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成熟度较低的中国股票市场,探究交易者有限理性条件下信息披露质量和价格发现效率的均衡关系.研究构建了一个包含信息摩擦和交易者学习的两期经济模型,通过引入预期偏差和参考点依赖偏好来刻画交易者的有限理性特征,分别讨论了完全理性和有限理性条件下的市场出清过程,并给出了盈余公告后价格漂移现象的理论解释和抑制由交易者有限理性导致的价格异象的途径.结果表明:1)在其它条件相同时,价格发现效率与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与交易者有限理性程度负相关;2)交易者的参考点依赖偏好是导致盈余公告漂移现象的重要原因,当上市公司公告为好消息时,交易者处于盈利状态,倾向于风险厌恶,会低估资产价值,因此市场出清价格要低于公司实际价值,长期来看,股价会倾向于进一步上涨.当上市公司公告为坏消息时,由于投资者处于亏损状态,倾向于风险偏好,会高估资产价值,因此市场出清价格要高于公司实际价值,长期来看,股价会倾向于进一步下跌.研究结论对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和提高中国金融市场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现实金融市场中,上市公司为迎合投资者情绪可能进行正向盈余管理,通过降低信息披露质量使上市公司市场价格大幅高于其内在价值,因此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是降低交易者有限理性负面效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基于市场微观结构理论,Kyle (1985)型做市商模型中,多基本面假设下分析公开信息披露对异质信息结构下的知情交易者的交易策略,收益分配以及市场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1)同源信息下的知情交易者反向交易公共信息,公开信息披露挤出其基于私人信息的交易权重;2)异质知情交易者仅基于其私人信息进行交易,且对其私人信息的交易强度随着公开披露信息精度的增加而增加;3)公开信息披露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促进市场流动性,以牺牲同源信息下的知情交易者的福利为代价,改善异质知情交易者及广大非知情交易者的福利.然而,公开信息披露对市场信息效率的影响并非单调:公共信息精度存在临界值,超过临界值后,其精度增加恶化市场信息效率.结论说明公开信息披露通过影响异质知情交易者的策略性交易行为,虽然促进市场流动性,但也可能对资产价格发现效率产生反预期(counterproductive)的负面影响,从而损害市场整体质量.文章结论为我国证券市场公开信息披露政策的未来改革提供了有意义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渠道成员联合促销且存在双边道德风险下,考察了制造商对零售价和批发价的决策问题,指出双边道德风险下的最优市场价格应低于无道德风险下的对应价格。分析了市场潜在需求和价格敏感系数等外生变量对定价决策的影响,指出最优市场价格和最优批发价格随市场潜在需求的增加而增加,随价格敏感系数的增大而减小。最后运用数值分析对文中结论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允许投资者的跨国股票交易和异质交易策略,构建并发展了一个包含两国股票市场和相关外汇市场的三维离散非线性资产定价模型,分别在封闭和开放经济下,分西了三个市场的稳态价格特征。结果表明,封闭经济中,外国股市和汇率市场均在价值处形成唯一稳定状态,本国投机股市内生地存在三种不同稳定状态;开放经济中,三个市场同时呈现出复杂价格动态性和多重稳定状态,然而,非基本面稳态的定价偏差程度均依赖于本国股市中外国交易者的不同投机强度。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资产价格的过度波动等金融现象。  相似文献   

5.
以行为金融理论为基础,研究卖空限制下投资者异质信息与资产定价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市场上存在非理性信念时,投资者的异质信息差异程度在整体上与资产价格的误定价程度正相关;投资者过度自信时,资产价格被高估,当投资者对信息反应不足时,资产价格被低估;且理性投资者受卖空限制时资产的误定价程度最高。另外,在投资者信息差异影响一定的情况下,增大信息披露精度并不一定能降低资产的误定价程度。  相似文献   

6.
模型不确定性条件下稳健投资行为与资产定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确定性在很早以前就引起了经济学界的重视.本文通过一个异质偏好下的世代交叠模型,研究了模型不确定性偏好对资产定价的影响.结果发现,均衡时的资产价格与模型不确定性偏好成反比,并且随市场上稳健投资者数量的增加而降低.另外,本文的结论能够解释股票溢价之谜.  相似文献   

7.
基于DSSW模型的非有效市场构架,在信息市场操纵和社交网络的环境下,内生化情绪噪声交易者的投资决策,给出并分析跟随者与噪声交易者之间的均衡.结论显示:知情交易者操纵市场会增加价格的信息含量;非知情交易者操纵市场给价格带来噪声,价格的信息含量先增后减.适度悲观情绪是导致噪声交易者跟随交易的充分条件.此外,市场可能收敛到无噪声交易者、无跟随交易者、或噪声交易者和跟随交易者共存三种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8.
基于Brock和Hommes (1998)设计的异质信念理论框架,提出了异质信念下的投资者局部交互模型,同时构建了三种不同拓扑结构的社交网络,通过计算仿真实验发现:在由异质信念投资者构成的市场中,与无社交网络情景相比,社交网络的存在均会加重错误定价的程度,使其更加偏离基础价值,导致更为剧烈的价格波动,增加了资产价格的风险;而且投资者的决策越依赖社交网络,资产价格波动越剧烈,越偏离资产的基础价值,使得市场定价效率越低.最后,通过探讨社交网络影响资产价格的内在逻辑机制发现,投资者在社交网络中的交互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投资者信念异质化的程度,进一步使得投资者意见在局部范围内更加趋于一致,减少了投资者决策的多样性,从而加剧了资产价格的偏离.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随机利率下含交易对手风险的期权定价问题.假设具有随机波动率的标的资产价格与交易对手资产价值是随机相关的,且假设它们的跳跃都服从具有自刺激性的Hawkes过程.针对所构建的期权定价模型,求得了脆弱欧式期权价格的半解析表达式.数值分析中,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计算期权价格,发现所构建模型的期权价格要高于Poisson跳模型、固定相关模型和固定利率模型.此外,期权价值随违约边界值和破产成本比例的增大而减小;期权价值随标的初始价格和交易对手资产初始价值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股票市场的实际交易机制为参数, 构造了一个含有集合竞价和连续竞价的人工股票市场, 并采用改进的交易者混合策略三因素模型和交易意愿更新模型刻画了有限理性异质交易者的投资行为. 通过对不同市场状态下的重复仿真实验的统计和计量分析, 探讨不同回转交易制度对市场质量的影响. 研究发现, 在我国股市现有交易机制和投资者结构下, 当日回转交易机制的引入带来的市场流动性的提高是以波动性的增加为代价的; 稳定市场中的当日回转交易显著增加了单位波动下的流动性和市场效率, 从而改善了市场质量; 而增长或衰落市场中充斥着非理性当日回转交易行为, 加剧了波动性, 降低了定价效率, 从而使市场质量恶化. 因此, 建议应首先着力引导理性投资行为, 在理性市场中逐步放开回转交易制度才能有效提高市场质量.  相似文献   

11.
引入跳扩散过程描述石油价格的变化,在风险溢酬一定的假定下,推导出石油期货价格的动态变化模型和定价模型.通过石油期货价格数据对石油价格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石油价格具有两个显著特征:1)价格有明显的跳跃和均值回复特征,2)投资者对石油价格随机波动和跳跃风险要求正的风险溢酬.本文的另还利用两个期货价格序列对石油价格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它们可以用来确定风险溢酬参数,并用来分析石油价格的时间序列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计算了我国1996-2014年平均股权溢价,并通过基于传统效用函数及广义预期效用函数的资产定价模型计算的相对风险规避系数、GMM估计方法及H-J最小方差界验证了我国的确存在股权溢价之谜,以此构建灾难风险模型对我国股权溢价之谜进行解释,结论包括:1)我国1996-2014平均股权溢价为8.64%,股票收益波动性较大;2)我国的确存在股权溢价之谜,仅考虑广义期望效用函数无法合理解释我国股权溢价之谜;3)时变灾难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我国股权溢价之谜,尤其股市熊市模型更能体现灾难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从而影响资产价格风险溢价;4)我国股票收益率波动较大,而股息增长率波动较小,本文验证了灾难视角下股利价格比可以有效预测股票超额收益,为今后投资决策提供稳定科学指标和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一类考虑了投资者微观结构随机变迁、投资者行为存在羊群效应以及非理性情绪的高维行为资产价格模型,推导出行为期权定价偏微分方程,构建了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行为期权定价方法:首先,基于费曼卡兹公式推导出行为期权价格的迭代方程;然后,用神经网络来逼近迭代方程中的期权价格关于标的模型空间变量的梯度函数;最后,通过深度神经网络参数寻优得到期权价格。数值实验表明:相比蒙特卡洛方法,深度学习算法在计算高维标的资产的期权价格时,获得的结果不仅精度更好,而且效率更高;在相同精度要求下,深度学习算法所需要的仿真路径数更少。研究发现:市场中投资者的非理性情绪程度越严重,期权价格越高;股市微观结构调整速度和羊群效应,对不同成熟度的市场上期权价格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在不成熟市场上,股市微观结构调整速度越快,投资者的羊群效应越严重,期权价格越高;而对于成熟市场,投资者结构回复长期均衡以及羊群效应,均起到稳定期权价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存在信息更新的情况下,机构投资者完全串谋对IPO定价的影响。通过对初次询价阶段的分析,给出机构投资者的报价策略;通过对累积投标询价阶段的分析,给出发行方的最优定价策略。研究表明,配售比例、市场信息质量、参与申购人数、机构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程度以及私人信息质量均会影响首次发行价格,并且认为机构投资者串谋是引起IPO抑价程度加深的原因之一。分析表明,发行方可以通过控制配售比例降低串谋对IPO定价的影响。最后,通过数值分析对上述观点做了进一步的阐释。  相似文献   

15.
文章首先引入三角直觉模糊数来刻画投资者的犹豫程度和期权价格估计的不确定性,构建了基于三角直觉模糊数的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并用风险中性的方法给出了欧式期权价格的解析表达式,该结论是Yoshida更一般的情况.然后,本文进行了数值分析,给出了欧式期权价格的区间值,并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三角直觉模糊数的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更能体现投资者的犹豫程度.  相似文献   

16.
投资者异质信念下可转换债券赎回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可转换债券现有研究模型多建立在投资者理性范式之下,较少考虑投资者异质信念的影响,易造成可转换债券定价偏差,市场上所存在的众多异象如推迟(或提前)赎回至今也未能获得良好的解释.将行为金融理论引入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之中,采用投资者的后悔厌恶来表征投资者的异质信念,构建了投资者异质信念下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重点探讨了异质信念对可转换债券赎回策略的影响.理论模型及数值实验结果均表明可转换债券发行者的后悔厌恶情绪是可转换债券推迟(或提前)赎回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三角直觉模糊数的欧式期权二叉树定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刻画欧式期权价格估计值的不确定性和投资者的犹豫程度, 用三角直觉模糊数表示期权标的资产价格的变化因子,构建了三角直觉模糊数二叉 树定价模型,并用风险中性定价方法研究单期欧式看涨期权的定价问题. 研究发现: 欧式看涨期权价格表示为一个三角直觉模糊数,其值体现了投资者对期权价格估计 值的肯定程度、否定程度和犹豫程度;利用三角直觉模糊数的截集运算法则得到了 欧式看涨期权价格的区间值. 数值算例表明, 用三角直觉模糊数得到的欧式看涨期 权的价格比用三角模糊数得到的价格更能体现投资者的犹豫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价格预测信息传播动力结构与市场价格波动特征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一个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人工金融市场模型.在模型中,引入了动态有向图来表征异质投资者之间信息传播的邻居关系网络;投资者个体在邻居影响下进行价格预测与投资决策,从而形成市场价格.通过对仿真交易价格时间序列的R/S分析,发现邻居关系网络结构对于投资者预测的同质化有重要作用;投资者预测同质化倾向强的资本市场时,价格时间序列的易变性随之增强,市场价格趋于不稳定.  相似文献   

19.
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我们建立了一个一般化的情绪资产定价模型,表明投资者情绪对资产价格具有显著的系统性影响.模型中,情绪和信息是相对应的.知情者利用有价值的信息进行交易,使得信息融入价格之中;情绪投资者基于情绪进行交易.使得情绪融入价格之中;理性不知情者偶尔误把情绪当作信息,追逐情绪投资者,从而放大情绪冲击,使得资产价格远远偏离它的潜在价值.此外,情绪投资者的比重以及信息的质量等因素能够放大投资者情绪对资产价格的冲击,从而降低市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