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武舫  熊伟  田智慧 《河南科技》2006,(11):52-53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废污水排放量增加迅速,河道、水库、地下水体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经过郑州市区的贾鲁河、金水河等河流水质均超出其水质功能类别,严重影响了水资源利用和周边人民的身心健康.同时,由于地下水超采,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大范围降落漏斗,已被污染的地表水下渗很容易引起地下水污染.由于水质恶化,导致原来可以利用的水资源现在不能利用或利用范围受到限制,从而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紧张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含量大、更新速度慢,因其所在位置,其污染具有持续性和隐蔽性的特点。本文总结出污染地下水的主要原因,并根据污染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探讨出科学合理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办法,为科学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刘华琳  焦瑞  徐晓民 《河南科技》2013,(17):189-190
地下水资源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对地下水资源的特性认识不足,在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随着地下水开采量的持续增加,超过了地下水承载能力,导致采补失衡,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的地下水超采问题随之凸现,造成了地下水位下降,诱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并日趋严重。该文研究了达茂旗境内主要植被种群及分布特征,对内蒙古草原的优势植被种群进行了确定,得出了植被生态与地下水的适宜范围,对典型干旱草原区地下水开采生态系统风险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类生产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的固体、气体及液体废物越来越多,从不同途径对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目前,发达国家已经着手对污染地下水进行修复,原位修复(in—situ remediation)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渗透反应墙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地下水污染的原位修复技术。PRBs目前正逐步取代运行成本高昂的抽出-处理(P/T)技术,成为地下水修复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1990~2008年甘州区地下水资源资料,对该区域井灌区和井河混灌区地下水资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水、地等资源配置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2000年黑河调水以来,地下水位逐年大幅下降,黑河中游水源涵养功能逐渐减弱,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低下,地下水污染严重超标,供需矛盾加大。地下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黄河流域地域辽阔,人口稠密,在全省经济平衡发展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经济发展中对水资源的依赖程度很高,目前在甘肃地表水利用程度已达到相对饱和的条件下,对其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可开发利用资源量,开采资源量进行了分析计算,并对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我国地下水资源的利用和监测现状,并对我国的二次水资源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希望以此能够引起相关部门及人员对保护地下水资源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量剧增。本文分析了我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地下水超采、生态问题以及地下水污染三方面问题,提出了地下水合理利用与保护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9.
利用近50 a来(1958年~2000年)翔实的资料,系统地分析了河西走廊水资源演变特征,并采用均衡法对地下水资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出山地表水资源总量71.291亿m3/a,平原区地下水总的补给量为59.443亿m3/a,总的排泄量为75.850亿m3/a,为负均衡.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山地表水径流量的年际变化相对比较稳定,没有明显的减少和增加趋势,随着中游地区工农业用水量的增加和水利化程度的日臻完善,地下水补给量明显减少,已经引起了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泉水资源大幅度衰减等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0.
根据驻马店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和目前水资源开发现状,综合分析可以被利用的水量,采取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与浅层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相加,再扣除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与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两者之间重复计算量的方法估算。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然而由于人们保护意识的浅薄,我国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方法并不合理;同时,由于工业、农业、生活等原因,我国地下水正面临着程度更深、范围更广的污染趋势。本文阐述了我国地下水开发利用与污染的现状,借以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正>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剧增,灌溉农业扩大,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人类社会对水的需求量急剧增长。同时由于城乡污水大量排放,地表水和地下水源不断受到污染。可供人类利用的水源日益短缺,部分地区河道断流、湖泊干涸,地下水层下降,地面下沉,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因此,水资源的问题已引起全世界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3.
垃圾填埋场的主要危害在于垃圾淋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以洛阳市某垃圾场为例,运用MODFLOW和MT3D软件模拟分析以氯离子为代表的污染组分在未来对地下水的污染程度.结果表明:(1)在垃圾场运营早期,地下水中的污染组分浓度增加明显,污染羽快速向下游扩展,迁移距离达到700 m,而随着污染物迁移距离的扩大其浓度和扩展速度都开始降低;(2)污染物运移距离在2050年接近1 km,将会影响当地居民的饮水安全,因此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以南京溧水某生活垃圾填埋场作为研究对象,详细调查水文地质条件,概化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利用Feflow软件对该场地进行建模和拟合调参,选取特征污染物氨氮作为模拟对象,对地下水污染物的运移规律进行了模拟。模型考虑防渗有效与防渗失效两种工况下污染物的运移规律,模拟污染物在100天、1 000天、5年、10年和20年的迁移规律、污染范围及浓度情况。结果表明:在防渗有效时,污染物20年内运移的最大距离为18.16 m,污染总面积为57 996.05 m2;防渗失效时,污染物运移主要受水力梯度影响,污染物20年内运移的最大距离为386.89 m,污染总面积为97 528.26 m2。模拟结果旨在为垃圾填埋场的污染防治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重庆金佛山地区岩溶泉水遍布,但是各个泉点的水质却有较大差异.利用地下水的化学性质,如pH,电导率Υ,HCO-3、Ca2+、Mg2+、Na+、K+、SO42-、NO-3和Cl-等的质量浓度进行因子分析可以分辨出自然过程和人类因素对地下水的影响.2009年1月在重庆金佛山地区采集36个岩溶泉水样,分析结果表明:金佛山岩溶泉的水化学成分具有较大的空间变异.利用SPSS中因子分析方法,得到基于水中离子和地球化学过程解释的地下水水质特征及其形成的4个因子:水-岩作用是地下水中SO42-、F-、K+、Sr2+和Ca2+形成的共同因素,Mg2、HCO3-主要受土壤等因子影响,Na+、Cl-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人类活动主要影响水中的NO-3.以上4种因子可以解释金佛山岩溶地下水水质形成的87.58%,其中水-岩作用可以解释55.56%,是影响金佛山地区岩溶水水质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水安全形势严峻,水资源短缺,水污染非常严重。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安全的重要保障。根据地下水的水力特征和埋藏条件,将其分为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根据地下水的储存与出露状况,将其分为潜水、承压水、裂隙水和岩溶水四类。本文主要对地下水的分类及特征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高晓宁 《河南科技》2013,(12):189-190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之一。本文在介绍地下水环境现状及其危害的基础上,剖析地下水污染来源,以此提出地下水污染防治的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8.
二氧化氯协同消毒剂发生器在城市给水中的应用郑州市自来水总公司设计科研所李莉,王宇红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淡水资源的日益减少,现有水资源的不断污染,更增加了水净化和消毒的必要性。在城市给水...  相似文献   

19.
由于越来越复杂的工业污染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不断增加的城市污水也没有有效地治理,哈尔滨市地表水及地下水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对哈尔滨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产生了有害的影响。本文对哈尔滨市废水处理方向进行研究,为哈尔滨市废水治理与回收利用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住宅供暖应用的现状,分析了一种全新的地热+高温地下水水源热泵的供暖方案。在比较了各种常规的供暖模式的经济及环保效益的同时,为低温地热水、尾水中低品位余热水资源提供了一种高效、合理的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