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蕊竹  何志海 《科技资讯》2023,(2):240-243+256
目的 探究相同训练时间、相同训练量不同训练手段的长期游泳运动对大学生执行功能和心肺功能的影响,为医疗康复治疗和体育教育实践活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60名大学生(年龄(20±2)岁,男女各30人)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HIIT组、MICT组、CON组,每组各20人,进行为期12周每周4次的游泳运动干预,实验前后进行执行功能和心肺功能测试。HIIT组进行30 min,不低于85%HRmax的强度完成8×50 m自由泳训练;MICT游泳训练组进行30 min,以≥60%HRmax且≤80%HRmax的强度完成400 m自由泳训练;CON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游泳运动干预。结果 运动干预后3组受试者在抑制功能方面反应时均有不同幅度上升,说明抑制功能有所下降,但数据下降幅度很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刷新功能方面,3组受试者反应时均有不同幅度下降,MICT组运动干预效果好于HIIT组和CON组。HIIT组和MICT组对转换功能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与CON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12周的HIIT和MICT游泳运动对大学生执行功能和心肺功能均有积极影响。MICT游泳运动...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短时太极(八法五步)干预对大学生负性情绪下抑制功能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本研究以24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负性情绪刺激组(负性组)、中性情绪刺激组(中性组),各组12人(男6女6),测量情绪刺激前后的抑制功能并同步采集ERP数据.对负性组进行一次60 min中等强度的太极(八法五步)运动干预,干预后再次测量其情绪刺激前后的抑制功能并同步采集ERP数据.结果表明:1)运动干预前不同情绪刺激对抑制功能影响的差异为:①在反应时上,情绪刺激前,负性组与中性组在各任务(一致、不一致、抑制冲突)上的反应时均无显著性差异;情绪刺激后,负性组比中性组在各任务上的反应时均显著延长;负性组情绪刺激后较刺激前在各任务上的反应时均非常显著延长;中性组情绪刺激后较刺激前在各任务上的反应时均无显著差异.表明负性情绪刺激降低了抑制功能的运行效率.②在N2振幅上,情绪刺激后,负性组比中性组在一致、不一致任务上前额叶N2振幅均显著减小,表明负性情绪刺激降低了抑制功能任务出现后200 ms左右前额叶的电压值.2)短时太极(八法五步)干预对负性情绪刺激下抑制功能的影响为:①负性组干预后较干预前在各任务(一致、不一致、抑制冲突)上的反应时均显著缩短,表明干预后抑制功能的运行效率显著提升;②负性组干预后较干预前在一致、不一致任务上前额叶N2振幅较均显著增大,表明运动干预后抑制功能任务出现后200 ms左右前额叶的电压值显著增大.综上可知:负性情绪刺激对抑制功能具有干扰作用,其神经机制是前额叶区N2振幅降低;短时太极(八法五步)能够降低负性情绪刺激对抑制功能的干扰,其神经机制是前额叶区N2振幅增大;太极(八法五步)是降低负性情绪刺激对抑制功能干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系统评价运动干预对中国儿童执行功能的影响效果,为提升儿童的执行功能提供合理的运动方案。确定与研究相关的关键词和主题词,检索国内外中英文相关文献数据库,检索期限均从2009年1月—2019年4月,由两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收集运动干预的13个随机对照试验来研究对中国儿童执行功能的影响。本研究利用软件Review Manager 5进行统计分析,对选取的随机试验的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偏倚评估工具Cochrane。共纳入11篇文献13个RCT,累计研究对象870名,其中试验组451名,对照组419名。meta分析结果显示,抑制功能的总效应值Z=11.99,P0.01,与对照组相比,运动干预能够明显提升儿童的抑制功能(提高了0.77个标准差);刷新功能的总效应值Z=7.75,P0.01,与对照组相比,运动干预能够明显提升儿童的刷新功能(提高了1.12个标准差),采用干预对象是否为正常儿童来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正常儿童亚组不存在异质性,提示运动干预能够提升儿童的刷新功能。特殊儿童亚组结果显示为高异质性,这可能与特殊儿童亚组中依然包含有聋哑儿童、学习困难儿童等不同的被干预对象有关;转换功能的总效应值Z=12.28,P0.01,与对照组相比,运动干预能够明显提升儿童的转换功能(提高了0.76个标准差)。现有证据表明,运动干预具有促进中国儿童执行功能改善的作用。由于选取的随机试验在数量和研究面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所得结论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4.
执行功能对于儿童身心发展具有核心作用,对采用体育活动方法改善儿童执行功能发展进行研究,为更加科学地促进儿童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通过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梳理了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发展过程——短时与长时体育干预下的儿童执行功能发展。结果显示:执行功能三因素理论已经获得共识;短期和长期的体育活动都能够给儿童执行功能带来积极作用,其中,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被认为能够带来更显著的效益,体育促进执行功能与人生发展整合模型较为全面地体现了体育、执行功能和个人发展三者之间的直接、中介和调节关系。  相似文献   

5.
探讨运动干预对大学生健康体适能的影响.选取非体育专业的27名大学生进行运动干预实验,方案为12周中等强度的有氧耐力和力量性练习,实验结果表明:12周的运动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大学生身体成分比率,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有利于提高身体柔韧性.运动干预可以改善大学生健康状况,提高大学生健康体适能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大学生自我控制力,采用实验法和统计分析法探讨持续12周的运动干预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自我控制力的影响,实验组进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干预,而对照组则不进行任何有氧运动干预.在实验前后用《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和Stroop任务范式分别测试各组被试自我控制力的变化,研究结果如下:单一运动组经过有氧运动干预后,自我控制力和反应时指标有所提高,错误率指标有所降低;组合运动组经过有氧运动干预后,自我控制力和反应时指标显著提高,错误率指标显著降低;组合运动组的自我控制力和反应时指标显著高于单一运动组,且错误率指标显著低于单一运动组;实验组的自我控制力和反应时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错误率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运动干预能有效改善自我控制力,且持续时间越长效果越好;组合运动干预比单一运动干预更能提高自我控制力.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幼儿执行功能的发展,设计与开发小蹦床的相关运动课程,在浙江省杭州市C园随机选取2个中班幼儿(4~5岁,n=44),其中实验班(n=22)进行了为期12周(每周3次,每次30 min)的"体育游戏+小蹦床"组合练习的运动干预实验,使用执行功能任务组软件测查干预前后幼儿执行功能(抑制控制、工作记忆、认知灵活性)的发展情况.结果表明:实验班和对照班幼儿执行功能前测具有同质性;干预后,实验班幼儿执行功能发展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班,实验班和对照班在抑制控制(SSS反应时、SCA反应时及正确率),工作记忆(VWM正确率)上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体育游戏+小蹦床"组合练习的运动课程对改善4~5岁幼儿执行功能具有积极效益,尤其是对抑制控制和工作记忆的提升显著.  相似文献   

8.
短时跳绳运动对RNM代谢血糖干预效果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短时跳绳运动对蛋白激酶(RNM)代谢具有促进作用,通过短时跳绳运动可以增强RNM代谢,改善心血管功能,研究短时跳绳运动对RNM代谢血糖干预效果影响十分必要。研究血糖干预下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体内的核酸基与蛋白多肽特征,分析得到短时跳绳运动心血管疾病患者的I型含有CagA和VacA基因并表达两种蛋白,并计算心肌酶谱同化激素的生成当量,建立短时跳绳运动下RNM代谢血糖重要官能团状态方程,建立短时跳绳运动对人体的血糖干预过程,获得RNM代谢血糖的衍射斑点,并对衍射斑点进行酚标记,完成短时跳绳运动对RNM代谢血糖干预效果的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短时跳绳运动进行RNM代谢血糖干预,得到核酸基和蛋白多肽的适合浓度为50 mmol?L-1,通过短时跳绳运动锻炼,各项功能指标优于没有进行短时跳绳运动锻炼的测试组,说明通过短时跳绳运动,对RNM代谢血糖干预具有显著性特征,改善了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的水平,使得血糖值控制在6.1mmol/L以下,避免高血糖等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短时跳绳运动对蛋白激酶(RNM)代谢具有促进作用,通过短时跳绳运动可以增强RNM代谢,改善心血管功能,研究短时跳绳运动对RNM代谢血糖干预效果影响十分必要。研究血糖干预下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体内的核酸基与蛋白多肽特征,分析得到短时跳绳运动心血管疾病患者的I型含有Cag A和Vac A基因,并表达两种蛋白,计算心肌酶谱同化激素的生成当量。建立短时跳绳运动下RNM代谢血糖重要官能团状态方程,建立短时跳绳运动对人体的血糖干预过程,获得RNM代谢血糖的衍射斑点;并对衍射斑点进行酚标记,完成短时跳绳运动对RNM代谢血糖干预效果的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短时跳绳运动进行RNM代谢血糖干预,得到核酸基和蛋白多肽的适合浓度为50 mmol·L-1。通过短时跳绳运动锻炼,各项功能指标优于没有进行短时跳绳运动锻炼的测试组,说明通过短时跳绳运动,对RNM代谢血糖干预具有显著性特征,改善了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的水平,使得血糖值控制在6.1 mmol/L以下,避免高血糖等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不同强度跑台运动对增龄大鼠血清NO、NOS水平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不同强度跑台运动对老年机体血清NO、NOS水平的影响,以18月龄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大强度运动组、中等强度运动组、小强度运动组、增龄对照组,另设3月龄对照组.运动组的运动方式为跑台运动,共训练6周,观察增龄和不同强度跑台运动对大鼠血清N0、NOS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增龄大鼠血清NO、NOS与青年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经过为期6周的跑台运动,中等强度运动组增龄大鼠血清NO、NOS水平显著下降;而强度过大或过小的运动训练则对其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6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2(实验材料:二维和三维)×3(民族:汉族、维族、藏族)被试间实验设计探讨了我国藏族、维族和汉族大学生的心理旋转能力,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及性别差异是否会对心理旋转产生影响。结果表明:(1)藏族、维族、汉族被试的心理旋转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2)不同维度图像的旋转反应时存在差异性,但并不显著;(3)大学生心理旋转能力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2.
利用MCA-3C心脏功能信息检测仪,探讨运动训练对心脏的张力-收缩速度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以普通专业女大学生(对照组,n=9)、体育教育专业女大学生(体教组,n=9)和女子曲棍球队运动员(女曲组,n=9)为研究对象,测量其安静状态及40W,80W和120W负荷蹬车3min(转速为60r/min)结束即刻、120W恢复期第5min和第10min的心缩间期(STI)各项指标.结果表明,运动训练可改善训练者安静时心脏功能,通过降低HR,延长LVET,缩短ICT,延长MST来实现;运动训练可改善训练者运动时心脏功能,通过降低运动时HR上升幅度,延长LVET,缩短小强度及中等强度运动时ICT,维持大强度运动时ICT不再继续缩短来实现;运动训练对加速训练者运动后HR恢复,维持运动后恢复期MST及EML稳定具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跨文化的方法,对汉藏族大学生在字形相似性判断方面进行对比,结果发现:(1)藏族大学生对汉字对字形相似性判断平均评定等级数低于汉族大学生平均评定等级数;(2)在高频汉字对中,藏族男大学生对汉字对字形相似性判断平均评定等级数低于汉族及藏族女大学生平均评定等级数;(3)在低频汉字对中,藏族男大学生对汉字对字形相似性判断平均等级数低于汉族男大学生平均评定等级数,其他两两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研究采用《青少年问题行为问卷》对1300名西藏自治区高校的藏汉族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藏族大学生问题行为状况。结果发现:(1)藏汉族大学生的学业适应不良得分最高,其次是考试焦虑和问题行为总分,违纪维度得分最低。(2)藏汉大学生在攻击行为、退缩和考试焦虑维度上存在差异,男女藏族学生在学业适应不良、攻击行为和违纪三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3)藏族大学生的问题行为的部分维度在年级、专业和父母文化程度及不同出生地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在高原汉族人群中的频率分布以及高原汉族人群和平原汉族人群的ACE多态性频率的比较.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对高原地区汉族人群进行ACEI/D基因型的分析.结果高原地区汉族的ACE基因型频率分布是,Ⅱ型0.467、ID型0.40、DD型0.134,与平原汉族比较基因型频率无显著差异.结论高原汉族人群和平原汉族人群在ACE基因多态性的频率分布无明显的地区差异,与国外其它种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从急性低氧对长期移居海平后藏族的体力活动能力的影响来探索藏族的高原低氧适应机制,结果提示藏族的最大体力负荷强度没有显著下降,最大氧耗和氧脉搏也没有明显变化,动脉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汉族,这更显示藏族对高原低氧适应机制有独特之外,推测可能是藏族在氧的摄取、传递和释放等过程比汉族更有利于对高原低氧环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17.
青海高校在校少数民族学生中,藏族回族学生较多,其他民族占比例较小,为此,做了以上两个民族和汉族学生三个民族学生的健康水平比较研究,以研究三个人数最多的民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差异.本研究运用测试法和数据分析法,结果显示,藏族学生的身高体重明显高于汉族和回族,汉族学生体重高于回族;三民族大学生营养状况不佳,其中70%回族男学生和56%的回族女学生体重较低,明显低于藏族、汉族学生营养状况;藏族男女大学生的肺活量、立定跳远、藏族男大学生的握力明显高于均值;三个民族女大学生坐位体前屈指数比较中,汉族学生明显高于均值,藏族女生明显低于均值和回族女生;三民族大学生中,藏族男大学生目前体质总分明显高于均值,其他民族男女学生的该项指标与均值无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抑郁者识别情绪刺激时的执行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抑郁者识别情绪刺激时在抑制、转换、刷新功能上的反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抑郁状态组被试在抑制功能上接近于正常被试,在转换功能和刷新功能上接近于抑郁症被试,并且抑郁症组和抑郁状态组被试对于正、负情绪的反应偏向只发生在抑制功能和转换功能上而在工作记忆刷新功能上的差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累积运动是打破久坐行为和改善代谢健康的有效手段。为了探究累积运动的健康干预价值,文章通过对胰岛素抵抗(IR)小鼠进行长期的运动干预,比较了不同强度的累积运动和持续运动对小鼠IR状态、心肌胶原纤维和心肌纤维化蛋白表达的影响。首先,高脂饲料喂养112只C57BL/6J雄性小鼠(4周龄)诱导IR小鼠模型;然后,用中等强度持续运动、中等强度累积运动和大强度累积运动干预IR小鼠8周,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眼眶取血后处死小鼠,摘取其心脏组织;其次,使用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和心肌组织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含量;使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小鼠心肌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3种运动均可以改善IR小鼠的IR状态和心肌纤维化程度,大强度累积运动与中等强度持续运动的作用效果相当,中等强度累积运动的作用效果较弱。  相似文献   

20.
徐丽  陈英杰 《科技信息》2009,(22):I0060-I0061
本实验主要探讨了中小强度的专项选修课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实验随机选择了90名女大学生参与不同强度的专项选修课的实验,其中小强度30人,中强30人;对照30人。实施8周时间干预,实验前后用SCL一90量表测试被试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成果显示:(1)中小强度的专项选修课都有助于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经8周的专项选修课,实验组被试的心理健康状态有显著改善,而对照组前后对比则没有显著变化。(2)在两个强度组的对比中,中等强度组的健心效果显著优于小强度组,表明对女大学生来说,要想获得较好的锻炼心理效益,必须进行中等强度的身体锻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