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镜泊湖的浮游藻类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报道1991年6月、9月两次对镜泊湖浮游植物的调查结果,共发现浮游植物74属143种(合变种),其中种类最多的是绿藻。平均生物量为291.92万个/升。硅藻占47%,隐藻占43.6%,绿藻占5.7%。优势种是尖尾蓝隐藻、啮蚀隐藻、颗粒直链藻和梅尼小环藻。  相似文献   

2.
哈尔滨西郊泡沼的浮游植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1993年5月、7月、9月、12月四次对哈尔滨西郊泡沼浮游植物的调查结果,共发现浮游植物59属98种(含变种和变型),其中种类最多的是绿藻。平均生物量为2511.7万个/升,绿藻占60.66%,隐藻占18.25%,硅藻占15.68%。优势种是小环藻,纤维藻,栅藻,平裂藻,尖尾蓝隐藻,啮蚀隐藻等。本文还对泡沼的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和水生高等植物的关系,水体的评价和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2012年秋季于呼兰河腰堡镇大坝、呼兰河东港村支流,呼兰河口湿地公园以及呼兰河三电厂支流,共设10个采样点进行标本采集,并初步分析呼兰河口湿地浮游植物的物种组成,经过鉴定发现呼兰河口湿地浮游植物128个分类单位,分别属于7个门的54个属.其中硅藻门共发现浮游植物2纲4个亚纲11目17科20属62个分类单位,藻类植物种类组成以硅藻门最多,其次是绿藻门和裸藻门.所鉴定的种类大部分为普生性种类,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嗜酸性种类如Gomphonema augurEhr、Ⅳavicula subtilissima Cleve.:嗜碱性种类如Cyclotella meneghiniana Kütz.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海口近海岸水域生态环境的变化,于2010年9月和2011年8月对海口近海岸的5个生态监控区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浮游植物7门64属98种,其中硅藻58种,甲藻14种,绿藻12种,蓝藻8种,黄藻、裸藻和金藻各2种.浮游植物优势种主要有小环藻(CycloteUacryptic)、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curvisetus)等.赤潮藻类32种,占总种类数的32.6%.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评价显示海口近海岸生态监控区污染程度加剧.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显示,2010年浮游植物丰度分布受pH影响较大(相关性系数为r-0.678,P〈0.01),且与化学需氧量和无机氮呈显著性相关.2011年浮游植物种类数与温度呈显著性负相关(r==-0.660,P〈O.01),且受化学需氧量和溶解氧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湘江长沙段浮游植物区系组成及水质评价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指示生物方法,通过调查湘江长沙段浮游植物区系组成,并结合总氮(TN)、总磷(TP)等理化指标分析,对湘江长沙段水质评价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湘江长沙段3个样点的水体中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43属61种.浮游植物在区系组成上以硅藻(Bacillariophyta)、绿藻(Chlorophyta)和裸藻(Euglenophyta)3个门为主,优势种类主要有硅藻门的直链藻(Melosira)、菱形藻(Nitzschia)和小环藻(Cyclotella),绿藻门的衣藻(Chamydo-monas),裸藻门的绿色裸藻(Euglena)等.所有采样点的总氮、总磷质量浓度均超过富营养化指标.指示生物评价方面,藻商评价结果显示湘江整体上属富营养型;污染程度分带评价显示湘江长沙段整体达到α-中污和β-中污水平.此外在湘江各样点鉴定出多种耐有机污染和耐重金属污染藻类,显示江水受到有机物,很可能也受到重金属镉、锌和铜等的污染.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指示生物方法来评价湘江水质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2006年6月~2011年9月,采集到甘肃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的天蛾科昆虫标本670号.鉴定到天蛾56种及亚种,隶属5亚科26属.其中有保护区7个新记录属和27个新记录种及亚种.分布的天蛾占甘肃省天蛾科总属的81.25%,总种数的70.0%.云纹天蛾亚科为优势类群(有9属24种,属的优势度为34.62%,种为42.86%);面形天蛾亚科为次优势类群(有7属11种,属占26.92%,种占19.64%);透翅天蛾亚科为罕见类群(有2属5种,属占7.69%,种占8.93%).属于东洋界的种类占17.86%;属于古北界的种类占29.2%;两界兼有的种类占53.57%.结果表明,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于东洋界向古北界的过渡地带(古北界的东南边缘区),天蛾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西部沙地土壤动物生态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沙地进行了土壤动物调查,选取了7个有代表性的样地,共获得土壤动物41类,3156只.隶属于4门6纲ll目.其中以昆虫种类数最多为33类,湿生动物在数量上所占的比重最大,约占土壤动物总数的95%.土壤动物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分别是草甸和苇塘,沙土农田土壤动物种类和数量均很少.土壤动物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表聚现象均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8.
于1994-2013年间采集到甘肃省境内的天蛾科昆虫标本1 050号,经鉴定有天蛾85种及亚种(包括2个未定名种),隶属5亚科35属(其中分布于小陇山以南地区的属种占到甘肃省总属的91.43%、种数的88.24%),有4个甘肃省新记录种.云纹天蛾亚科为优势类群,有11属33种,属的优势度为31.43%,种的优势度为38.82%;透翅天蛾亚科有4属6种,属的优势度为11.43%,种的优势度为7.06%,为罕见类群.区系特点是:属于东洋界的物种有25种,占31.25%;属于古北界的物种有21种,占25.00%;两界兼有39种,占43.75%.结果表明,甘肃省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于东洋界向古北界的过度地带.由于甘肃省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地跨东洋和古北两界,因此,天蛾科昆虫物种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9.
台湾是我国的最大岛屿,地跨北回归线,属亚热带——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动物地理区划属东洋界,中印亚界,华南动物地理区,台湾亚区,计有陆栖脊椎动物约609种,其中鸟类最多,有428种,占总数70.3%;兽类有61种,占总数10.0%。依台湾自然地理环境,动物地理区划可分为台南动物自然地理省和台北动物自然地理省。前者属热带季节性雨林区。主要分布有台湾猕猴;亚洲黑熊,中国穿山甲、蓝鹇、黑长尾雉等;后者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主要分布有玉山噪鹛;台湾煤山等雀。台湾岛屿与大陆长期隔离发展的结果,形成许多岛屿特有种和亚种的分化。  相似文献   

10.
猫跳河流域平水期浮游植物与水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07年10月平水期对猫跳河流域梯级水库进行浮游植物的样品采集.猫跳河流域梯级水库共检出浮游植物236种(含变种和变型),隶属于6门8纲18目29科44属.其中蓝藻门40种,占总种数的17%,硅藻门62种,占总种数的26%,隐藻门19种,占总种数的8%.甲藻门7种,占总种数的3%,绿藻门108种,占总种数的46%.梯级水坝的建设改变猫跳河流域的水量时空调配,严重降低其水流速度.导致浮游植物群落从河流向"湖沼型"转变.通过几个指标的测定,各梯级水库的水体不同程度的受到污染,水质均在中度污染以及中度富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11.
应用浮游藻类评价桂湖水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2004年应用浮游藻类对桂林旅游景点——桂湖水质进行监测评价,初步探讨了桂湖浮游藻类与水质的相互关系.研究内容:浮游藻类的组成、生物种类、生物数量、指示生物、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及理化对照监测等.结果表明:桂湖含有浮游藻类7门69属138种,主要种类为硅藻和绿藻;水质评价指数大多数样点达到清洁水质标准,少数有轻度污染,桂湖水质整体为清洁。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0月—2013年12月,按照调查线路和固定样地,分四个季节对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分布的主要天然林、优势树种——白桦、杨树、山桃、华山松林的害虫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危害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到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有害虫286种,隶属于昆虫纲的7目51科198属.其中鳞翅目(Lipidoptera)24科117属174种,占总种数的60.84%,为第一大类群;鞘翅目(Coleoptera)11科42属61种,占总种数的21.33%,为第二大类群;半翅目(Hemiptera)21种,同翅目(Homoptera)17种,分别各占总种数的7.34%和5.94%;其余有直翅目(Orthoptera)10种、膜翅目(Hymenoptera)2种、竹节虫目(Phasmida)1种.  相似文献   

13.
整理了1996年~2008年间从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的尺蛾(Geometridae)标本1950号.共计鉴定出尺蛾187种及亚种(包括3个未定种和48个新记录物种及亚种),隶属5亚科110属.其中灰尺蛾亚科(Ennominae)有65属114种,为优势类群,属的优势度为59.09%,种的优势度为60.96%;花尺蛾亚科(Larentiinae)有25属42种,为次优势类群,属的优势度为22.73%,种的优势度为22.70%;常见类群为姬尺蛾亚科(Sterrhinae)和尺蛾亚科(Geometrinae),分别有3属7种和15属21种,种的优势度分别为3.78%和11.35%;星尺蛾亚科(Larentiinae)为罕见类群,有2属3种,属占1.82%,种占1.60%.结果表明,尺蛾科昆虫物种多样性丰富,群落结构复杂.区系组成特点是,属于古北界的有12种,占6.42%;属于东洋界的有52种,占27.81%;两界兼有123种,占65.78%.结果显示,白水江国家自然保护区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于东洋界向古北界的过渡地带.  相似文献   

14.
白马山自然保护区国家珍稀濒危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植物红皮书》(第1册)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名录》,白马山自然保护区有珍稀濒危植物共计37科44属49种(不重复计算,包括归化种),其中蕨类植物3科3属3种,裸子植物6科6属7种,被子植物28科35属39种,占四川省珍稀濒危植物总数的46 67%,占全国珍稀濒危植物总种数的12 63%.按生活型划分有木本植物29种,草本20种.本区珍稀濒危植物具有古老孑遗性,单型科(属)、少型属占绝大多数,中国特有属比例较大,占总属22 73%.白马山自然保护区也是银杉生态研究的理想基础.  相似文献   

15.
海南省珍稀濒危植物和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珍稀濒危植物》(第1册)和1999年由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野生植物名录》(第1批),经调查海南省共有珍稀濒危植物35科49属57种,蕨类植物1科1属1种,裸子植物5科7属10种,被子植物29科41属46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5科34属43种,其中蕨类植物4科5属10种,裸子植物3科4属6种,被子植物18科25属27种.海南共有国家级保护植物40科60属75种.  相似文献   

16.
不同稻作区蜘蛛群落组成与分布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中国水稻所的“中国水稻种植区划”分区系统,按水稻分区研究了蜘蛛群落组成及其优势种的地理分布特点。在全国六大稻作区内设82个样点,以水稻抽穗期作一次性调查,所获标本经鉴定,计有21科,74属,163种,优势种蜘蛛8科,12属,26种,稻作区及稻作亚区之间,蜘蛛及其优势种蜘蛛科的变化不大,属的变化明显,种的变化最明显,稻作区蜘蛛及其优势种类群,总分布趋势是从南向北逐渐递减,其中种数最多的亚区为“Ⅰ1,闽粤桂台平原丘陵双季稻亚区”,“Ⅱ2,滇南河谷盆地单季稻亚区”,“Ⅲ2,滇川高原岭谷单季稻两熟亚区”,最少的亚区为“Ⅴ1,黑吉平原河谷特早熟亚区”,“Ⅴ2,黑吉平原河谷特早熟亚区”与“Ⅲ3,青藏高寒河谷单季稻亚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