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1 毫秒
1.
选择以间苯二酚和甲醛为原料,碳酸钠为催化剂合成的具有一定粘度的酚醛树脂为前驱体,正戊烷为发泡剂,吐温80为匀泡剂,采用常压物理发泡技术制得了碳泡沫.研究结果表明,所得碳泡沫是一种具有多孔网络结构的轻质固体炭材料,依据制备条件的不同,其密度在0.08-0.20 g·cm^-3之间.当控制前驱体酚醛树脂的粘度约为300 mPa.s,发泡剂的用量为V(正戊烷)∶V(酚醛树脂)=0.25,以及匀泡剂的用量为V(吐温80)∶V(酚醛树脂)=0.10时,可以制备出孔洞互相连通、韧带和接点(韧带连接处)完好的具有良好结构的碳泡沫.  相似文献   

2.
针对凝析气田特有的泡排剂携液和持液两种情况,对比分析了泡排剂LH1和泡排剂UT11C的动态性能,从泡排剂的抗高温性能、抗高矿化度性能、抗高凝析油性能对比分析泡排剂LH1和国内常用的几种泡排剂的泡沫静态性能,提出了综合考虑泡沫的起泡性能、稳泡性能、携液量和持液率因素优选泡排剂LH1的方法。设计了泡排剂LH1的凝析气井的现场应用的施工方案并在凝析气井中进行现场施工。泡排剂LH1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碳泡沫先驱体酚醛泡沫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发泡剂、匀泡剂和固化剂的用量与酚醛泡沫密度及性能的关系,确定了制备酚醛泡沫的最佳发泡工艺。以苯酚和甲醛为主要原料,碱性催化合成改性酚醛树脂,再加入正戊烷、tween-80和20%硫酸等制备了酚醛泡沫。用红外光谱和数码显微镜等方法测定该泡沫的化学组成、泡孔结构、孔径分布及其他相关理化性能,结果表明,该工艺制备的酚醛泡沫具有优良的阻燃、隔热保温性能,是理想的碳化和石墨化用酚醛泡沫。  相似文献   

4.
使用改进气流法,对泡排剂PP-F13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发泡能力、稳定性及携液能力开展了实验评价。结果表明,高压有利于泡沫性能,随着压力的增大,泡沫稳定性显著提高,20 MPa的泡沫半衰期较常压增幅为199.14%,并且压力高于10 MPa后,泡沫稳定性提高幅度不大;而随着温度的增加,泡沫稳定性大幅度降低。压力与温度对泡沫的发泡性影响都不大。稳泡剂能够改善泡排剂的高温稳定性,其中无机稳泡剂SiO_2稳泡能力优于有机稳泡剂HPAM及CMC,适用于高温气藏条件。当压力10 MPa、温度120℃时,含SiO_2复合泡沫体系的泡沫半衰期是相同条件下无稳泡剂泡沫体系的3.59倍,达到1 295 s。高温高压动态携液实验表明,气流速度较低时,SiO_2稳泡剂对泡排剂携液能力作用小,但随着气流速度的增大,SiO_2复合泡沫体系携液能力较无稳泡剂泡沫体系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抗盐性能较好的起泡剂XN,对三种抗盐性较好的稳泡剂HXYP、YPA、PAM,在温度为80℃,矿化度为20.3×10 4mg/L条件下,进行了单独和两两复配后的起泡性能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在稳泡剂和起泡剂总浓度相同的条件下,单一稳泡剂体系和YPA与PAM复配稳泡体系不能产生稳定的泡沫,HXYP与YPA、 PAM复配稳泡体系均在配比为9∶1条件下抗盐性能最佳。并对这两种复配稳泡体系进行了起泡剂和稳泡剂总量的优选,确定了泡沫体系的两种配方:①稳泡剂:HXYP1800mg/L+YPA200mg/L,起泡剂:XN2 000mg/L;②稳泡剂:HXYP1800mg/L+PAM200mg/L,起泡剂:XN2000mg/L。两个体系的泡沫质量和半衰期分别为68%、59.7min和67.7%、64.1min,抗高盐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6.
软质聚氨酯泡沫稳定剂组成结构的正交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软质聚氨酯泡沫稳定剂的性能要求,对其组成结构进行正交优化。方法采用4因素4水平正交实验,确定其最佳结构组成,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软质聚氨酯泡沫稳定剂的组成结构为二甲基硅氧烷链节数m=80,含氢硅氧烷链节数n=9,3种不同烯丙基共聚醚PEA,PE-B及PE-C含量(摩尔分数)分别为0.25,0.45及0.30。结论所选择的4种因素对发泡效果的影响均十分显著,其泡剂配方匀泡效果与美国联碳的L-580相同。  相似文献   

7.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对泡排气井进行分类并提出各类气井对泡排剂性能的要求,以便为现场泡排剂选型提供参考。首先在影响泡排作业效果的因素中提取主成分,然后以主成分得分为对象采用离差平方和法(Ward法)进行系统聚类,最后根据各类气井特征推荐泡排剂类型。结果表明:在影响泡排作业效果的11个因素中提取了可反映原变量81.042%信息的4个主成分。在类间距离D=7.5时,将泡排气井分为5类。根据各类气井的井底积液性质和生产状况分别推荐了适用的泡排剂类型。  相似文献   

8.
在硫酸盐起泡液中添加4种不同类型的增粘性稳泡剂后,用Waring Blender法评价了起泡液的起泡情况以及不同稳泡剂的稳泡效果。利用布氏粘度计对4种稳泡剂溶液粘度的测定,从而了解了不同稳泡剂溶液随温度的升高和盐度的增大其粘度降解的情况。在此基础上,优选出了疏水缔合聚合物及其最佳加量。实验结果表明:添加了疏水缔合聚合物稳泡剂的起泡液具有在较高温度和矿化度下起泡能力较强且所起泡沫半衰期较长的优点,在油田EOR过程中注泡沫体系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气井泡排剂YG-1性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有水气藏开采的中后期,为排除井底积液,通常采用泡沫排水采气工艺以提高气井采收率,但是井筒积液具有较高矿化度以及甲醇等都会影响泡排剂的性能.针对这一问题,以长链氧化胺和合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主剂,并加入非增黏性稳泡剂,研制出一种耐盐抗甲醇泡排剂YG-1.室内实验以起泡高度和携液量为评价指标,采用罗氏-迈尔斯(Ross-Miles)方法考察了该泡排剂的耐盐性能和抗甲醇性能,并与现场应用较多的泡排剂UT-11C和UT-11B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泡排剂YG-1具有较好的耐温抗凝析油能力以及良好的耐盐抗甲醇能力.并且YG-1与地层水具有良好的配伍性能,可适用于高含甲醇和高矿化度的气井生产.  相似文献   

10.
泡排已成为气田产水气井最主要的排水采气工艺,在排除井底积液,维持气井稳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认识产水气井添加泡排剂后井筒携液规律,制作了水平气井连续携泡实验装置,测试了泡排剂浓度倾斜角对临界携泡流速的影响规律,并与不含泡排剂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在实验基础之上拟合了连续携泡临界气流速计算公式,并对17口水平气井的积液状态进行了判断,积液判断成功率为83%。该模型的建立为泡排水平井工作制度优化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海绵衬垫的制备工艺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有机硅改性,提高了 聚氨酯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12.
有机硅浸渍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国内外有机硅浸渍漆的制备研究进展和发展现状,对有机硅浸渍漆的改性方法进行了介绍,展望了有机硅浸渍漆的发展趋势,具有高导热、耐热、耐高压、节能环保等性能的加成型无溶剂有机硅绝缘漆将是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济钢中厚板厂由于轧制节奏快,造成热矫后温度高,在冷床上冷却不均匀而产生二次瓢曲。为进一步提高钢板外观质量,开发薄规格钢板,创造更好的后部精整条件,在成品检查台输入辊道后布置一台先进的冷矫直机。介绍了3500mm冷矫直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和结构特点以及投产后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带钢打滑及对拉矫机延伸率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带钢在张力辊受力条件的分析,详细解释了带钢在张力辊上打滑的机理,并据此研究了拉伸弯曲矫直机延伸率损失问题,。  相似文献   

15.
1 Introduction Modification of mineral synthetic or natural substrates by organosilicon C-functionally substituted monomers, copolycondensation of the latter with organic and organosilicon compounds, and hydrolytic polycondensation of these monomers are the most widely used methods of synthesis of organosilicon adsorbents.The particular method of synthesis of an organosilicon adsorbent is determined by specific technological objectives that are intended to be accomplished with the use of this …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双烯丙基取代多甘醇(三甘醇、四甘醇、分子量为400的聚乙二醇)的合成,以此为原料与含氢硅油加成得到多甘醇有机硅高聚物,并对该类高聚物的络合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黄浩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3):694-696,710
针对华北油田河间东营油藏温度,开展了SD起泡剂高温高压空气泡沫性能评价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10 MPa压力下,有效物浓度为0.08%时,起泡剂性能最佳,起泡体积达1 972 mL,泡沫半衰期为2 422 s。不同压力下对有效物浓度为0.08%的SD起泡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高压下泡沫性能有所提高,空气泡沫起泡体积和泡沫半衰期的增长幅度分别为8.45%和55.56%。通过对SD、OP起泡剂在可视化条件下实验,测得SD、OP泡径约为4.714×10-4m,这与经验公式计算得到的数值相近。  相似文献   

18.
多孔泡沫铝性能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展望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多孔泡沫金属是一种内部含义许多空隙的新型材料。由于其具有非泡沫金属所没有的优异特性,因而在一般工业领域特别是高技术领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也引起了国内外浓厚的研究兴趣。多孔泡沫铝是目前研究最为成熟的一种泡沫金属材料,本文对国内外泡沫铝性能研究现状及其应用予以综合概述,并对泡沫铝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推动泡沫铝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实验研究了粉体发泡法泡沫铝制备过程中 ,发泡温度对泡沫铝孔结构的影响 ,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针对稳泡剂对泡沫体系XHY-4作用,开展了复合泡沫体系性能及长期稳定性评价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XHY-4有效浓度为0.15%、稳泡剂HPAM浓度1 200 mg/L时,复合泡沫体系较单一泡沫体系的发泡能力没有明显变化;但稳定性有很大提高,析液半衰期和泡沫半衰期增幅分别为119%和131%,并且随温度和矿化度的增大,泡沫稳定性降低;复合泡沫体系的稳定性与稳泡剂HPAM视黏度随老化时间变化具有相关性,均表现为随老化时间的增加,先呈缓慢下降趋势再大幅减少;第30 d和第60 d稳泡剂HPAM的黏度保留率分别为70%和16.6%;而较未老化时的析液半衰期分别下降23.4%和30.6%,泡沫半衰期分别下降9.52%和42.4%。驱油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泡沫体系较单一泡沫体系更能够提高采收率,其增加幅度达5.43%;但复合泡沫体系提高采收率幅度随老化时间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