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岩 《科学之友》2008,(9):46-48
文章针对风陵渡黄河公路大桥的病害现状,对产生病害的各种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病害的处治方案。  相似文献   

2.
周庆 《科学之友》2008,(1):50-51
文章从多个方面对中西部山区公路病害进行了分析,说明公路病害形成和发生的自然因素和外在因素,并据此提出了公路在选线、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以防止公路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张锦洪 《科学之友》2008,(8):79-79,82
文章对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的病害及其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主要病害形式为推移、裂缝、松散、坑槽和过量的车辙等,通过对病害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提出了今后在具体施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永刚 《科学之友》2007,(10B):88-89
根据在病害处治中所受到的一些启发并结合实际工作需要,介绍了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养护的基本要求,及如何针对这些病害发生的机理,选择合适的养护对策,恢复公略的正常运营。  相似文献   

5.
由于桥头跳车作为公路病害的主要现象之一依然普遍存在,该文就此问题进行了成因分析,针对产生桥头跳车原因并结合多年施工经验,提出了一些实用性的减少病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张雁 《科学之友》2009,(5):59-60
水泥砼路面常见的病害是断板、裂缝等病害,文章结合混凝土路面的维修养护施工实践.通过实例介绍总结了处理混凝土路面断板病害的措施和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7.
采用压浆技术处治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空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诸多病害,文章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空病害成因,对面板脱空的确定、灌浆加固机理、材料配置和施工控制实施,到施工完成后灌浆质量的检测方法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根据对所在地区三级及三级以下各类公路的混凝土圆管涵洞的调查,发现在交付使用后的不长时间内,就程度不同地发生了多种病害,从设计、施工、养护、体制4个方面分析了病害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喆  姚晋勇 《科学之友》2007,(8B):58-58,60
通过对桥梁加固相关书籍和资料的查阅,对已建桥梁病害的实地调查,介绍了公路桥梁常见的缺陷、病害和公路旧桥加固的重要性,阐述了桥梁加固方法在实际加固设计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的成因进行分析,基于工程实践,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国内钢桥面铺装的病害表现和原因,总结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张毅 《科学之友》2007,(8B):61-61,63
就沥青混凝土路面运行中出现最常见的早期病害,结合本人多年的工程管理实践,提出在公路路面改造工程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王永红 《科学之友》2008,(11):14-15
文章从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入手,着重分析了常温沥青混合料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性能,概述了推广应用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李霞 《科学之友》2007,(8B):40-41
根据对所在地区各类公路涵洞的调查,分析涵洞常见的病害及针对病害原因提出相应的处治对策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风陵渡黄河公路大桥的病害现状,对产生病害的各种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病害的处治方案.  相似文献   

16.
王高民 《科学之友》2007,(6):150-150,152
文章分析了酥梨储藏期病害的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与工程实际相结合,阐述经常遇见的不良路基地质病害以及各种病害的特点,并简述对这些不良的工程地质病害进行正确的评价,同时对这些不良地质病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针对既有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梁下摇轴支座普遍存在的病害进行原因分析,并通过对京浦线、京包线、京通线、丰沙线等17座桥67孔粱的摇轴支座更换过程控制,提出和完善施工方法,为今后同类病害整治施工提供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论述了沥青路面离析是造成路面病害的主要原因,并从造成路面离析的原因入手,在施工过程中合理地控制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20.
秦林清 《科学之友》2007,(10B):93-94
就桥头跳车现象进行了成因分析,针对产生桥头跳车原因,结合多年施工经验,提出了一些实用性的减少病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