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建筑外遮阳是一种传统的节能方式,在古代的民居中被广泛应用,而现代的住宅中,由于单纯考虑立面效果,却忽略了外遮阳的应用。建筑节能的含义非常广泛,包括减少能耗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诸多措施。而对我们夏热冬冷地区而言,其中一项节能措施有着简单易行而节能效果明显的功效,它就是"建筑外遮阳"。为此,怎么样把外遮阳技术与现代住宅建筑有机结合,很值得思考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从现在的住宅用水情况及供水情况,可以看出住宅建筑给排水节能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1)尽可能利用太阳能用作住宅热水加热;(2)合理利用市政管网余压,采用分区给水方式;(3)采用节水型卫生器具以减少供水量,同时也就减少了供水能耗。  相似文献   

3.
建筑节能是"绿色建筑"、"低碳建筑"的一项重要特征,本文利用建筑节能的原理,结合装饰工程的特点,并对现今建筑装领域中节能途径进行总结,最后从建筑外装饰及建筑内装饰两个方面对建筑装饰工程中的节能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建筑供热节能是可持续发展建筑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积极推进住宅建筑供热节能,是中国建筑行业科技发展与产业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以住宅建筑各种类型供热方式为研究对象,对住宅建筑的节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何丽亚 《科技信息》2008,(15):120-121
三里亭经济适用房R8组团住宅作为砼小型空心砌块节能住宅的推广应用试点。本项目经杭州市建委、市墙改办杭建科发(2004)115号文件批准,作为砼小型空心砌块节能住宅的推广应用示范小区。同时也作为《杭州地区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房屋建筑技术暂行规定》公布实施后的第一个应用工程项目。该纽团由4幢6层住宅组成,合计总建筑面积为13768平方米,本项目建筑形体较为复杂,屋面均呈高低跨设置。在杭州地区多层住宅建筑中较为典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  相似文献   

6.
王瑞妮 《科技信息》2010,(20):I0379-I0379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也是一项为新农村建设选拔人才的系统工程.大学生村官计划要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工程",不仅要严把"入口"关,将新农村建设急需的人才选拔到"村官"队伍,更重要的是畅通"出口",以使大学生村官计划形成具有活力的流动机制.目前国家为大学生"村官"预设的五项出路的在实践操作上存在一些难题,阻碍了大学生"村官"计划出口的畅通.  相似文献   

7.
建筑节能是贯彻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农村住宅建筑进行节能设计是新农村住宅建设的重要问题.本文对我国农村住宅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建筑物自身的节能保温等方面对新农村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建筑电气设计在不影响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遵行厉行节约的原则。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物质文化生后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电气设计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同时也得到了飞跃的发展。因此,建筑电气的节能成为重要的热门话题。本文将围绕"节能"的话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住宅开发及住宅产业化的发展,住宅的建筑形式也越来越呈现出多样性。在设计过程中,如何在多样的住宅建筑形式中能够设计出经济适用、外形美观、又富有个性的住宅建筑,主要是设计中应该考虑的元素。  相似文献   

10.
生态草砖建筑节能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砖建筑是一种环保节能的生态建筑。近几年才引入我国,适合于在北方广大农村地区推广应用,是和谐、文明、宜居的新农村住宅形式之一,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草砖建筑发展研究现状,介绍了草砖的热物性,比较了草砖房与传统砖房的能耗情况,并从外围护结构、采暖系统和太阳能的利用三方面探讨了草砖建筑的节能技术及相应的保温隔热措施。  相似文献   

11.
对寒冷地区居住建筑中屋面、外墙、外门窗、楼梯间等围护结构耗能部位的传热耗热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找出了居住建筑耗能症结并提出了解决办法。研究结果表明,建筑物的传热耗热量随面宽、进深、建筑物总长度、建筑总高度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在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中,除应注意上述影响因素外,更应注意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问题。设计时应注意在屋面、外墙、外门窗、楼梯间等传热耗热部位采取可靠、便于实现的具体构造措施和性能好、便于施工的当地材料。还对节能住宅和非节能住宅的投资进行了经济分析和比较,在投资仅增加4.9%的情况下,实施该文中建议的围护结构节能构造措施,即可满足建设部要求的围护结构节能30%的规定。  相似文献   

12.
对深圳郊区的“独立式”农村住宅建设中存在的“只见新楼而不见新村”的现象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施工”的基础上采用联排式、公寓式住宅等适应郊区农村住宅建设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北方城镇老旧住宅在全寿命周期中消费了大量能源和资源,对构建节约型社会、推动绿色发展造成巨大影响。本文以包头市为例,通过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在考虑老旧住宅高能耗影响因素前提下,对2016~2030年居住建筑能源消耗进行预测研究,并通过情景分析来模拟不同强度的影响因素对能源消耗总量的影响,为老旧住宅节能改造政策提供现实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科技、碳减排、教育投入的增加、使用能效等级更低的家用电器、按照新版建筑规范改变传热系数等参数、居住者用能行为的改善,使用设备频率低、时间短都会不同程度的降低老旧住宅的能耗。因此,政府应加大一定财政投入,提高科研能力和居住者节能意识,改善老旧住宅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此外,各家电企业应更积极推出高效节能的家用设备。  相似文献   

14.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适合于建筑设计人员的,简便适用的住宅能耗的计算方法(特别是对于夏热冬冷地区的住宅设计),以便设计人员在住宅方案设计阶段即可对方安进行能耗分析和节能优化调整,通过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我们发现: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夏季住宅动态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计算的方法可以简化为类似于冬季稳态传热计算方法,另外,本文还详细介绍了影响住宅能耗的重要因素-太阳辐射得热量的计算方法,较之《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中推荐的计算方法(修正系数法)更为准确,适用范围更广,本文还介绍了基于所提出的计算方法的建筑能耗分析与优化软件BeCaSoft.  相似文献   

15.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开发与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绿色生态环境建设问题出发,表述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发展的趋势,揭示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产生的原因、深层内涵、具体特点及其实用功能。同时,提出了从绿色设计、全面绿化(地面、空中和室内绿化)、采用绿色建材、节水节能、绿色照明和进行垃圾的分类处理等多层面探索了开发与建设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生态环境,并且对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新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全面展开,节能型建筑已成为今后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而且我国城镇既有居住建筑量大面广,对既有建筑的节能技术指标评估同样也是一个重中之重的工作。东莞理工学院的建筑群是没有按照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造的,不一定能满足国家节能规范,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学生宿舍建筑进行节能设计分析和评估的研究在推动贵校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钢结构住宅建筑部品生命周期详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钢结构住宅小区内3幢不同层数建筑施工过程的建材耗量、建材来源进行调研统计,并结合BESLCI软件计算建筑结构、围护结构的生命周期能耗及环境排放.结果表明,钢构件、混凝土和水泥的生命周期能耗共占钢结构住宅建筑部品生命周期能耗的60%以上,钢结构住宅施工生命周期能耗仅为常规结构住宅的50%左右,建筑体量对钢结构住宅建筑部品生命周期清单影响不大.同国内外其他学者的钢结构建筑生命周期清单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差异较大,分析发现数据获取的精确性、研究边界划分的合理性及缺少标准的清单分析数据库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建筑节能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节能建材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物质基础.通过调查从新型节能建材内涵入手,阐述了新型墙体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和新型装饰装修材料等新型节能建材的发展状况,剖析了我国新型节能建材发展缓慢的原因,并提出新型节能建材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节能是国内住宅建设的重中之重,根据墙改的要求,建筑节能技术在我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建筑节能技术内容,并分析了采暖居住建筑的节能重点部位和节能途径,得出窗户是节能的重点部位.  相似文献   

20.
以北京市某装配式民用住宅楼作为研究对象,建立装配式住宅全寿命周期能耗、耗及CO_2排放量的热力学计算模型。基于调研数据,应用此模型计算出该栋装配式住宅全寿命周期各个阶段的能耗、耗及CO_2排放量;并与传统现浇混凝土住宅进行对比分析,作出能比变化曲线。针对装配式住宅特点,建立围护结构形成阶段热力学计算模型。结果表明,该装配式住宅围护结构形成阶段三项数据均高于现浇住宅;且能比较高,装配式住宅建造需要消耗大量高品位能源。拆除阶段装配式住宅建材高回收利用率有效降低能耗及CO_2排放量。假定建筑50年使用年限,全寿命周期内装配式住宅总能耗及CO_2排放量分别减少15.0%、12.6%;但能比略高于现浇住宅。建立的围护结构形成阶段热力学计算模型能客观评价两类住宅该阶段在能源消耗、能源结构及对环境影响的差异,结合装配式住宅全寿命周期热力学计算模型分析对装配式住宅节能设计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