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念宇峰 《科技信息》2012,(1):360-360,383
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但如何才能解决钓鱼岛问题却长期以来成为困惑各方的一大难题。本文试图从钓鱼岛所涉及的中日双方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重大战略利益,以及双方处理该问题的立场态度出发,通过对几种解决方法的比较分析.来探寻彻底解决钓鱼岛问题的可行性途径。  相似文献   

2.
2012年9月10日,由于日本政府的“购岛(钓鱼岛)国有化”行为,使得钓鱼岛的主权问题为世人关注。主权概念和中日等国有关钓鱼岛的历史记载,都能证明钓鱼岛归属中国的历史事实,处理好钓鱼岛的归属问题,不仅对中日双方、对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和平稳定带来积极影响,而且也有利于捍卫和维护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的胜利果实。  相似文献   

3.
张慧玉 《世界知识》2012,(15):26-27
以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为代表的日本右翼势力近期接连围绕我钓鱼岛制造事端,并极力推进"东京购岛"图谋。日本政府近日也相应明确了将钓鱼岛"国有化"的方针。在7月7日这个敏感的时间节点,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宣称,为保持对钓鱼岛的稳定管理,日本政府正就购买有关岛屿并实现"国有化"进行综合研究。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本应是两国关系发展承前  相似文献   

4.
台湾渔民在钓鱼岛附近海域的捕鱼问题是横亘在台日之间的一个棘手问题,对台日关系有着重大影响。迄今为止,虽然台日之间进行了16次渔业会谈,但始终未能解决问题。不久前台日又在东京举行了第17次渔业会谈预备会议,这是在中日钓鱼岛之争白热化之际,由日本主动向台湾提出的。日本是要对台湾做出实质性让步,还是别有用心布下诱饵,欲使台湾不与大陆联手保钓?  相似文献   

5.
《世界博览》2012,(20):12-12
当反日情绪在中国高涨之时,苍井空这位曾经的AV女明星在微博上发表了自己新的书法作品:“中日人民友好”,在钓鱼岛事件后的反日游行中,有人打出了这样的横幅:“钓鱼岛属于中国,苍井空属于世界。”  相似文献   

6.
陈家昀  宋杰鲲 《科技信息》2013,(13):491-493
冲突分析是近年来在经典对策论和偏对策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对冲突行为进行正规分析的决策分析方法,对于许多重大事件(如古巴导弹危机等)分析都十分有效。近段时间中日钓鱼岛问题持续升温,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单方面宣布对钓鱼岛及附属岛屿实施所谓"国有化",引起中方强烈抗议。本文将采用冲突分析的方法评价中日钓鱼岛争端并得出结论,提出均衡决策。  相似文献   

7.
徐青  张华 《世界知识》2012,(16):23-24
一直以来,台湾当局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政策是"不与大陆联手",自行维护钓鱼岛主权,但随着马英九上台以来两岸关系的改善,在两岸执政当局之间,对于联手保钓也存在一定的默契。两岸官方存在一定默契两岸执政当局之间虽无公开的合作保钓行动,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默契。一是钓鱼岛主权归属"中国"的政策默契。目前,两岸仍未就台湾的政治定位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双方存有一定的分歧。日本  相似文献   

8.
康狄 《世界知识》2012,(15):58-59
近期钓鱼岛海域又起风浪。日本右翼政客公然鼓吹"购买"钓鱼岛,日本政府也由态度暧昧转为参与其中。这种举动激怒了全球华人。7月4日,台湾"中华保钓协会"秘书长黄锡麟等保钓人士搭乘渔船"全家福号"进入钓鱼岛海域,虽遭日本公务船纠缠乃至擦撞,仍成功在距钓鱼岛十公尺处亮出五星红旗宣示主权。台湾"海巡署"出动舰艇护航,使保钓船只顺利返台。7月中旬,中国政府渔政船连续巡航钓鱼岛,  相似文献   

9.
中日两国围绕钓鱼岛主权之争由来已久。这次"撞船事件"再度引发争议,也再次促使人们去了解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历史真相的来龙去脉。2010年岁末,日本共同社中文部《共同网》、日本亚洲通讯社和日本新闻网评选出"2010年日中关系十大新闻","日中撞船事件引发两国关系急剧恶化"名列榜首。  相似文献   

10.
弋胜 《世界知识》2014,(8):54-55
<正>随着以钓鱼岛为焦点的中日东海争端持续升温,台湾当局在美日、大陆和岛内等多重力道作用下,扮演着微妙而尴尬的角色。寻求平衡不断摇摆逐步后退台湾当局从自身利益出发,对中日东海争端的政策态度可分为三个阶段:以2012年8月抛出"东海和平倡议"为标志,反应高调,抢先发声。2012年3月起,日本在我国钓鱼岛上演  相似文献   

11.
2010年底,日本决定将其周边的25个岛屿国有化,其中就包括钓鱼岛i今年初,约有20名日本市民要求将户籍迁移到钓鱼岛上;日本文部科学省还要求将所谓“尖阁列岛(即我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写入日本教科书;冲绳县石垣市议会也通过条例,将每年的1月14日设立为该市的“尖阁列岛开拓日”。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派生唯素的内容分析编码法(derived etic content analysis coding approach),对国内外4家知名网站关于钓鱼岛问题的相关报道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媒体对钓鱼岛问题的报道有明显的倾向性。西方媒体比较关注"霸权政治"、"平衡发展"、"民族主义"、"中日邦交"和"领土争端",而中国媒体则强调"钓鱼岛主权"、"钓鱼岛问题的合理性"、"和平发展"和"国家主权",而对"民族主义"、"平衡发展"和"领土争端"等问题的讨论相对较少,对"霸权政治"则几乎没有任何反驳。  相似文献   

13.
萨苏 《世界博览》2013,(16):84-84
在钓鱼岛上遗留下来的山羊子孙纷纷近亲繁殖,在该岛上繁衍生息起来,还破坏了环境。日前,与几个老朋友谈钓鱼岛,其中有一位开玩笑地说,目前推动钓鱼岛局势进一步合理化的做法,应该是让我国的农业部和北京动物园进行合作,通过与世界环境保护人士合作,来进一步地改善钓鱼岛上的生态环境。这个论点引发了酒桌上很多人诧异的目光。大家都在想,钓鱼岛问题和动物园有关系吗?钓鱼岛还真的和动物颇有关系,实际上钓鱼岛问题如果和动物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4.
标签新闻     
《世界知识》2012,(17):12
"日本政府一定要想清楚:在钓鱼岛问题上寻衅滋事挑衅中国,不仅损害中日关系大局,更是在伤害中国民众感情。近年,日本大力促进中国公民的对日旅游,促进日中青少年交流,希望以此加深中国国民对日本的理解,增进日中两国国民的感情。但是,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刺激中国,势必前功尽弃,激起中国民愤,引起行动反弹。这种感情伤害的修复,不像更换首相那样快就能愈合。"——针对中日间钓鱼岛问题升温,《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了署名文章,希望"日本政府一定要想清楚"。  相似文献   

15.
在钓鱼岛问题上,中方的目标是要求日方承认钓鱼岛主权存在争议,因为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一直否认钓鱼岛主权归属存在争议,这实际上是推翻了1972年周恩来总理和田中角荣首相之间达成的默契,以及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时邓小平和园田直外相之间达成的默契,即双方都在主张自己主权的情况下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在此之后,日本也一直不同意在钓鱼岛附近搞共同开发。  相似文献   

16.
江淮 《世界知识》2010,(19):65-65
9月7日,中国渔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遭到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的碰撞,随后,中国渔船船长遭到日方的逮捕和拘留。此事在引发国人对钓鱼岛现状高度关注的同时,也引起国人对日本海上保安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方珂 《世界知识》2013,(13):67-67
一个时期以来,日本政要频频发出右翼极端言论,公然质疑和挑战战后秩序,引起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的警惕与关注。日首相安倍在侵略的定义上进行诡辩,企图模糊和掩饰日本的侵略历史;日首相和官房长官先后表态,公然否认钓鱼岛问题上中日老一辈领导人达成的“搁置争议”共识;  相似文献   

18.
在当下中日之间的钓鱼岛主权之争中,日本政府与媒体正在竭力建构“尖阁诸岛(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的历史叙事来煽动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  相似文献   

19.
钓鱼岛问题由来已久,中日双方各有主张。1972年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时,周恩来总理与田中角荣首相就钓鱼岛问题"留待以后解决"达成共识。1978年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时,双方就钓鱼岛问题"搁置争议,留待以后解决"达成默契。邓小平先生当时说得很清楚:"实现邦交正常化时,双方约定不涉及这个问题。这次谈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时,我们双方也不涉及。我们认为,谈不拢,避开  相似文献   

20.
《世界知识》2012,(19):58
一段时间以来,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频频制造事端。针对日方"购买"、"国有化"钓鱼岛的行径,2012年9月14日,以"团结奋斗、捍卫主权"为主题的钓鱼岛问题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北京市青年联合会和新华网联合主办,来自国内有关研究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工人、农民、学生、工商业者和媒体代表等约100余人与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