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书推介     
正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评注(第二卷)[斐济]萨特雅·南丹,沙卜泰·罗森编,吕文正,毛彬译。海洋书版社,2014年8月第1版,定价:180.00元。该书涉及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11部分(第133-191条)和有关附件。这些内容与第3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决议2和1994年《关于执行1982年12月10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1部分的协定》(以下简称《执行协定》)一起建立了"区域"制度,并提供了支配"区域"内活动的法律框架。第11部分是《公约》中篇幅最长的一  相似文献   

2.
当代国际海洋法体系日趋完善。文中从该体系中的两个重要部分即国际海洋案例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入手简要分析了Grisbadarna案和英法大陆架案,同时也简析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优点和不足,结合中国现在的国际环境在中国海洋纠纷即中日,中韩海洋纠纷及中国南海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3、4月间,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设立的国际仲裁庭和国际海洋法法庭分别对两起案件作出了裁决和咨询意见——毛里求斯诉英国"查戈斯群岛海洋保护区仲裁案"(以下简称"查戈斯案")和次区域渔业委员会提交的"专属经济区非法捕鱼的船旗国责任问题咨询意见案"(以下简称"咨询意见案")。两起案件分别牵涉两大国际法前沿问题:领土、海洋混合型争端案件的管辖权  相似文献   

4.
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目前正在纽约举行第九期会议,继续讨论制定海洋法公约问题。海洋法包括哪些内容?海洋各个部分目前的法律地位如何?各国之间有何分歧意见?请看以下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有人提出,撞机事件发生在中国的专属经济区,在这个区域之中,根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拥有经济和资源方面的权利,而外国飞机拥有飞越自由;美国尚不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那么,怎样看待撞机事件的责任?首先,中国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并根据公约的有关规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明确了中国专属经济区的范围。因此,中国在其专属经济区上的权利是确定的,应该得到  相似文献   

6.
杨勉 《世界知识》2014,(12):32-34
<正>在刚刚举行的亚洲安全峰会——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美国防长哈格尔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合谋围攻中国。哈格尔点名指责中国捍卫海洋主权和权益的合法行动,对此,参加对话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王冠中给予坚决回击。他尖锐诘问:"中国签署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也尊重《公约》。可是美国并没有签署这个公约。美国为什么不签署?  相似文献   

7.
<正>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海洋法领域的重要议题。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以来,国际社会高度重视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生态保护的平衡发展。1992年6月,《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为各国在环境与发展领域采取行动和开展国际合作提供指导原则。该宣言反映了世界各国携手保护人类环境的共同愿望,是国际环境保护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这次大会上同时也通过了全球范围内各国政府、联合国组织、发展机  相似文献   

8.
从国际法视角看南海争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文 《世界知识》2012,(4):14-18,20,21
近些年来,美国和日本等域外国家与越南、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一些南海争端国家先后在不同场合多次声称,"要以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为依据解决南海争端问题"、"中国应遵守国际法规则","中国的南海断续线主张不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甚至有些所谓的学者还提出"应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依据解决南海问题"等说法。上述说辞尽管看上去有所不同,实际上其意图和目的却是相同的,那就是指责中国在南海的主张是不符合国际法的,要求中国放弃对南海权利的主张。  相似文献   

9.
中国在公布的领海基线上树立标志物完全是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符合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该公约于1994年生效)和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的相关规定。这一行为不涉及与周边海上邻国之间的海洋划界争议。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讨论、制定、通过,从1973年到1982年共用了约10年时间。6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围绕海洋权的斗争日益尖锐、复杂。一方面,超级大国激烈争夺,从陆上、海洋到海底;另一方面,广大发展中国家反对海洋霸权主义、维护自己海洋权益的斗争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1970年,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强烈要求下,第  相似文献   

11.
阎海东 《世界博览》2012,(11):42-43
正世界博览黄金荣在最近的黄岩岛主权纠纷中,菲律宾政府不仅一再声称其领土的主张依据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简称《公约》),并叫嚷要提交国际海洋法法庭裁决。这引起了人们对于《公约》以及国际海洋法法庭的关注。《世界博览》就此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黄金荣先生,就此问题做出一些解答。  相似文献   

12.
段廷志  冯梁 《世界知识》2011,(22):14-16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赋予了沿海国巨大的海洋权力和利益,同时也引发了主权国家问前所未有的海洋权益争端。进入2l世纪以来,海洋的战略地位不断上升,对国家综合国力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伴随与此,相邻国家问的海洋权益争端也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陆海兼备的国家,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广袤的海域和丰富的海洋资源。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家主权范围的海洋区域主要包括内水、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10月29日,应菲律宾单方面请求设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以下简称"仲裁庭")就该案管辖权和可受理性问题作出裁决:仲裁庭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规定"合法组成";中国"不接受、不参与"仲裁程序并不妨碍仲裁庭行使管辖权;仲裁庭对菲律宾的第3、4、6、7、10、11和13项诉讼请求(要求仲裁庭裁定黄岩岛和中方所控制的南沙岛礁不能产生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权利、中方  相似文献   

15.
1992年,联合国为了抑制人为温室气体的排放,有效遏止气候异常变迁,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之际,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决定将管制"人为温室气体"的全球性排放,我国在《公约》上签字。《公约》已经于1994年生效。自1995年起,《公约》每年召开一次缔约方大会,讨论《公约》具体实施的所有相关问题。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举行的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签订了《京都议定书》[1],并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相似文献   

16.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赋予了沿海国巨大的海洋权力和利益,同时也引发了主权国家间前所未有的海洋权益争端。进入21世纪以来,海洋的战略地位不断上升,对国家综合国力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伴随与此,相邻国家间的海洋权益争端也更加突出。中国是亚太大国,在海洋安全事务上既与亚太主要国家有着紧密联系,又与海  相似文献   

17.
国际     
《广东科技》2013,(1):19-20
《21世纪议程》:行动与展望《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以下简称《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和《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是联合国于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3项重要文件。会议期间,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进行了开放签字。《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明确了在处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中国的生效,对我国的海洋地理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表现为:在地理教育内容上应对国家领土主权的概念重新定位,改革现行地理教材;使国防安全教育有了更准确的空间范围指向;将影响我国海洋法制进程;对海洋资源可利用的范围有了新的界定;使受教育群体多样化;对地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地理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海洋安全战略,是指主权国家综合运用国家资源和国家手段,对海洋安全进行全局性筹划和战略指导.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赋予沿海国巨大的海洋权力和利益,同时也引发了主权国家间前所未有的海洋权益争端.进入21世纪以来,海洋的战略地位不断上升,对国家综合国力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伴随与此,相邻国家间的海洋权益争端也更加突出.为确保海洋利益不受到损害,实现国家海洋利益的最大化,亚太主要国家高度重视海洋问题,纷纷提出海洋安全战略或海洋安全政策,对海洋安全事务作出全局性安排.  相似文献   

20.
叶强 《世界知识》2022,(2):57-59
2021年10月15日,英国议会上院国际关系与国防特别委员会启动一项名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否同21世纪的基本目标相适应?" (UNCLOS:Fit for Purpose in the 21st Century?)的质询,就《公约》及其争端解决机制的有效性、国际海事组织的职能、英国在全球热点争议海域应采取的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