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6月21日至28日,法塔赫武装部队内部在贝卡地区接连两次爆发激烈的武装冲突,造成多人伤亡。7月1日,巴解各派达成全面停火协议。巴解执委会派代表团前往大马士革解决叙巴争执,目前局势尚在发展中。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在6月21日流血事件发生后立即向一些阿拉伯国家领导人发出紧急电报,公开指责叙利亚和利比亚的军队帮助法塔赫内部的反对派进攻巴解武装力量并呼吁阿拉伯国家领导人进行干预。与此同时,阿拉法特还紧急致函叙利亚总统阿萨德,指出叙军的上述行动的严重性。6月24日,叙利亚政府以阿拉法特对叙“造谣中伤和说谎”为由通知阿离境,宣布从今以后他不得再进入叙利亚。事态的发展已导致叙巴关系紧张,引起了一些阿拉伯和有  相似文献   

2.
海湾国家卡塔尔,人口不足30万,国土面积不到1.2万平方公里,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弹丸小国,在"阿拉伯之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俨然一副中东"巨人"的模样.穆巴拉克宣布辞职后,卡塔尔是第一个对埃及示威者表示祝贺的国家;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成立后,卡塔尔是继法国之后第二个对其予以承认的国家,也是当时惟一承认利比亚反对派的阿拉伯国家;叙利亚危机爆发后,卡塔尔召回驻叙大使,无限期关闭驻叙使馆,甚至公开要求军事解决叙利亚危机……但另一方面,冒险性、扩张性的外交政策也使卡塔尔面临着潜在的危机.  相似文献   

3.
在目前这个阶段,在阿拉伯各国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它们对于发展独立经济的迫切要求。它们的人民日益认识到,经济的发展与更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的实现,只有在开发它们自己的资源和建立国家工业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埃及杰出的经济学家拉喜·爱尔巴洛埃教授说:“埃及必须成为……一个享有最大限度经济独立的国家。”我们也看到,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在经济政策方面,采取了保护关税、免税及政府保护民族工业产品的销售等措施。这种趋势,也在埃及的退出英镑集团和黎巴嫩的退出法郎集团上表现出来。有些国家已设立了新的银行,以便更广泛地为发展计划提供资金。  相似文献   

4.
“艾森豪威尔主义”一露头,就遭到亚非许多国家的政府和广大人民的强烈反对。因此,最近以来,美国政府当权人物在国会作证的过程中一再传出修改这个侵略计划的消息,企图把这个面目可憎的“艾森豪威尔主义”装扮一下,披上一层伪装。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又极力施展殖民主义者挑拨离间的惯技,在阿拉伯国家中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拉拢和分化活动,想用威胁、利诱的手段迫使阿拉伯国家接受美国这个侵略中东的计划。但是,经过长期斗争考验的阿拉伯各国的兄弟般的团结是美国的阴谋所破坏不了的,以埃及为首的珍视民族独立的阿拉伯国家目前正在采取措施,加强它们之间的相互团结,以反击美国个别击破、分而治之的诡计。美国分化阿拉伯国家的重要步骤之一,是邀请沙特阿拉伯国王访问美国。在艾森豪威尔对国会发表“中  相似文献   

5.
穆巴拉克执政后出现的埃及与阿拉伯国家和解的势头,在埃及收复西奈前后,明显地加强了。这是顺应时势要求,符合阿拉伯人民愿望、符合阿拉伯民族利益的。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这一势头不是笔直地发展,而是曲折前进的。让我们看看埃阿和解的一些迹象吧。由于和以色列签订戴维营协议,1978年埃及被开除出阿拉伯联盟。阿盟总部也由开罗迁到突尼斯。除了苏丹、索马里和阿曼外,其余阿拉伯国家都和埃及断绝了外交关系。在萨达特执政时,埃及与阿拉伯国家互相指责,关系很僵。穆巴拉克上台后,注意解决这  相似文献   

6.
名词浅释     
阿伊共同防御协定阿伊共同防御协定是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和伊拉克共和国政府于今年7月19日在大马士革签订的。协定是在这样的形势下签订的:美英帝国主义对黎巴嫩和约旦发动公开的武装侵略,并威胁要进攻新生的伊拉克共和国,这个紧急的形势要求阿拉伯国家进一步加强团结来粉碎帝国主义的侵略。协定规定“两国象一个国家一样采取行动来抵抗对它们两国或者对它们当中任何一国的侵略”;“采取紧急而有效的步骤来在两国之间建立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密切合作”。这个条约的签订意味着面临帝国主义武装侵略的阿伊两国人民坚决保卫民族独立、维护中东和平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相似文献   

7.
1948年以色列国的成立标志着巴勒斯坦人乃至阿拉伯民族同犹太民族之间矛盾和对抗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阿拉伯方面认为“在阿拉伯区域内建立一个异族国家是对阿拉伯人的侵略行为”,要不惜一切进行抵制;而以色列立国伊始就把它的安全建立在扩大疆土、大量吸收犹太移民以实现“大以色列计划”这个战略目标上。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因此尖锐对立。  相似文献   

8.
《世界知识》2014,(16):6-7
<正>当地时间8月3日,埃及总统塞西在开罗总统府会见外交部长王毅。王毅首先转达了习近平主席致塞西总统的口信。习近平表示,我再次祝贺你当选并就任埃及总统。相信在你的领导下,埃及将早日完成政治过渡,走上繁荣发展道路。王毅表示,此次我奉习主席委派访埃,就是为了表明中方对埃及政府和人民的坚定支持,表达深化中埃互利合作的真诚愿望。  相似文献   

9.
1950年5月25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英国外交大臣贝文和法国外交部长舒曼在伦敦举行会议时,曾就三国对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的态度,以及它们以军火和军事装备供给这些国家的计划发表了一项声明,即所谓关于中东局势的“三国宣言”。三国政府首先表示“反对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间军备竞赛的发展”,但又”认为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需要保持一个相当水平的武装部队,以确保国内安全和它们正当的自卫,并使它们能够参加整个地区防御工作。凡是为这些国家要求武器或战争物资的所有申请书,均将依  相似文献   

10.
正6月21日,埃及行政法院做出判决,推翻政府4月签订的将两座红海岛屿控制权交还沙特阿拉伯的协议,宣称两岛主权仍属于埃及。埃及政府则表示行政法院对国际条约并无司法管辖权,宣布就此案提出上诉。在当前多数国家寸土必争的氛围中,埃及政府锲而不舍的"还岛"显得十分另类,其背后考虑、政策操作和后续影响都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11.
<正>4月4日清晨,叙利亚西北部伊德利卜省一个名叫汗谢洪的小镇发生化学武器袭击事件,造成数百人伤亡。美国政府指责叙利亚政府应为该事件负责。4月6日晚,美国总统特朗普下令美军对叙利亚政府军一处空军基地发动导弹袭击,59枚战斧式巡航导弹摧毁了叙军多架战斗机,造成九名叙利亚军人以及数名平民死亡。这是叙利亚战争爆发以来,美国第一次对叙政府军目标发动军事打击。特朗普此举令地区局势骤然紧张,战争阴云再次笼罩中东地区。外  相似文献   

12.
德国簡介     
八年以前——1949年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西德的联邦共和国成立后的几个星期诞生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面积约41,000平方英里,人口约一千八百万;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面积约69,000平方英里,人口在五千万以上. 两国都采用1848年民主德意志的黑—红—金三色旗作为它们的国旗。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它开国的第一天就采取了这个步骤;而联邦共和国是稍后在国会的一场辩论之后才采用的。这两国的国歌是不同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选择了一个新的国歌,叫做“从废墟中兴起”,而联邦共和国则保留原来的国歌“德国高于一切”。除南斯拉夫以外的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已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而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和联邦共和国建交。与两个德国都保持外  相似文献   

13.
阿拉伯横跨亚非两洲,拥有1,37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16,000多万人口,包括21个国家和巴勒斯坦地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这些国家相继取得独立,它们都主张阿拉伯统一,有些国家还作了统一的尝试,但都失败了。二次大战后,直至今天,阿拉伯统一的口号和旗帜始终不衰,但统一的理想却远未实现。因此国际舆论对阿拉伯统一运动产生了疑问。一些人认为阿拉伯人从来就不是一个统一的民族,没有统一的基础;另一些人认为阿  相似文献   

14.
9月25日,约旦与埃及宣布复交.接着,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于10月9日出访约旦.两国首脑表示将就巴勒斯坦问题“采取共同战略”,并决定成立“联合委员会”,负责研究两国在各个领域中的合作. 约埃复交是当前阿拉伯各国关系中的一个重大发展,它在阿拉伯世界引起了不同反响.多数国家持赞许或默认态度,叙利亚、利比亚、民主也门和巴解民族联盟等表示反对,叙利亚尤为突出,强烈要求阿拉伯国家对约旦进行“集体抵制”.  相似文献   

15.
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的经济抵制已达40年之久,现在随着中东和谈的进展,这一问题有了松动。以色列上下更是迫切要求解除经济抵制,说他们——长期处于动荡不安中的中东各国,都希望能在相对稳定的周边环境中发展经济,而受到阿拉伯国家长达40余年经济抵制的以色列更有这种愿望,特别是随着中东和谈的进展,以色列上上下下更是迫切希望改善与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关系。今年8月5日,以色列商会联合会主席要求拉宾总理在访美时敦促布什总统劝说阿拉伯国家在第六轮阿以双边谈判之前取消对以色列的经济抵制。他强调这一愿望多么迫切时说他们“一天也不能再等待了”。8月11日,以色列的阿拉伯民主党领袖达鲁什在出访埃及前夕透露,将请埃及帮助解除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的经济抵制,并将建议阿拉伯国  相似文献   

16.
"奇怪"现象最近一年多来,中东多次出现严重危机.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以色列政府的侵略扩张政策.它使埃以关于巴勒斯坦自治谈判陷于僵局;它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增设犹太人定居点,企图永久霸占阿拉伯领土;它悍然兼并耶路撒冷并宣布该城为以色列"永久的不可分割的首都";它制造叙以之间的"导弹危机";它袭击伊拉克核设施;它野蛮轰炸贝鲁特阿拉伯区,造成巴勒斯坦难民大量伤亡;它断然拒绝沙特的中东的平方案;最近又宣布吞并叙利  相似文献   

17.
埃及武力"清场"带来的震荡尚未消退,叙利亚因化武袭击事件导致的紧张局面又陡然升级。事件真相未明,西方世界即一片喊打,一时战云密布,但又波谲云诡。埃叙两国在阿拉伯世界和整个中东地区举足轻重。一个扼守亚非两大陆交界之处,一个雄踞整个中东的心脏地带,都曾是阿拉伯激进派国家的领袖,都曾是阿以战争中的主力,都曾在中东几十年历史中叱咤风云,一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东局势正酝酿着新发展。其中之一就是沙特阿拉伯关于和平解决中东问题的八点建议,越来越受到有关国家的重视。围绕着这个八点建议,有关国家展开了频繁的外交活动。内容沙特的中东和平方案是王储兼第一副首相法赫德亲王于今年8月7日提出的。建议的主要内容是:以色列撤出1967年占领的全部阿拉伯领土,包括耶路撒冷阿拉伯区;承认巴勒斯坦人返回家园的权利,并建立一个独立的以耶路撒冷阿拉伯区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承认本地区一切国家和平相处的权利。伊斯兰会议秘书长沙提说,这个方案“既以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的决议为法律根据”,“又考虑到世界各国为解决中东危机而采取的立场”。方案的基调是以和平谈判来解  相似文献   

19.
今年9月1日,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在庆祝利比亚革命十一周年大会上提出了同叙利亚合并的倡议。几小时之后,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即表示响应。8日,阿萨德到利比亚商讨合并计划。10日,双方发表了《的黎波里宣言》,表示两国将合并为一个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完全统一的国家,这个国家将成为“阿拉伯革命运动的根据地”,并宣称要以两国的合并为“全阿拉伯统一的核心”,号召其他阿拉伯国家加入它们的行列。利比亚全称为“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位于北非;叙利亚全称为“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位于西亚。两国并无陆上边界,中间隔着埃及和以色列,相距1,100公里。那末,两国为什么要合并呢?  相似文献   

20.
最近发生的同约旦以及叙利亚有关的一连串事件以及阿曼人民的起义斗争,是目前中东最引人注目的事件。透过这些事件,人们很容易看到,美国更加凶恶地加紧在中东全面扩张侵略势力。差不多在中东所进行的新的阴谋背后,都可以发现有美国的黑手。第一个目标:约旦美国进一步侵入中东的障碍,除了已经大大削弱的英法竞争势力之外,就是阿拉伯民族主义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团结,特别是埃及和叙利亚以及它们同沙特阿拉伯和约旦之间的联盟。因此美国就把它们看做眼中钉,千方百计想加以拔除而后快。美国采取的手段是分化,各个击破,以便一个一个地吃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