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今日科技》2008,(2):50-53
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5天左右不睡眠人就会死亡,可见睡眠是人的生理需要。睡眠作为生命所必须的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27%的人有睡眠问题。国际精神卫生组织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于2001年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之所以定在每年初春第一天,是因为季节变换的周期性和睡眠的昼夜交替规律都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以及夜生活、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引发睡眠障碍。患者平时会表现出紧张焦虑,甚至偏执的倾向。另外,不健康的睡眠还会产生不少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
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5天左右不睡眠人就会死亡,可见睡眠是人的生理需要。睡眠作为生命所必须的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27%的人有睡眠问题。国际精神卫生组织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于2001年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之所以定在每年初春第一天,是因为季节变换的周期性和睡眠的昼夜交替规律都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以及夜生活、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引发睡眠障碍。患者平时会表现出紧张焦虑,甚至偏执的倾向。另外,不健康的睡眠还会产生不少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3.
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于2001年发起了一项全球性活动--将每年的3月21日,即春季的第一天定为"世界睡眠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27%的人有睡眠问题,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会2002年9月13日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有四成半的人存在睡眠障碍。为了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睡眠障碍的不良影响,保障身体健康,今日特编发由中国中医研究院刘艳骄博士和杨金生博士组织的一组睡眠医学的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于2001年发起了一项全球性活动--将每年的3月21日,即春季的第一天定为"世界睡眠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27%的人有睡眠问题,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会2002年9月13日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有四成半的人存在睡眠障碍.为了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睡眠障碍的不良影响,保障身体健康,今日特编发由中国中医研究院刘艳骄博士和杨金生博士组织的一组睡眠医学的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5.
睡眠的学问     
凡是生物都需要睡眠。即使是植物,它在一天的昼夜变化中,也有“工作”和“睡眠”的时候。人就更是如此,只有在深深地睡足一晚之后,第二天一早才会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但也不是睡得越多越好,睡眠是很有学问的。一,如何提高睡眠的效率美国心理学家建议,为了美美睡上一觉,每天在大自然里沉思20分钟,例如倾听流水的淙淙声,观察树顶在风中晃动、云彩在空中飘动。这时,人体的新陈代谢放慢,产生较少的使人兴奋的激素———可的松和肾上腺素。此外,消耗较少的营养物。这样,大脑里生成“睡眠分子(如血清素)”的松果体就能吸引更多…  相似文献   

6.
“做梦娶媳妇”是怎么回事?每个人都要睡眠,也都会有各自多彩的梦境。有关专家运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手段——脑动电流描记器、肌动电流描记器、眼动电流描记器对睡眠进行连续观察表明:人的睡眠可以分为“做梦的睡眠”和“不做梦的睡眠”两种。“做梦的睡眠”人人都有,每天晚上都要经历4~5次,加起来的时间总共有90-100分钟。也就是说,所有的人每天晚上都必须做4~5次梦,至少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是在梦中度过的。有意思的是,如果你前一天晚上因为开夜车熬夜而缺觉的话,第二天睡眠时会首先把前一天所缺的“做梦的睡眠”补足,然后再进行“不做梦的睡眠”。  相似文献   

7.
寒假健康     
《科技知识动漫》2009,(1):52-53
学习与休息 适当休息有利于学习。睡眠是最自然、最完全的一种休息。睡眠太少或太多,对于健康和学习都不利,小学生每天睡眠以10小时为好,除了要有充足睡眠外,还要有适当的运动式的休息,才能更好地增进健康。  相似文献   

8.
睡眠产业     
白丁 《世界博览》2008,(5):50-53
睡眠已经成为继饮食和运动之后,关系健康的第三大要素,并催生了利润丰厚的睡眠产业,但还是千金难买好睡眠。一个人不进食据说可以活42天,可连续10天不睡觉就撑不下去了。在这一直不合眼的240小时里,人的免疫力下降,性格发生剧变,应激激素分泌加速,头发一缕一缕脱落,而且不管吃多  相似文献   

9.
《青年科学》2013,(4):46-46
美国国家健康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熬夜是人们向自己健康赊债的一种“赌博”行为,筹码就是“睡眠”。英国心理学专家也认为,睡眠是仅次于健康饮食和体育锻炼的一项直接影响人健康和长寿的因素。多睡一小时,你得到的不只是工作时更加充沛的精力,还有可能挽救了自己的生命。  相似文献   

10.
蔚蓝 《青年科学》2011,(12):35-35
躺在床上看会儿书或杂志,是不少人睡觉前雷打不动的习惯。但健康专家近日却指出,这样做不但影响睡眠,还有损健康。  相似文献   

11.
正每晚睡眠在7~8小时的人请假几率更小。研究人员甚至计算出,男女每晚最理想的睡眠时间分别为7小时46分钟和7小时37分钟。每一晚能够有好的睡眠,绝对是消除疲倦,令人容光焕发的良方,不过有部分人纵使感到疲倦,但双眼始终无法合上。那么到底睡多久才健康,睡眠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睡多久才健康?2014年,芬兰职业健康研究所研究人员对3700多名30~64岁的芬兰参试者进行了为期约7年的跟踪调查。  相似文献   

12.
一个人究竟一天需要几小时睡眠?回答是因人而异,因年龄而异。初生的婴儿几乎终日睡眠,半岁时平均睡19小时,青春期平均8、9小时,普通成人平均8小时,老年人则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减少。失眠是人睡困难、多梦、易醒、早醒等的统称,是老年人常见的苦恼之一。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世界》2007,(12):76-76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观察到牛蛙有睡眠现象。科学家对两硒动物的睡眠研究很少,但是已经知道有些种类是有睡眠现象的,比如虎纹钝口螈、古巴雨蛙和蟾蜍等。蝾螈和蟾蜍在睡眠时脑电活动发生相虚改变。雨蛙在睡眠中受到刺激时懒得跳起,蟾蜍在睡眠时眼睛是闭着的,头位下降。  相似文献   

14.
做梦与智力     
“我睡觉总做梦,会不会影响智力?”“我常做梦,还记得很清楚,脑子是不是得不到休息?”  对于睡梦,一直是许多科学家研究的热点,虽然还有许多未解之谜,但不会影响智力是肯定的。  人的睡眠可分为两期,一期是慢相睡眠,另一期是快相睡眠。人在快相睡眠时,眼球出现快速运动,所以又叫快速眼动睡眠。如此时被叫醒,大约80%的人都说正在做梦,而且梦境非常清晰。  科学家认为,快相睡眠对大脑特别重要,正是靠快相睡眠,我们第二天才能头脑清醒地学习和工作。那么,快相睡眠时不做梦是不是对大脑更有帮助呢?其实不然。  对此,科学家做过实验…  相似文献   

15.
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对大学生近一个月的睡眠质量进行调查,分析探讨睡眠质量各因素与体质健康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睡眠状况令人担忧,31.14%的大学生有睡眠质量问题;睡眠质量与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呈强相关。在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日趋下降的今天,提高睡眠质量是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失眠症状,这主要是与其睡眠的方式不科学有关。研究人员告诫说,由于失眠,造成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不好,便会严重地影响人的健康。缺觉也会损害人的记忆能力,同时造成忧郁,并使人的抵抗力下降,易于生病。那么,怎样的睡眠方式才算是科学的呢?有关专  相似文献   

17.
早睡早起是有益健康的生活习惯,不少人要靠闹钟帮助才能做到,而有的人却天生就必须早睡早起。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体内某个基因发生突变的人,其生物钟会比普通人"走得快",入睡和起床都异常之早。 这种生物钟变快的现象被称作"家族性超前睡眠状态综合征(FASPS)"。据估计,世界上每1000个人当中就有3名FASPS综合征患者。患有这种综合征的人一般每天  相似文献   

18.
可乐 《少儿科技》2013,(3):30-31
现在,无论是学生还是上班族,都"压力山大",恨不得把一分钟变成两分钟用,唯一能挤出来的似乎就是睡眠时间了。睡眠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2001年,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主办了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并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人为什么每天要睡觉?对这个问题,很多同学可能不屑回答。这还不简单吗?我们从小就知道饿了吃饭、困了睡觉,饭不能不吃,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的医生之间流行着这样一个笑话:纽约人和华盛顿人都不睡觉,只不过纽约人不睡觉是为了玩,华盛顿人不睡觉是为了工作。吃喝拉撒睡,人类自古如此。但很多人有一个梦想:如果有一种药,吃了之后我们就不想睡觉,那么我们每天就多出几个小时玩或工作的时间,那该多好!如果说,几年前这种想法还有点不切实际的话,那么现在,希望将睡眠彻底消灭的人真的看到了希望。  相似文献   

20.
人不睡觉10天就会死亡不管睡眠时间长短如何,睡觉是人必不可少的行为之一。通过睡眠休息,人体可以促进体内组织的生长和修复,从而消除体力疲劳。不仅如此,睡眠还可以消除精神疲劳、缓解压力。所以,如果人长期间不睡觉,精神和身体将会受到双重严重伤害,必然影响生命。苹果比咖啡更能有效提神苹果含有丰富的糖类、维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