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于水文站站址的选择,除了偶然改变控制条件而影响率定关系外,通常要求能够保证在某一特定水位对应一个相应流量的确定的水位流量关系。为此,要求有一定的河粮特性(如足够大的比降和足够地量的下游河道),在只有一组水尺的水文站上,水位流量关系受变动的比降支配,对一特定水位来说,当水位上涨时流量大于正常值,当水位下降时则相反。对于洪水,可以得到水位涨落不同阶段,有着不同水位流量关系的绳会形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绳套曲线的开关,站与站之间有所不同。在同一站上,也会随洪水涨幅而变化,但一般来说,涨水曲线将给制在落水曲线的右边,表示…  相似文献   

2.
对于受洪水或变动回水单因素影响的河道流量整编已有相应的水力因素型方法,但对测站受洪水和回水混合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处理,是水文整编中一个尚未解决好的课题,本文在对校正因素法和落差指数法地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落差指数法整编受洪水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受洪水和回水混合影响的河道流量整编方法-两因素同时校正法,并着重叙述 该方法的原理及使用步骤,奉节站,湘潭站等资料的验证  相似文献   

3.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科学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到如今我国的国民经济已经超过日本,跃升到全世界第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保护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特别是近年来经常下暴雨,导致了一系列的洪水。因此,就需要对江河的水文资料进行整理,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但是冲击淤泥、洪水的涨落以及洪水的变动等都会对江河的水位流量关系造成比较大的影响,需要进行分析。本文主要是基于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一些相关的概述,对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定线方法以及定线的误差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位流量关系计算机拟合模型,对全国范围内23个水文站130多站年的水位流量关系进行分析综合,根据历年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之间的变化方式,提出了一种简单明了的分类方法,归纳出各种类型的水文站采用各种间测推流方案时可能产生的最大误差。  相似文献   

5.
以河溶水文站为例,采用系统分析法研究受洪水涨落影响绳套关系水位-流量关系轴线摆动变化范围。结果表明:受洪水涨落影响绳套关系水位-流量洪水洪峰水位及相应流量的轴线摆动有一定规律,水位-流量关系走向越接近洪峰水位越向轴线形成有规律的系列,由此可根据洪峰水位与相应流量之间建立回归关系,建立绳套关系水位-流量转换模型应用于洪峰水位预报,有效解决受洪水涨落影响下绳套关系水位-流量关系洪水水位预报瓶颈,满足防汛需求。  相似文献   

6.
三峡河道洪水演算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非线性洪水运动特性,提出了广义示储流量和示储水位概念,得出了河段水位与流量转换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河道洪水流量及水位模拟的统一模型,并研究了求解的有效算法.本模型除能反映洪水运动的非线性特性外,还能模拟出水位-流量绳套曲线.该模型成功地应用于长江三峡河道的洪水演算之中.  相似文献   

7.
基于小波分析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求解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使用小波分析方法来处理河段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问题.由于洪水涨落、泥砂淤积等影响,传统方法求出的水位流量曲线常常不准,而小波分析能将交织在一起的不同频率成分的水文时间序列分解成频率不同的子序列,所以可用其对流量进行分解和重构来抽离出扰动的影响,使求解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更符实际.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介绍沂河发生现状标准内洪水时,滩地发生坍塌时的抢险技术。  相似文献   

9.
黄河下游防洪减淤对洪水水沙搭配的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总结了以往对黄河下游河道冲淤临界条件的研究情况,分析了下游河道淤积严重的水沙搭配情况;利用1960~1999年422场洪水资料建立了黄河下游4个河段洪水排沙比综合水沙与边界系数的关系,该系数包括流量、含沙量、洪峰流量变幅、洪水沿程衰减系数、洪水历时、早滩流量、前期累积淤特别是等因素;利用4个河段的冲淤临界条件勾画出了4个河段洪水冲淤调整与来水来沙搭配之间的关系;被关系可为小浪底水库调度决策以及黄河下游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水库洪水预报中,由实测库水位、出库流量、水位库容曲线反推后得到的水库入库流量曲线多呈现"锯齿"状,带有波动误差,这种是不服从正态分布的粗差,因此无法通过分析其分布情况对预报值进行修正,给水库预报系统造成了不良影响.为此,尝试将抗差理论引入水库入库洪水预报实时校正中.本文以浙江白水坑水库为例,选择三水源新安江模型、马斯京根河道汇流模型,对白水坑水库入库洪水进行模拟,对实测入库洪水抗差修正后再进行实时校正.结果表明,抗差能够有效阻止非正常信息进入预报系统,从而提高洪水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11.
开展郁江流域洪水重现期的时空演变研究,揭示洪水重现期的基本规律。以西江流域郁江南宁站1936—2018年年最大流量系列为研究实例,根据皮尔逊Ⅲ型曲线的重现期计算方法与原理,进行洪水重现期的时空演变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郁江流域洪水重现期随时空演变而发生变化,洪水重现期的水位随之发生变化,洪水重现期的水位演变趋势随时空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辽西季节性河流洪水预警精度不高、时效性差等问题,以辽西地区辽河支流绕阳河的东白城子站1994—2013年洪水数据为实验数据,建立雨量站雨量输入-流域水文站洪水流量输出关系模型,通过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获取雨量流量信息;利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雨量站与流域流量的关联度,选取关联程度强的雨量站为主导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建立关联雨量站的灰色关联模型以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可对洪水的洪峰流量进行有效预测.研究结论初步突破了传统的洪水预报方法,为洪水快速预报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水库兴建后就起到拦蓄洪水、调节流量的作用。洪水经过水库,其中一部分被拦蓄在库中,另一部分经水库的泻洪建筑物泻入下游。因此,入库的洪水过程线,经水库调、泻后就发生变形:洪峰流量被削减,洪水的退落也因水库拦蓄的洪水逐渐泻放而延缓,如图(一)的Q~t,q~t曲线所示。洪水经过水库调泻后的出流过程线q~t如何求得,截至目前为止,工程上应用的较多的有试算法,程学敏的图解法,M、B波塔波夫的图解法等,本文将介绍另一种图解法,这是作者在工作中摸索到的一种图解法。  相似文献   

14.
1引言 目前河道站流量整编主要为水位流量关系单一线法和连时序法,而对历年关系进行单值化分析大多为水位流量关系单一线法。单一线法适合于测站控制良好,各级水位流量关系都保持稳定,各年大断面受冲淤变化不明显的情况,由于冲淤变化的影响,一般各站历年水位流量关系散乱或精度较低,达不到定线精度要求。因此,河道站流量单值化分析很难取得一个满意的结果。鉴于此,我们结合书院站实际资料,探讨利用一种新的水力因素和流量建立关系进行单值化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以东莞低涌变电站为例,讨论100 a一遇洪水时上游发生溃坝的洪水波演进的特性。针对电站所处挂影洲围四周河道环绕的特点,将整个溃坝过程分三阶段模拟。首先利用二维溃坝模型模拟得出溃口流量、洪水流场、溃坝波高及其传播时间等特征;再讨论溃坝波传播并淹没整个挂影洲围的过程;最后应用堰流公式等计算洪水逐渐抬高水位,直至与河道水位齐平过程的水位流量过程线。以此来探讨从堤坝溃决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水位、流速和流量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利用Fluent软件模拟文丘里管在较大雷诺数范围(200~70 000)内的流动情况,给出实际流量与测压管水头差的关系曲线,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当雷诺数在2 000~20 000之间时,Fluent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很好.对于实验未给出的雷诺数范围(200~2 000和20 000~70 000)内实际流量和测压管水头差的关系,分别进行计算整理和回归分析,给出其函数关系式.分析喉管相对真空压强与入口速度的关系,得出文丘里管在大小尺寸不变情况下二者之间的关系曲线,并给出文丘里管内部流场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7.
采用量纲分析法得到了淹没滩地植被化复式断面渠道中主槽和滩地间表观切应力的基本形式,基于Thornton等的实测资料,运用最小二乘法导出了表观切应力中动量传输系数的计算式.在计算动量传输系数中考虑了滩地与主槽水深比、宽度比以及植被阻水百分数等因素的作用,进而采用力的平衡原理,给出了主槽和滩地的流速和流量的计算公式.该公式反应了动量传输系数及主槽糙率、滩地糙率和植被密度对流速流量的影响,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18.
稳定入渗率在设计洪水的计算中起着将一次净雨过程分割为地表净雨过程与地下净雨过程的作用,以前稳定入渗率fc的确定是由i~fc经验关系曲线人工读出的,对工程计算带来诸多不便,该文拟合了某地区i~fc经验关系曲线的一个表达式,并对此表达式与经验关系曲线的符合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作者们以加格达奇站为例,通过点绘历年洪水过程线,分析找出该站流域洪水自身演变的“五性” 规律,预测预报未来夏季最大洪水。  相似文献   

20.
依据200余场次洪水观测资料,应用统计分析、实体模型试验和数学模型计算等方法,对洪水按漫滩程度、水流含沙量高低、流量过程线形态特征和洪峰与沙峰相位差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塑造主槽的洪水关键因子;研究了黄河下游洪水过程调控关键技术指标。研究表明,黄河下游河槽高效输沙和塑造主槽作用较大的平滩流量约为4000m3/s,流量为4000m3/s条件下的洪水输送的临界含沙量为50kg/m3;对于不漫滩洪水,首选方案应按当时主槽的平滩流量控制,且平滩流量下的洪水流量过程以接近矩形波过程较好,峰前水量占洪水总水量的25%以上,洪水历时不小于7d;对于漫滩洪水,应控制洪峰流量大于平滩流量的1.5倍且大于洪水平均流量的1.2倍,同时应尽量控制洪水涨水期水量与洪水总水量之比不小于0.5,并保持洪峰与沙峰同步运行,洪水历时不小于7d;洪水调控分组含沙量大小主要取决于悬沙及床沙的级配;洪水来沙系数的调控指标视洪水类型而异,不漫滩洪水为0.012kg·s/m6,漫滩洪水为0.015kg·s/m6,同时还应控制分组泥沙的来沙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