线辐射强度"监测,加强职业防护,并提出在屏障设施如何正确使用紫外线灯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8.
结合国内外对臭氧引起的室内污染的研究进展,阐述了臭氧对室内空气的化学污染及臭氧氧化室内装饰材料带来的二次污染物,并且针对市售臭氧消毒净化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9.
以黄浦江上游水源为原水,采用运行水量各为1m^3/h的两套中试设备,进行了预臭氧化工艺和预氯化工艺平行对比试验,研究了预臭氧化工艺对水中有机卤代物的去除效果,并对三卤甲烷和卤乙酸两类消毒副产物的致癌风险进行了分析计算,发现预臭氧化可以大大降低致癌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20.
由金华消毒灭菌设备厂开发成功的“电子消毒灭菌器”是一种新颖、理想的消毒、灭菌、保鲜设备。其原理是利用产品工作时产生的臭氧(O_3)来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该产品设计合理,技术指标先进,其性能达到国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该消毒灭菌器对细菌繁殖体、芽胞和乙肝病毒有明显杀灭效果,并具有消毒无死角、无气味、无残毒等特点。该产品还具有除腥臭、保鲜等作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