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联合正念减压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5例,按入院的前后顺序分为对照组、运动组、联合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运动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运动康复治疗,联合组在运动组的基础上联合正念减压疗法治疗.观察比较3组患者焦虑(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左室射血分数(LVEF)、脑尿钠肽(BNP)水平、6 min步行距离(6-MWT)、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评分(MLHFQ).结果治疗12周后,运动组与联合组SAS、SDS、LVEF、BNP、6-MWT及MLHFQ评分均优于对照组,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各指标显著优于运动组(P0.05).结论运动康复联合正念减压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探讨全科护理对老年慢性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兰州市肺科医院收治的98例老年慢性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全科护理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7.96%显著高于对照组79.59%(P0.05)。全科护理能有效提高慢性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且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观察穴位按摩结合康复锻炼用于脑中风患者康复护理中的效果。选取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中风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编号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药物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穴位按摩护理,两组均连续实施护理2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明显升高,且观察组生活质量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按摩与康复锻炼相结合对脑中风患者进行康复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探讨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将兰州兰石医院收治的84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按照护理方案不同分为早期康复组和常规护理组,其中早期康复组在生命体征稳定后24h开展护理,常规护理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并观察2组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护理后2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均有所改善,其中早期康复组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早期康复组生活质量主观感受、自身健康情况主观感受、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5个领域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运动康复疗法提高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选择2017年8月—2018年10月间诊断为老年心功能不全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原则和患者参与意愿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40)进行常规治疗指导;康复组(n=40),采用CPET评估,制定个体化运动康复疗法,功率车配合弹力带、铔铃、八段锦或24式太极拳,30min/d。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PET指标、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超声心动图、6min步行距离(6MWD)、生活质量(QoL)评分等指标。所有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均完成全程运动康复36周。治疗前,对照组与康复组患者各项指标及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康复组患者实验数据及QoL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经过36周运动康复疗法可显著提高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生活质量,是心血管二级预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探究协同护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在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选取甘肃省陇西县第一人民医院老年高血压患者70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协同护理模式,观察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对照组高,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给予老年高血压患者协同护理模式,能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生活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评价协同护理工作模式在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本组实验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武威肿瘤医院住院的42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1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协同护理模式给予健康指导。对比分析两组药物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水平、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水平、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协同护理模式有助于医护患共同参与促进疾病的康复,很好的发挥了预防、治疗及护理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行早期肺康复治疗的效果。将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接收的8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1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肺康复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FEV1、FVC、FEV1%)、活动能力(6MWD)及生活质量(CAT)评分变化。治疗前后两组患者FEV1、FVC、FEV1%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6MWD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6MWD均显著变长(P0.05),且观察组患者6MWD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AT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T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CAT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行早期肺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活动耐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探讨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指导对乳腺癌切除术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选择在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乳腺癌切除术治疗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指导。对比两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两组干预后患者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对乳腺癌切除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指导,可明显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观察集束化护理干预用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实际护理效果,探讨该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编为观察组,同时回顾性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编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PACHE II评分、住院时间及病死率。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前APACHE II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第7d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情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较对照组短,且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集束化护理干预用于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显著提升了治疗效果,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病死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护理效果。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陇西县中医医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86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康复护理,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价两组患者吞咽功能的能力,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三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和生活质量(SF-36)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吞咽功能改善有效率。观察组吞咽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SSA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三个月后观察组ADL、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9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26%(P0.05)。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可明显恢复患者的吞咽功能,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并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分析探讨在心脏介入围手术期应用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的临床应用效果。选择在庆阳市人民医院接受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此次研究需求的患者共计74例,患者入院接受治疗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将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应用护理安全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措施的应用价值。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相关指标,观察组心功能指标相较于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组间数据对比差异为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差错评分较低,数据对比差异均为P0.05。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心脏介入围手术期应用护理安全管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减少了护理风险事件以及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能够有效改善护患关系,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冯彩霞 《甘肃科技》2021,37(20):151-153
探究微信平台随访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将医院在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02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随访护理,观察组给予微信随访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ADL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ADL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观察组安全用药管理、饮食管理、生活起居管理、康复锻炼评分及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微信平台随访护理对脑卒中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是一种值得尝试、推广的院外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分析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应用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根据随机信封法将定西市陇西县第一人民医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4例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对照组(n=32)、干预组(n=32),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干预组患者常规护理+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分析两组负面心理、生活质量评分。负面心理对比显示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显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负面心理、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探索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2012—2016年符合标准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3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并对其进行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依从率以及生活质量方面的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6.
探讨早期心理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选取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7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护理(遵医嘱用药、降颅内压、改善脑循环和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等),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处理基础上实施早期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和治疗依从率,通过问卷方式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两组HAMA评分、HAMD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HAMA和HAMD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上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态度、健康宣教和心理干预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心理护理可减轻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改善遵医行为,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脑梗塞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随机抽取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甘肃省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脑梗塞患者124例,通过抽签方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和健康教育,3个月后调查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情况。两组患者护理后四肢行动情况、生活自理能力、心理状态、社交活动、人文关系、总生活质量评估都较护理前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提高幅度较对照组高(P0.05)。对脑梗塞患者急性早期康复护理和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探讨精细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肺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选取于本院诊治的老年肺炎患者12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精细化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精细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肺炎患者的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医患和谐,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探究循证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探讨分析标准化护理程序在心力衰竭患者危重期的应用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接治的126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给予标准化护理程序)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每组各63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血压和心率变化以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的病死率、致残率、急救反应时间、院内反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物质生活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化护理程序在心力衰竭患者危重期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减小致残、致死率和增加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