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老年人长"新牙" 老年人牙齿脱落后,会长出新的牙齿吗?回答是否定的.科学调查证实,一些报刊、杂志报道的老年人长"新牙"新闻均不准确.老年人长"新牙"现象确实存在,但长出的"新牙"并非真是新牙.而是颌骨中残留的牙根、埋伏牙、多生牙等.当老年人颌骨组织退化萎缩时,这些所谓的"新牙"就会"长"出来.故老年人长"新牙"绝不是返老还童现象,而恰恰是老年人身体衰老加快的表现.因此,老年人出现长"新牙"时,要及时求医,补充营养,延缓机体的衰老过程.  相似文献   

2.
皮影戏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源远流长,很有文化价值.它更多地流行于北方. 北方皮影戏,也叫"影戏"、"灯影戏"、"影子戏"、"皮影",有些地方俗称"驴皮影"、"生皮娃娃"、"吼塌窑"等等.  相似文献   

3.
沈致远 《科学》2003,55(5):61-62
马克思说:历史有时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证诸科学史,此言不虚.这里借"两轮"和"两云"的故事,说说对"两暗"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我国栽培食用萝卜历史悠久.在古代,萝卜被称为"雹突"、"紫花菘"、"莱菔"、"罗服".萝卜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梨高8~10倍.冬季,人们的日常活动减少,体内易生热、生痰,多吃些萝卜,可以消食、祛痰、止咳嗽.从这个意义上说,萝卜是民间廉价的滋补品.萝卜吃法众多,生食、熟食均可,可做汤、可炖、可炒,可盐腌和制作泡菜用,也可水煮后切碎做馅,还可用来做点心. 萝卜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萝卜有消食、化痰定喘、清热顺气、消肿散瘀之功效.民间把萝卜称为"小人参",有"萝卜上市,医生没事"、"萝卜进城,医生关门"、"萝卜一味,气煞太医"、"吃着萝卜喝着茶,气得大夫满街爬"之说.  相似文献   

5.
土拨鼠奇观     
奇特的"后位"争夺战 4月,阿尔卑斯山脉积雪初融,福莱德土拨鼠家族也从冬眠中苏醒了.这是一个相对弱小的家族,仅有9名成员.由于这个家族的"皇后"在上年6月产崽后不久便被猫头鹰捕杀了,使得整个家族陷入缺少"母亲"的困扰.现在,这个家族中的雌性土拨鼠只剩下"皇后"留下的两位"格格"了.  相似文献   

6.
世上有不少动物,由于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毁誉也不尽相同.即使同一种动物,在同一个时期,此处嘲笑它、咒骂它,彼地却歌颂它、赞美它.如龟,在古代可以供占卜,与麟、凤、龙合称"四灵",而到后来,它成了被人鄙视的俗物,"乌龟王八蛋"之说便是一例.又如狗,现时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虽未到"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地步,但也好不了多少.从"打落水狗",到借狗骂人,如"走狗"、"哈巴狗"、"看门狗"等,甚至连狗的嘴、眼、腿都派上了用场,什么"狗嘴"、"狗眼"、"狗腿子"、"疯狗"等等.  相似文献   

7.
童民 《科学之友》2007,(23):26-27
钢筋、混凝土、塑料、木材等,人们再熟悉不过了,它们中大多是没有知觉、没有反应的"死"材料.它们只能被人所感知,自己无从感知外界情况.在出现"危机问题"时,它们不能告诉人们,也没法修理自己,只能"坐以待毙".如今,一些"活"材料正逐步走进我们的生活,并将改变我们的生活.这就是"聪明绝顶"的智能材料.  相似文献   

8.
世间万物,各有其性.植物王国,无奇不有.请看-- 找"寄主"寄居生活很自在 对于寄居的动物,大家都比较熟悉.那么,植物也有寄居现象吗? 当然有.豆科植物上的菟丝子菟丝子的种子在土里萌发后,依靠种子的养分长成幼苗.待到物色好"寄主"后,菟丝子细长的枝蔓便会抓着"寄主"不放.  相似文献   

9.
由俄罗斯航天兵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的"联盟-FG"运载火箭,搭载着欧洲"伽利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第1颗实验卫星升空.这意味着庞大的"伽利略"计划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作为"伽利略"的参与者,中国亦将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10.
我们做菜、进食时,总是会习惯性地丢弃食物中的某一部分.比如处理鱼的时候,总是会丢弃鱼鳞,吃橘子时,把橘络择得干干净净.可就在我们这样不断丢弃食物"废品"的时候,我们也丢弃了营养.你更想象不到的是,这些"废品"中,往往还含有比我们经常食用的"正品"还多的营养价值.聪明的你,只要多花些心思,就能将这些食物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11.
王土 《科学之友》2001,(12):45-45
"成才"这个概念,时下的许多人已经明白.从世界范围看,对"才"的评价标准也逐渐统一. "才"应该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综合评价指标.当今社会,只学好数理化,恐怕走不遍天下.而非智力因素,譬如性格,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如果有一个大的提升或完善的话,才有可能走遍天下都不怕.  相似文献   

12.
多年前,全球变暖还只是个"前卫"的概念,全世界只有少数几个气候分析学家为此忧虑.他们曾警告说,如果人类无节制地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必将损害地球气候体系.而今天,警惕全球变暖已成共识.在西方一些国家,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地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让自己变成"碳中和"人.这个不算很新的概念在西方已很走红,实现了从"前卫"到"大众"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核心思想.它主张对自然本性的维护与回归,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21世纪充斥着科技与信息,这使得自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人们在享受着科技进步带来的物质优越感的同时,心灵却在受着孤寂之苦.文章研究了"道法自然"思想同产品设计活动之间的关联性.意在给予产品设计在"回归自然"方面以启示.  相似文献   

14.
"美"为何物     
我们的社会将"美"看得非常重要.女性唯一比男性挣钱更多的正当职业就是模特.但关于"美"究竟为何物的问题,已经困扰了智者们数千年.长久以来,社会学家一直将这一问题划归他们的领域,但现在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也在关注"美".在辞典中给予"美"的一个定义是--"对称",或许这更接近真理.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情."尊敬"父母"和爱护"子女"在一些动物中也蔚然成风. 母子鸟 母子鸟生活在格陵兰岛,"母子"互相牵挂,千里相随.如果母鸟被逮住,那么用不了多久,他的"子女"一定会飞来寻找鸟"妈妈".无论母鸟被藏在哪里,"子女"总要想方设法与其"团聚".倘若雏鸟被抓,鸟"妈妈"也必定四处寻觅.不论小鸟被带到多远的地方,"妈妈"都会下决心让小鸟回到自己的怀抱.  相似文献   

16.
动物界中也有许多"建筑高手",它们的"建筑杰作"丝毫不逊于人类. 石蚕的"水下建筑" 石蛾是一种纲毛翅目属昆虫,它的幼虫叫石蚕,生活在湖泊和溪流中,偏爱较冷而无污染的水域.石蚕在水中的"建筑"不是由庞大"社区"组成的巨型结构,而是由有着多种功能、艺术水准很高、可移动的"外壳"组成.  相似文献   

17.
卞毓麟 《自然杂志》2005,27(1):46-48
一瓣荐心香 物候贯千载,禹迹穷八荒. 科坛标铁汉,学宇沐春光. 海纳百川大,壁立千仞刚. 浩茫极仰望,一瓣荐心香. 这是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王绶琯先生20年前写的一首五律,题为<缅怀竺老--竺可桢先生逝世十周年敬献>.其中"物候"句谓竺老研究物候学,考据远及古代文献,近至日常记录;"禹迹"句谓竺老主持综合考察,足迹遍及边远地区,故喻之以大禹治水行迹."科坛"两句谓竺老耿直刚正,但对学生后辈呵护备至."海纳百川"又应"学宇"句,"壁立千仞"则应"科坛"句.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人类如想"上天",可乘普通飞机;如想去"天外"--太空,则可乘航天飞机.与此同时,自"哥伦比亚号"和"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解体事故后,世界各国都在集中力量发展下一代航天运载工具--空天飞机.  相似文献   

19.
钱定平 《科学》2003,55(4):58-60
中国古代文人有一个绝活,我称之为提升自然的人文意象.他们发明了像"鲸吞"、"虎视"、"獭祭"、"风声鹤唳"、"狼奔豕突"这样的美妙词语.对于自然那飘忽空灵的认识,在语言这个随身携带的工具箱里收藏起来,就可备随时使用.这一点,在世界民族之林里可能是独步全球的(请参阅作者<美是一个混血女郎>中"獭祭之乐乐无穷"篇).那么,如果中国古人到过美国加州红杉国家公园,可能会想出诸如"杉举"、"杉耸"、"巨杉入云"、"高杉出岫"等这样高迈鹰扬的词汇来吧.  相似文献   

20.
2005年,"丑小鸭"和"夜莺"160岁,"拇指姑娘"和"卖火柴的小女孩"170岁,安徒生200岁. 1805年4月2日,安徒生出生在丹麦中部的小城欧登塞,他是一个20岁的补鞋匠和30岁的洗衣妇的儿子. 当他开始创作的时候,得到的评价是"就连母语的知识都缺乏".批评声在此后一直伴随着安徒生的写作,"剽窃"、"不通文词"、"虚荣"、"趋炎附势"、"妄自尊大"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