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煤层厚度分为极薄煤层、薄煤层、中厚煤层和厚煤层,所以对于煤层厚度不同煤层开采使用的机械和技术也是不同的,这样即可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又可保证煤层开采顺利进行。本文从我矿极薄煤层开采的特点和极薄煤层的采煤工艺及设备的选择介绍了极薄煤层采煤机在我矿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回顾了大同矿区在薄及较薄煤层机械化开采技术上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我国薄煤层开采技术发展情况,针对大同矿区“两硬”(顶板硬、煤层硬)煤层条件和较为复杂地质条件的特点,提出了适合大同矿区薄煤层机械化开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正>继美国褐煤煤层气成功开发之后,我国首次实现了低阶煤(褐煤)煤层气勘探开发重大突破,"低阶煤、多煤层、薄煤层煤层气开采压裂组合及投球分压关键技术研究"取得成功。近日,该项目通过了吉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组认为,该项目根据低阶煤、多煤层、薄煤层的特征,依据埋深、厚度及顶底板等特征,在国内首次研究了适用低阶煤、多煤层、薄煤层地区煤层气井的限流射孔优化技术,提出了选用不同孔密的射孔方案;在国内首次研究适用于低阶煤、多煤层、薄煤层地区的煤层气投球分压限流压裂技术;同时,经吉林省珲春煤田3  相似文献   

4.
郭勇 《科技信息》2012,(24):412-412
我国把厚度小于1.3m的煤层划归为薄煤层,厚度小于0.8米的煤层属于极薄煤层。我国薄煤层资源丰富,分布面较广,而且煤质好。据调查我国84.2%的矿区均有薄煤层分布,资源量约67Gt。近几年来,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开采强度也越来愈大。部分矿井厚及中厚煤层的储量日趋减少,甚至枯竭,为了保证矿井生产能力的均衡,延长矿井服务年限,提高矿井的开采率,薄煤层开采技术的研究已经得到了重视。本文首先介绍了薄煤层开采的特点,阐述了薄煤层开采的意义,重点论述薄煤层的开采技术。  相似文献   

5.
指出煤炭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提出了研究不稳定型急倾斜薄煤层开采的现实意义;阐述了不稳定型急倾斜煤层的特征,以及其开采的指导方法和开采技术。以煤矿生产实践为依托,对不稳定型急倾斜薄煤层实用性开采技术进行了研究,得出在不稳定型急倾斜煤层中采用伪倾斜斜坡短壁采煤法,能较好地解决急倾斜薄煤层开采的技术难题,收到明显的经济效益,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针对国内薄煤层开采难度大,煤炭资源回采率低下,开采资源消耗大等特点,分析了国内外薄煤层开采成套设备应用现状,并给出了神东公司榆家梁煤矿在滚筒式采煤机开采和刨煤机开采两种方式中成套设备参数比较,以此为基础,根据神东公司煤矿煤层厚度分布特点,得出了神东薄煤层开采使用装备以及薄煤层开采装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肖亮 《科技资讯》2012,(13):100-100
瓦斯抽采是治理煤矿瓦斯灾害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针对四川煤田地质条件复杂,煤层赋存条件差,瓦斯灾害严重的现状,对四川小煤矿瓦斯抽采工艺的研究,得出了适用于四川一些薄煤层、极薄煤层和煤层透气性差的小煤矿几种适用的瓦斯抽采工艺。  相似文献   

8.
由于攀煤(集团)公司太平矿地质结构复杂,急倾斜薄煤层占全矿井的70%,为提高急倾斜薄煤层开采效率,针对煤层开采方法,结合急倾斜薄煤层工作面的现场情况,2010年与北京煤科院共同研发了JBB-Ⅰ型急倾斜薄煤层刨运综采机组样机,在太平矿25115工作面进行了工业性试验,取得了阶段性成功。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倾斜薄煤层顶板控制技术难题,以东风煤矿倾斜薄煤层开采为背景,运用RFPA2D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分析不同倾角下薄煤层工作面覆岩活动规律及顶板失稳特征。结果表明:倾斜薄煤层开采后,直接顶从采空区中部偏上向采空区弯曲,最后发生断裂破坏形成冒落带,顶板冒落沿层面向下滑动,冒落呈不对称形状;倾斜薄煤层工作面煤体上段顶板压力最大,下段次之,中段最小;随着煤层倾角的增大,顶板沿煤层倾斜方向的分力增大,垂直作用在支架上的分力减小,导致工作面推进方向的工作面矿压显现逐渐变缓,顶板下沉量也将变小。该研究为类似地质条件的倾斜薄煤层工作面顶板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煤炭资源的开采力度也逐步加大,由于厚及中厚煤层储量的急剧下降,薄煤层逐渐变为主采煤层.然而薄煤层开采技术难度大,效率低,如何提高薄煤层采出率、降低开采难度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将通过对煤矿薄煤层形成原因、薄煤层开采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及机械化采煤和工艺优点的分析,浅谈薄煤层机械化采煤技术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薄煤层机械化工作面产尘量大、粉尘治理难的问题,提出了薄煤层开采"六位一体"综合除尘技术。结合薄煤层工作面粉尘性质及治理现状,重点对薄煤层工作面高压煤层注水技术、综掘工作面短距离综合除尘技术、转载点封闭控尘技术等"六位"技术的除尘机理进行了阐述,实践表明,综合降尘效率达到86.9%,为工作面创造了良好、安全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2.
李邓 《科技信息》2012,(34):I0181-I0181
近年来,我国工业实现了高幅度的发展,对于煤炭资源的使用需求也极大的提升,优质中心煤层的开采已经渐渐地达到了一种极限,难以再有效满足国家发展对于煤炭资源的应用需求。在这种开采的状况下,存在较多的煤炭储量而且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薄煤层的开采便成为了开采工作的重点,在薄煤层的开采中较薄煤层的开采又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以较薄煤层的煤炭开采为例,着重从几个方面探讨了其开采工作对于综采技术的有效应用,以求推动综采技术在较薄煤层开采中重要作用的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缓倾斜煤层中不同厚度条件下的开采工艺,薄煤层中的高档普采、薄煤层综采、创煤机开采技术的关键技术要点,厚煤层开采技术中比较常用的带式回采膏体充填技术,特厚煤层开采工艺中的放顶煤开采.并以某煤矿开采实例,分析了缓倾斜薄煤层开采技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提高南方煤矿极薄煤层瓦斯抽采效果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开采极薄煤层(煤厚0.35~0.55 m)煤矿,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10~14 m3/min,能否抽采瓦斯的难题,选择了四川有代表性的5对煤矿,开展了煤层瓦斯基础参数的测定工作,系统地测定了四川须家河组煤层瓦斯压力和相关参数.根据各矿特点,进行了多种抽采瓦斯技术试验,得到了抽采极薄煤层瓦斯的最佳范围,形成了高位顶板钻孔和底板钻孔的抽采技术,解决了以卸压瓦斯涌出为主的极薄煤层抽采瓦斯技术难题,具有显著的安全效益.  相似文献   

15.
孙茂来  孙健 《科技信息》2009,(24):91-92
我国1.3m以下的薄煤层储量约占煤炭总储量的20%,薄煤层开采难度极大,一直是制约煤炭企业生产接续和可持续发展的难题,以致部分矿区过早衰竭,致使我国东部煤炭资源挖潜和利用的任务日趋加重。本文阐述了BSHK-2DM型螺旋钻机在开采徐矿集团韩桥煤矿薄煤层时的操作方法及采煤工艺,为开采薄和极薄煤层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在开采厚度小的煤层中获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煤层构造较为复杂,目前大部分生产矿井转向深部开采,面临剥离较薄煤层的问题。采用适合平煤地质条件的综采设备,对较薄煤层进行高效开采,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急倾斜煤层顶板特点,并结合开采实践经验,阐述了龙湖矿急倾斜煤层开采的支架布置方式和采空区处理方法,对开采急倾斜极薄煤层的顶板控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由于薄煤层受设备移动困难、煤层厚度变化、断层等地质构造以及投入产出等影响,造成薄煤层机械化开采技术发展速度缓慢。本文旨在从薄煤层综采工作面出发,通过对其制约生产效率的因素简析,探究出更有效的提高综采工作面生产效率的措施,促进煤矿未来的开采与生产。  相似文献   

19.
针对鸡西矿区极近距离薄煤层下层工作面顶板管理问题,研究同采工作面时空关系。根据正阳煤矿地质资料,利用ANSYS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分析27-1#和27-2#同采工作面前、后方支承压力的分布规律。运用SPSS软件对现场工业实验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得到极近距离薄煤层同采工作面时空关系回归方程及错距计算公式。结果表明:27-1#和27-2#同采工作面前方4~8 m内支承压力急剧增长,在工作面控顶区1~2 m内支承压力降至最低;下煤层工作面应力峰值出现在上煤层峰值前方。两煤层按错距计算公式设计,将下煤层工作面处于上煤层工作面开采所形成的减压区内可实现同采。该研究对极近距离薄煤层的安全高效开采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森 《科技信息》2007,(22):268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煤层构造较为复杂,目前大部分生产矿井转向深部开采,面临剥离较薄煤层的问题。采用适合平煤地质条件的综采设备,对较薄煤层进行高效开采,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