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从2月17日到25日,印度举行了五年一度的、建国以来的第三届大选。这次大选规定要选出国会人民院的494名议员和十三个邦立法会议的2,930名议员。喀拉拉邦和奥里萨的邦立法会议因为在1960年和1961年分别举行过期中选举,这次没有进行改选。在这次大选中,全印度有十六个被选举委员会认可的政党参加竞选,其中全国性的政党是国大党、共产党、自由党、人民社会党和人民同盟。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12月初,印度拉贾斯坦邦、中央邦、切蒂斯格尔邦、特伦甘纳邦与米佐拉姆邦举行邦议会选举,国大党在拉贾邦、中央邦、切蒂斯格尔邦击败印度人民党取得胜利。由于下一届印度人民院(下院)选举将于2019年4月?5月举行,本轮地方选举被普遍视为印人党和国大党两大政治势力在大选前的"中场比赛"。反现任:印度国内政治的传统国大党本次战胜印人党的三个  相似文献   

3.
【印】《今日印度》2012年12月3日11月5日,拉胡尔·甘地被任命为印度国大党下届人民院选举协调委员会主席。显然,他很可能领导国大党参加2014年大选。鉴于国大党领导的政府颓势明显,拉胡尔任重道远。临时性盟友社会主义党(SamajwadiParty)宣布将提名多达55名候选人参加人民院选举。一向顺从的盟友泰米尔纳德邦德拉维达进步联盟党(DMK)也开始疏远国大党,它反对外国直接投资进入多品牌零售业,并对保险业和养老基金改革心存疑虑。另一  相似文献   

4.
1月28日,印度曼尼普尔邦地方选举遭遇民族分离武装袭击,而就在一个多月前,印度总理辛格还曾与国大党主席素尼娅·甘地访问此邦,为国大党在该邦的竞选造势.曼尼普尔邦位于印度东北部,与缅甸接壤,优美的山水使其赢得“印度的珍珠”之美誉,但长期以来她却饱受民族分离问题的羁绊,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成为印度艾滋病和毒品问题最严重的邦.“窥一斑而见全貌”,这次袭击虽然没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却将人们的目光重新吸引到印度东北地区的民族分离问题上.  相似文献   

5.
1月初,印度南部的安得拉邦议会选举结果,电影明星拉姆·拉奥为首的“泰鲁固之乡”党击败了英·甘地总理的执政党,以三分之二以上的议席获胜,由拉奥出任首席部长,结束了英·甘地国大党在该邦的长期统治。这次选举是今年初印度政局中的一件大事。印度报纸就此纷纷指  相似文献   

6.
“富的更富,穷的更穷。”这句话已成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印度人民的议论中心。资产阶级的国会和报刊也常常讨论这个问题。就是连国大党和政府中间的一些负责官员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活生生的事实。1960年8月,在国会议员纷纷就五年计划执行情况提出质询时,甚至连尼赫鲁本人也提出了“增长的国民收入到那里去了”的问题,并且随后指定了一个以马哈拉诺比斯教授为首的专家委员会来进行“调查”。事隔三年,这个委员会的调查报告尚来发表。显然,印度统治集团想要竭力掩盖和冲淡这个丑恶的事实,但这是办不到的。从印度报刊和一  相似文献   

7.
印度阿萨姆邦因邦议会的选举自今年2月初以来发生大规模骚乱。近一个月中,有2,500人在骚乱中死亡,数万人受伤,20万人无家可归。印度中央政府派军队进驻邦首府的主要建筑物和工厂。国大党(英·甘地派)在选举中获得胜利后,骚乱在大部分地方已经平息下来。骚乱主要是由于当地人反对“外来人”拥有选举权  相似文献   

8.
印度第11届人民院选举(共543席)在谁也无法独领风骚的格局下偃旗息鼓。根据印度全国选举委员会的统计,现已确认结果的535席中,印度人民党(BJP)揽走160席,国大党(英)获得136席,人民党(JD)夺得44席,印共(马克思主义)赢得33席,其余162席分别被十几个地方性政党及独立人士占据。  相似文献   

9.
国大党本想出奇制胜,怎奈错选时机;联合阵线虽受震动,却最终得到一支强心剂。印度国大党(英)不久前决定加入以古杰拉尔为首的新政府,最终为印度持续近一个月的政治危机画上了较为圆满的句号。在去年举行的印度议会选举结束后,印度政坛呈现三足鼎立  相似文献   

10.
4月的印度已进入暑季。5年一度的印度大选在滚滚热浪中拉开了战幕。炎热的气候与竞选的酣烈交织在一起,使恒河边的这块古老土地更加蒸腾。本次选举是印度独立以来的第11届大选。如果不出什么意外,它也是印度本世纪最后一次大选,第一轮投票于4月27日进行。今年的大选将进行543个人民院(议会下院)席位及914个邦议会席位的选举。竞选主要在国大党、印度人民党和全国阵线—左派联盟组  相似文献   

11.
<正>莫迪个人形象中经济发展的光环逐渐褪色,象征印度教民族主义的藏红花色却更为浓烈。5月23日,为期39天的印度人民院(议会下院)选举结果出炉。在这场印度历史上规模最大、耗资最多的选举中,总理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印人党)横扫所有对手,在本次选举产生的542个席位中取得303席,打破印人党在2014年大选中创下的282席历史最佳纪录,再次获得人民院过半席位。莫迪由此成为印度历史上首个完成任期后获得连任的非国大党总理,将在下一个五年内继续为"新印度"掌舵。  相似文献   

12.
印度国民大会党(简称国大党)是当今印度各党派中人数最多、势力最雄厚、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政党。印度独立38年来,除1977—80年的3年外,它都在台上执政,今年是国大党成立一百周年,印度各地已经纷纷为此举行庆祝活动。《国大党百年史》将要出版,还要建立国大党著名领导人的纪念碑。有些邦组织了游行集会,举行展览会和文艺演出。到12月28日—30日国大党成立的日子,庆祝活动将达到高潮。届时,在国大党诞生地孟买,执政派将举行全国委员会会议,一些侨居海外的国大党元老和外国代表团亦将前来参加庆祝活动。一个民族主义政党能有这样长久的历史,又有如此长久的执政历史,这不仅在亚洲,就是在整个第三世界也是少见的。国大党的诞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总统四年选举一次,国会两年选举一次。国会选举。一次和总统选举同时举行,另一次则在两届总统选举之间举行。今年十一月美国将举行国会选举,改选全部众议员和一部分参议员,选出第九十届国会。在美国的两党制度下,这次国会选举将和过去一样,当选议员的,不是民主党人就一定是共和党人;这倒并不是说美国人民不愿意将这两个政党以外的人选进国会,而是由于美国垄断资本集团控制的两党,操纵了选举。  相似文献   

14.
在今年年初印度第七届人民院的选举中,前总理英迪拉·甘地东山再起,她所领导的国大党(英迪拉)在已选出的五百二十五个议席中得到了三百五十一席,达到三分之二的多数。以看守政府总理查兰·辛格为首的民众觉得到四十一席;曾经执政达二十七个月之久的人民党得到三十二席;国大党(乌尔斯)得到十三席。这后三个号称全国性的政党在人民院中的地位都削弱了。三年前在大选中一败涂地被迫下台的英迪拉·甘地,以及她在实行紧急状态时期的得力助手:她  相似文献   

15.
印度第12届人民院选举于3月3日结束,结果不出多数人所料,在揭晓的539个席位中(4席尚待日后选举产生)没有一家夺得简单多数。其中印度人民党获179席,国大党(英)获141席,联合阵线获100席。由于得到17个小党和无党派人士共85席的联合支持,印人党元老 A.B.瓦杰帕伊于3月19日就任总理。工作多数:命运只系一“线”纵观此间政治评论家们的各种见解,这次大选反映出六点新动向值得关注。一是印度政坛三足鼎立的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12月18日,备受瞩目的古吉拉特邦地方选举结果揭晓。在印度经济增速下滑、竞争对手国大党复苏势头强劲的不利环境下,总理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印人党)赢得邦议会182席中的99席,有惊无险地获得连任。作为莫迪的老家与政治大本营,古吉拉特邦对印人党的意义不言而喻。为了赢得此次选举,莫迪本人不惜从繁忙的总理事务中抽身,亲赴古邦为印人党站台。印人党政府甚至将印度议会冬季会期的开始时间由往  相似文献   

17.
从2月24日到3月14日,全印度将有一亿九千三百万年满二十一岁的公民,到全国各地的一百二十多万个投票站去选举国会人民院和各省(邦)立法会议的议员。这是印度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第二次大选,选举的结果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今后几年印度的对内对外政策,因此它是印度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印度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按照宪法规定,联邦的最高立法机关是国会,它包括两院——联邦院(上院)和人民院(下院)。联邦院议员总数不超过238席,除12名由总统推荐外,其余都由各省(邦)立法院间接推选,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人民院议员总数不超过500席,由合格的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它对国家政策有很大的发言权,每五年改选一次。在许多省(邦)也有两院制的立法机构,即立法院和立法会议,它们的产生方式和任期与国会的两院相同。在人民院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织联邦政府,在省(邦)立法会议  相似文献   

18.
谢卡尔靠国大党(英)的支持上台,然而他的种种做法却不令国大党(英)满意,导致谢卡尔政府命运短暂。目前印度处于三家角逐天下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印度国民大会党(英·甘地派),简称国大党(英)成立于1885年。代表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利益,是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主义统治的民族独立运动的主要领导者。1947年印度独立  相似文献   

20.
印度的雨季是一个令人烦恼的季节,寻常百姓此时很少外出,以躲避溽热和蚊虫的侵袭。然而,印度的政客们却发现,这个雨季他们注定要成为最忙碌的人。卡吉尔边境冲突的硝烟散尽刚刚使他们喘口气,第13届人民院(议会下院)选举又悄然逼近。难逃“政治怪圈”瓦杰帕伊二次下课自1996年国大党拉奥政府顺利走完法定任期之后,印度政坛就开始陷入“短命总理”的怪圈,三年内两次大选,四次更换总理。高达、古杰拉尔两位联合阵线的领军人物只是昙花一现;1996年仅尝了13天总理滋殊的印度人民党元老瓦杰帕伊去年再度登顶,任期由13天增长为13个月之后便再次下课。这一切异常的政治表象之下,是当今印度政坛由一党独大向群雄并起过渡、悬浮议会与联合政府当道的政治现实,对于处在多震板块上的印度政治来说,每一次大选和政府更迭都是各种政治势力离合散聚、分化重组的结果,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