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茶机生产和科研部门研制开发了大量结构新颖、功能齐全、高效低耗的新型茶叶加工机械。 1.自控式茶叶做青机 这种新式做青机械是由福建省同安县农业局研制的。这种自控做青机由主控电路编排时间,对茶叶做青的摇青时间及间隔时间进行程序控制,并由温度补偿系统、湿度补偿系统对主控电路设定的摇青时间及间隔时间进行修正。温度补偿系统、湿度补偿系统与主控电路之间装有接口匹配电路及压控时钟脉冲振荡器,所以自控程度较好。经应用表明,这种新型做青机,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做青质量好,加工量大等优点,是加工乌龙茶较为理想的茶机。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乌龙茶可控振动做青设备的结构特点,通过将偏心轮机构简化为曲柄滑块机构,进而确定在一定驱动速度下茶叶起振条件,为实现一定做青工艺效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针对温、湿度环境直接影响烟叶醇化效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的温、湿度检测系统,检测系统以CC2420芯片作为无线收发模块的核心,利用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DS18B20、HIH3610为检测元件,对温、湿度测量模块、ZigBee接收模块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系统实现了传感器灵活布置,提高了的温、湿度环境参数的实时检测能力,为烟叶醇化库的环境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基于机理模型的现代温室湿度系统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模型定性地描述了在特定温室结构、材料的条件下,温室作物生理过程和室外气候相互作用的过程.温室湿度不仅受温室外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环境因子影响,而且与作物蒸腾作用等生理过程相关.基于能量和物质平衡理论,从辐射、通风、水气、热交换等基本过程综合得出温室湿度小气候模型,研究温室湿度动态系统的各影响因素,分析小气候模型的特点.在小气候模型基础上,推导并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为研究温室输入输出建模以及控制提供了充分的模型依据.实验证明,机理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模拟温室湿度动态系统,为研究人员更好地种植作物以及温室控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杨永旭 《甘肃科技纵横》2011,40(5):57-58,14
农田土壤温、湿度智能检测,就是利用现代传感器技术和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依托农田特殊环境,设计一种行之有效的智能检测系统。本文通过对常规农田环境温、湿度检测方法进行分析,在电测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农田环境温、湿度智能检测系统模型。为进一步研究精细农业时空差异性和决策灌溉提供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6.
粮库温、湿度微机监控系统的研制王淑敏,张家栋,霍凯(北方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北京100044)粮库温、湿度微机监控系统是对粮食仓库进行温、湿度检测控制的微机系统。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品种对于粮库温、湿度的要求变化较大,本系统设计成为适应不同条件下...  相似文献   

7.
基于物联网的设施作物智能测控与诊断平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传感网络、物联网技术,远程实时感知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空气温、湿度、光照,土壤的湿度等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并根据农作物的自身特点,建立其最适宜生长的成长模型,通过专家分析、人工干预、自动控制等手段为农作物提供最优的生长条件,实现信息实时采集与分析处理,实现蔬菜产业全程监测,实现农业生产预警与控制,最终达到优质...  相似文献   

8.
随太阳辐射动态周期变化的空气温度、湿度等气候参数小时间步长控制的模拟实验环境,可以实现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重复性实验,是研究多孔建筑材料及室外环境铺装材料在自然气候要素下被动蒸发降温问题的重要手段。介绍的动态热湿气候动态风洞实验台,在传统风洞风速模拟与控制实验技术基础之上,通过增加太阳辐射模拟和空气温湿度控制,初步实现了对室外自然气候中太阳辐射、风速及温、湿度环境的模拟控制。经过对可视化程序设计的风洞环境测控系统的调试,风洞内四参数辐射照度、风速、温度和湿度各指令值与模拟值的平均偏差分别为-0.6%, 2.9%, 0.7%和-0.7%,该风洞实验台可以用于含湿建筑材料太阳能被动蒸发降温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有线粮情监测系统的局限性,运用ZigBee无线通信技术与CAN总线相结合方法实现粮库中温、湿度数据的实时采集.系统由CAN总线连接多个ZigBee无线网络组成,各个无线网络采集温、湿度信息通过路由节点连接CAN总线进行传输,由工业控制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达到对粮库内环境的监测与保护.该系统具有布网灵活、节点扩展方便等优点.温度误差小于±1.0℃,湿度误差小于±5%RH.  相似文献   

10.
张琛 《甘肃科技》2012,(22):17-19
湿度对很多行业部门的环境测量和设备生产质量及监测控制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特别是文物保护与保存行业,湿度参数的监测一直是一个难题。利用虚拟仪器技术开发多路湿度测量系统,完成对环境多点湿度的并行测量、分析并实时显示,为虚拟仪器软件LabVIEW开发平台寻找突破的同时,为湿度的精度控制等后期研究开拓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1.
赵云丽   《科技信息》2011,(5):I0077-I0077,I0079
以烤烟房中的湿度环境为测控对象,设计了一个湿度测控系统,包含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硬件系统包括湿度采集模块、湿度信号调理部分以及湿度控制模块。软件系统采用labview8.6进行设计,包括湿度信号的采集和湿度控制两个模块。经测试,有效的解决的烤烟过程中的湿度的测量与控制这个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基于沿海地区综合管廊内部湿度较大,对管线及支架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本文以平潭综合管廊工程为依托,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建立三维数值模型,模拟综合舱通风过程,分析通风对流下的速度场分布及温、湿度场变化情况。研究表明:通风作用下,温、湿度较快发生变化的位置出现在速度较大的地方;距进风口100-180m处的各截面温、湿度场在变化过程中存在分层现象,应重点关注下层区域的温、湿度指标;通风是有效的除湿手段,但随着通风距离的增大,通风除湿效果呈减弱趋势,通风分区不宜过长。本文的研究对综合管廊的通风实际运营管理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电工高压带电作业所用设备及工具等 ,对温度、湿度要求较高 ,为安全作业 ,不使用时需把它们放入专门的‘带电库’中 ,并对库内温、湿度实施控制 .目前国内大多是采用人工控制的办法 .这种方法既浪费电能 ,又达不到满意效果 .本设计实现了用微机对库内温、湿度的控制 .经过在张家口供电局高压供电分公司近四个月的运行表明 ,系统安全可靠 ,有效降低用电量 ,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光学法测量单根纤维接触角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光学法测量了不同材质单根纤维的接触角,并对测量单根纤维接触角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纤维制备方法制取的纤维接触角不同,其中,硝酸-氯酸钾离析的纤维接触角与次氯酸钠和过氧化氢-冰醋酸离析的纤维接触角差异比较显著。同一处理方式得到的不同纤维的接触角不同,苎麻纤维接触角最小。对于单根天然植物纤维,环境的温、湿度都会影响其接触角,湿度的影响更明显;对于单根再生纤维素纤维,温度对接触角几乎没有影响,湿度的影响较大;对于单根化学合成纤维,环境的温、湿度对其影响较小,湿度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生化生箱内由于有温度和湿度两个控制显,它们之间有交叉影响,冈此采用了前馈解耦控制,从而提高了温、湿度控制精度。在加湿方面应用了电热加湿器,所以加湿非常简单和方便。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一种基于动态平衡思想实现的对空气温、湿度两个变量进行高精度控制的系统设计方法,该方法克服了空气参数的滞后问题,并且采用微机对两个变量间的耦合关系进行予估补偿,而不必为实现解耦去测试对象的数学模型.辅以微机实现的B-B控制及变速积分PID控制,从而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温、湿度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车间温、湿度的自动调节,很关键的一点是控制机器露点温度,本文采用了自学习模糊控制方法来进行控制,解决了季节转换时露点温度控制的自动调整.系统的稳定性、控制精度均符合生产要求.结果证明此方法是可行的,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将8032单片机作为温湿度测控系统的控制中心,利用AN6701型集成温度传感器和HS1101型电容式湿度传感器对温度和湿度进行检测,采取变速积分PID控制算法,实现了对温度和湿度的自动控制。用户可通过键盘设置需要的温、湿度值以及报警的上下限值,并通过数码管即时显示。根据需要调整参数,系统还可应用于其他类型的温湿度控制。  相似文献   

19.
针对普洱茶渥堆发酵生产当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了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PLC及各种检测与控制设备为下位机,以PC机和WINCC为上位机,对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的温度、湿度、pH值等相关数据进行实时采集与存储;根据普洱茶发酵各个阶段所需要的最优环境要求,对普洱茶发酵过程当中的湿度、温度、通风及杀菌时间进行相应的控制,为普洱茶渥堆发酵创造出合适的条件,以增加各个批次普洱茶发酵品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作好烤烟采摘、烘烤调制是保障生产优质、低烟碱、低焦油含量、安全性烟叶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本文从烟叶成熟时所表现的特征及烘烤调制过程中对温、湿度的调控几方面阐述了应把握住的技术要点,为烟农生产优质烟叶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