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偏铝酸钠和硅溶胶为主要原料,采用无导向剂法制备了不同粒径的分子筛NaY, 利用离子交换反应, 采用NH4NO3溶液将NaY转化为NH4Y分子筛.以NH4Y为载体,通过蒸气浸渍法制备了CuY催化剂.采用XRD、TEM、BET和XPS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将CuY催化剂应用于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DMC)的反应,考察了载体粒径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载体晶粒影响了孔结构,尤其是间隙孔的形成,进而影响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当粒径约500 nm时,晶粒间隙孔恰好有利于DMC的形成,此时CuY催化剂表现出最优的催化活性,DMC基于甲醇的时空收率、甲醇转换率、DMC选择性分别为273.1 mg/(g·h)、6.5%、72.1%.  相似文献   

2.
利用简单的浸渍方法对SBA-15介孔分子筛的孔道进行了修饰.制备了新型催化剂PASPBeta/SBA-15.用XRD,N2吸附,NH3-TPD和IR光谱对其结构性质进行了表征,以苯-异丙醇烷基化反应为探针反应研究了它的催化性能,发现这种催化剂对异丙醇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和较长的寿命。  相似文献   

3.
钾盐修饰KK分子筛催化酯交换反应合成碳酸二甲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考察了钾盐修饰的KX分子筛作为固体碱对碳酸丙烯酯和甲醇酯交换反应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催化活性随着负载钾盐的种类的不同而变化,KOH/KX和K2CO3/KX给出了高的碳酸丙烯酯转化率和碳酸二甲酯产率。XRD,FTIR和TPD表征表明,催化剂的碱性主要来源于钾盐与KX表面的反应,相应于678K以上催化剂的甲酸TPD峰对应的碱性位是酯交换反应的活性位。  相似文献   

4.
几种过渡金属氧化物在肉桂醛MPV还原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几种负载在γ-Al2O3表面的过渡金属氧化物(La2O3、ZrO2、NiO、ZnO、CuO和CoOx)作为肉桂醛液相MPV反应的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这些氧化物组分均对肉桂醛的MPV反应显示出不同的催化活性;在异丙醇和甲苯中这些氧化物对肉桂醛的MPV反应显示不同的活性;而La2O3的催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5.
《潍坊学院学报》2016,(6):12-17
采用不同浓度的柠檬酸和磷酸对β分子筛进行改性,并对其应用于甲苯与异丙醇烷基化反应的催化性能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的β分子筛较原分子筛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分别以0.5mol·L~(-1)柠檬酸和0.1mol·L~(-1)磷酸改性后的分子筛为催化剂,可不同程度的提高异丙醇的转化率和烷基化反应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浸渍法制备负载型催化剂ZnCl_2-水滑石(LDH),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比表面积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TG)分析和X射线衍射(XRD)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LDH相比,ZnCl_2-LDH比表面积下降,表面粗糙,热稳定性有所提高,层间距变小,出现新的晶形,新晶形的化学组成为Zn_5(OH)_8Cl_2·H_2O,说明成功制备ZnCl_2-LDH催化剂.以Biginelli反应为探针考察ZnCl_2-LDH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ZnCl_2-LDH催化芳香醛、尿素和乙酰乙酸乙酯进行反应可得到一系列二氢嘧啶衍生物,产率为70.8%~91.2%;与LDH负载的AlCl_3、NiCl_2、CuCl_2和FeCl_3催化剂相比,在相同反应条件下ZnCl_2-LDH催化苯甲醛、乙酰乙酸乙酯和尿素的反应产率最高,为91.2%.  相似文献   

7.
苯乙烯在酞菁钴分子筛催化下的环氧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相转移催化剂的协同作用下和溶剂 /水两相体系中 ,对在分子筛超笼中原位合成的酞菁钴催化剂(CoPC NaY)存在下的苯乙烯与次氯酸钠 (NaOCl)的环氧化反应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GC MS联用仪和Varian34 0 0型气相色谱仪对环氧化产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在分子筛超笼中原位合成的酞菁钴 ,在溶剂 /水两相体系中对苯乙烯环氧化有一定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苯乙烯环氧化的主要产物是苯基环氧乙烷和苯甲醛。在 5 5℃时 ,苯乙烯的转化率达到 5 4%,对苯基环氧乙烷的选择性达到 6 5 %。反应温度和氧化剂的加入量影响苯乙烯环氧化的转化率和苯基环氧乙烷的选择性 ,而反应时间只影响反应的转化率。在CoPC NaY催化苯乙烯与次氯酸钠的环氧化反应过程中 ,氧化剂 (OCl-)首先进入大分子化合物酞菁钴驻留的超笼中 ,将氧转移到酞菁钴催化剂上 ,形成一个高价的钴氧化物中间体 (OCoPC) ;然后苯乙烯在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相间扩散进入水相 ,并被分子筛吸附进入孔道 ,最后与钴氧化物中间体接触 ,此中间体将氧转移给苯乙烯 ,生成环氧化物。  相似文献   

8.
贵金属-壳聚糖催化苯乙酮不对称转移加氢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天然手性高分子聚合物壳聚糖(CS)负载到SiO2上后,再络合M(Pd、Pt、Pu和Ph)金属,制得了多相手性加氢催化剂M-CS-SiO2.在空气氛围下,以异丙醇为氢源,考察了M-CS-SiO2对苯乙酮不对称催化氢转移加氢反应的催化活性.研究了活性金属(Pd、Pt、Rh和Ru)、载体(ZSM-5、β、MCM-41、SiO2),及钯的前驱物对多相手性加氢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d-CS-SiO2对苯乙酮不对称转移加氢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加氢性能和对R-1-苯乙醇的对映选择性;Pd的前驱物对Pd-CS-SiO2的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的影响较小;载体对Pd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的影响很大;在苯乙酮不对称转移加氢反应中,Pd-CS-β分子筛对R-1-苯乙醇的对映体过量值可达到65.7%.  相似文献   

9.
采用微波辐射加热方法制备出负载型TiO2/NaY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红外光谱(IR)与紫外可见漫反射谱(UV-vis DRS)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以苯酚光催化降解与矿化对催化剂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加热方法促进了表面TiOx物种与载体NaY间的相互作用,TiO2在载体表面难以形成晶相结构,同时也导致了NaY分子筛结构的坍塌,因而催化剂对水体中苯酚的光催化降解与矿化活性较低.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ZnO在甲醇分部中的催化活性,以5A分子筛担载硝酸锌制备ZnO催化剂,并与碳酸锌直接分解制备ZnO的催化剂进行比较。发现前者的催化活性比后者高出很多,且克服了后者在实验中的许多不足。考查了分子筛担载硝酸锌制备ZnO的条件,确定出最佳焙烧温度与焙烧时间;所得催化剂的最高催化活性达76%。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现有丙二醇单甲醚工业方法的不足,提出丙烯一步法合成丙二醇单甲醚,并进行了丙烯一步法合成丙二醇单甲醚工艺的小试和侧线合成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丙二醇单甲醚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高,过程无污染,且丙二醇单甲醚的选择性达到85%以上,双氧水转化率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12.
利用双金属氰化物作为催化剂,催化CO2/环氧丙烷调节共聚制备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PPC),详细考察了催化剂用量、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及其用量、CO2用量等对聚合的影响.研究发现PPC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的用量成线性关系,可以根据需要合成具有规定相对分子质量的PPC树脂.最后提出聚合过程中碳酸丙烯酯可能按照解拉链的方式生成.  相似文献   

13.
本体法聚丙烯CSTR建模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 Hypol工艺聚丙烯反应器为研究对象 ,根据汽液平衡和聚合反应动力学方程 ,建立了丙烯聚合机理模型。利用 BWR状态方程结合亨利定律计算液相中的氢气浓度 ,避免了求解多元平衡问题 ,提高了计算速度。利用现场工况数据 ,模型可以实时预报聚丙烯的熔融指数 ,聚合釜的聚合率、浆液浓度、聚合热等重要参数。计算结果较好地符合现场实测数据 ,熔融指数 (MI)的平均预报误差为 1 .6 % ,其它参数的预报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可在线运行 ,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气相色谱-脉冲火焰光度检测器(GC-PFPD)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研究炼油厂精制丙烯原料中的微量硫化物.通过对原料丙烯中的微量硫化物进行富集,采用GC-MS技术与标准品定性,首次从丙烯中检测到异丙基二硫醚和异丙基三硫醚.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分子氧和丙烯直接合成环氧丙烷(PO)的活化作用.丙烯、氧等离子体是在室温和大气压下、在筒(线)-筒式反应器中通过介质阻挡放电产生的.实验中主要考察了输入功率在3种不同体系中分别对丙烯转化率、PO选择性的影响.反应物及各产物通过在线色谱法进行分析.实验数据表明:在室温和大气压下,用介质阻挡放电法可转化丙烯和氧气直接生成PO.在总反应气流速为160.8mL/min,输入功率为4.6W,V(GH6):V(O2)=1:200的条件下,丙烯转化率及PO的选择性分别为〉80%和〉30%.He和TS-1催化荆的加入有利于增加PO在有机氧化产物中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CO2与环氧丙烷共聚产物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PPC)、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1,4-丁二醇(BDO)和羟基硅油为主要原料,合成单组份醇溶性聚氨酯,并向其中添加由聚磷酸铵、三聚氰胺、季戊四醇三者组成的膨胀型阻燃体系,制得聚碳酸亚丙酯型醇溶性聚氨酯防火涂料.结果表明,当R值(n—NCO/n—OH)比值为1.4,羟基硅油的用量为3%,阻燃体系中(聚磷酸铵、三聚氰胺、季戊四醇)三者配比为6∶5∶3时,涂膜在水中浸泡72h后溶胀,耐火时间长达710s,耐水性及防火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7.
丙烯精馏塔的在线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给出了丙烯精馏塔的成本目标函数,建立了丙烯精馏塔的数学模型,分析了该数学模型的约束条件.数学模型求解后的结果表明:控制丙烯精馏塔塔底再沸器的加热量,可以使成本目标函数达到最小值,从而实现该塔的在线优化.  相似文献   

18.
针对无醚化副产物的丙烯环氧化工艺,以TS-1分子筛为催化剂,双氧水为氧化剂,乙腈为溶剂,考察丙烯直接环氧化连续反应中反应物摩尔比、反应压力、反应温度、双氧水质量分数和进料质量空速等条件对双氧水转化率及环氧丙烷选择性的影响;研究丙烯、双氧水、乙腈体系下的丙烯环氧化反应机制以及乙醛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采用乙腈为溶剂后体系中没有醚化副产物形成,环氧丙烷的选择性为100%,双氧水的转化率和环氧丙烷的收率可达88%和71%;乙腈作为非质子性溶剂,环氧化反应活性较采用醇类溶剂时偏低,其惰性和弱碱性能有效抑制环氧丙烷的开环,从而避免生成醚化和水解副产物。  相似文献   

19.
丙烯环氧化反应产物分离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了丙烯环氧化反应产物的分离工艺流程。采用共沸精馏方法分离水和丙二醛单甲醚,并以UNIFAC热力学方程作为物性计算方法进行了全流程模拟计算,给出了相应的工艺参数,并证明了所开发的工艺流程技术上是先进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催化裂解条件下丙烯的二次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脉冲微反-色谱装置上考察了丙烯在催化裂解条件下的二次反应,并对反应路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温、长反应时间有利于丙烯的转化,丙烯经过齐聚、裂化和歧化反应生成不同碳数的烯烃,经过环化脱氢以及氢转移生成芳烃和烷烃;丙烯在USY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活性受温度影响更为显著;ZSM-5催化剂对丙烯的环化脱氢活性更高,而USY催化剂对丙烯的氢转移活性更高;在ZSM-5催化剂的作用下,芳烃主要是丙烯环化脱氢生成的,氢转移生成的芳烃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