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学习英语必须了解中西文化的各种差异,才能提高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教学过程中应加强文化的渗透,指导和帮助学生在语言实践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文化,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感知能力与鉴别能力,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2.
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训练和提高学生语言水平的同时,应有意识地对学生传授一些相关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和交际常识等方面的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教师应注意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常见的差异,对中国学生常犯的跨文化交际方面的错误进行教学指导,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表达方法,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王利伟 《科技信息》2011,(25):I0206-I020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文化的差异往往在语言和交际中体现为文化冲突和文化障碍。这些冲突和障碍不是来自字、词、句的表面意思,而是来自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因此,文化差异是影响学生外语交际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文化差异对学生交际能力培养的影响来探讨文化教学的具体内容及有效的实践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杨眉  曹梅 《昌吉学院学报》2005,(2):58-59,109
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掌握和运用这种语言的同时,还必须了解产生这种语言的社会,学习和掌握这个社会的文化。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内容,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针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现象, 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达到跨文化交际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5.
任丽娜 《科技信息》2009,(36):I0156-I0156,I0158
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民族,风俗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近年来,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已成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日常教学活动中,应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有所了解,能根据话题、语境、文化背景恰当运用语言。这不仅是现今教材所实施的交际教学原则的要求,更是国际交流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6.
裴丽丽 《科技信息》2008,(3):470-471
本文通过对中西文化的比较发现二者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必然会影响二语学生的外语习得.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树立文化意识,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从而帮助学生改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相似文献   

7.
王纯蕊 《科技信息》2010,(30):I0181-I0181
长期以来,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将重心放在基础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文化在语言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突出地体现在词汇短语、语篇语用以及语言思维等方面。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应该通过对比中西文化、穿插文化讲解、课外丰富文化知识等途径来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使其区别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增强文化敏感度,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对语言能力重视多,对文化素养重视少;语言知识输入多,文化知识输入少;学生的语言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之间相关性较低等问题。为此,大学英语教学应通过多种手段加强英语文化知识的引导,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其文化意识,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廖田甜 《科技资讯》2014,(36):173-173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经济高度全球化,各国交往日益频繁,单纯的培养语言能力的教学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意大利语教学中注重文化信息和文化因素的引入,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学习意大利语,不仅要学习语言文化符号,而且要学习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但仅仅拥有语言能力并不能保证交际的顺畅进行。东西方在生活习俗、道德规范、宗教信仰、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的差异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因此,教学不应该只重视语言符号,语法规则的讲解,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周娟 《科技信息》2008,(1):155-156
传统的英语教学只是培养"纯语言能力", 而忽略了语言实用性、得体性.因而,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注重培养学生讲得体英语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教师应注意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常见的差异,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教学指导.  相似文献   

11.
陆新生 《科技信息》2011,(4):152-152
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是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想对一种文化进行深刻的理解就必须首先去正确理解和运用该文化的语言。对于中国学生而言,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一直是阻碍大学英语学习的难题。本文将对语言范围内的文化差异进行分析,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经常将教学重点放在了语言形式和结构的学习上,而忽视了英语和汉语语言在文化上的差异,学生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语用失误现象愈加突出,不利于他们英语语言能力的有效提升,这已经成为影响英语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该文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入手,分析并阐述汉英语言在文化上所存在的差异,并对其给英语教学所带来的影响和问题成因进行探讨,最终提出了旨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下意识和能力的一些具体英语教学策略,进而减少语用失误,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李媛媛 《科技信息》2007,(1):158-158,118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学习一种外语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承栽的文化。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而且更应包括文化知识的传播。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说明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提出在英语教学中应当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完善文化知识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从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4.
聂俊俊 《科技资讯》2009,(25):220-220
本文通过传统英语教学方法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之间的关系,具体分析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阐述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以及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教导学生只有对本民族的文化有了深刘理解和掌握,才能对西方文化做出深入的对比。  相似文献   

15.
康魁元 《科技信息》2012,(32):202-202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传统外语教学由于忽视对学生跨文化差异意识的培养,导致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普遍较低。因此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在日语教学中渗透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教学大纲和基础阶段教学大纲都相继规定加强学生社会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社会文化能力。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社会能力也是大学英语教学的趋势,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把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相结合,在语言教学中导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其语言现象的理解和领悟,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  相似文献   

17.
深化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必须要了解文化.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应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并提出了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8.
张琳琳 《科技信息》2007,(21):214-214
一些专家的测试调查表明,我国的学生,甚至包括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他们的英语语言水平与所掌握的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之间存在着一个很大的差异,也就是说,他们对英美国家社会文化知识的了解远远落后于语言能力。鉴于此,对中国学生的交际能力,特别是跨文化的交际能力(Cross—culture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的培养无疑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因此,本文强调,教师在外语教学中在侧重语言知识传授的同时,也不要忽视对学生跨文化知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语言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结晶;而文化则制约着语言形式,不懂得文化则无法精通其语言,更无法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因此在交际法模式下英语听说教学中,教师应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结合文化的各种因素教会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在恰当的语境进行得体而有效的交际,从而实现既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又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赵芳芳 《甘肃科技》2009,25(10):174-175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决定语言。学生文化知识欠缺,造成语言理解困难。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文化教学不可忽视。通过分析文化教学的必要性,探讨了文化教学的内容及方法,以期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