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电子邮件,被网友们昵称为“伊妹儿”,是大家使用最多的网络服务,许多网虫都有几个信箱,收发不少的邮件。如果哪一天你在寻找以前收到的一封重要的邮件时,却发现它已经被删除了。心焦了?别急!因为我们有以下方法让“伊妹儿”起死回生。一、从“废件箱”找当邮件被删除时,首先该邮件会被转移到“废件箱”(有的邮件软件被称为“已删除邮件”箱),因此,如果“收件箱”中没有找到需要的邮件,首先应到“废件箱”中查找。二、Foxmail“修复”功能Foxmail提供了邮件修复功能,可以找回“废件箱”没有的误删除的邮件,操作步骤如下:1.在Foxmail中,选中…  相似文献   

2.
张洁 《世界科学》2014,(9):9-11
<正>●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年轻学者和交叉学科的研究绩效往往被低估。本文作者安娜贝尔·麦吉利夫雷(Annabel MCGilvlay)如此认为。在和我聊天的前一天,乔纳森.波士顿(Jonathan Boston)收到了同事的一封邮件。邮件谈到了一位因新西兰学术绩效研究基金要求,学术生涯受到"怪异扭曲"的年轻学者。波士顿告诉我,"过去几年,我收到过许多类似的,讨论学术业绩研究基金利弊的  相似文献   

3.
风中之烛     
在草长莺飞的南方春天,布布登上了飞向澳洲的班机。我流着泪说布布你要好好照顾自己。布布拍拍我的脸笑着答:“等我的邮件。”布布的第一封邮件如期而至。  相似文献   

4.
编读往来     
《大自然探索》2009,(6):1-1
最近,我们收到两封读者来信,一封是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著名天文学家李元先生的来信,另一封是老读者张忠远先生的来信,他们的来信是对我们工作的极大鞭策。  相似文献   

5.
蔡立英 《世界科学》2013,(10):42-43
●收到上千封邮件后,治愈人类的色盲症现在成了杰伊·奈茨(Jay Neitz)的人生目标。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杰伊·奈茨(Jay Neitz)想用基因疗法治愈色盲症患者,而且有一天,这项技术将让我们所有人都能够看到比100倍更多的颜色。《新科学家》杂志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问:为什么理解色觉如此重要?答:某种层面而言,这是一个智力问题,当我们  相似文献   

6.
泰勒·考恩是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一天,他收到一封读者来信,说根据他所写的文章判断,他可能患有白闭症。  相似文献   

7.
在网上进行信息传输离不开电子信箱。对于经常收到大量电子邮件的用户来讲,建立电子信箱的邮件分拣功能非常重要。否则,来自天南海北的五花八门的邮件不问青红皂白统统放入"收件箱",天长日久,邮件多了,查找起来就十分麻烦。Outlook Express5软件提供了按设定规则自动分拣邮件的功能,能够根据信箱帐号等信息,将外来邮件分类放入不同的文件夹中。这对于管理大量邮件十分方便。要使用这一功能,首先必须建立收文文件夹。其方法是:用鼠标右健单击 Outlook Express5中的"本地文件夹",在快捷菜单中选击"新文件夹".在"新文件夹"对话框中填入新文件夹的名  相似文献   

8.
当使用Foxmail收到邮件打开时,杀毒软件揭示有病毒,许多人不假思索即单击病毒提示窗口的“杀毒”按钮。然而在病毒查杀以后,却发现整个收件邮箱的邮件丢失。其实,当邮件带毒时,正确的处理步骤如下:1.关闭杀毒软件提示窗口取消或直接关闭病毒提示窗口,千万不能单击病毒提示窗口中的“删除”或者“隔离”按钮,把邮箱文件删除或者隔离。2.隐藏邮件预览框在Foxmail主界面“查看”菜单中,单击“显示邮件内容”,取消邮件预览框的显示,以防邮件中具有破坏能力的ActiveX控件或者Script恶意代码运行,从而避免自动激活附件病毒或木马,以保障你的邮箱…  相似文献   

9.
许多网民都使用Foxmail收发电子邮件,在收“伊妹儿”时,大家对带毒邮件厌恶至极;发“伊妹儿”后有时因得不到回复而对邮件是否顺利抵达目的地心中没底。其实,在Foxmail中你可通过遥控技术解除病毒之忧,并知晓收件人是否收到你的“伊妹儿”。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为数众多的组织正在试图减少家庭垃圾邮件的数量在努力。他们认为,垃圾邮件已经成为了一种环境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此同时,参照禁止无目的电话营销的do—not—call法案、禁止发送垃圾邮件的do—not—mail法案已经在美国16个州颁布。然而.必能宝邮递公司执行主席迈克尔&#183;J&#183;克莱特利(Michael J.Critelli)声称:“垃圾邮件并不像反对者声称的那样于环境有很大的破环性。”他坚持认为,其他一些情形——像经过允许的电子邮件的过度使用,也会对环境产生危害,并估计其所在公司不到百分之十的销量与垃圾信件有关。以下是《纽约时报》近期对其采访的摘录。  相似文献   

11.
旁观者效应     
当你想通过电子邮件征询某种答案时,你最好将信件逐件分发出去,这样会更有效,而以邮件组的形式同时将信件发给许多人,则效果不大。因为当他们收到信时,发现你将这封信同时发给了许多人,他们就会想其他人会给你答复的,从而忽视了这封信。这是以色列特克尼恩技术学院的心理学家格雷格·巴荣发现的“旁观者效应”。为了验证这点,巴荣假装成一名学生,在“雅虎”网上申请了一个电子邮件地址,然后他向特克尼恩技术学院的240个人(主要为研究人员、管理人员和学生)发了一封电子邮件,询问该学院有没有生物系。有一半人收到的邮件是单独发送的,另有一…  相似文献   

12.
知力之友     
编者的话 我们经常收到全国各地的来信,对办好刊物,扩大发行提出宝贵意见,限于篇幅,本期摘登最近的三封来信。第一封来自天津,写信人是一位高中学生,他在1997年第一次看到“知力”;第二封来自甘肃,是一位老读者写来的;第三封信是我刊作者、汽车领域的专家蓝兵先生写来的。这些信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杂志的关心和爱护。  相似文献   

13.
自动过滤垃圾邮件准确地设置好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的过滤条件是可以过滤掉一些垃圾邮件的。但有时也会出现失误,这时就需配合使用具有先取信件头功能的软件,如Foxmail,来进一步确定哪些是垃圾邮件。  相似文献   

14.
<正>继两年前停止将黑猩猩用于大部分科研之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近日正在停止其所有黑猩猩实验项目。NIH院长弗朗西斯·柯林斯在11月16日给该机构管理人员的一封邮件中称,NIH目前用做实验的50只黑猩猩将被送往庇护所。此外,NIH还将逐步淘汰一些由该机构支持的黑猩猩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为数众多的组织正在试图减少家庭垃圾邮件的数量在努力.他们认为,垃圾邮件已经成为了一种环境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此同时,参照禁止无目的电话营销的do-not-call法案、禁止发送垃圾邮件的do-not-mail法案已经在美国16个州颁布.然而,必能宝邮递公司执行主席迈克尔·J·克莱特利(Michael J. Critelli)声称:"垃圾邮件并不像反对者声称的那样于环境有很大的破环性."他坚持认为,其他一些情形——像经过允许的电子邮件的过度使用,也会对环境产生危害,并估计其所在公司不到百分之十的销量与垃圾信件有关.以下是<纽约时报>近期对其采访的摘录.  相似文献   

16.
mail是邮件之意,这里就需要考虑用什么词接在邮件这个词的后面,才不致使人困惑或误解。显然跟在邮件后面的词是想说明邮件所欲达到的目的。如果用爆破器跟在其后面,就把人吓坏了,以为邮件出了问题,非将它爆破不可。有人推荐译为邮件暴  相似文献   

17.
编读交友     
在火热的八月.我们收到了读者陈智的一封来信,他(她)用包含着款款深情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段“人羚”对话,让人看后沉思良久。同时,闪烁其中的人性光芒,也温暖着我们。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努力,我们可爱的生存环境归宗之期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18.
正空间-时间涟漪的历史性发现证明,科学家们捕捉到的绝非虚假信号。2015年9月14日,当地时间上午11:51,一封自动发出的电子邮件出现在德国汉诺威马克斯·普郎克引力物理学研究所的物理学家马可·德拉戈(Marco Drago)的收件箱里。邮件内有两个标绘图的链接,每一个都显示了形状像鸟鸣的"唧唧声"的波,在嘈杂的声音背景里突然出现,又瞬间结束。  相似文献   

19.
正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与哲学家主张世上不存在自由意志。他们的主张可不可能是对的?我和哲学家盖伦·斯特劳森(Galen Strawson)探究了与人之存在的本质有关的一些最为深刻、形而上学的难题,在我俩的对谈行将结束时,斯特劳森停了下来,突然问我:"你有没有与其他任何一个收到奇怪邮件的人聊过?"他在电脑上打开一个文件,开始念出他和其他几位学者在过去数年里收到的警告信。一些警告信很哀伤,另外一些充满谩骂,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封来自徐州市的读者来信。她叫余颖,是今年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她在来信中说:这是我从懂事以来,过得最开心、最无忧无虑的一个夏天,因为我高中毕业了,再也不用为沉重的暑假作业去烦心,再也不用为上各类补习班遭罪了。可是自从我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之后,我又莫明其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