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碳钢粉末渗铝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2 0碳钢进行了粉末包埋渗铝试验 ,优化了渗剂配方及渗铝工艺。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渗铝层的相成分 ,并对渗铝层的微观组织和渗铝钢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 ,使用 3号渗剂的 2 0碳钢的表面渗铝效果最好。 2 0碳钢渗铝层内未出现高铝脆性相 (FeAl3 、Fe2 Al5等 ) ,这有利于改善渗铝钢的力学性能和焊接性能。 2 0碳钢经渗铝处理后 ,其机械性能略有降低 ,高温持久性能明显降低 ,而抗高温氧化性能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碳钢粉末渗铝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碳钢进行了粉末包埋渗铝试验,优化了渗剂配方及渗铝工艺。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渗铝层的相成分,并对渗铝层的微观组织和渗铝钢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使用3号渗剂的20碳钢的表面渗铝效果最好。20碳钢渗铝层内未出现高铝脆性相(FeAl3、Fe2Al5等),这有利于改善渗铝钢的力学性能和焊接性能。20碳钢经渗铝处理后,其机械性能略有降低,高温持久性能明显降低,而抗高温氧化性能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套管钢的耐腐蚀性能,在950℃对N80套管钢分别进行了2 h、4 h及6 h的包埋渗铝工艺处理.不同包埋时间下所得渗层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显微硬度和电化学性能不同.测试结果表明:渗铝时间为2 h时,所得渗铝层厚度为150μm,渗铝时间延长到4 h和6 h后,渗铝层厚度增大到300μm;渗铝时间为2 h、4 h时所得N80套管钢的渗铝层主要由FeAl金属间化合物组成,当渗铝时间为6 h时,渗铝层中开始出现了高铝Fe2Al5相;不同时间包埋渗铝处理后的N80套管钢试样表面硬度高于基体,自腐蚀电流密度显著下降.由此得出结论:高铝相铁铝化合物随包埋时间的延长开始出现;渗铝层厚度随包埋时间的延长有所增加,当包埋时间超过4 h后,包埋时间对渗铝层致密度的提高作用较厚度增加更为显著;延长包埋时间可以显著提高渗铝层的硬度,但过长的包埋时间会同时造成基体硬度严重地下降;包埋时间对腐蚀性能的影响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渗铝钢在硫化氢盐水体系中的腐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热浸镀方法制备了渗铝钢.通过静态腐蚀失重实验,极化曲线测量,交流阻抗图谱测试以及电子探针微观分析对渗铝钢在H2S-NaCl-H2O体系中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并对腐蚀机理进行了一些探索.实验结果表明由于表面氧化膜,富铝层和中间合金化层的存在,使得渗铝钢在H2S-NaCl-H2O体系中的平均腐蚀速率比碳钢低两到三个数量级;体系中存在的Cl-对渗铝钢表面氧化膜有破坏作用,易诱发点蚀.在渗铝钢合金化层中越远离碳钢基体的中间相铝含量越高,对H2S的抗蚀性越好.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金相、显微硬度、电子探针等分析技术对球墨铸铁热浸渗铝层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球铁热浸渗铝层是由富铝层和以Fe_2Al_5为主 要相成分的扩散层所组成。扩散层的厚度受浸铝温度和浸铝时间影响,推导出 关系式为:  相似文献   

6.
以Na3AlF6+NaF+Al混合熔体做渗铝剂,NaCl+KCl+NaF碱金属卤化物混熔体作助熔剂,在900℃下采用非电解熔融盐法在AISI 1020钢表层形成一层Fe(Al)固溶体渗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渗铝层的物相组成,用附带能量色散谱仪(EDS)附件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渗层截面的形貌和成分,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结合确定最佳的渗铝工艺,分析非电解熔盐法制备渗铝层的形成机理和渗层结构.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述了测定Fe—Al—C三元系互扩散系数的方法。测定了在碳浓度为0.12%、0.33%、0.45%和0.85%时Fe—Al—C三元系互扩散系数及扩散激活能。利用所测得的扩散系数,应用扩散方程对钢件渗铝层铝浓度分布进行了理论计算,计算值与实测值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8.
利用稀土化合物CeCl3对纯铜表面渗铝进行催渗。采用工业N2中的余氧作为内氧化介质对纯铜渗铝后的试样进行内氧化,可在纯铜表面制备一层细小弥散的Al2O3粒子。对内氧化层的硬度分布、显微组织及有关性能进行了初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稀土化合物CeCl3对纯铜渗铝过程具有明显的催渗效果,在同等工艺条件下渗层厚度较高且更加均匀;内氧化后,能在渗铝层形成Al2O3弥散硬化层。  相似文献   

9.
充分利用岩心、薄片和钻测井等资料,对大北地区巴什基奇克组致密砂岩气储层的沉积相、成岩相和裂缝相特征进行研究。通过沉积微相、成岩相、裂缝相与物性分析或产能的标定与拟合从而分别形成各相的定量表征参数,再通过加权平均的方法建立岩石物理相的定量划分标准。最后对大北202等井储层岩石物理相进行定量划分。研究结果表明:巴什基奇克组储层沉积微相主要有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分流间湾以及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分流间湾6种;根据成岩作用类型和强度并结合成岩综合系数的计算可将储层划分为中等压实中等胶结、中等压实弱胶结、微裂缝和中等压实溶解共4种不同成岩相;裂缝相则以高角度斜交缝和网状缝相为主。在此基础上通过三者的叠加与复合对储层岩石物理相进行分类命名,划分出辫状河三角洲河口坝—中等压实溶解—网状缝相等多种不同的岩石物理相;气层均对应于有利的岩石物理相带,岩石物理相指数大于4的层段即可解释为该致密砂岩储层中的甜点发育带。基于岩石物理相划分是开展此类致密砂岩气藏储层成因机理分析乃至定量评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碳钢表面粉末渗铝试验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讨论了碳钢表面粉末包埋渗铝的方法,通过试验优化了20 碳钢的渗剂配方。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分析了渗铝层金相组织及成分,测量了渗铝钢的腐蚀极化曲线,并进行了高温氧化试验。结果表明,20碳钢渗铝后在H2S水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明显提高,抗高温氧化性能也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
从使用现场总线技术的角度出发,对现场总线通信模型中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做了综合介绍,对现场总线传输速率、拓扑结构、本质安全、介质存取控制方式进行了基本剖析,探讨了影响现场总线实时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外部压力对液体在织物间传导有很大的影响,较高的压力能触发液体在织物间传导的发生。至于外部压力对织物间液体传导速度的影响,则存在一个压力最佳值,在最佳压力值下,织物间液体的传导最快。湿层织物初始含水量高则明显地增加了织物间液体的传导量。由于单面毛绒织物的两面具有不同的毛细管尺寸,当干层织物的光面与湿层织物的光面和毛面分别接触时,液体在织物间发生转移,传导量前者大于后者;当干层织物的毛面与湿层织物的光面和毛面分别接触时,织物间没有液体转移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3.
线性化逐层优化MLP训练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线性化逐层优化MLP训练算法(LOLL).LOLL采用循环方式逐层对MLP的连接权值进行训练.训练连接权值时用一阶泰勒级数表示神经元的非线性激活函数以实现神经网络的线性化,使MLP的训练问题转化为一个线性问题.同时,为保证神经网络线性化条件不被破坏,LOLL通过在神经网络的误差函数中计入部分线性化误差限制参数的改变幅度,对神经网络的误差函数进行了修正.实验结果显示,LOLL训练算法的速度比传统的BP算法快4倍,用它构成的语音信号非线性预测器有较好的预测性能.  相似文献   

14.
针对Web层对EJB层业务方法直接调用的弊端,一般都使用Facade模式的接口框架加以解决,然而这种模式同样存在缺点,对此,提出并设计一种新的接口框架方案来解决.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ATM网络存在的安全威胁,讨论了ATM网络的数据加密技术、完整性服务等ATM网络安全技术的实现和管理。设计了一个数字签名结构和密钥交换协议,该协议作为呼叫建立程序的一部分,嵌于现存的ATM的信令协议中。这些安全技术可透明地加入BISDN的协议参考模型,无须改变现存的协议标准。  相似文献   

16.
该文对千兆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系统中的媒体接入控制层(MAC)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采用内嵌CPU的FPGA芯片及嵌入式Linux实现了光网络单元(0NU)的MAC层功能,组成一个片上系统(SOC).  相似文献   

17.
钢筋锈蚀时锈蚀层的分布规律会因钢筋所处的位置不同具有差异性,为了分析非均匀锈蚀层分布的差异对混凝土保护层开裂的影响,基于钢筋锈蚀层半椭圆分布模型,对钢筋非均匀锈蚀情况下的混凝土保护层开裂过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与均匀锈蚀假定下的保护层开裂理论进行了对比.研究显示按照均匀锈蚀假定的计算结果与非均匀锈蚀假定具有较大误差,尤其是在边角区误差更为明显,考虑钢筋锈蚀的非均匀性更加符合实际.对影响保护层锈胀开裂的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钢筋直径和保护层厚度对保护层锈胀开裂的影响较大,混凝土抗拉强度对保护层锈胀开裂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脑办公的普及,网络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行各业,各种类型的网络应用都在抢占有限的带宽,导致企业的真正业务无法完全得到网络的支持。基本QoS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网络的发展。文章针对各种网络应用中所存在的带宽争夺问题引入了新型QoS(应用层QoS)概念,将传统意义上位于OSI模型低层的QoS服务提升到最高层进行讨论,从而在理论上解决企业在网络应用上所存在的带宽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9.
描述了面向对象应用与关系数据库之间对象持久层的设计,提出了针对基本维护性数据的改进持久层性能的方案,并分析了这种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该文采用双流体模型,在高频场对密度扰动的调制作用基础上,又考虑了等离子体中带电粒子流的非残性效应,在等离子体中得到了一个包含这两种作用的电双层解.从而较合理地解释了实验室中产生电双层现象所必须引入的条件──必须有带电粒子流的注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