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哺乳动物家族无疑是地球上最显赫的家族。它们是到目前为止进化得最为高等的动物。它们中有地球上最大的动物蓝鲸,有速度最快的动物猎豹,当然,还有万物之灵人类。哺乳动物有许多与众不同的特性,其中最有趣的便数它们的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2.
在广袤的地球上,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比如,每年人们都会发现一些新品种动物。最近,英国出版的《新科学家》杂志从2008年新发现的动物中评选出了十种最奇特的动物。在这些动物中,有的体型比较奇特.比如最小的蛇;有的身体构造比较奇特。比如没有肺的青蛙;有的行为比较奇特,比如利用电场求爱的鱼。了解这些奇特的动物可以让我们开阔视野,也让我们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环境中的硫     
工业和能源生产迅猛发展,将一些有害物质(其中包括硫的化合物)排放到环境中。其中大部分对地球上所有动物机体都有危害。此外,大气、水体、土壤中的有害物质浓度的增大能使自然界中硫的天然循环遭到破坏。显而易见,保护地球上生态平衡的任务要求对硫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人类活动影响这些过程的作  相似文献   

4.
正在过去500万年中,鲸鱼的个头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大,其中蓝鲸成为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动物。科学家猜测,冰川周期、风和洋流的改变强化了海洋中一些部分的养分上涌,造就了微型甲壳纲动物、鱼和其他动物(它们是鲸鱼的食物)密度很大、但为数不多的区域。个头变大帮助鲸鱼以几种方式利用这些丰富食物。每单位体重只需花费  相似文献   

5.
地球上所有的物种在过去的35亿年间都经历了产生、繁衍和进化的过程,其中一些物种在进化过程中相互作用,也正是这种相互作用使我们今天看到的自然界不仅有一个个彼此独立的物种,而且还有植物间的相生相克、动物间的食物链关系、植物与动物间相互利用等诸多行为和现象。动植物在漫长的协同进化道路上携手前行,共同演绎了众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前沿     
正1发现陨石撞地球致海洋生物灭绝证据日本研究人员在岐阜县等地的地层中获取了多种具有远古海洋浮游动物遗体的微小化石——牙形石。通过分析这些化石,研究人员发现,巨大陨石撞击地球后,这些海洋浮游动物在约2.15亿年前发生了大规模灭绝。研究还发现,当时居于食物链底端的海洋表层的浮游植物也显著减少,导致这些动物大量灭绝。  相似文献   

7.
白色动物,包括白化动物,是当今地球上最珍稀的动物品种。据报道,截止2000年12月底,中国境内已发现了约4只白色大熊猫、3只白色金丝猴和10只神农架白熊。这些白色动物均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早在1988年8月,新华社就向国内外发布了通稿《有待研究的神农架白色动物之谜》。该  相似文献   

8.
地球上的食肉动物大约有11个科,其中最有特点也最重要的是猫科动物.猫科动物是自然界中最有效的控制者,尤其对各种草食动物来说更是如此.作为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猫科动物高踞食物链的顶端.本刊特邀动物专家撰文介绍猫科动物尤其是大型猫科动物的生理特征和行为特点.  相似文献   

9.
恐龙无疑是古代动物中一支庞大的类群。人们通常认为,一亿年前,即中生代时期,生活在地球上的恐龙是一种体形庞大而多数又是非常凶狠的爬行动物。在那遥远的古代,它们无边无际地从北极到南极独霸整个地球,而无一类动物敢与其抗衡。恐龙绝迹于白垩纪末期,那时在地球上已普遍地出现了哺乳类和鸟类动物。这些生物的古代代表曾是恐龙的同代者。但现在有人生动地说:只有恐龙的绝迹,才为现代脊椎动物界开辟了生活的场所。这种推测的可能性大概只有一点点。古生物学家和动物学家都知道,恐龙是多种类型的动物,其中只有一个类群是过着肉食性生活方式的。有趣的是,肉食性恐龙都是两足行走的,而两足行走的也有很多是植食性恐龙,其中包括鸭嘴龙(硬化的颚前部象鸭的喙)。但它又不同于鸟类,其颚的后部长着无  相似文献   

10.
多数生物医学家研究人类的基本生物学和行为过程常用的哺乳动物标本都不外乎是鼠、猫、狗、猴之类.除此以外,这些常见动物还被广泛地用于试验新药和菌苗、外科手术的步骤,以及其他用于防治人类疾病的特殊医疗方法.在美国,每年用于实验室研究的2200万只哺乳动物中,仅鼠类就占其中的2/3,与此同时,其他较为陌生的动物品种用于研究的数量也在日益增多.这些异乎寻常的实验室动物具有特定的生物学特性、有趣的行为模式和对疾病的敏感性,从而使它们成为服务于特殊研究项目的理想标本.  相似文献   

11.
自从有生命以来,生物界在地球上已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而所有这些生物进化都是在地球引力的环境中进行的。近30年宇航科技的发展,使生物体有可能摆脱地球引力作用,并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其生命。然而,现在已经发现:从太空中返回到地球的宇航员和实验动物,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肌肉萎缩、骨质脆化、免疫系统抑制等身体反应。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的5万年间,整个地球已经失去了许许多多的大型动物.在这些已经消失的大型动物中,不乏当时的标志性哺乳动物,如长毛猛犸象、披毛犀等.我们不禁疑惑,它们的灭亡究竟是因为遭遇了什么.  相似文献   

13.
自然界中的动物总是充满稀奇古怪的特征和行为,比如大象的长鼻子、双髻鲨两只远远相隔的眼睛,还有沙丘鹤奇特而疯狂的求偶舞蹈。不过动物的这些特征和行为都不及人类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所面临的生存难题,自然界的动物们拥有许多让我们人类也叹为观止的手段。"携播"行为就是其中之一。在自然界中,所有动物都面临着寻找栖息环境、获取生存资源的难题。许多物种可以通过"飞行"这种非常有效的方式或者其他一些自我扩散的方式来寻找自己的栖息环境和生存资源。可是,自然界中也不乏个体较小且无法飞行的物种,其中一些甚至都无法自行从一个区域移动到另一个区域,那么,它们又是如何解决自己的生存难题的呢?这些相对"孱弱"的动物们寻找到了另外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搭乘"免费巴士"进行"免费旅行"。  相似文献   

15.
正长有超长脖子的梁龙是恐龙家族的象征。梁龙属于蜥脚类恐龙,蜥脚类恐龙是所有种类恐龙中身躯最为庞大的,同时也是地球上有史以来行走在陆地上的最大动物。这些陆地巨无霸的体重甚至可达120吨。同样令人惊叹的是蜥脚类恐龙的长脖子。梁龙的脖子最长可达15米,是长颈鹿脖子的6倍。蜥脚类恐龙是如何进化出如此长的脖子的呢?这个问题也正是古生物学家要探讨的。美国古生物学家马修·韦德尔和泰勒通过观察地球上的其他长颈动物,注意到一个明显的规律:所有陆地动物,无论是现在还生活在地球上的动物,还是已经灭绝了的动物,除了蜥脚类恐龙之外,它们的脖子长度都有一个极限,  相似文献   

16.
《大自然探索》2007,(5):8-9
伦敦动物学会在官方网站上列出了100种EDGE动物,号召大家拯救它们,保护它们的生存领地。EDGE是英文Evolutionarily Distinct and Globally Endangered的缩写,意思是具有独特进化意义的全球濒危动物。这批濒危动物由于独一无二,一旦灭绝就是完全绝种,再也找不到类似品种。这些动物的存在不但有利于保持地球生物的多样性,对研究动物的进化历程也有着独特的意义。在所有100个物种中,最让人忧心的是前10种动物,长江白鳍豚名列榜首。全球变暖和人类对这些动物栖息地的掠夺被认为是造成独特物种濒危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生命的奇迹     
我们从电视节目“动物世界”中可以发现:地球生命千姿百态、千差万别,据说这些千差万别的生命个体是起源于共同祖先的,这不禁使我们好奇:它又发生于何时何地呢?地球生命为什么会如此的辉煌呢?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从初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进化的呢? 为了解答这些疑问,科学家纷纷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科学之友》2007,(9):30-31
自然界中的动物总是充满稀奇古怪的特征和行为,比如大象的长鼻子、双髻鲨两只远远相隔的眼睛,还有沙丘鹤奇特而疯狂的求偶舞蹈.不过动物的这些特征和行为都不及人类的哭泣那样特别.  相似文献   

19.
康纳德·扎卡赖亚斯·劳伦兹(Konard Zacharias Lorenz)是奥地利动物学家,一般认为他是现代行为生物学的奠基人.最著名的是他研究了动物特别是鸟类的本能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尽管他也将其观点应用于人类的行为,其中著名的是侵略行为.由于这些研究工作,劳伦兹赢得了许多荣誉,包括1973年与弗里西(K.Von Frisch)和廷伯根(N.Tinbergen)共同获得的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相似文献   

20.
每年有不少动物闪种种原因从地球上完全消失了,而科学家们每年也会发现不少新的物种。这些新发现的物种让我们认识到地球上物种的多样性。然而,随着科学考察的不断深人,新物种尤其是哺乳动物新品种的发现越来越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