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感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之一。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一种认知方式,在文学作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文学作品中借用隐喻让人们更充分、更深刻、更丰富地感受生活,从而加深对生活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内运用语法隐喻中的语气隐喻理论,分析语篇中语气隐喻所体现的人际功能和意义,是解读文学作品的一种方式.在本小说中交际双方对语气隐喻的选择是不同的,语气隐喻的选择有助于塑造交际双方的人物角色、揭示不同的态度以及双方的话语权势.  相似文献   

3.
隐喻虽然做为一个修辞格,但无论在英语中,还是在汉语中,它都已经被人们熟练地运用以至于转化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了.本文试图从亲属隐喻、情感隐喻来分析英汉隐喻中的异同及其内在的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4.
田瑞君 《科技信息》2011,(3):I0183-I0184
传统隐喻观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而现代隐喻观则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工具。隐喻是人类感知、认识客观世界以及描述事物的重要手段。隐喻以人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用一种体验去映射、重构另一种经验,使其更加生动更为直观。隐喻可以将事物通俗化、生动化、形象化,也能使读者产生联想从而留下深刻印象并形成储量丰富的思想宝库。本文从概念整合理论出发用心智空间的跨空间投射视角探讨了隐喻的形成过程,并将隐喻形成的原理应用到文学作品的语言分析中对其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5.
王维 《科技信息》2010,(36):I0127-I0128
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并存在于生活的很多角落。在英语学中更会碰到层出不穷的隐喻表达。那么隐喻理解的质量将直接影响读者对篇章意思的掌握。本文将从隐喻的辨认,隐喻意义推断及语境知识三个方面对隐喻理解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英语中的隐喻修辞格是文学作品中出现频率最高且又较为复杂的一种修辞手段。隐喻修辞手段的定义、成分及类别。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革命给们们的生活和语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研究计算机语言如何利用各种文学作品中的隐喻来发展壮大自己以及计算机语言创新的特征,是语言工作者所面临的新任务。探讨了计算机语言中来自各种文学作品中的隐喻及计算机语言创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魏融  刘冰泉 《科技信息》2011,(1):I0172-I0173
传统的隐喻观一直将隐喻视为一种修辞功能,直到当代的认知语言学才将其视为一种认知功能。本文针对认知隐喻研究很少以唐宋词为语料这一现状,运用认知隐喻理论及其相关的空间合成理论来分析探讨唐宋词中情感隐喻的认知机制,为中文古诗词的情感研究开辟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习语是一种固定搭配或固定短语.认知语言学认为习语是概念系统的产物,其本质具有概念性和系统性.习语的语义不是任意性的,与人类的认知密切相关.通过概念隐喻、概念转喻、概念的隐喻一转喻对情感习语进行解读,目的在于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探索英语情感习语的认知机制.情感习语的隐喻、转喻和隐喻一转喻的认知机制为人们理解习语语义提供了概念理据.  相似文献   

10.
文学作品中隐喻是作家、评论家们经常采用的一种文学手段,但日常生活中,也到处可发现隐喻的影子。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们认识、思维、经历、甚至行为的基础。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着丰富的隐喻现象,并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体现出鲜明的共性与个性。随着社会生活的快速发展和和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化,对语言的了解和认识已不能只局限于字面涵义,而应当更多挖掘其丰富且更为深刻的修辞及文化意义;另外,隐喻学习也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用地道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提高他们表达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