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果蝇无飞翔能力突变型6148的遗传及神经肌肉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德南 《科学通报》1987,32(3):213-213
行为遗传学一般的研究方法是先利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发点突变,然后设计一种筛选装置,筛选所需要的行为突变型,得到所要的突变型后进行基因定位,再测定行为突变型在神经通路即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及效应器官的什么部位、什么时间发生缺陷,以揭示突变基因与行为的关系。利用这种方法,Koana等人已筛选到果蝇X染色体上影响飞翔  相似文献   

2.
康琳  孙磊  喻红  周伟国  赵寿元  李昌本 《科学通报》2002,47(12):916-921
Wolbachi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各种节肢动物体内经母系细胞质遗传的胞内共生菌。它能够改变宿主的生殖和发育行为,引起细胞质不亲和(cytoplasmic incompatibility,CI)、孤雌生殖、雌性化和雄性致死等现象,但是其间的分子生物学机理迄今尚不清楚。采用RDA(representat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代表性差异分析)和LM-PCR(ligation-mediated PCR)等方法,通过研究Wolbachia不同品系基因组之间的差异,从来自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CantonS的Wolbachia(wMelCS)中克隆到了噬菌体相关尾蛋白基因prtp(phage-related tail protein),同时从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yw67c23中的Wolbachia(wMel)中克隆到了同源基因。通过研究prtp在不同Wolbachia品系间的表达,发现PrTP可能不直接参与CI过程。体外果蝇S2细胞的瞬时转染实验结果证明了prtp基因内双向核定位序列(bipartite 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 sequence,NLS)的功能,prtp基因的存在为噬菌体介导的基因水平转移(horizontal gene transfer,HGT)提供了直接证据,并提示其在Wolbachia的生殖特性中可能扮演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用ENU诱导斑马鱼突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马鱼作为一种脊椎动物发育模型, 正越来越受到重视. 用ENU诱变的方法, 建立了320个斑马鱼F2家系. 通过对F3代胚胎的表型观察, 鉴定在外包、体轴、体节、头部、心血管系统等表现异常的突变体. 目前已获得35个突变品系, 其中以体轴和体节异常的突变体为主. 这些突变体斑马鱼品系的建立为克隆突变的基因、研究胚胎早期发育机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果蝇3个新的小分子非编码RNA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比较基因组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了果蝇属中5种果蝇全基因组内含子区域的保守序列, 获得了3个新的非编码RNA基因. 其中一个为具有典型的box C/D家族保守元件及结构特征的核仁小分子RNA基因, 其功能序列可介导28S rRNA的C2673位点的核糖甲基化修饰. 另外两个为miRNA基因, 其转录序列可形成典型的miRNA前体茎环结构; 在果蝇发育的4个时期均可表达产生长度为23个核苷酸的成熟RNA分子. 结果还表明, 在长度为100~500 bp区间的黑腹果蝇基因内含子中存在396个多物种保守序列(MCIS), 这些序列除编码小分子RNA外, 还可能与影响基因转录或转录后加工的顺式元件有关.  相似文献   

5.
三位与果蝇打交道40余年的胚胎遗传学家荣获了1995年诺贝尔医学奖,他们是美国学者爱德华·路易斯、埃里希·维绍斯和德国学者克里斯蒂安·尼斯莱因—福尔哈德。他们因“发现了控制早期胚胎发育的重要机理”而获此殊荣。 最早应用果蝇进行生物学研究的是哈佛大学学者伍德沃思,那是在1900年。后来伍德沃思将果蝇推荐给卡斯尔,并指出果蝇可能是遗传学研究的最佳实验模型。卡斯尔  相似文献   

6.
MBLL cDNA的克隆及组织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果蝇的mbl基因编码一个核蛋白,含有2个Cys3His锌指基序。mbl基因的突变将影响果蝇所有光感受器细胞的分化。根据与mbl基因高度同源的人EST AA086139设计PCR引物,筛选胎儿脑cDNA点阵文库,得到一个人cDNA,命名为MBLL。  相似文献   

7.
金鹏  田甜  孙智慧  孟安明 《科学通报》2004,49(20):2078-2082
斑马鱼作为一种脊椎动物发育模型,正越来越受到重视。用ENU诱变的方法,建立了320个斑马鱼F2家系。通过对F3代胚胎的表型观察,鉴定在外包、体轴、体节、头部、心血管系统等表现异常的突变体。目前已获得35个突变品系,其中以体轴和体节异常的突变体为主。这些突变体斑马鱼品系的建立为克隆突变的基因、研究胚胎早期发育机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人类长寿的愿望或许要靠果蝇来帮助实现。20年以前.科学家已经开始利用果蝇研完长寿的奥秘。去年美国加州大学罗斯教授在第五百代果蝇中发现了长寿型果蝇,但是这仅仅是偶然发生的事件。最近科学家在果蝇体内发现一种变异基因,称为"印地"(I’m not dead yet.简称 Tndy)。科学家推测,由此开发出的药物将有延年益寿的功效和减肥的效果。美国康涅耿克州立大学健康研究中心的 S.L.赫尔方教授和同事们在一次  相似文献   

9.
沈建华 《科学通报》1986,31(12):945-945
文献报道了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 Coq.)抗拟除虫菊酯品系P_y和敏感品系S幼虫细胞色素P-450——微粒体单加氧酶系的终端氧化酶——差光谱研究的结果。确认P-450水平和性质的变化是抗性产生机制之一,单加氧酶系可以催化各种外源化合物(包括杀虫剂在内)的生物转化,这一反应首先要求底物和氧化态P-450活性部位结合,这是整  相似文献   

10.
以果蝇为材料, 检测ncRNA在物种间表达的保守性. 选取在黑腹果蝇(D. melanogaster)研究中获得的12个性腺特异表达的ncRNA基因, 用RT-PCR技术分别对黑腹果蝇及其近缘物种D. simulans, D. yakuba, D. pseudoobscuraD. virilis的头部、精巢和卵巢进行了ncRNA转录信号的检测. 结果显示, 在果蝇中, ncRNA的表达与否及表达强度(表达图谱)在种间有显著差异, 并体现出组织特异性的明显变 动, 表明ncRNA的表达在近缘物种间的保守性很低.  相似文献   

11.
陈洪文 《科学通报》1973,18(2):87-87
我们于1958年开始农作物辐射育种,相继选育出大豆黑农四号等新品种六个,新曙光一号等春小麦新品种两个以及大豆、小麦、玉米等许多优良的突变品系和类型。本文只简要报道春小麦新品种新曙光一号的育成过程.  相似文献   

12.
Wolbachia感染显著提高果蝇的嗅觉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宇  王玉凤 《科学通报》2009,54(5):596-602
以拟果蝇Drosophila simulans为研究对象, 采用嗅觉陷阱并结合T-迷宫法测定了Wolbachia感染对果蝇嗅觉反应的影响. 同时, 采用定量PCR方法, 研究了果蝇嗅觉反应能力与其体内Wolbachia的密度和4个嗅觉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 结果表明, Wolbachia感染能够显著提高果蝇的嗅觉反应能力, 表现为寻找食物的时间缩短, 被陷阱捕获的百分比增大, 对气味更加敏感. 随着嗅觉反应时间的延长, 果蝇体内的Wolbachia密度呈减少的趋势. 15日龄果蝇体内的i密度, 在不同嗅觉反应时间的果蝇体内存在显著差异, 果蝇体内Wolbachia的密度越高, 嗅觉反应能力越强. 嗅觉反应能力强的果蝇, 其体内嗅觉受体基因or83b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嗅觉反应能力差的果蝇. 结果表明, Wolbachia可能通过调节宿主嗅觉相关基因的表达, 从而提高宿主的嗅觉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3.
果蝇是一种社会化动 物,科学家常常用它做实 验,研究人类社会.在最近一项实验中,科学家将果蝇单独隔离,然后与群居的果蝇进行对比.结果发现,独居的果蝇睡眠更少、进食更多.  相似文献   

14.
从1995年诺贝尔医学奖谈起奇云编译为什么鸟能长出翅膀在天空飞翔,而人却没有翅膀只能在地上行走?为什么有的果蝇没有触角,有的则在长触角的部位生长出一对前肢?为什么有的人生下来不是有眼无珠,就是缺胳膊少腿?所有这些,都与神奇的“同源异形金基因”(hom...  相似文献   

15.
吕静  李繁  陈三凤  李季伦 《科学通报》2005,50(16):1725-1730
从水稻根际分离筛选出1株降解卵磷脂的有机磷降解细菌菌株S2, 通过形态指标、生理生化性状、16S rDNA序列、(G+C)含量以及DNA-DNA杂交分析, 鉴定为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lcaligenes). 采用双亲接合的方法将带有Tn5转座子的质粒导入产碱假单胞菌S2菌株中进行转座子插入诱变, 从5000个卡那霉素抗性的Tn5插入突变株中, 筛选到3株丧失解磷能力的突变株(M808, M1329和M1400)和1株解磷能力增强的突变株(M20). 对Tn5插入位点的基因进行DNA测序表明, 丧失解磷能力突变株中被突变的基因分别是xcpS, xcpXxcpW, 它们分别编码XcpS, XcpX和XcpW蛋白, 这些蛋白是细菌Ⅱ型分泌途径中的主要成分. 将xcpS, xcpXxcpW基因分别构建在pLAFR3载体上, 通过双亲接合的方式分别导入上述M808, M1329和M1400三个丧失解磷能力突变株中进行功能互补实验, 结果表明这3个基因都能使各自相对应的突变株恢复解磷能力. 以上结果表明, 在产碱假单胞菌中卵磷脂酶的分泌是通过Ⅱ型分泌途径来完成的. 解磷能力的丧失可能是由于Tn5插入xcp基因簇中的某一基因破坏了卵磷脂酶向胞外的分泌, 造成突变株不能降解有机磷. 在解磷能力增强突变株M20中, 被突变的基因与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O1中的chpA基因(参与细菌的颤动)同源性达88%.  相似文献   

16.
果蝇是遗传学的经典实验动物,已故著名的遗传学家摩尔根曾以果蝇的变异、遗传,创立了基因学说。今天在人体科学研究中,也用上了果蝇,《气功外气对果蝇寿命作用的初步观察》一文即是一例。我们希望作者将来能更进一步研究外气对果蝇遗传、变异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邵伟 《科学通报》1964,9(2):169-169
许多学者的实验研究证明,低浓度抗生素,其中特别是链霉素,对动植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放射损伤有防护作用,而高浓度又对放射损伤有加强作用。但是关于抗生素对哺乳动物生殖细胞是否也有防护作用,尚无多少文献可查。只有个别学者证明链霉素对果蝇性细胞早期发生的自然突变有防护作用,和报导青霉素对果蝇生殖细胞的放射损伤有防护作用。我们研究了低浓度链霉素对小白鼠生殖细胞染色体放射损伤的防护效果。实验用20-25克体重的小白鼠,在照射前8小时由腹腔注入0.2毫升生理溶液,其中溶有不同浓度的链霉素硫酸盐(见表  相似文献   

18.
位于日本东京的中央大学两名专家研究了所谓飞蛇(Chrysopelea)的不寻常空气动力学特性。这种小型爬虫类动物栖息在南亚的热带雨林中,身上没有像飞鼠、飞蜥蜴、飞蛙身上那样的翼膜,然而却也能一样在空中“飞翔”。飞蛇“飞翔”时,先倒挂在树枝上,头部会突然昂起,随即身体用力以很快速度弹出,在空中时而弯曲成“S”型,时而又伸直身体,直至  相似文献   

19.
米利都 《科学》2006,58(3):21-21
费里斯-马可(D.Ferres—Marco)等人探讨了黑腹果蝇发生眼恶性瘤的基因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20.
抗除草剂草甘膦大豆突变体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卓培 《科学通报》1993,38(17):1614-1614
农田杂草一般使收入损失10%多。由于研制出一个新除草剂的成本,是选育出抗除草剂作物一个新品种的20—100倍;故发展抗除草剂作物,在国外正在崭露头角:有杂交成功的抗Atrazine油菜品种,有从组织培养选择得到的抗Imazapyr玉米品系,有从诱变种子选择出的抗Chlorsulfuron大豆种质,有用突变的烟草乙酰乳酸合酶基因,转化得到有实用抗性水平的抗磺酰基脲类除草剂的烟草品种。在国内,朱立煌等将龙葵的抗Atrazine PsbA基因用微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