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亢奋的鱼.笨拙的蛙,大胆的鼠,还有跌落的海鸥,听超来仿佛是怪诞的马戏团动物,但这绝不是畸形动物展。动物的行为越来越古怪,而原因则是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2.
亢奋的鱼,笨拙的蛙,大胆的鼠,还有跌落的海鸥,听起来仿佛是怪诞的马戏团动物,但这绝不是畸形动物展。动物的行为越来越古怪,而原因则是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从单细胞藻类到参天大树,所有植物都是通过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获得生长繁衍所需养料和能量的。而人和动物则通过吃植物,或吃吃植物的动物(即吃以植物为食的动物),或吃吃吃植物的动物的动物(即吃以吃植物的动物为食的动物)……间接地享用叶绿素光合作用的成果。这段话看起来有点费力,简直就是一段绕口令,其实表达的是一个简单的道理:阳光是地球生命的能量源泉,“万物生长靠太阳”。研究发现,叶绿素通过光合作用能制造出人和动物赖以生存的各种营养物质。于是,有人大胆设想,将叶绿素直接植入人和动物体内,就可创造…  相似文献   

4.
我们一直认为动物就是动物,植物就是植物,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然而,在自然界中存在一类奇特的生物,虽然是动物,却可以像植物那样通过光合作用来获得营养。  相似文献   

5.
在动物世界中,争斗现象是屡见不鲜的。不过,它们也有自己的争斗原则:尽量避免流血事件,防止出现“你死我活”的场面。这是为什么?据动物行为学家的研究表明,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第一,动物也会考虑后果。因为动物争斗时,败者必定会受伤甚至丧失生命,而胜者也有可能负伤。因此,胜者会尽量避免受伤,以免影响自己今后的正常行动,或感染其他病症。为此,动物在争斗时往往会“手下留情”。  相似文献   

6.
动物的生存之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和人类何其相似,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那些先天不足或者是弱小的动物,在残酷的弱肉强食、充满竞争的动物世界中,不断进化,改变生活习性,扬长避短,最终使得物种得以生存和延续。  相似文献   

7.
动物机体器官的繁简程度,是其进化地位的显著标志,也是其适应能力强弱的指征。动物的生存环境复杂多样,各种动物的眼睛外形随之千姿百态,视觉功能也缤纷繁杂。有些动物视觉锐利,洞察秋毫;有些目光迟钝,视而不见:有些天生无眼,终身无目;有些先有后失,昏暗一生;有些眼大无用,形同摆设;有些眼力极佳,视夜如昼。  相似文献   

8.
伪装是动物的一种生存技能,成功的伪装使动物摆脱了许多麻烦。一些动物可以使自己与周围的环境完美地融为一体,如果不仔细寻找,你根本无法发现它们的存在;一些动物则给自己披上色彩斑斓的“外套”,并饰以特殊“徽章”,把自己伪装成危险的、有毒的种类,好让天敌敬而远之。动物的伪装本领有时候让人类也自叹弗如。  相似文献   

9.
弗吉尼亚州动物研究所的世界珍奇动物考察队,是20世纪全美唯一的一个专业考察组织,并且是唯一的常设机构,由20多名专家学者组成,负责收集世界各国的珍奇动物资料,然后进行分析研究,再交由动物研究所进行专业化处理。这个考察队在生物学家波亚瓦特·杰斐逊博士的领导下,从1967年成立以来,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考察工作。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密西沙加分校的最新研究,表明了陆地上的肉食性动物是如何转变为草食性动物的。一种名叫Eocasea的卡色龙类动物,被认为是和现生哺乳类动物具有亲缘关系的最早祖先。  相似文献   

11.
在城市的商业街、庙会或是旅游胜地,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人群,显得特别壮观。在自然界,不少动物也有集群活动的习惯.尤其是在动物迁徙的时候.在遭遇灾害的时候,或是遇到大规模天敌的时候,这些动物的群体活动显得特别壮观,鸟儿的群飞可能遮天蔽日,鱼儿的群游可能让大海失色,哺乳动物的群奔可能让大地战栗。接下来,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些动物大规模群体活动的壮观景象。  相似文献   

12.
我国有句成语,叫做“对牛弹琴”,意思是说对动物弹琴是白费劲,因为动物不懂音乐。今日看来,这话并不全对。有报道称,故意对奶牛播放音乐,结果奶牛产奶特别多。这说明牛还是“懂”音乐的。其实,不少动物并非“乐盲”。  相似文献   

13.
一项新研究发现,造成40000年前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巨型袋鼠和其他巨型有袋动物灭绝的罪魁祸首不是气候改变,而是人类。巨型袋鼠是一种长颈食树叶动物,最新考古测年技术检测发现,直到41000年前,这种动物仍然存活于塔斯马尼亚,这一时间比科学家先前的估计晚了许多,而且是在首批人类定居者抵达塔斯马尼亚两千年之后。  相似文献   

14.
杨华 《科学之友》2008,(1):52-52
动物的尾巴是动物之间联络的媒介,有人把它叫作“动物的信号旗”。  相似文献   

15.
《大自然探索》2013,(12):7-7
在智利和秘鲁的海岸上,生活着一种与海岸石头天然融为一体的海洋动物。如果你不小心踩到了这种活着的“石头”,它就会爆开,显露出一团血红色的动物。这种被称作“皮乌拉”的怪异动物属于海鞘类。作为一种被囊类动物,皮乌拉体表覆盖着一层动物纤维素。它也是滤食动物:吸入海水,吃掉其中的藻类和微生物,然后吐出海水。但皮乌拉最惊人之处在于它的繁殖。  相似文献   

16.
晓阳 《科学之友》2007,(10A):52-53
在自然界,自主的运动能力是动物的专利,而且不少动物的运动能力超出我们的想象,最近,《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邀请动物学家对动物的运动能力进行评价。从中评选出了7种运动能力特别惊人的动物。并授予它们“超级运动员”的称号。[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在动物世界里,动物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残酷的,以至于它们有时要靠杀死自己的兄弟姐妹来生存。  相似文献   

18.
他们是背枪的生态保护者。他们从根本上扭转了猎人的含义。他们射杀动物不再是单纯的杀戮,更不是为了过瘾,而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19.
眼睛,是一个可以感知光线的器官。简单的眼睛结构可以探测周围环境的明暗,而复杂的眼睛结构可以提供视觉。 在动物王国中,眼睛大概是所有感觉器官里差异最大的。数百万年的进化,形成了10多种动物视觉系统。长久以来,科学家从动物的眼睛中获得灵感,设计出了各种高性能的人造眼睛以及人造光学系统,解决了不少高科技难题。  相似文献   

20.
梁东云 《科学之友》2007,(19):56-58
猎豹是非洲大草原上的杀手。它以闪电般的速度和锋利的爪牙,成为草原上其他动物的克星。因为捕捉困难,猎豹又是国际上各大马戏团紧缺的“动物”明星。对于那些动物偷猎者来说,猎豹无疑是最具价值的猎物。2007年2月,为了能得到丰厚的报酬,著名的“动物猎手”科尔和非洲籍助手一起进入非洲一望无际的草原。他们的目标就是猎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