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基于遥感的重庆市植被覆盖格局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88年、2007年Landsat5 TM和2000年SPOT2影像,以Erdas和ArcGIS软件为主要工具,对重庆市植被覆盖变化进行研究.首先提取重庆市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再利用等密度模型将植被指数转化为植被覆盖度,并按照相关标准进一步划分植被覆盖等级结构;其次从面积和植被覆盖景观格局指数中的区域多样性指数、优势度和均匀度等方面进行植被覆盖变化的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①随着城市的迅速扩张,城市植被覆盖度急剧下降,形势严峻;②在植被等级结构中,2级和5级一直呈现增长趋势,1、3、4级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且低植被覆盖有向高植被覆盖等级转移的趋势;③在市区,由于土地利用类型调整和旧城改造等原因,植被覆盖呈下降趋势,短期内可能进一步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2.
植被指数是遥感领域中用来表征地表植被覆盖,生长状况的一个简单,有效的度量参数.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植被指数在环境、生态、农业等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随着人们对于全球变化研究的深入,以遥感信息推算区域尺度乃至全球尺度的植被指数日益成为令人关注的问题.该文主要从NDVI、RVI、DVI三种常用植被指数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利用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通过ERDAS IMAGINE软件对都江堰市遥感影像图进行植被指数的提取以及计算,通过3种不同的植被指数进行分析比较得出该区域的最佳植被指数.  相似文献   

3.
植被覆盖度是衡量地表植被覆盖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许多方面作为重要参数输入。本文利用Landsat-7卫星提供的1999年ETM+遥感影像和Landsat-5卫星提供的2007年TM遥感影像,以定西市安定区为研究区域,对遥感影像进行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提取,并根据像元二分模型原理计算出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度。从结果中可看出研究区西南部植被覆盖有所增加,东北部植被覆盖有所退化。  相似文献   

4.
基于像元二分模型的植被慰盖度遥感信息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烨  孙建国  李庆 《科技信息》2013,(10):168-168,170
植被覆盖度是衡量地表植被覆盖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许多方面作为重要参数输入。本文利用Landsat-7卫星提供的1999年ETM+遥感影像和Landsat-5卫星提供的2007年TM遥感影像,以定西市安定区为研究区域,对遥感影像进行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提取,并根据像元二分模型原理计算出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度。从结果中可看出研究区西南部植被覆盖有所增加,东北部植被覆盖有所退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新疆阿克苏地区1991年、2001年和2016年TM/ETM+/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应用像元二分模型对植被覆盖度进行了估算,得到三期植被覆盖度等级分布图,并通过转移矩阵,对研究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25年来,阿克苏地区植被覆盖度总体呈现增长趋势,植被覆盖度60%以上的高植被覆盖区域面积显著增加,面积占比由1991年的7%上升至2016年的12.33%,而其他植被覆盖等级区域的面积均呈减少趋势.自然因素尤其是气候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研究区植被覆盖的增加,但短期内植被覆盖变化的主导因素还是人类活动的干扰.  相似文献   

6.
以监测北京市北部山区一延庆、怀柔和密云三区县10年间植被覆盖度变化为例,利用ETM/TM2001年和2010年两期影像数据,依据混合像元二分模型及NDVI估计植被覆盖度的理论方法,设计了模型应用技术路线,生成北部三区县两期植被覆盖度分级图及其统计数据,并对研究区植被覆盖状况进行时空动态变化分析。研究发现,2001年~2010年,研究区平均植被覆盖度总体呈上升趋势。该方法可快速、定量地反映研究区植被覆盖及变化情况,为研究区生态环境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植被覆盖度常作为检测植被状况的重要指标,因此可以通过估算植被覆盖度来对某区域的植被时空动态变化进行研究。本文对2007年和2016年两个时相的TM遥感影像进行遥感影像预处理操作,得到安庆市不同时相的植被覆盖图。利用植被指数法对安庆市2007年、2016年两个不同时相的植被覆盖度进行计算得到植被覆盖度数值,结合国家规定的植被覆盖度的划分标准对安庆市2个时相的植被覆盖度进行等级划分。最终结果显示,安庆市2007—2016年10年间的植被覆盖度变化较大,极低与低植被覆盖度等级的面积呈减少趋势,中、中高和高等级的植被覆盖度的面积明显增多,这说明10年间安庆市的植被生物量明显增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
大理苍山物种多样性丰富但生态系统相对脆弱,评估苍山植被覆盖度为改善苍山生态环境和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ENVI遥感软件对大理苍山自然保护区的4期遥感图像进行处理,提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利用像素二分模型对大理苍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覆盖度进行估算,对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原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001—2005年植被覆盖度从0.32上升到0.38,上升了0.06;2005—2009年植被覆盖度由0.38下降到0.35,下降了0.03;2009—2011年,植被覆盖度由0.35上升到0.45,上升了0.1。可见综合分析植被覆盖度的年际变化对大理苍山的植被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基于美国Landsat TM卫星遥感影像数据,通过ArcGIS10.0与ENVI5.1软件,提取并分析了玛沁县不同时期的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总体特征。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2010年、2015年的平均植被覆盖度依次为72.53 %、65.76 %、68.27 %,植被覆盖度fc>0.65的区域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达到60 %以上,植被覆盖总体情况良好;植被覆盖变化面积转移矩阵表明,近10年来植被覆盖度呈现出下降趋势,各级植被覆盖度减少面积近4 000 hm2,自然生态环境退化程度明显;玛沁县植被覆盖度减少区面积占比20.96 %,比重较大,植被覆盖不稳定并呈现退化趋势,自然生态环境亟待保护。  相似文献   

10.
基于美国Landsat TM卫星遥感影像数据,通过Arc GIS10.0与ENVI5.1软件,提取并分析了班玛县不同时期的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总体特征。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2007年、2015年的平均植被覆盖度依次为75.17%,74.23%,70.04%,植被覆盖度fc>0.65的区域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达到65%以上,植被覆盖总体情况良好;植被覆盖变化面积转移矩阵表明,中高等、高等植被覆盖度区域转出面积远远大于转入面积,近15年来植被覆盖度呈现出下降趋势,自然生态环境退化程度明显;班玛县植被覆盖度减少区面积占比16.18%,比重较大,植被覆盖不稳定并呈现退化趋势,自然生态环境亟待保护。  相似文献   

11.
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植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万木林是我国中亚热带一处以常绿阔叶林为保护主体的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丰富,计有维管束植物160科580属1199种.区系成分中以泛热带分布、北温带分布、热带亚洲分布和东亚分布为主,分别占424个野生种子植物属的29.0%,15.1%,13.0%和11.3%.植被类型多样,包括了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暖性针叶林和暖性灌草丛等4种类型.万木林另有10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亟需加以妥善保护.  相似文献   

12.
植被恢复与重建的生态功能特征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恢复、修复或重建被破坏的森林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可增加林冠对降雨的截留作用,其凋落层是巨大的水分蓄积库,增强了系统水分涵养功能;植被的恢复和重建,通过改良土壤理化性质,达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壤水分的入渗和土壤储水量,减少地表径流。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分析了河南大别—桐柏山区灌丛植被形成的主要原因。依其结构、组成及外貌特点分为常绿阔叶灌丛、落叶阔叶灌丛两个植被类型,28个群系。对于灌丛植被的改造利用,提出了保护山顶、山脊和陡坡上的灌丛,发挥其生态效益;改造含有乔木树种的灌丛,加快森林植被的恢复;根据地形、土壤,选择某些灌丛进行人工造林;合理利用较大经济价值的植物,促进山区经济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砖窑沟流域的植物区系、植被类型及分布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记述,并就植被利用、改造和开发问题提出了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90个以上样地植被调查和野外填图资料为基础,以群落的优势成分为单元,编制厦门市9个主要海岛(火烧屿、鼓浪屿、鸡屿、鳄鱼屿、大士屿、大屿、大嶝岛、小嶝岛和角屿)的现状植被图,共正编图例13个,补充符号13个,较确切地反映厦门市海岛的植被分布现状,为特区的规划提供基础资料和作为开发区边际环境的综合指示。  相似文献   

16.
大老岭森林公园的植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大老岭森林公园主要植被类型的结构与组成特征,植被类型计4个群系钢,13个群系。由于处于中亚热带北缘以及海拔高度差异较大,植被的类型与组成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17.
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现存喀斯特森林植被较少,但该地区的环境条件有利于植物生长,只要充分应用植被演替规律。加强植被保护,有社会经济条件作保证,就可能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森林植被。本文列举了一些实例说明。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太行山南段植被的生态环境植被类型组成和分布作了初步探讨,论述了6个植被型、27个群系,并对植被的合理利用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RS技术的闽江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闽江流域为研究对象,以RS为技术手段,借助ERDAS、ArcGIS、EXCEL等处理软件,采用植被指数法,根据像元二分原理,建立用VBIS复合植被指数估算植被覆盖度的模型,生成闽江流域植被覆盖度分级图,并对其格局变化进行分析与评价,揭示出闽江流域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