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锈钢雕塑     
蒋雷 《科技资讯》2006,(6):244-244
用不锈钢为材料做的雕塑,叫做不锈钢雕塑,由于不锈钢雕塑的亮丽辉煌,在阳光下有灿烂夺目的装饰感,其高强度和耐久的防蚀性受到现代雕塑家的喜爱。同时由于他的造型抽象、价格便宜、制作容易……也出现了许多的不锈钢垃圾。不能因为大部分劣质雕塑是不锈钢雕塑就否定不锈钢雕塑的价值,我们更应该端正我们的创作态度,更好的利用我们手中的材料来创作雕塑。  相似文献   

2.
魏伟  谢青青 《科技资讯》2007,(14):163-164
景观雕塑与环境的非叙事性关联是雕塑主体与环境之间在形态、空间和材料上的对应,是景观雕塑造型语言内部的问题,更多指向形式问题的考究。当下的景观雕塑倾向于表现环境功能和地域文化,在表达雕塑与环境的“整体性”时,往往忽略主体形态结构与环境的面貌之间的非叙事性关联。  相似文献   

3.
王麒钧 《长春大学学报》2010,(11):107-109,114
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雕塑中很好地再现,是当代雕塑艺术家们探索与追寻的目标。本文基于雕塑艺术家们的历史责任感与目标方向历程的探索与总结,研究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雕塑艺术品中的再现形式问题,以期有助于我们系统地把握如何在中国当代雕塑中体现传统文化,以及指导具体工作和作品创作。  相似文献   

4.
陈进文 《咸宁学院学报》2006,26(4):193-194,209
现代雕塑的发展与罗丹、布朗库西、摩尔三人的贡献分不开的。罗丹继承了古典造型的手法,注重内在精神与外在形式的统一,在雕塑史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布朗库西突破了罗丹,他在具象到抽象的探索中发展了雕塑造型艺术。摩尔更擅长于理性思维和抽象形式,开创了实体与虚体相结合的独特表现艺术,进一步把雕塑语言向前推进了一步。最后文章对三位具匠在雕塑史中的地位进行了简单评述。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多,住宅小区的范围也逐渐扩大。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面对一成不变的住宅环境,心理上需要更多的情感释放和人文关怀。各式各样的雕塑艺术品的出现给小区带来了一种新的文化艺术形态,它们在点缀了小区景观环境的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本文通过上海嘉乐·东润舒庭住宅小区景观雕塑设计案例的解读,具体阐述景观雕塑在住宅小区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山岳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景观文化、宗教文化、文学、艺术文化、民间文化等,其文化载体主要有山体与环境、建筑与遗址、雕塑与石刻、器物、文献、口头与非物质文化载体等。从文化载体着手,深化中国山岳文化研究,可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合理利用,为当今社会发展进步提供文化资源与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7.
空间的遐想     
<正>《空间的遐想》服装设计作品是作者研究英国著名抽象艺术大师赫普沃斯女士艺术思想及其雕塑作品,并受其作品表现形式启发,从而设计创作的一组服装设计系列,意在探讨人体结构与服装空间的表现关系。这一系列的整体设计的创作构思是基于对赫普沃斯女士抽象雕塑  相似文献   

8.
浅谈城市雕塑与环境空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城市建设需要环境艺术,城市广场更离不开环境艺术的内容,特别是雕塑艺术的介入。环境中的雕塑作品是环境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环境空间形成一定对应关系的环境载体,环境与雕塑的关系在现代景观艺术中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组合体。  相似文献   

9.
公园雕塑越来越被城市广泛使用,大有方兴未艾之势,但是,粗制滥造、败坏人们对雕塑审美趣味的现象出现了。既不考虑环境,也没深刻立意,更无雕塑意境。通过对城市公园雕塑的欣赏,详细说明雕塑在环境中的意境以及雕塑意境产生的条件,提出应该如何欣赏雕塑中的意境。  相似文献   

10.
写意是中国艺术的核心语言,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宝贵雕塑文化,然而现如今中国本土传统雕塑的造型理念却正在消退,形式美学的标准正在淡化。重新认识和建立我们自己的方法论,把建立我们独特的、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雕塑体系日益提到日程中来。把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形由意生"、"象生意外"在艺术创作中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