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项新研究发现:宇宙中形成的第一批恒星不像当今的恒星这样发出光亮,它们可能是不可见的"暗恒星",暗物质粒子的互相残杀为之供应能量.研究人员称,那些恒星是极其庞大的.  相似文献   

2.
暗物质的提出是为了解释星系动力学,而对牛顿引力理论的修正或许能提供更好地解释-- 宇宙似乎是由不可见的成分所主导,天文学家将此称之为暗物质和暗能量.存在暗物质的天文学证据已经很明显:在河外星系中,天体的旋转速度超过了用可见恒星和气体所能解释的速度.  相似文献   

3.
《自然杂志》2007,29(5):F0003-F0003
据2007年9月14日Science封面文章的报告,宇宙中最老的恒星也许包含暗物质的线索,暗物质是构成宇宙中大多数物质的神秘东西。宇宙学家Liang Gao和Tom Theuns提出,由中等能量或“温”暗物质充满的早期宇宙,最早的恒星也许是从长弦发展出来的。与此相比,过去用缓慢运动的冷暗物质做的模拟显示,最早的恒星是以块状形成的。寻找早期恒星的努力正在进行中,所以新的恒星发现也许能帮助澄清宇宙是由温的还是冷的暗物质组成的。科学家发展了几种试验,许多需要在很深的地下进行,来检测地球上的暗物质,但是新发现提出,暗物质的线索也许来自夜晚的天空…  相似文献   

4.
<正>通过各种互补的宇宙学研究方法,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存在终于被接受。随着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有人可能会认为,我们终于对周围的物质世界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而且解开了粒子物理学的所有奥秘。恰恰相反,事实远非如此。目前被称为"标准模型"的宇宙理论模型,仅仅只解释了宇宙总含量的5%。一些人可能听说过暗物质,即占了宇宙总物质量27%的不可见的神秘物质。而可见物质(包括你和我,以及地球、恒星和  相似文献   

5.
正引力波成了现在的热词,其实宇宙中同样神秘的还有暗物质,世界多位顶尖宇宙学家和物理学家正将目光瞄准了这个待解谜团。暗物质是一种在宇宙中广泛存在的不可见物质,科学家估计宇宙的27%由暗物质组成,是所有可见星球、星  相似文献   

6.
第一代恒星与星系的形成标志着宇宙从原初的平滑状态到当前的成团状态的转变.标准宇宙学模型认为第一代恒星在红移等于30左右开始形成.本文梳理了第一代恒星的形成理论,并借助数值模拟手段介绍了恒星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物理机制.文章首先讨论了暗物质晕的演化及晕中原初气体的落入与冷却;然后,考虑了第一代恒星的反馈效应及其对吸积过程的影响,这决定了第一代星系的性质.在不久的将来,现代的大型望远镜将实现对第一代星系的探测.  相似文献   

7.
在晴朗的夜空,我们的肉眼可以看到的行星、恒星、星系,还有肉眼不可见但天文望远镜可以观察到的星云、气体,难道还不足以构成一个完美的宇宙?为什么还需要这种看不见的"暗物质"呢?每一个初次接触暗物质概念的人大概都会心存这样的疑惑.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探索》2007,(3):6-6
2007年1月8日,天文学家宣布,根据“哈勃”等太空和地面望远镜的观测结果,已经成功绘制出了宇宙暗物质的三维立体分布图。这是首次大规模确定暗物质的分布范围。这一分布图表明,神秘的暗物质是浩瀚宇宙的“脚手架”,正是在它的基础上“组装”形成了群星及星系。暗物质是不可见的隐形物质,它既不发出、也不反射光线,但是却组成了宇宙的绝大部分。  相似文献   

9.
傅承启 《自然杂志》2005,27(3):130-134
低质量恒星的观测和研究是近十年来恒星领域研究热点之一,褐矮星是其中最主要的一族,它们不属于恒星,也不属于行星,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天体.褐矮星的研究使我们对恒星与行星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发现了延伸到主序下部更冷的L型和T型.褐矮星在银河系里数量可与主序星相比,但不是宇宙暗物质的主要成分.褐矮星的形成可能既不同于恒星也不同于行星,对它们形成的研究可以更透彻地理解恒星及行星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探索》2005,(5):5-5
最近,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了一个不存在任何恒星的黑暗星系。这个被称为“VIRGOH121”的星系被认为是由氧云和暗物质组成,暗物质是拥有巨大的引力、却又不可见的奇异物质。由于黑暗星系不发出可见光,所以科学家是通过追踪由氢原子发出的无线电波来发现它的。“VIRGOH121”星系中包含的气体足以形成1亿颗太阳大小的恒星,但是其中被观察到的氢原  相似文献   

11.
王凯翔  刘成则 《科学通报》2024,(Z1):473-475
<正>长期以来,星系(galaxy)和星团(star cluster)被认为是截然不同的两类天体.星系在暗物质晕中诞生成长,有较为复杂的恒星形成历史,是由大量恒星、气体、尘埃和暗物质等物质组成的天体系统,往往有着庞大的结构.星系的形态也多种多样,包括椭圆星系、旋涡星系、不规则星系等.多个星系通常以星系群和星系团的形式存在,形成宇宙中大尺度结构的同时,也互相影响着各自的演化轨迹.  相似文献   

12.
揭秘暗物质     
在宇宙学中,暗物质是指那些不发射任何光及电磁辐射的物质。据科学家推测,暗物质是从137亿年前宇宙大爆炸过程中形成的。我们目前所认知的部分大概只占宇宙总资源的4%,而暗物质占据宇宙的23%,还有73%是一种导致宇宙加速膨胀的暗能量。暗物质理论的提出及发展1933年,瑞士天文学家弗里茨·兹  相似文献   

13.
前沿     
正发现"暗物质加热"独特现象存在的证据科学家首次发现了一种名叫"暗物质加热"的独特现象存在的证据。这项新研究指出,暗物质(一种占宇宙中物质总量27%的隐形物质)可以被星系内部活动加热并四处移动。随着新恒星的形成,由此产生的强风会将气体与尘埃推开,使星系中央的质量向外转移,而制约暗物质的引力也会随之受到影响,向星系外部移动。该研究对附近的矮星系展开了分析,试图寻找该星系中  相似文献   

14.
暗物质是一种弥漫在整个星际空间中的不发光物质.它的总质量至少比可见恒星和可见星系的总质量大10倍。  相似文献   

15.
根据几项暗物质探测项目获得的数据,平均大约1分钟就会有暗物质粒子击中人体。暗物质不同于常规物质,它们完全不可见。科学家们之所以能知道它们的存在,是因为它们会对宇宙中的星系和星系团产生引力作用。科学家们估算认为这种神秘的暗物质占到了整个宇宙中所有"物质"总量的80%。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任何人能够确定地指出暗物质的组成粒子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人员揭示了宇宙一部分不为人知的3-D图像——过去,宇宙学家花了20年时间绘制了一张宇宙的图像,揭示的大量可见星系并不是随机排列,而是呈现出惊人的结构;现在,科学家正在探测的结构是宇宙中一种看不见的“暗物质”,正是暗物质的引力作用使星体凝聚到一起形成了星系,并使星系聚集成半径达数千万光年的星系团。  相似文献   

17.
揭秘暗物质     
在宇宙学中,暗物质是指那些不发射任何光及电磁辐射的物质.据科学家推测,暗物质是从137亿年前宇宙大爆炸过程中形成的.我们目前所认知的部分大概只占宇宙总资源的4%,而暗物质占据宇宙的23%,还有73%是一种导致宇宙加速膨胀的暗能量.  相似文献   

18.
暗物质占据了宇宙物质的主导。虽然它几乎不受弱相互作用的影响也不和电磁力发生互相作用,但是通过对普通重子物质的引力作用还是能推测出它的存在。100年前,人们曾猜测低质量恒星就是暗物质;然而在过去的70年里发现了暗物质的非重子成分,并且这一成分在宏观尺度上占据了主导。  相似文献   

19.
自然信息     
深入探索早期宇宙中的黑暗时代  天文学家们最终会见到宇宙发生大爆炸后形成的第一个原子的影像 .这一发现将使科学家们能够测定“宇宙黑暗时代”结束和第一批恒星 ,第一批星系开始照亮空间的时刻 .  按照标准宇宙模型 ,宇宙黑暗时代大概从宇宙创生大爆炸后的 3 0万年开始  相似文献   

20.
几十年前,暗物质刚被提出来时仅仅是理论的产物,但是现在我们知道暗物质已经成为了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暗物质的总质量是普通物质的6倍,在宇宙能量密度中占了1/4,同时更重要的是,暗物质主导了宇宙结构的形成。暗物质的本质现在还是个谜,但是如果假设它是一种弱相互作用亚原子粒子的话,那么由此形成的宇宙大尺度结构与观测相一致。不过,最近对星系以及亚星系结构的分析显示,这一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