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演变分析--以宝鸡市为例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在社会,经济,生态,文化等层面上重新认识和界定了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概念和内涵,分析了城乡一体化动力机制,然后以宝鸡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城乡一体化既是一个发展过程,又是城乡关系演变的最终目标;(2)中心城市的扩散效应,乡镇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小城镇建设是城乡一体化的主要推动力,在不同历史阶段其作用机制和形式不同;(3)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互动是宝鸡市未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城市群综合竞争力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必然要求重视和加强城市群经济的发展.本文在界定城市群综合竞争力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的动力机制,将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驱动因素归纳为集聚竞争力、个体城市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区位竞争力和制度竞争力.通过对我国现有城市群的分析,指出我国城市群竞争力较弱的原因主要在于群内城市分工协作不明、产业同构化严重和一体化程度不高等,因此提高区域一体化程度是未来提升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为此要采取相应的战略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区域一体化日益成为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诉求,对驱动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深刻意义.本文基于2002—2019年中国21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DID)实证检验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政策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展开探析.研究发现:(1)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政策能显著促进旅游经济增长,且经过PSM-DID检验、安慰剂检验等之后,结论依然成立;(2)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政策的旅游经济效应具有即时性、异质性特征,在政策实施当期便能发挥效益,且对核心城市旅游经济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非核心城市;(3)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政策能通过技术创新、产业集聚、产业结构升级等传导路径促进旅游经济发展,且通过旅游产业集聚影响旅游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最大,科技创新次之,产业结构升级最小.  相似文献   

4.
林纸一体化动力机制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产业组织理论、经济学原理和企业管理理论研究了林纸一体化的动力机制模型和运行机理,并对其动因机制、产业组织机制和目标机制进行了分析,从而为促进我国林纸一体化进程,提高林纸一体化组织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城市地下管线测绘一体化技术为研究对象,从城市地下管线测绘一体化技术基本路线属性分析以及城市地下管线测绘一体化技术系统功能实现及其开发分析这两个方面入手,围绕城市地下管线测绘一体化技术这一中心问题展开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据此论证了一体化技术的综合应用在提高城市地下管线测绘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的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其关键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建筑创作中城市表现的4种构成要素:城市格局的表现、城市空间的表现、城市交通结构的表现、城市文脉的表现进行分析,阐述了建筑创作具体的表现方式,为提高城市建筑环境质量及建筑与城市一体化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根据矢量栅格一体化数据模型的特点和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的功能需求,在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设计中使用矢量栅格一体化数据模型和连续快照时空数据模型,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组织和程序设计方法,以及GIS拓扑数据理论和空间分析技术,高效地实现了地块查询、空间点地价内插计算、地价空间分布的DTM演示、土地级别动态调整等系统功能.还使用栅格趋势探测法解决了一体化数据显示质量较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李化  ;卢勇池 《科技信息》2008,(31):332-332
实行城市水务一体化是实现当前治水思路转变、有效管理配置水资源、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在当前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形势下,本文阐述了水务一体化的涵义,分析了国内外水务一体化的发展形势,最后提出了加强城市水务一体化管理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福清市城市时空扩展的遥感监测及其动力机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遥感 (RS)和地理信息系统 (GIS)一体化技术 ,以福清市为例 ,对城市时空扩展进行动态监测和模拟 ,并结合区域社会经济统计数据 ,展开城市扩展特征分布和动力机制分析 .结果表明 ,福清市城市扩展速度与区域经济发展和外资的投入有着密切的相关 .此外 ,交通建设、经济投资区的建设和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城市的扩展速度和方向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  相似文献   

10.
雄安新区对中国城市发展与地区开发模式优化有重大意义,但其水资源利用效率亟待提升,探究水资源一体化管理模式对雄安新区的建设至关重要。该研究对雄安新区水资源一体化管理进行了问卷调研与实地考察,应用主成分分析与系统聚类方法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雄安新区对水资源一体化管理需求较强;主成分分析与系统聚类分析将水资源一体化管理要素分为4类,分别对应水资源配置、涉水相关方管理、智慧化管理和水务市场调控。该研究据此构建了雄安新区水资源一体化管理体系,针对涉水相关方与水务市场一体化管理,生态、生产、生活用水一体化管理,以及水资源一体化智慧管理平台搭建3个方面提出了管理建议。该研究结果揭示了雄安新区水资源一体化管理的关键特征,为当地涉水管理部门优化水资源管理模式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