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1月底,在沙特阿拉伯的首都利雅得举行了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巴林和阿曼海湾6国石油部长会议。为了确保今后石油运输的安全,六国一致同意改变原来经由波斯湾的霍尔木兹海峡输油的路线,今后将逐步经红海——曼得海峡或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输  相似文献   

2.
阿拉伯也门共和国,是阿拉伯半岛上的文明古国之一。古代的也门,山峦碧翠,沃野千里,以繁荣富庶著称。“也门”一词,阿拉伯语意为“幸福之国”或“阿拉伯乐园”。在历史上,也门对阿拉伯文明曾作出过卓越贡献。这个古老的国家在革命胜利后的20多年来,特别是最近几年,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地处红海要冲也门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南角,扼红海之门户——曼德海峡,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曼德海  相似文献   

3.
苏丹贝贾人     
在多民族的苏丹民主共和国的东部红海地区,居住着苏丹的主要民族之一——贝贾人。贝贾人是从曼德海峡进入苏丹的古哈姆族(含米特族)人的后裔,在人类学上被划入哈姆族的东支,总属高加索人种。  相似文献   

4.
 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洛伦兹曲线,从网络空间的基础设施和虚拟资源两个方面定量分析了全球网络空间资源分配的格局和现状。结果表明,海底电缆、互联网数据中心和交换中心等网络空间的物理基础设施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北美洲;海底电缆在特定区域汇集,形成了以吕宋海峡、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为主的几大国际互联网数据流量“咽喉”要道;埃及、美国、印度尼西亚、日本、菲律宾、英国、科特迪瓦等国在整个网络结构中处于关键地位,是最重要的枢纽节点;在网络空间虚拟资源分配方面,同样存在严重的分配不均,欧美国家少数的人口占据了大部分网络空间资源;中国在IPv6领域改变了以往的落后局面,但未来仍有很大发展空间。针对研究结果,从海底电缆和数据中心等网络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全球网络空间虚拟资源竞争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并强调要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加强网络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绘制网络空间地理图谱,实现网络空间的“挂图作战”,提高国家网络安全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5.
11日英舰开进马岛主岛之间的海峡.12日,英阿双方发生激烈海空战.14日,苏联抗议英封锁马岛周围公海,英拒绝苏指责.英首次出动地面部队袭击马岛.15日,英舰袭击马岛的卡尔德隆港.阿总统加尔铁里重申将继续对话并对抗英军事行动.16日,英机袭击马岛海峡内的两个海湾——索罗湾和达尔文湾.17日,欧洲共同体决定把对阿的  相似文献   

6.
西方和美国的经济衰退问题取决于海湾危机和国际宏观经济调节的前景。如果海湾危机和平解决,在国际宏观经济调节方面德日比较配合,那么美国经济衰退将比较温和。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11月,吉布提总统伊斯梅尔·盖莱访华,中吉两国元首一致同意将双边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此举标志着中国在非洲之角的影响力向更高层次提升。非洲之角是非洲大陆东部伸进阿拉伯海域的一个半岛,包括吉布提、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厄立特里亚四国。这片区域东眺印度洋,与阿拉伯半岛隔着一条狭窄的曼德海峡,战略位置极为重要。近年来,中国以政局相对稳定、基础条件较好的吉布提和埃塞俄比亚为优先重点,深耕非洲之  相似文献   

8.
苏联入侵阿富汗,是它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其目的之一,就是以阿富汗为跳板,南下波斯湾,从而把西起红海和阿拉伯半岛,经过马六甲海峡,直至它在东南亚的军事基地这一弧形地带连接起来,形成迂回包抄西欧、威胁美国和日本的战略态势;以便控制西方生命线的石油运输航道,加强它夺取基地和资源、争霸全球的战略地位。为此,我们发表如下一组小知识,简要介绍从红海到印度洋的几个具有战略重要性的海峡和岛屿。  相似文献   

9.
苏联入侵阿富汗,是它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其目的之一,就是以阿富汗为跳板,南下波斯湾,从而把西起红海和阿拉伯半岛,经过马六甲海峡,直至它在东南亚的军事基地这一弧形地带连接起来,形成迂回包抄西欧、威胁美国和日本的战略态势;以便控制西方生命线的石油运输航道,加强它夺取基地和资源、争霸全球的战略地位。为此,我们发表如下一组小知识,简要介绍从红海到印度洋的几个具有战略重要性的海峡和岛屿。  相似文献   

10.
苏联入侵阿富汗,是它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其目的之一,就是以阿富汗为跳板,南下波斯湾,从而把西起红海和阿拉伯半岛,经过马六甲海峡,直至它在东南亚的军事基地这一弧形地带连接起来,形成迂回包抄西欧、威胁美国和日本的战略态势;以便控制西方生命线的石油运输航道,加强它夺取基地和资源、争霸全球的战略地位。为此,我们发表如下一组小知识,简要介绍从红海到印度洋的几个具有战略重要性的海峡和岛屿。  相似文献   

11.
苏联入侵阿富汗,是它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其目的之一,就是以阿富汗为跳板,南下波斯湾,从而把西起红海和阿拉伯半岛,经过马六甲海峡,直至它在东南亚的军事基地这一弧形地带连接起来,形成迂回包抄西欧、威胁美国和日本的战略态势;以便控制西方生命线的石油运输航道,加强它夺取基地和资源、争霸全球的战略地位。为此,我们发表如下一组小知识,简要介绍从红海到印度洋的几个具有战略重要性的海峡和岛屿。  相似文献   

12.
苏联入侵阿富汗,是它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其目的之一,就是以阿富汗为跳板,南下波斯湾,从而把西起红海和阿拉伯半岛,经过马六甲海峡,直至它在东南亚的军事基地这一弧形地带连接起来,形成迂回包抄西欧、威胁美国和日本的战略态势;以便控制西方生命线的石油运输航道,加强它夺取基地和资源、争霸全球的战略地位。为此,我们发表如下一组小知识,简要介绍从红海到印度洋的几个具有战略重要性的海峡和岛屿。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中东乱局和红海危机的发展,伊朗反舰导弹技术的进步再度成为全球军迷们热议的话题之一。伊朗长期以来就将封锁波斯湾作为其争夺未来战争主动的战略追求。美国媒体报道称,伊朗首次获得反舰巡航导弹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1987年2月伊朗成功试射了“海鹰-2”岸舰导弹,该型导弹是苏联SS-N-2“冥河”反舰导弹的改进版,也被称为“泡泡沙”。  相似文献   

14.
对加拿大哈得逊海湾存在的地球物理学指示或“记忆”的若干系统进行了检测,用以探讨该地区不同时间长度的预测。文章对三个案例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哈得逊海湾海平面的水文学惯量的二个不同状况作了阐述;其次,成功的证实了海面浮冰与海水耦合的热力学惯量可用以预测哈得逊海峡海冰的形成与消失;最后,对低温惯量是导致哈得逊海湾西南部的永久冻结带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7月22日,美国按原计划开始为科威特油轮护航,海湾局势因此进入了新的紧张阶段。人们注意到,就在美国实施护航计划的前夕,即7月21日,戈尔巴乔夫就海湾局势致函里根,批评美国不断加强海湾地区的军事力量,表示苏联愿与美国为结束海湾战争联合行动。很明显,美苏在海湾的明争暗斗在加剧。美国同意科威特油船悬挂美国国旗并为之护航,确是为保卫自己在海湾的利益所下的“风险投资”。它是在苏联的势力日渐深入海湾的情况下才这样做的。里根在最近的一次讲话中说,决不能让海湾“落入苏联的控制之中”。温伯  相似文献   

16.
在美帝国主义的侵略阴谋中,土耳其担任着一个非常的角色。这个领土跨欧亚两洲,扼制黑海与地中海通道,有二千万人口的国家,在战略地位上是非常重要的。早在一九四七年,“杜鲁门主义”就把土耳其置于美国势力范围之内。之后,土耳其政府和美国缔结了一系列的“合作”协定。一九五○年,民主党曼德列斯执政以来,更奴颜婢膝地迎合美国,执行违反民族利益的致策;一九五一年十月与美、英、法三国共同发起组织  相似文献   

17.
美国新殖民主义者正在积极地把伊朗变为它的军事基地和侵略前哨.自从今年四月土耳其和巴基斯坦在美国指使之下缔结了军事联盟起,美国所最关心的是消除土耳其和巴基斯坦之间地理上的“空间”.今年五六月间,土耳其总理曼德列斯访问华  相似文献   

18.
从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到目前的伊拉克战争,到处都可看到佩戴绿色贝雷帽和“哥曼德”臂章的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队员。这支部队是怎样训练的呢?2002年6月,我作为一名军事留学生,在英国海军陆战队突击队员训练中心亲身体验了以严酷著称的“哥曼德”训练。早在二战时期,英国陆军部就开始对“哥曼德”部队进行特种训练,这一传统一直沿续至今。1970年以来,英军将突击队员的培训工作集中到了德文郡的利姆斯顿海军陆战队突击队员训练中心(英文缩写CTCRM)。只有通过该中心“哥曼德”训练者,才有资格佩戴令人仰慕的绿色贝雷帽和“哥曼德”臂章。“…  相似文献   

19.
广西红海榄红树群落的能量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主要研究广西山口英罗湾红海榄植物各组分的热值、落叶热值月变化、群落能量现存量及群落年能量固定量,结果表明:红海榄植物各组分热值之间有一定差异,波动范围为17.28~18.67kJ/g,落叶热值10月份高达18.19kJ/g,2月份低至17.30kJ/g,与鲜叶相比,落叶热值的波动较小,红海榄群落的能量现存量为5.20×10~5kJ/m~2;无过凋落物带走的能量年总量为1.12×10~4kJ/m~2;该群落的年能量固定量为2.73×10~4kJ/m~2,其中群落年净增长的能量(存留量)为1.61×10~4kJ/m~2占总固定量的58.9%,而能量固定量中其余部分占41.1%,以凋落物的形式向环境输送,这些能量是海湾河口生态系统中其它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能量基础。  相似文献   

20.
2月15日,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发表声明,表示伊拉克愿意执行联合国安理会去年8月2日通过的第660号决议,从科威特撤军,其主要的先决条件是:1、多国部队停止军事行动并实施全面和彻底的停火;2、废除安理会针对伊拉克的所有其他11项决议;取消对伊拉克的一切制裁和封锁;3、自停火之日起的一个月内,撤走美国等反伊联盟国家运抵中东和海湾国家的所有军队和武器装备;4、以色列履行联合国安理会和联大通过的有关决议,从巴勒斯坦、戈兰高地和黎巴嫩撤军;如果以色列拒绝撤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