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氯化铵焙烧提取稀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用氯化铵作为固体氯化剂来氯化稀土氧化物制取稀土氯化物的工艺。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氯化铵用量三个因素对稀土氯化物浸出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较合适的反应条件:焙烧温度350℃,焙烧时间100min。NH4Cl:稀土样品为12(摩尔比),稀土的浸出率达到了90%以上。  相似文献   

2.
稀土精矿碱法生产氯化稀土过程中在回调后产生的回调渣(除杂渣)再次加片碱碱转处理,提取渣子中的氯化稀土成分,提高精矿的出料率,最大限度回收稀土,降低消耗。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低锌低镁氯化稀土的新型工艺,该工艺采用分组余液沉淀法,以企业自主生产的分组氯化稀土溶液和工业碳铵、工业盐酸为原料,以分组碳酸稀土为前躯体,通过对沉淀条件和分组碳酸稀土综合质量的控制,借鉴成熟的浓缩工艺,在一定条件下浓缩结晶得到品位为45.5%左右的分组氯化稀土,该方法可实现工业化连续生产,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4.
近日,由包钢稀土下属子公司内蒙古包钢和发稀土有限公司与内蒙古科技大学共同承担的"混合型轻稀土资源清洁高效提取新技术及应用"取得两项重大技术突破。第一项技术是从50%稀土精矿开始,将分馏萃取理论引入到稀土精矿再精选工艺中,得到高品位稀土精矿,该技术不仅可高效提取稀土,综合回收伴生元素,还具有不产生有害废气、废渣量少、生产成本低等显著优点。第二项技术是以65%高品位稀土精矿为原料,浮选分离得到单一氟碳铈精矿和独居石精矿,该  相似文献   

5.
丰富的稀土文献资源兰州大学化学系张明凤谢林会杨蓉晖被称为工农业生产“维生素”的稀土,属于战略资源和高科技材料,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利用我国丰富的稀土资源,全面、系统地了解国内外稀土文献资源是十分必...  相似文献   

6.
用Al-8.5%RE中间合金和氯化稀土分别对ZL102合金进行变质处理。结果表明氯化稀土的变质效果和抗变质衰退能力均优于中间合金,在其变质后的合金液中稀土主要以单原子存在,所得变质组织要比中间合金变质后的组织理想。  相似文献   

7.
废FCC催化剂(废石油催化炼化催化剂)中含有2%以上的富La或富Ce稀土,用盐酸浸取后可得到含有稀土元素和非稀土杂质的氯化稀土溶液。研究用P507(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HEH/EHP)从盐酸介质中萃取稀土的工艺方法,考察萃取分离稀土的主要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可以从P507-煤油-盐酸体系中有效地萃取出稀土元素,较好地实现稀土元素和非稀土杂质的分离,其较优工艺条件为:萃取剂浓度(P507体积分数)为60%,浸取液pH为2.5,萃取相比为2:1,萃取平衡时间为30 min;负载有机相直接用盐酸进行反萃得到氯化稀土溶液,反萃盐酸浓度为2.0 mol/L,反萃平衡时间为60 min。该方法工艺简单,解决了废FCC催化剂的处理问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回收稀土金属。  相似文献   

8.
用不同浓度的硝酸稀土和氯化稀土处理小麦幼苗,发现低浓度可以促进干物质累积和根茎生长,高低浓度均对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氮素吸收有增加的趋势,但两者不是同步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刘名清 《科技资讯》2009,(21):131-131
本文主要介绍NdFeB废渣中回收稀土的前处理流程,达到进革取分离料液非稀土杂质合格要求,稀土总回收率大于95%,生产过程稳定。  相似文献   

10.
 梳理了美日欧重构稀土供应链的行动,分析了重构的动因和可能性,识别了重构对中国稀土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表明:(1)目前,通过重构稀土供应链,美日欧已初步建成了独立于中国的稀土资源供应链体系;(2)重构的理论依据在于保持美日欧在稀土高端应用领域的比较优势,现实依据在于保障美日欧等国稀土产业供应安全,因此重构稀土供应链是美日欧的一项长期战略;(3)在重构稀土供应链的影响下,美日欧陆续恢复对稀土矿的开采,稀土供给格局发生较大变化并逐渐走向多元化,中国稀土资源供应优势地位正逐渐降低;(4)根据稀土永磁材料的产量和新能源单车所耗钕铁硼磁材2种方式,预测到2030年稀土需求将达60多万t,而供给仅为35万t,远不及稀土的需求量,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缺口会越来越大。因此建议:(1)充分利用国内国外2种资源、2个市场,建立多元化稳定的稀土供应格局;加大稀土供应满足市场需求,稳定稀土原材料价格,提高资源掌控力和资源保障力;(2)延伸产业链,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规划稀土重点应用领域,加大稀土高端材料及其应用领域的研发力度,实现技术突破,破解稀土产业“低端锁定”困局;(3)加强稀土产业链、政策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提升中国稀土全产业链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稀土在农业上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稀土在农业上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李存雄,孟德斌我国稀土资源居世界首位,贵州的稀土储量也居全国各省前列。如何开发利用这种资源是目前紧迫的研究任务。稀土农用是合理利用的重要途径[1]。稀土及其配合物对植物的作用机理,虽然还没有弄清其全部过程,但是,它对植物...  相似文献   

12.
中国稀土开发现状1.中国稀土的国际背景稀土资源在全球分布广泛,大约有34个国家拥有稀土储量。其中,亚洲14个国家、欧洲6个国家、非洲10个国家拥有稀土资源,南美洲的巴西和大洋洲的澳大利亚也拥有丰富的稀土矿藏,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探测出稀土储量。稀土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战略性资源,随着其在新能源、航天航空、电子信息等高端技术领域应用的日益广泛,全球围绕稀土的争夺进入白热化。如,日本与越南、印度、蒙古、哈萨克斯坦及吉尔吉斯斯坦等5个国家合资兴建稀土企业;马来西亚也正建造稀土加工  相似文献   

13.
蒋厚义  龚刚明 《江西科学》1997,15(4):217-221
结合矿山工艺研究了难溶稀土草酸盐转化反应的工艺参数,提出用碳酸铵盐转化传统的稀土草酸盐中的无价值草酸物质直接用于提取稀土工艺。四次循环模拟工业试验结果表明,草酸循环使用率53.4%,产品质量提高,生产费用降低。  相似文献   

14.
本文合成了十三种未见报道的稀土二茂铁丙烯酸配合物,并经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和热谱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组成.此外,还测量了部分配合物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对其结构异构体进行了分类.1 稀土配合物的制备二茂铁丙烯酸(HL)是以二茂铁为原料,参照文献[1]和[2]合成的.氯化稀土由纯度大于99.9%的氧化物制备,稀土配合物是在无水乙醇溶液中,按摩尔比RE∶HL=1∶3计量,由RECl_3和  相似文献   

15.
乳状液膜法分离稀土中的非稀土杂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瑞华 《江西科学》1996,14(4):211-217
探讨了乳状液膜从稀土浸出液中提取稀土的可能性。考察了流动载体、料液类型、无机盐、表面活性剂种类,水乳比、NaAc用量和膜回用对乳状液膜提取稀土工艺中浓缩和分离非稀土杂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工艺是可行的。稀土提取率达85% ̄97%。富集液中稀土浓度达40 ̄90g/L。稀土氧化物纯度大于99%。比较了乳状液膜法和现行工业法所得稀土氧化物的分析结果。分析数据表明,乳状液膜法能显著地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6.
氯化铵焙烧法从混合型稀土精矿中回收稀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氯化铵焙烧法分解包头混合型稀土精矿回收稀土。实验确定了矿物固氟和氯化焙烧的最佳条件:固氟温度为600℃,固氟剂用量为m(ore)/m(MgO)=3:1,固氟时间80min;氯化剂用量为m(NH4Cl)/m(ore)=2:1,氟化焙烧温度500℃,氯化时间80min,在优化条件下,稀土的回收率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17.
利用我国资源丰富的稀土 ,结合瓷厂的釉料 ,研制了变色、着色新型稀土陶瓷釉料 .配合X—射线、差热分析确定其组成和烧结温度 ,并进行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原料配比对成釉影响的研究 .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占有量最大的国家,也是国际市场上最大的稀土输出国.中国以30%的世界储藏量供应着世界稀土市场95%以上的份额.长此以往,会给我国带来难以避免的资源和环境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19.
添加稀土硝酸盐氟碳铈矿的热分解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寻求较低温度下分解氟碳铈矿的方法,用TG DTA热分析技术研究了添加稀土硝酸盐(质量分数为5%)后氟碳铈矿的热分解过程,并用XRD方法分别对430℃和510℃下焙烧产物进行了物相分析·研究结果表明:430℃下不添加稀土硝酸盐时,氟碳铈矿只是部分分解,加入稀土硝酸盐后可以完全分解,分解产物主要是REOF,2CeO2·CeF3和少量的4CeO2·Ce2O3;510℃下氟碳铈矿完全分解,加入稀土硝酸盐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中国稀土资源的储量、产量和用量等方面分析了稀土总体规模情况,梳理了目前中国稀土开发的优势,并列举了国际稀土资源的开发情况,为中国稀土产业如何进行供给侧改革提供了数据参考.上到国家政策层面,下至企业操作层面,中国稀土产业都应将制造精细化、集约化、管理现代化、销售市场化、科研创新化、稀土人才培养长期化作为重点来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