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理规律的表达方法,往往是用数学公式,但在分析具体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时,如果用图象法来讨论有时更形象、直观和简便。以下几个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例一某物体从静止开始先以大小为由加速度运动一段时间,紧接着又以大小为a2的加速度作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若物体运动的时间是t,则物体的总位移是多少?解:如果全部用运动学公式计算,设第一段加速运动位移为s1,时间为t1。第二段匀减速运动位移为S2,时间为t2,减速前的瞬时速度为v,则可以列出一组方程最后解得:但这样,解题过程很复杂。如果应用图象活,可以画出该物体的V-T图…  相似文献   

2.
本根据加速电荷瞬时辐射功率的公式,应用等效原理和广义相对原理,导出了运动带电粒子在强引力场中的电磁辐射功率的公式,并利用Kerr度规计算了运动带电粒子在转动球体的强引力场中的瞬时电磁辐射功率,对献[6]中子星的亮度为太阳亮度少10个数量级的结果给出一种解释。  相似文献   

3.
有界线性算子半群理论中有一个著名的指数公式。在证明这个公式过程中 ,要证明极限式limn→∞nn 1n!∫ ∞0(ve- v ) n [T(vt) x - T(t) x]dv =0 .但在一些关于有界线性算子半群理论的书中 ,对上式的证明存在一个细节错误。文章指出了这个错误 ,并给出正确证明  相似文献   

4.
用矢量投影和对坐标求导的方法求出梯子下滑间的速度,对其分析后得出时间变量的取值范围,作为对"速度函数v(t)与时间变量t的定义域分析"一文的补充.  相似文献   

5.
一般说来,作定点运动的刚体的瞬时角速度矢量(?)(t)不等于角位移“矢量”φ(t)对时间的微商。本文导出了用(?)(t)及其对时间的微商(?)(t)表示(?)(t)的公式。  相似文献   

6.
中医脉象信号的短时傅里叶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众所周知,短时傅里叶变换是信号时频分析的变换方法。连续短时功率谱表示信号在连续时间与连续频率平面内的能量分布,而离散短时功率谱表示信号x(n)在离散时间与连续频率平面内的功率分布。应用全极点滑动窗递归算法,分析了15例吸毒者和15例正常人脉象信号的离散短时功率谱,发现吸毒者脉象信号在特定时频区域内的平均功率值P1一般高于正常人的值。以平均功率P1与总平均功率P的比值为特征参数,提出了用于划分正常人和吸毒者的临界参数,据此15例吸毒者全被检测出来,但有两例正常人被误判。研究结果表明,短时傅里叶变换是分析脉象信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研究费米子系统的问题时,有一表示化学势与费米能级之间关系的近似等式:u≈n〔1-π^2/12(kT/u)^2〕。应用此式处理问题往往可使计算大为简化。本文重点讨论了该式的具体适用范围。经计算表明,对自然界已发现的金属元素的自由电子气体,直至它们的熔点以下,上式均有高度近似性,而对费米化学气体则只在极低温度时上式才成立,但那时有的气体已经液化了,文中还举例说明了应用该式处理问题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改变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等参数,研究其对45钢激光表面强化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单道扫描时,当保持扫描速度v为15mm/s时,增加激光功率P,可增加硬化层的深度,最大深度可达1.5mm以上。另外,P/v比值越大,硬化层深度越大;而当P/v比值保持不变时,硬化层深度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而增加,其中激光功率从1.2kW到1.8kW时,硬化层深度值增加较快;当激光功率大于1.8kW后,深度值的增长随功率增加变缓;而且硬化层的硬度都达到700HV以上,远高于基体的硬度。在激光多道搭接扫描时,激光能量的再次输入会导致靠近搭接区的前一道硬化层产生回火软化,其硬度接近基体的硬度。  相似文献   

9.
基于暂态分量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目前应用小波变换技术进行配电网单相接地选线方法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瞬时零序功率的选线新方法。通过分析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暂态过程,给出了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时零序电压和各条线路的零序电流的瞬时表达式,定义了瞬时零序功率并将其作为故障选线特征量。结合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大量仿真分析,应用小波包将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暂态信号逐层剥离,提取最大分量的信号频段为特征频段;根据各线路特征频带的零序电流、零序电压计算每条线路的瞬时零序功率,在短路第1个周期内,具有最小瞬时零序功率的线路为故障线路。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选线方法对中性点不接地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配电网都适用,而且不受短路时刻、线路长度的影响,抗电弧过渡电阻能力强。  相似文献   

10.
机车起动过程,发动机的功率是指牵引力的功率,不是合外力或阻力的功率.发动机的额定功率,是指该机器正常工作时的最大输出功率,实际输出功率可在零和额定值之间.1 机车以恒定功率运动若阻力不变,机车起动后由于牵引力 F=P/v,由牛顿第二定律 F-f=ma,知机车加速度 a=P/(vm)-f/m,可见,机车的加速度随速度的增大而减小,为一变加速运动.当 a=0时,机车达最大速度,其值由 v_m=P/F=P/f 给出.  相似文献   

11.
微分的本质     
微分有两个含义:1.对于与时间有关的函数(称之为动态函数)f而言,微分df表示在无限小的时间dt内函数f的瞬时增加量,即df=f(t+dt)?f(t);2对于与时间无关的函数(称之为静态函数)g而言,微分dg表示g的微小部分,所有dg之和等于g。因为时间总是从过去走向未来,所以时间的微分dt总是恒大于0的正实数。df与dt之比称为函数f的瞬时增加率或导数,而非变化率。变化率包括增加率与减少率两种情况。所有的高阶微分都是无意义的,从来也没有被使用过,应予以彻底抛弃。  相似文献   

12.
长为l的直导线,在匀强磁场B中切割磁力线时产生的动生电动势ε=Blvsinθ,其中速度u的含义是什么?一般教科书上只是说,u是导线运动的速度,实际上,通常有两种理解:①导线相对于磁场的速度;②导线相对于观察者的速度。不少人认为,既然电动势是由于导线切割磁力线而产生的,公式中θ又是B与v之间的夹角,所以v当然是相对磁场而言的。  相似文献   

13.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重视“v-t”图像的应用,对于提高解题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v-t”图中有两种意义不同的图像,必须搞清楚1.1速度-时间图像,即图,这是物理教科书中所描述的.(通常矢量符号不写,而写成v-t图).1、2速率-时间图像,即v-t图,这种图像在教科书中没有描述,但可以和图相比较而理解v-t图只能反映速率随时间怎样改变,而不能表达运动方向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而图像下方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代表了相应时间内质点运动的路程.例1一个物体向上竖直抛出,如果在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所受的空气阻力数值相等,那么在图…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给出了经典力学的维里定理,然后证明在量子力学中维里定理同样成立,并导出在一般相对论和极端相对论情况下维里定理的形式,最后应用于几个特例。这些例子告诉我们,若是用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的普遍公式来计算将是十分繁杂的,而用维里定理却十分简单。1经典力学的维里定理[1]考察n个粒子系统,设所有粒子的矢径ri和动量从都是有界的,定义量SS的时间奇化率对上式各项在时间间隔,内进行平均,并用符号<>表示这种平均,即如果系统的运动是周期性的,是周期的某个整倍数,则S(r)一S(O),上式右边为零。即使运动不是周期性的…  相似文献   

15.
加速度是高中物理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对加速度的学习,侧重的是对公式a=△v/△t和a=F/m的理解和应用.但是,偶尔也会遇到在某个问题情景中的加速度变化快慢的分析和判断的问题,这对学生来说,就比较陌生.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对高中典型运动中加速度的变化快慢特点作了定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对于弹粘塑性厚壁圆筒承受内压P=P_oH(t)作用,当P_o满足(7)式时,证明了厚壁圆筒在t=O~ 瞬时的响应是弹性的,并且随着时间的增加弹粘塑性解答趋向于理想弹塑性解答。  相似文献   

17.
在交通事故处理的过程中,经常要推定肇事汽车的肇事车速,以确定肇事车是否超速行驶,是否违章,从而为分析事故成因,鉴定事故责任做好基础工作。推定肇事车速的方法有许多种,最重要且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根据肇事车的制动印迹来推算。在当前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实践中,根据制动印迹来推算肇事车速时所采用的公式是:v0=(其中,V;.即肇事车速,为路面附着系数,g为重力加速度,s表示制动有效距离)笔者认为上述公式欠科学,因为它忽视了制动时驾驶员及制动系的反应时间,而且把制动过程中的压印及拖印混为一谈,从而也就不能准确地推算…  相似文献   

18.
本文指出余体焓也象内压能一样,是一个很有用的余函数的特征函数,导出用余体焓和内压能所表示的全部余函数△X(T,P)和△X(T,v)的微分方程,以及余体焓与内压能之间的关系,这为利用P=P(T, v)或v=v(T,P)型状态方程计算实际气体由T,v或T,P表示的各项热力学性质提供了简捷途径。  相似文献   

19.
反函数的概念,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难点。怎样让学生掌握这个概念,笔者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下面谈一下笔者是怎样教给学生反函数的概念的,仅供参考。一、两个变量不是x、y的函数的反函数例1甲、乙两地相距60千米,一人骑自行车以15千米/时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用s表示所走路程,用t表示所走时间。(1)写出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式。(2)写出时间随路程变化的函数关系式。  相似文献   

20.
环管反应器内液固两相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环管反应器内液固两相的流动形态进行研究,建立以颗粒动力学为基础的Euler-Euler双流体模型。在浆液流速远大于自由沉降速度的情况下,模拟不同浆液入口速度时的环管反应器上升段压力降,同时对管道内液固两相流中的一些重要参数进行数值研究:在入口液固两相体积分布均匀的情况下,环管反应器上升段、弯管段以及下降段液固两相体积分布和液固两相速度均不一样,在弯管段由于离心力引起管道内二次流,使得固相颗粒甩向弯管的外侧壁,引起固相体积分数在弯管外侧壁明显增大,管道内固体颗粒相分布不均。在浆液速度v=3m.s-1时,液相和固相的速度有一定的速度差,随着入口速度增大,速度差变小;当浆液速度v=7m.s-1时,固体颗粒相速度分布与液相速度基本相同,两者之间的滑移速度可以忽略。计算结果与传统经验公式的比较表明模型能有效地描述环管反应器内压力降和反应器内浆液流动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