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文学时期 ,是历代中国作家的社会历史责任感最强烈的一个时期。为了人的解放、民族的解放 ,新文学的历史使命比任何时期都要广大 ,都更具有战斗性与进步性 ,文艺大众化就是这一特性的显著标志。从文学革命到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几十年间 ,一代又一代的文艺工作者致力于文艺的大众化工作 ,并在理论与创作中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社会、政治等条件及要求不同 ,以及作家认识上的差异 ,新文学的文艺大众化历程显现出两个显著特点 :阶段性———在文学革命、左翼文学、抗战文学等不同文学阶段大众化内涵与侧重点不同 ,理论由简单到详尽 ,由初步探索到基本成熟 ;趋同性———整个探索过程 ,大家都把主要工作放在形式上面 ,文艺大众化往往变成文艺形式大众化 ,因此使新文学的大众化存在许多不足。究其原因 ,主要是由于文艺工作者没有科学处理与“大众”之间的关系 ,以致大众化成为化大众  相似文献   

2.
无产阶级的革命文艺运动,是30年代文学运动的主潮。然而确有不少进步作家,他们在组织上没有参加“左联”,可是在文艺思想、创作方法、研究观点等方面,则不同程度地受了左翼文艺运动的影响,他们的文学成就及社会活动,也是对左翼文艺运动的贡献,应包括在左翼文艺运动的总潮之中。郑振铎就是这当中成绩卓著的代表者之一  相似文献   

3.
蒋光慈、冯乃超、冯雪峰、瞿秋白是30年代前期有代表性的左翼文学批评家。他们集中讨论了文学的阶级性、革命文学、文艺大众化、创作自由、现实主义、文艺与生活、文艺与政治的问题,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功利性目的。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中国化作出了贡献,他们的局限性则体现了历史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20世纪30年代初,鲁迅参与了"文艺大众化"讨论、对"民族主义文学运动"的斗争和对"自由人"、"第三种人"的批判。在这一过程中,他展现了超越当时左翼文艺界的价值指向。同时,他的学理透视、论战智慧和精神选择也成就了一种同代人难以企及的生命风度。  相似文献   

5.
大后方文艺是具有特定时空限定的,抗日战争时期的文艺运动的产物。在文艺服务于抗战的现实性基点之上,随着抗战进程的历史性演进.大后方文艺审美特征发生了从纪实性与正面性向着史诗性与重构性的转换.呈现出抗战文艺发展的审美总体风貌来:抗战前期与抗战后期大后方文艺审美特征的差异.折射出中国人民抗战与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日益密切的相互关系;抗战前期与抗战后期大后方文艺审美特征的一致,反映出全民抗战中爱国激情与自由意识的相互协调,从而表明抗战文艺在具有个性的艺术创造中坚持并发展了“人的文学”的新文学传统。  相似文献   

6.
郭文元 《晋中学院学报》2005,22(5):13-15,39
20世纪30年代鲁迅提倡文艺的大众化,提出“别一种作者”和“别一种看法”的文艺.赵树理实践着这种鲁迅对新知识分子存在价值的确认,体现出了鲁迅所说的在大众化文艺创作中知识分子自我改造的必要性和先导作用.但在具体的大众化的实践过程中,鲁迅始终坚守着对大众历史预设的精神启蒙立场,而赵树理则强调对大众现实关涉的“实”利守护立场.  相似文献   

7.
文化与文艺的天然联系,并非是由于都有一个“文”字,靠着组字成词的归类而推演出来的。这样的误认纯粹是一种中国文字的游戏。不可否认的是文化直接制约着文艺,文化和文艺同作为人的精神创造,文化的形态规定着文艺的形态,而文艺作为文化的有机构成进行着对文化的的反拨。同时,文化的发展决定着文艺的发展,而文艺作为对于文化的动态反射预示着文化的转型。因此,文化将提供给人进行精神创造的坚实前提,文艺将体现出人进行精神创造的最大自由,而进行着精神创造的人的现实状况则成为判断文化与文艺的本质特征的标志。“文学即人学”的理论命题只能出现在个人的地位得到承认的时代,它意味着所谓现代文化对文艺的现代要求:首先,文艺必须是属人的,成为人的自我意识的自由显现;其次,文艺应该是为人的,与人的自身发展紧密相关。可见,人的文化需要和审美需要是一致的,那就是使人成其为人。  相似文献   

8.
在特殊历史文化背景中生成的"赵树理方向"和"赵本山现象",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但在文艺大众化的实践过程中更具有一致性,它们都不约而同地聚焦于"大众化":农民的话语和民间的艺术形式。赵树理和赵本山的成功就在于他们进行着一种"还文化给大众"的努力,以现世性、民众化和普遍受益性为主要内涵的世俗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从而以自己的作品成功地实现了文艺大众化。  相似文献   

9.
电视与电子网络这两种媒介在文艺产业化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具体说来,传媒主要在三个方面影响并推进着文艺的产业化:媒介文化使作家、艺术家变成了流行文学家和艺术家,因此他们的创作自觉地具有市场意识,朝向大众,追求读者效应;媒介文化也培育出了大众文化、商业文艺的消费者,这是文学艺术产业化道路拓宽的一个根本保证;媒介参与营销是文艺大众化产业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建国初期,针对民众的思想状况,新政权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与民众的结合,新政权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上,整肃与重构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上,理论宣传与文艺渗透并重;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方面,针对群体特点,有的放矢进行。经过执政党与民众共同努力,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初步实现。  相似文献   

11.
文艺的民族化是一个民族的文艺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由于时代的限定,社会主义文艺的成熟不仅仅以民族化为其重要标志,而且还有其时代与阶级的标志,要求文艺的民族化与文艺的大众化紧密地联系起来。今天党中央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也需要我们努力做到文艺的大众化和文艺的民族化的统一。这也是毛  相似文献   

12.
1930年代的"大众语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重要的语言文字改革运动,是20世纪30年代"文艺大众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语运动"的兴起,既是对大众文艺所要求的语言文字大众化的一种回应,也是对当时"文言复兴"逆流的反击.从1930年到1934年,"大众语运动"大致经历了前奏、发轫、展开、结束四个阶段.虽然"大众语运动"为时短暂,却提出了语言大众化的命题,并成为汉语拉丁化及汉语拼音化的先导,从而在现代语言文字改革史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3.
赵树理是一个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有着重要贡献的作家.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丈发表后,对当时新文学的转向指明了方向.赵树理正是实现这一根本性转变中最为杰出的代表性作家.他的大众化创作,创造出为农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风格,成为政治话语与民间对话的一种交流方式.  相似文献   

14.
“向内转”是鲁枢元1980年代文艺研究的“关键词”。“向内转”、创作心理研究与文艺心理学学科建设是鲁枢元1980年代学术研究的重心。鲁枢元1980年代中后期的文学言语学研究与精神生态研究也生发于文艺心理学研究,具有强烈的精神性、内向性与主体性色彩。虽然文学与心理学、文学与语言学、文学与生态学的跨界研究,分属于鲁枢元不同阶段、不同领域的文艺研究,但三者之间具有血脉联系和思想共性,即鲁枢元一以贯之对精神、心灵与内宇宙格外关注。因此“向内转”不仅是鲁枢元1980年代文艺研究的“关键词”,也是贯穿于鲁枢元整个学术生涯的“关键词”,体现了鲁枢元文艺思想的精神底色和学术研究的总体向度。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世界发达工业化国家英美德目等国已进入了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起,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并从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过渡。作为一个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河北省,其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和全国一样开始向大众化阶段发展。但是,河北省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是由河北的省情决定的。因此结合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河北省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所处的阶段、现状与问题,制定出一个全面、科学、健康发展的河北省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战略与策略,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经历了它的色彩斑斓的诞生时期,至二十年代末,由于内外因的交互作用,进入了由“人”和“文学”的双重觉醒转变为阶段、民族意识高扬的第一次系统调节。作为这次调节的积极成果,便是三十年代以左联为标志的轰轰烈烈的左翼文艺运动。整整半个世纪过去了。世事更迭,人间沧桑,人们对左联的研究获得了必要的历史距离,已由当事者的共时感受而进入了隔代人的历时审视。作为一份历史遗产,左联的一切已由历史的积淀而进入科学鉴定的层次。  相似文献   

17.
五十年代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个复杂多变的非常时期。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带来了文艺指导思想、基本队伍、反映和接受对象等一系列的重大变化。社会主义社会在中国历史上是开天辟地第一回,前无古人的事业使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不能处处一帆风顺,要在摸索中前进。文艺界“左”的思想有一定的影响,文艺论争贯穿始终,它与政治思想战线上的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几乎同步,直接制约着这一阶段的文艺命脉,成为文艺气候的晴雨表,因此,要对中国当代文学有一充分认识,就有必要对五十年代的文艺论争进行一番历史反思。  相似文献   

18.
"左联"在1932至1933年间创办了一些刊物,如《文学月报》、《文化月报》、《文学杂志》、《文艺月报》、《文学》月刊等。通过这些刊物,"左联"推动了"文艺大众化"讨论,研讨了一些无产阶级文化问题,彰显了北平"左联"倡导无产阶级文学的实绩,尤其是《文学》月刊的刊行和《子夜》的出版,标志着左翼文学开始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大众化:新世纪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探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由来,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已具备的基本条件,指出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新世纪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文艺是一种综合价值系统。邓小平同志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从当代中国社会国情出发,以人民大众利益为首位,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和文艺的党性原则,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宗旨,确立了文艺的“社会价值”优先、努力实现文艺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文艺价值观。这是社会主义文艺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一种崇高伟大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