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这一代编辑,只有个别人见到过本刊创办人胡愈之先生,但是对他的创刊词人人都不止读过一遍。创刊词中具体谈及的问题也许时过境迁,但它的思想、气势、呐喊乃至文采,依然光芒四射,令人有“高山仰止”之叹。在迎接9月9日这位伟大智者百年诞辰之际,重发他的创刊词,该是本刊对他的最好颂扬和纪念。胡愈之对社会进步做出过超乎寻常的贡献,《世界知识》远远不是他的一切,但《世界知识》却是他创办的诸多杂志中唯一生存至今的。毫不夸大地说,胡愈之是我国国际问题领域的拓荒者,《世界知识》创刊词是拓荒者慷慨激昂的宣言。在他的身后,涌现出一群又一群光彩夺目的国际问题智者……  相似文献   

2.
《世界知识》2013,(23):63-63
2013年11月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日本东京财团主力、的首届“乐海问题”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清华大学、中国国家海洋局、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海洋战略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社科院国际法研究所和《世界知识》杂志社的中方专家学者,以及来自东京财团、  相似文献   

3.
润泽东方     
今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生100周年。《世界知识》满怀崇敬之情,期望站在世界的高度去学习、研究这位伟人的思想和丰功伟绩。今年9月,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和本刊联合举办了“毛泽东及老一辈革命家战略思想研讨会”,12月又将提交研讨会的部分论文结集为《环球同此凉热》一书出版。在此,我们将书中的几篇文章摘登发表在与书同名的《环球同此凉热》专栏中。编完这个专栏,我们感慨万端,意犹难尽,谨以秦晓鹰为该书写的《润泽东方》(代序)亦作为我们这个专栏的代序。  相似文献   

4.
俞邃教授是大家熟悉的一位苏联—俄罗斯问题和国际问题专家,也是本刊的老作者、老朋友。最近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了近60万字的《俞邃文集》,收编了他多年来、主要是苏联东欧剧变之后撰写的一批文稿,包括苏联演变教训与世界社会主义、俄罗斯转轨历程与内外政策、世界战略形势与大国关系、国际关系理论与认识论方法论、中国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等方面,还有若干篇回忆录、书函和述评。其中一些文稿曾发表在《世界知识》上。这里特摘中联部副部长蔡武同志为《俞邃文集》写的前言。  相似文献   

5.
冯宾符同志离开我们二十周年了。冯宾符(又名冯仲足)曾经长期主编《世界知识》杂志,去世时是世界知识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他毕生为普及国际知识和宣传我国外交政策而努力,是国内外广大读者熟悉的作者和译者,是著名的国际问题专家。凡是和他一起工作过的同志,无不钦佩他对革命的新闻出版事业勤奋工作的精神。他是一位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6.
沙祖康,曾任驻日内瓦裁军大使,现任外交部军控司司长。他豪爽洒脱,快人快语,全然没有官气。一谈到他熟悉的国际军控和裁军问题,这位外交官顿时虎虎生威:谈到维护国家主权时,他又无比尊严。进入今年以来,一系列国际大事使世界裁军和军控形势出现许多新的变数,特别是美国的 NMD 和 TMD 计划令人担忧,《世界知识》为此发表了多篇文章。但是,我们仍然想听听沙祖康的权威看法,这位裁军谈判桌前中国利益和尊严的代表会对我们说些什么呢?得知他刚刚参加国际会议归来,我们便找上了门。—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7.
《世界知识》创刊已经50周年了。从创刊的时候起,我一直同它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解放后的一段时期中,我还正式参加过世界知识出版社的工作。在这悠长的岁月中,有不少的老编辑都曾为培育和扶植这支艳丽挺秀的鲜花,倾注他们一生的主要心血。胡愈之同志是《世界知识》的创办人和第一任主编,他对这个刊物的创刊和成长,贡献最大,我们都称他为《世界知识》的“开国元勋”。其后还有不少著名的国际问题研究专家担任过这个刊物的主编。其中关系最深、时间最久,值得我们特别怀念的,是在“文  相似文献   

8.
正《战略态势观察(2019)》主编: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ISBN:978-7-5012-6201-4 2020年3月出版定价:46.00元《战略态势观察》系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主办的学术专集,强调理论研究与动向研究结合、基础性与时效性兼顾的特色,力求全面、及时、充分展现国内外专家学者对重大国际战略问题、世界形势重要发展、国际关系调整变化等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旨在与战略研究界同仁进行学术交流,为战略态势关注者提供观察视角,为我国国际战略理论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9.
我们深感沉痛,最近三位《世界知识》的老战士——钱俊瑞、孟用潜、柯柏年同志。相继离开了我们。他们都是著名的国际问题专家,曾经为《世界知识》的成长和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他们的逝世,不仅使党失去了几位优秀党员,也使《世界知识》失去了几位卓越的导师。我和这三位同志相交较久。他们都是我的良师益友。而我和他们的交往,在很大程度上是同《世界知识》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世界知识》杂志的一名老读者。记得在1956年我12岁时,从《世界知识》上读到“怎样学习国际时事”笔谈会的文章,作者有刘思慕、李纯青、王铁崖、梅汝璈等专家。笔谈会向读者介绍学习国际时事的方法和体会。我如获至宝,把那些文章汇集在一起,保存至今。从1957年开始,我就坚持订阅《世界知识》,直到“文革”《世界知识》停刊。1979年《世界知识》复刊的消息传出时,我正在南京护理沉疴不起的父亲,我当即汇钱给泗阳的亲戚拜托他为我订阅《世界知识》。从那时至今我一直订阅这本我喜爱的杂志不辍。  相似文献   

11.
许多同志谈到需要在国际问题领域中加强理论研究,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对此非常赞成。我们从国际报道评论的角度考虑,更觉得这十分必要。这些年来,我国的国际报道评论有不少进步,我们《世界知识》杂志也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应该承认,做得还很不够。原因是很多的,  相似文献   

12.
胡愈老永远离开了我们!他的逝世,是党、国家和人民的巨大损失,也使《世界知识》失去一位敬爱的导师,我自己失去一位受教多年的师长。胡愈之同志在革命事业中的卓越贡献,是多方面的,多种多样的,而新闻出版事业则是重要的一面。其中,他也为《世界知识》杂志和世界知识出版社的诞生、成长、发展,倾注了大量的精力。三十年代前期,国内外法西斯势力猖獗,国际乌  相似文献   

13.
我谈世知     
最近看到贵刊刊登的一位读者来信,说他是在1978年认识贵刊的。根据笔者的资料,《世界知识》是1979年复刊的!我自1979年至今一直购买和订阅《世界知识》,阅读贵刊使我增长了很多国际知识,至今受益匪浅。我记得当时的绘图是寒放先生,我很喜欢他的绘图。今年是《世界知识》复刊26周年,在此向各位编缉致以最良好的祝愿!!一个《世界知识》的读者我谈世知  相似文献   

14.
不言告别     
一个人逝去,让许多人追思。何方在长篇悼文中,追忆他为国际问题研究做的三件事:一是协助打开了对外学术交流的大门,二是创建了美国所,三是推动美国学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陈乐民说“他走得越远,离去的时间越久,人们的思念将会越深,越会感到他所留给世间的是一笔独特的、无价的精神财富”。他,就是4月22日去世的李慎之先生,一位著名的国际问题专家,改革开放后我国国际问题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也是一位关心祖国命运、关心世界前途的思想者。他曾说,他在抗战前就看《世界知识》,他还希望“《世界知识》能继续带领青年前进,就像…  相似文献   

15.
郑晓军是具有国际影响的通信和计算机专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高级职业经理人。他具有20余年的国际学术机构和跨国公司工作的经验,同时还是德国洪堡学者(博士后)。郑晓军也是我国诊断推理学科的创始人,国内第一本诊断推理研究专著《基于知识的诊断推理》的主要作者,1992年,郑晓军主持开发了一套证券技术分析软件系统。1993他获得获德国亚力山大冯洪堡基金会颁发的洪堡研  相似文献   

16.
从80年代跨入90年代,1989年是送旧迎新的一年。世界为出现缓和与对话的潮流而兴奋,为和平与发展的前景所鼓舞,也为诸多新的不稳定因素和某些剧烈变动而担忧。《世界知识》在编辑1989年的最后一期时,带着读者渴望解答的许多问题请在京的部分国际问题专家、学者发表见解。大家共同的看法是,当前世界正处于重大转折的关键时期。为了谋求和平与发展,各国人民都欢迎和支持国际形势由对抗转向对话、从紧张转向缓和的趋势。但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还在兴风作浪,原有的紧张和动乱的根源没有消除,新的不稳定因素又在产生。我们对于国际形势的复杂性不能低估,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对于影响国际形势的主要问题,各位专家、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角度,进行了分析和预测。我们相信,他们的见解将有助于开拓读者的视野,丰富读者的知识。最后,值此岁末年初之际,我们要衷心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在过去的一年中对《世界知识》的支持与厚爱。  相似文献   

17.
姚东桥 《世界知识》2008,(20):65-65
前些日子,收到萧扬的来信。如果用“世知人”来称呼我们这支编辑团队的话,萧扬可称得上是老世知人了。他在上世纪60年代来到《世界知识》。此前他担任张闻天的秘书,当年就是一把好写手。张闻天出事后,他就成编辑了.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他担任《世界知识》杂志主编,后出任世界知识出版社总编辑。现在他已退休多年,但他读书写文章仍敏捷如初。特别是,和他交谈起来仍能感受到《世界知识》的岁月在他是记忆深刻的,其实,他本人也许不知道,他也在这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相似文献   

18.
章百家 《世界知识》2014,(18):16-19
作为《世界知识》80华诞系列纪念活动之一,杂志社邀请众多学者,举办以"中国外交新思想及建立国际话语权的努力"为题的专题学术研讨会。世界知识出版社社长闵永年大使出席研讨会并致辞。他说,胡愈之先生在《世界知识》创刊词里作出了"中国是世界的中国"这一著名论断。80年来,《世界知识》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她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周恩来同志亲自关怀和指导下、在许多共产党人和进步知识分子的努力下创建和发展起来的,她永远站在传播世界知识的前沿。她为传播世界知识、让国人了解世界、让世界认识中国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为中国外交事业做出了贡献。如今,她的办刊理念就是"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认知世界,打造外交文化,传播世界知识"。  相似文献   

19.
1949年9月,《世界知识》第一次为自己举行了纪念活动——纪念创刊15周年。编辑部的同人们去找了他们一直崇敬、过去曾给他们许多关怀的周恩来。于是就有了周恩来的这幅题字。从1958年第1期起,《世界知识》刊名采用了周恩来的题字,一直延续到现在。1950年《世界知识》从上海迁到北京,1957年成立直属外交部的世界知识出版社。周恩来曾在外交部的讲话中鼓励外事干部阅读《世界知识》,《世界知识》也是他自己经常阅读的杂志。1956年周恩来批准世界知识出版社翻译出版西方国际问题著作。与周恩来一样,邓颖超也对《世界知识》非常关怀。1984年她为…  相似文献   

20.
里根这次《国情咨文》是对他“总统竞技状态”的考验。从内容上看,新东西不多,值得注意的是他提出了“加强美国竞争能力的全面建议”,还提出了“一项新的全国福利战略”。但是,里根的形势已今非昔比,他不那么容易实现他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