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两级式光伏并网逆变器分时复合控制原理,提出一种带有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算法的改进控制方案,并采用数字陷波器抑制光伏测二次电压脉动,为MPPT提供稳定的电压参考,同时给出输入侧解耦电容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损耗分析的方法,详细对比了改进型分时复合控制策略及传统控制策略下的系统损耗。最后搭建了两台实验样机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进分时复合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并得出分时复合策略较传统控制策略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传统的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技术需要检测光伏电池的输出电压、电流两个变量,研究了一种只需检测输出电流实现MPPT的算法。同时,由于传统占空比扰动观察法会使系统在最大功率点附近振荡而造成功率损耗,研究将模糊控制器应用于占空比扰动观察法中。通过理论分析及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新的算法能快速、准确地实现光伏电池MPPT,并减少了系统成本和功率损耗。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小型光伏并网装置,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策略.对单相太阳能光伏并网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光伏并网系统的数学模型,由于锁相环技术可以使逆变器输出的电流与电网电压基本同频同相,电网电压前馈可以抵消电网对光伏并网系统的影响,从而提出了基于锁相环技术和电压前馈控制相结合的复合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并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控制策略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控制策略可以使光伏并网系统输出更好的并网电流波形,降低总谐波畸变率.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单级式光伏逆变器,改进后得到单级式功率解耦光伏逆变器,可在单级中兼顾完成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和输出电压控制。利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建立了系统数学模型。提出了改进的单级式功率解耦逆变器,有效增大直流侧输入电压范围。根据拓扑特性,提出了改进的SPWM控制方法。解决了MPPT和输出电压之间的协调问题。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证实该拓扑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独立光伏充放电控制系统,在最大功率跟踪(MPPT)方面以恒定的电压初值启动,开机后迅速跟踪到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同时,把MPPT跟踪和充电方法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新的三阶段充电策略.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恒压启动的MPPT和充电策略的有效性、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采用单一步长跟踪的MPPT控制策略中,存在步长选取的差异无法兼得系统动态性能和稳态精度的问题,文中提出了恒压启动法与双指数函数步长算法结合的改进的MPPT控制策略。在启动时采用恒定电压法快速定位在最大功率点(MPP)附近,然后利用双指数函数改变步长并精确跟踪光伏最大功率点,利用两种指数函数的函数特性实时调整MPP两侧的步长叠加量,进一步优化变步长跟踪效果。最后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算法,对提高光伏MPPT的快速性和减小稳态波动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功率输出低的问题,提出从优化最大功率点跟踪和并网控制2个方面综合考虑的方案。对于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输出,提出一种改进的模拟退火-粒子群优化算法(PSO-SA);对于并网功率控制,提出多参数逆变器复合控制以及直流侧电压和幅值稳定的控制策略,通过Matlab/Simulik软件搭建相关模型并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模拟退火-粒子群优化算法(PSO-SA)能够解决遮荫情况下全局最大功率点跟踪问题,避免光伏阵列陷入局部最大功率点,减少光电转换系统的能量损失;多参数逆变器复合控制以及直流侧电压和幅值稳定的控制策略能实现光伏并网发电最大功率稳定输出,使能源利用率最高。仿真结果验证了这些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是光伏系统保持高效运行的有效方法。在光伏阵列发生局部遮挡时,其功率-电压曲线会出现多峰现象,传统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在此情况下进行MPPT容易陷入局部最优问题,导致收敛精度降低。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二阶振荡粒子群算法应用于最大功率点跟踪,并针对多峰函数特点进行优化,在对粒子种群初始化时采用分散定位逼近极值的方式增加粒子群的全局搜索能力,提出有效的终止策略防止系统反复波动。在Matlab/Simulink平台进行仿真对比分析的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可有效提升MPPT控制的效率和动态品质。  相似文献   

9.
针对煤矿井下运输系统能耗大、生产成本高等问题,提出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的带式输送机模型预测控制(MPC)策略。引入动态自适应权重和莱维飞行策略改进天牛须算法(BAS),并采用改进的天牛须算法对广义回归神经网络进行超参数寻优。建立了带式运输机模型,采用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对带式输送机的运行进行优化与控制;优化过程采用了基于分时电价的控制策略。实验结果表明:与带式输送机传统的运行方式相比,所提出的控制策略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消耗,而且可以有效降低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0.
以两级式并网逆变系统为控制对象,分析了整体系统的组成,研究了该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的整体控制策略。前级最大功率跟踪(MPPT)通过调节占空比扰动控制算法进行控制;后级采用双环控制和电压前馈瞬时控制方式。应用Simulink平台搭建仿真模型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选控制方式使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快速性,实现了逆变输出电流含有较小的总谐波畸变率、并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  相似文献   

11.
应用于数控系统的嵌入式Linux的研究及其性能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nux是通用的分时操作系统,由于它对实时任务的响应时间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所以将其应用于数控系统方面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对Linux进行实时化改进的基础上,采用软件插桩技术对Linux和RT-Linux操作系统的实时指标表进行评测.结果表明:.RT-Linux能够很好地满足数控系统对实时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网络管理的创新实践平台新模式。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对整个创新实践训练系统进行管理。作为整个实践训练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平台针对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设置创新思维课程和科技讲座,针对学生的创新实践的不同要求设置分时预约平台和专题研究平台。利用网络软件的不同功能模块将学生、实验研究项目和教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利用学生的自我管理减轻了教师参与管理工作量。用案例的方式介绍了系统主要流程。  相似文献   

13.
对于海尔HRF-285蒸发器并联双循环冰箱采用基于温度与分时运行控制策略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突然向冷藏室或冷冻室放入大量食品,或环境温度过高时,该控制策略均能很好地控制冰箱箱内温度,从而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冷藏循环、冷冻循环最大运行时间对于冰箱箱内温度波动有很大影响.对于HRF-285冰箱耗电量的测试表明,采用该控制策略的冰箱耗电量比采用基于温度的冷藏室(冷冻室)优先控制策略的冰箱耗电量大0.99%左右.耗电量的增大主要是冷冻循环、冷藏循环运行次数增多,造成制冷剂迁移次数增多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以单硬币量子博弈理论为基础,给出了讨论两可分辨硬币量子博弈的一种方法:将两硬币视作是两个独立进行量子博弈的单硬币的线性叠加.并得出对于两可分辨的量子硬币,量子策略同样比经典策略更具优越性,采用量子策略的游戏者可完全控制游戏的胜负.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实时动态自适应的优化思想,建立城市路网过饱和状态交叉口群的实时控制框架和方法,针对传统自适应信号控制方式在交叉口过饱和状态下无法很好发挥作用的问题,系统考虑交叉口群关键路口可能发生的排队溢流现象、绿灯空放现象,提出线轴结合方法优化过饱和交叉口的信号相位差;考虑交叉口的实时最值通行能力和最大饱和度为约束来确定信号控制参考周期,进而提升交叉口群信号控制的效果和通行效率。最后选取青岛市香港路及周边某一交叉口群为例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相较于传统的分时段定时信号控制方法能有效降低交叉口群过饱和状态下的车辆总延误和排队长度。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红外遥控器的编码原理及解码方法,以及用一个定时计数器实现8路舵机驱动的分时控制和上下位机的通讯方法,给出了以ATmega16L为核心的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简单阐述了多关节波动推进机器鱼的运动原理,最后给出了基于C语言的部分源程序.实验表明,控制系统具有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CAN2.0B和J1939协议,设计了柴油机混合动力客车的控制器局域网络(CAN)总线通信的硬件以及软件,分析了提高通信实时性的CAN通信程序设计方法:CAN通信帧分时收发、缓冲器分时共享以及通信收发优先级调度.通过USBCAN接口卡电子控制模块通信自测,硬件在环监测和各电子控制模块台架联调通信试验,可以得到本系统设计的CAN总线最大负载率为28%,通信质量可靠,符合混合动力客车通信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锅炉汽包水位模糊自适应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汽包水位常规的PID控制方式,采用了一种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使用常规模糊控制和带积分器的模糊控制两种控制策略作用于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PID控制器相比,模糊控制器取得了良好的动态性能和鲁棒性能,实现汽包水位的自适应调节,而两种控制策略中的带积分器的模糊控制其动态和静态性能都较好。  相似文献   

19.
针对Starlite 交换网络在结构上存在的不足,提出另一种基于BatcherBanYan 网络的交换结构,对这种结构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并对其在2 种路由算法控制下的阻塞率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一个利用单台微型机控制96个通道的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措施,该系统采用中断分时处理方式,充分提高了CPU利用率,实现控制24个啤酒发酵罐的工作,该系统具有人机对话和与后备机实时通讯的功能,可依生产需要随时更改工艺参数和改变工作进程,使得系统控制功能灵活、操作方便、並提高其可靠性,本系统设计充分发挥计算机软硬件结合的特点,因而大大简化了系统输入,输出电路,降低了系统的造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