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密切配合。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父母的影子。如何积极开发和利用学生家长资源,使学校和家长形成教育合力,以提高教育质量,是当前家长学校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我校是江苏省优秀家长示范学校,取得了一些成绩。在开发家长教育资源方面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2.
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如果你想培养一个无赖,那就尽情放纵他,迁就他;如果你想培养一个很棒的孩子,那么面对孩子起初不合理的要求,你就要坚持用爱的原则,爱的理由拒绝他。身为人母的我,相信每个做家长的面对着孩子哭着要东西时,就犯愁,是给还是不给?该怎么办?一孩子的愿望是无止境的,总有一天你会拒绝他,而此时拒绝比当时拒绝给孩子的打击大得多。卢梭还说过:当一个孩子哭着要东西时,应当干脆加以拒绝。我想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要用爱的力量拒绝孩子,用耐心和“狠心”去解决。在学校有的学生作业不完成,来校后谎称忘带,起初几次,我相信这些可爱的孩子,给予了原谅,希望他们今后该改正。可事情并不是这样,情况愈来愈糟,忘带作业的人多了,次数多了,我慢慢地发现了问题,便规定:没带作业就是没做,也不准家长送。这样一来,学生没有空子可钻,作业不带或没做的逐渐减少。有个学生以《以忘的教训》为题写作文,感激老师帮他改正了缺点。开家长会时,家长也认为这个办法好。有的学生忘带书,家长送,其实家长也烦,宁愿自己辛苦也不愿耽误孩子的学习,这样做家长是真的关心孩子、疼爱孩子吗?我认为并不是。  相似文献   

3.
学习差的学生,具体表现在上课不认真听讲,不遵守课堂纪律,完成作业不及时,甚至抄袭作业来应付老师,导致学习成绩差。他们令老师们十分头疼,老师们想尽了办法:诸如把家长请到学校给学生告状、请家长在家里督促学生做作业、每天把家庭作业让学生记到本子上,通知家长,并且请家长签字,以便让家长督促其完成、甚至在中午和晚上放学留下没完成作业的学生来完成作业,让接学生的家长在旁边相陪一可谓办法多多,用心良苦。可越是这样,学生越没有学习热情和劲头,甚至对学习还有了抵触情绪,造成了学习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周媛媛 《科技信息》2009,(35):338-338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他们永远的老师,他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充分尊重家长,引导他们了解并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工作,才能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5.
黄嫦斌 《科技信息》2013,(5):281-281
爱的教育包括感恩学校、感恩父母、感恩老师和感恩同学。教导学生对学校多一些感恩,因为它给了你学习的机会;对父母多一些感恩;因为他们给你生命;对老师多一些感恩,因为他给你知识;对同学多一些感恩,因为他给你友谊。心怀感恩,成长才会快乐。让学生怀着感恩的心来感悟生活,感谢学校,感激父母,感谢老师,感激朋友。爱的教育,如沐春风!  相似文献   

6.
班上有个叫小强的孩子,上课听讲习惯不好,而且经常与同学打架。我想和他的家长好好交流一下,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共同帮助小强改掉缺点。我请小强转告他妈妈到学校来一趟,没想到他赶紧央求我:“老师,您千万别让我妈妈来学校,老师我求求您,行吗?”  相似文献   

7.
王花灵 《奇闻怪事》2009,(10):56-56
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和行为准则,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地球上每个人都有一份责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子女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教育孩子首先要从教育父母做起,让家长成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流。  相似文献   

8.
最近,很多家长在咨询中总是显得很焦虑。为什么学校里的老师说他们的孩子有多动症?能不操心吗?既然是一种病症.弄不好得就医。很多家长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找到我们,希望听听我们的意见。听家长介绍,这些孩子表现出来的特征比较相似:好动,坐不住;课堂上喜欢随意地起立;在听课过程中容易分心,爱做小动作……我不仅感到意外:这怎么就是多动症呢?不,绝对不是!这是孩子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为了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出现偏差,避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脱节,也为了学生更全面的发展,学校、老师有必要和家长联合起来,共同帮助学生度过初中这一特殊阶段。教育改革提出教育要"以人为本",以达到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和谐发展的目的,而"家校合作"就是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互相补充、互相支持、互相配合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0.
近十多年来有一个问题苦苦困绕着我,家长眼中的好教师是什么?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又是什么?我连续带了两个从一年级一直到小学毕业的班级,都遇到了一个现在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家长为孩子择师,家长千方百计找关系,要把孩子交给我带。更有这样一个家长,在我1996年把他的大儿子带到小学毕业后,她找到我说:“老师,今年你又该带一年级了吧?”我说学校还没排课,不知道。可她很诚恳地对我说:“你教一年级千万告诉我。”我很奇怪,就问:“怎么,有什么事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爱的教育包括感恩学校、感恩父母、感恩老师和感恩同学。教导学生对学校多一些感恩,因为它给了你学习的机会;对父母多一些感恩;因为他们给你生命;对老师多一些感恩,因为他给你知识;对同学多一些感恩,因为他给你友谊。心怀感恩,成长才会快乐。让学生怀着感恩的心来感悟生活,感谢学校,感激父母,感谢老师,感激朋友。爱的教育,如沐春风!  相似文献   

12.
王玲 《奇闻怪事》2011,(2):37-38,21
陈鹤琴先生认为:家庭教育同社会进步,国家的强盛密切相关。他指出:“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幼儿从父母那里学说话,认识周围的事物,模仿父母的言行,在父母影响下形成性格”。这就足见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家长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可谓人才济济,是幼儿园一份丰厚、宝贵的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3.
儿童怕什么     
生活中多数父母不了解自己的孩子最害怕烦恼什么,往往处理不好,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甚至影响孩子的性格和决定他们的前途。因此,为人父母很有必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中最怕什么事件。据儿童心理学家近期发现,儿童在生活中最害怕的事件是: 一、自尊心受到打击。许多家长不了解儿童的自尊心,往往对他(她)们一点过失,就训斥“蠢猪”或“笨蛋”。这是对孩子的最大侮厚。孩子们认为,被人瞧不起是丢脸的事,绝多数孩子认为被同学瞧不起,如考试成绩差  相似文献   

14.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比任何一位教师都更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及成长情况。面对处在身体和心理发展重要时期的初中生,虽然说学校承担着主要的教育任务,但是如果家长能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配合老师教育学生,往往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说话的艺术     
柏宇光 《青年科学》2009,(12):12-13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仅担负着给孩子提供衣食的责任,更要让他们的心灵获得享受,这就需要父母们付出时间和精力去教育他们,去与他们沟通。当孩子与父母或老师出现矛盾时,家长要出面帮助孩子分析解决这些问题,争取让孩子在和风细雨般的语言环境中茁壮地成长。  相似文献   

16.
每周一次贴出要干的家务劳动内容。将某一特定的任务指定给一个孩子去干。要知道,大多数孩子难于去完成需要一个多星期才能完成的工作。确定完成任务的期限。轮流去干某些活儿。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去做最没兴趣或最容易干的工作。检查孩子的完成情况。使孩子和家人因自己的劳动而产生一种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列出父母应做的事情。不能让孩子感到父母只在吩咐他们做家务。作为家长,应该使孩子知道自己也要做比他多得多的工作。向做家务的孩子道谢。称赞只是适于孩子的一种鼓励方式,家长还要经常告诉孩子,对他们的帮助多么感激。这种真诚的感谢…  相似文献   

17.
一群刚刚入学的孩子,他们对学校充满了好奇,每一个孩子脸上都充满了阳光般的笑容,身上都散发出初生牛犊般的气息,他们爱学校、爱老师,为了规范他们的行为,又不至于伤害了孩子那颗天真、纯洁的心,作为他们的班主任,我义不容辞地当起了大妈妈的角色,选择了我认为比较适合他们的办法来教育他们,规范他们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董时嘉 《青年科学》2008,(11):24-24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亲子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首先要明确的是沟通的目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满足孩子希望被了解的欲望和需求任何一个人,都有希望被别人了解知道、让人理解认可的心理需求,尤其是对那些他认为生命中较为重要的人。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无疑是他的父母。当孩子做了某个行为,只要他们自己认为是对的,都会希望被家长知道了解。尤其是当他有了好的行为表现时,更需要有家长的认可和分享。这样,才会慢慢消除他与生俱来的恐惧和孤独,从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学生按时完成家庭作业,是取得良好学习成绩的重要条件之一。学生在完成家庭作业的时候,没有教师的直接指导,此时,父母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家长为低年级的孩子检查家庭作业,为他们明确标准,以防止其养成敷衍了事的坏习惯。同时孩子在做作业时会遇到很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家长及时加以引导,以帮助他们解决。下面介绍的是孩子在做作业时常见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青春期教育前不久,上海市教育工作者就家庭青春期教育状况作了一次专题调查。调查显示,上海市逾九成的家长对孩子提出的性问题不知所措。事实上,青春期教育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几乎成了空白点。应急教育应急教育未成年人是最容易受到侵害的社会群体。碰到紧急情况如何应对?这正成为当今家长不可回避的问题。新闻教育看新闻,说新闻,不仅可以拓宽孩子们的知识面,而且可通过传递新闻、评论新闻,锻炼孩子的口才和敏锐的观察力。可是为数不少的父母却认为:孩子嘛,两耳不闻窗外事,埋头功课才是正经事。如此不少孩子成为死读书、读死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