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实验动物科学是现代生命科学发展新崛起的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本文通过我国实验动物科学教育工作状况的分析 ,阐述了发展实验动物科学必须重视《实验动物学》教学工作的观点 ;提出了发展实验动物科学须加速培养科技人才 ,提高职工专业素质的观点 ;总结了在医学院校开展多层次《实验动物学》的教学工作经验 ;并指出要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稳定和发展实验动物科技队伍的论点。关键词 :实验动物学 ;人才培训 ;教学关于在本科生中开设医学实验动物学课程的思考张玉珍(江西医学院实验动物科学部 ,南昌  330 0 0 6)摘要 :开设医学实验动物学 ,总体教学思想是让学生了解实验动物学的概念、发展、实验动物的生物学特性 ,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控制以及应用 ,掌握实验动物主要知识和主要技术 ,为在实验动物的研究及应用中打下基础。实验动物学具体可分为三大知识板块 :实验动物学基础知识 ;实验动物的基本特性和应用 ;实验动物的基本技能。这门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能在今后的医学生涯中 ,不断地探索实验动物领域 ,发展实验动物科学 ,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激发科研热情 ,将实验动物学知识应用到医学临床和医学研究工作中去 ,让实验动物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1988年9月16日第二届全国医学实验动物工作会议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召开。会议由卫生部委托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主办。参加会议领导有原卫生部部长钱信忠、农业部副部长刘江和军委后勤部副部长等,他们到会并讲了话。卫生部科教司司长黄永昌做了题为“坚持改革,加强宏观科学管理,走一条适合于中国国情发展医学实验动物科学的道路”的报告。报告中,总结了我国医学实验动物工作的进展:(1)建立、健全了医学实验动物科研、教学、生产的组织机构。(2)加强了科技队  相似文献   

3.
1 实验动物科学概述 1.1 实验动物科学的概念 实验动物科学(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s)是以实验动物资源研究、质量控制和利用实验动物进行科学实验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学科分类与代码标准》(GB/T13745-1992)中,与实验动物科学有关的学科分别是"实验动物学"、"医学实验动物学"、"比较病理学"等,分别归属于动物学和基础医学等.实验动物科学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现在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的基础科学,它是融合生物学、动物学、兽医学和医学等科学,并引用了其它自然科学的成就发展起来的.因此这门科学是综合性的,它所涉及到的知识面很广泛,不仅要以生物学、医学、药学、兽医学、畜牧学等为对象,以遗传学、育种学、病理学、生理学、营养学、微生物学等为基础,还要引用机械工程学、环境卫生学、建筑学等科学,对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方法进行开发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实验动物科技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科研单位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实验动物作为“活的精密仪器”,在国家生物安全及生物医药创新乃至生命科学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多种原因,早些年实验动物科普工作未能得到有效的宣传,但近年来,在“非典”“新冠”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与疫苗技术攻关过程中,实验动物逐步被更多公众所认识,对实验动物科学的了解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实验动物科普工作、实验动物科研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实验动物的科普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实验动物科学是医学和生物学发展的基础,又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应加速发展卫生系统的实验动物工作,使之早日达到国际先进的标准和现代实验动物管理的科学要求。动物实验是医学研究常用的方法和手段,在人类疾病的调查和防治研究等诸多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在医学院校中,许多科系如生理、药理、病理等学科都免不了做动物实验。我国卫生部也根据《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发布了55号令,即《医学实验动物管理实施细则》。但对于基层实验动物工作开展情况而言,还存在很大…  相似文献   

6.
动物形态学课程群是我国高等涉农院校动物医学及相关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群之一,包括动物解剖学、兽医病理学和动物形态学实训等课程及相关实验,兼具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特点.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提升学生熟练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服务社会能力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服务社会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以“新农科”发展方向为导向,实现创新型执业兽医及“学农、爱农、为农、兴农”综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对动物形态学类课程进行整合,重构教学内容,创新实验实践教学方式,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等,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在专业教育中同向同行的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7.
我国实验动物基础设施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动物是医学、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和重要支撑条件。医药、化工、农业、轻工、环保、航天、商检、军工等许多领域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应用,都离不开实验动物。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实验动物已成为支持其持续快速发展,并将其研究不断引向深入的重要载体。实验动物科学正处在爆发式发展的时期。  相似文献   

8.
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是实验动物科学发展的重要基地。在实验动物繁育、供应和质量保证方面,在实验动物学科人才培养方面,在实验研究和应用等方面都处于领先和不可替代的位置。因此,搞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间经验、学术、技术交流,会极大的促进区域实验动物工作共同发展。“高等院校实验动物科学技术交流论坛”在高校间进行了成功的运作,无疑是实验动物界一件值得称赞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陈顺乐  褚芳 《实验动物科学》2008,25(1):42-43,48
众所周知,实验动物科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和重要支撑条件,被誉为“活的精密仪器”、“生命试剂”,科学家通过实验动物来探索生命起源、揭示遗传的奥秘、研究疾病的发生机理;同时作为生命科学研究的模型动物及比较医学的主要对象,在阐明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模拟人体正常与疾病生命现象等诸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推动高科技生物技术的发展 ,北京市在“二四八”工程中确立了屏障系统运行管理培训基地建设的计划。这是推动我国实验动物质量保证体系建立的重要内容 ,是使实验动物工作尽快与国际规范接轨的一项重要措施。几年来 ,北京市在实验动物标准化设施建立和规范化管理等方面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培训工作相对滞后 ,培训制度和相应的管理体系还需完善 ,屏障系统运行管理的统一培训尚未开始 ,致使新建设施、设备使用率低 ,运行质量不高 ,严重制约了北京市实验动物质量体系的建立和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北京市是全国实验动物科学发展的中心地区 ,在人才、设施等各方面具有优势。在全国率先开展“屏障系统运行管理培训”可以在全国实验动物界产生示范效应 ,将推动我国实验动物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屏障系统运行管理培训基地建设”将更好地为实验动物科学在岗的各层次人员的培训提高提供规范持久的学习和实习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