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士黄蜂     
个头较大的普通黄蜂已经很吓人了,要是有一群蜻蜓般大小的黄蜂朝我们飞来,恐怕不少人会尖叫起来。最近,美国科学家在印度尼西亚就发现了这样一种巨型黄蜂,它们是比普通黄蜂大得多的超级黄蜂,其个头是普通黄蜂的3倍。更加令人震撼的是,这种黄蜂长着一个类似于鹿角的大下颚。  相似文献   

2.
个头较大的普通黄蜂已经很吓人了.要是有一群蜻蜓大小的黄蜂朝我们飞来.恐怕不少人会尖叫起来。最近.美国科学家在印度尼西亚就发现了这样一种巨型黄蜂,它们是比普通黄蜂大得多的超级黄蜂,其个头是普通黄蜂的3倍。更加令人震撼的是.这种黄蜂长着一个相似鹿角的大下颚。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探索》2012,(5):6-6
最近,一种颚(某些节肢动物摄取食物的器官)比前肢还长的模样恐怖的黄蜂——“武士黄蜂”在印度尼西亚遥远的苏拉威西岛上被发现。武士黄蜂的名称由来是其颚的形状,它也被科学家戏称为“黄蜂家族中的科莫多龙”,其雄性体长约6厘米。武士黄蜂的颚之大还表现在:颚闭合时竟然能将头完全包起来,  相似文献   

4.
2007年10月24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人太空。 月球探测是我国航天事业的第三个里程碑。探测分三步走。第一步“绕”,发射环绕月球探测的嫦娥一号;第二步“落”,发射可释放落月探测装置的航天器;第三步“回”.在月面自动采样后携带月表物质。  相似文献   

5.
挪威某公司目前研制出一款迄今世界上最微小的直升机。这款直升机的体积只有一个香烟盒大小,未来可用于间谍活动或者战场侦察。这款纳米直升机被命名为“PD-100黑黄蜂”,它由一台微型电动机驱动。直升机的发动机叶片只有10.2cm,可以携带一架微型数码照相机,飞行速度可达20km/h,可持续飞行时间约为25min。“PD-100黑黄蜂”直升机配备着世界上最微小、  相似文献   

6.
扫描     
“勇气号”探测火星发射升空 美国宇航局于6月10日向火星发射了今年第二颗、名叫“勇气”的火星探测器,它也是人类迄今最尖端的探测装置。按计划,探测器将于明年1月飞抵火星轨道,之后将通过降落伞和气囊缓冲方式,降落在火星“古谢夫环形山”,以寻找水存在过的踪迹,  相似文献   

7.
全球气象观测计划 前不久,一种尚不为人所知的观测装置“风图仪”已由日本横滨港装船,运往中国,准备安装在青藏高原上。这种新装置可以自动记录风向、风强度,还装有通过音响检测上空温度的设备。与以往的探测手段相比,该仪器捕捉的气象数据将大幅增加。与此同时,日本宇宙开发事业集团将于明年2月发射“阿迪奥斯”2号环境观测卫星,  相似文献   

8.
触摸太阳     
<正>美国宇航局的下一艘太阳探测器将最近距离探测太阳,科学家将此形容为——美国宇航局的下一次太阳探测任务——“帕克太阳探测”,将是有史以来最接近太阳的探测任务。美国宇航局2017年5月31日宣布,原名“太阳探测附加”的任务已改名为“帕克太阳探测”任务(以下简称帕克任务),以此对  相似文献   

9.
大多数人和其他动物都不愿以尸体为伴,但科学家最近发现蚜虫是个例外,它们跟同类的尸体依偎在一起,目的是躲避寄生黄蜂的攻击.寄生黄蜂通常将卵产在蚜虫体内,孵化后每只蚜虫体内只有一只黄蜂卵子最终能变成黄蜂:幼蜂将蚜虫从里吃到外,最终获得自由飞走.  相似文献   

10.
英国埃塞克斯大学计算器与电子系统学系教授甘强研发出新式装置,能够“阅读”人脑电波。用户只要戴上帽状装置,即可控制简单的计算机程序。帽型装置上有10条电极管,可以探测人脑神经元之间的电流活动改变。当用户脑中想着某个动作,装置就会发出一组特定讯号,让计算机加以识别。用户初用时,需按计算机屏幕指示,重复想象移动左手或右手,让计算机熟悉个人特有的脑电波模式。甘强教授表示,研发阅读脑电波装置,  相似文献   

11.
聚焦火星探测 如果巧合的话,行星科学家们在2004年初将会面临火星上的交通堵塞,将有三艘飞船预计在年初登陆火星:欧洲宇航局的“猎兔犬2号”将登陆火星的伊西底斯平原,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勇气”号火星车将在火星古谢夫火山口登陆,而“机遇号”将着陆于火星的梅里迪亚尼平原。一看到火星的全  相似文献   

12.
科技传真     
“伽利略”号延长木星 探测使命 德国航空航天中心宣布,已经围绕木星飞行了近4年的“伽利略”号探测器将不按原计划于1999年底结束它的探测使命,而将继续对木星及其卫星,特别是木卫一进行探测。  相似文献   

13.
我国第一个空间科学探测计划——“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已进入倒计时阶段。该计划的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刘振兴近日透露,“双星计划”中卫星、火箭、发射、运行等各项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双星中的第一颗卫星将于今年12月升空,半年后第二颗星升空。  相似文献   

14.
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2002年9月4日报道,中国将引进一个安装在浮空器(亦称飞艇)上的海洋巡逻雷达系统。该系统主要由“美洲豹”浮空器、一部装在浮空器吊舱内的“海龙”雷达以及稳定装置和无线通信设备组成。该浮空器长60.7米,体积为11809立方米,能够悬停在3000米的高空,雷达探测距离可达200千米左右,可以连续25天不间断地提供观测数据。飞艇是一种装有推进装置、控制系统并可操纵的轻于空气的载人飞行器。飞艇早在18世纪就已经问世,是飞行器家族中的老前辈。早期的飞艇主要用于侦察、巡逻、对地轰炸和运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相似文献   

15.
李华 《科学之友》2006,(5):44-44
不久前,我国绕月探测卫星主载荷“光学成像探测系统”在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制完成,并交付国家探月工程应用系统总体部。此系统将搭乘我国“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飞行38万km后到达月球上空,为中国人拍下自己的第一张“月球标准照”。在我国探月一期工程即“嫦娥一号”绕月工程中,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承担了“光学成像探测系统”的研制任务。这套系统由2台具有独立功能的光学遥感设备组成,包括1台“CCD立体相机”和1台“干涉成像光谱仪”。作为“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的主载荷,这套系统将参与我国首次绕月探测工程的科…  相似文献   

16.
人类为什么会陷入麻醉药品的泥沼而无法自拔?最新的研究发现了人脑对麻醉药品产生依存渴求的新的生理机能。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精神衰弱和健康衰退现象。一位名叫克拉克的男子便是其中之一。如果将任何一个人送入“机能性核磁共振影像机”里去,这一现象就会活灵活现、历历在目。在该装置内部,有一个如同镜子的装置,它能原封不动地将大脑层层结构中的横向裂纹扫描下来并即刻传递给外部监测室里的大屏幕上,使人们一眼便能看清经录像机放映出来的大脑内部结构中极微细的图像。  相似文献   

17.
陈山 《科学之友》2006,(9):46-46
7月19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表示,待目前嫦娥一期绕月工程完成后,嫦娥工程后续的“落”“、回”部分计划将会以更开放的姿态,寻找一些国际间的合作机会;而今后的“探月计划”、“夸父计划”以及火星探测的前期准备,都将争取更多国家航天局的合作和支持。孙来燕是在“十一  相似文献   

18.
月球故事     
不久前美国宣布:美国人将重返月球。与此同时,我国也启动了“绕月探测工程”;其他国家和地区,例如欧洲和日本也积极推进月球研究。一个探测与开发月球的新时代到来了。那么,月球究竟是怎样的一颗星球呢?请看——  相似文献   

19.
谢懿 《世界科学》2005,(8):11-12
在未来的几个月中,欧洲“火星快车”探测器(Mars Express)上的火星地下和电离层探测高新雷达(MARSIS)将会为我们提供期待已久的答案。如果它能如期工作,那么它就会成为一根插入火星的探针,并且还会为将来的雷达计划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20.
科技传真     
汽车“夜视眼” 英国美洲虎汽车公司与美国得克萨斯仪器公司正在合作研制一种汽车用红外线探测装置,可使夜间行车的司机及早发现路上的行人和路障等,大大减少发生车祸的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