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使原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传统角色为中心的角色文化受到冲击。为近代女性社会角色的变迁提供了契机,同时,女性社会角色的转变也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夏炎 《海峡科学》2009,(10):85-86,88
几千年来,中国女性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巨大变化,也带来了夫妻相处模式的变化。该文试图在考察古今女性角色变化的基础上,结合冲突理论,思考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权力和地位的变化,归纳出适合的夫妻关系调节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科研人员群体的性别平衡和多样性有利于提升创新能力,这已成为全球科研界的共识。了解中国男性和女性科研人员的学术表现,一方面可弥补中国大规模科研群体性别差异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可为后续制定性别平衡政策提供定量数据支持。[方法/过程]以16万余名中国科研人员为样本,从学术影响、科研角色和基金资助等维度揭示中国科研领域的性别差异。[结果/结论]与全球多数国家相同,中国男性科研人员在科研产出、国际合作和基金资助等方面表现优于女性。值得注意的是,女性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的表现优于其他领域,尤其是在神经科学和药理学领域,其学术影响力与男性大体相当。在承担科研角色方面,男性更倾向于担任主导角色,女性更多担任执行角色。此外,研究还揭示了在基金申请和职位晋升中存在显著的“泄漏的管道”现象,即女性申请基金的数量随着基金项目申请难度提高而下降,晋级难度随职称等级提高而加大。  相似文献   

4.
何菲 《科技智囊》2011,(2):52-53
中国企业赴海外资本市场IPO正在迎来又一次历史高峰,而这仅仅是个起点,真正的考验是在后IPO时代。 “今天你IPO了吗?” 伴随着中国企业全球IPO的爆发性增长,在投融资圈,“IPO”正在成为一个如同“吃了吗”一般日常的问候语。  相似文献   

5.
《世界博览》2012,(18):11-11
年轻的美国移民乔纳森今年年初在《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文章说:“中国需要你,就业机会太多了。”他原来在美国一家公关公司工作,到中国后,在清华大学找到了一份教英语的高薪工作。这个故事让很多美国人坚定了信念:我们的船正在漏水下沉,而中国正在迎风起航。于是,父母让孩子去学习中文.像乔纳森一样的年轻毕业生纷纷到中国去发掘财富。  相似文献   

6.
如果你是杭州市民,想知道你的城市正在发生着什么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事件,你只需要在网上输入www.hangzhou.gov.cn,点开“中国杭州”。  相似文献   

7.
广告传播中的性别定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刻板印象是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性别定型是刻板印象在社会角色方面的反映。广告传播中存在着根深蒂固的性别偏见,其中女性形象是基于传统男性中心文化对女性的一种规范。广告中社会性别意识的偏离和不公正的表达,通过心理暗示引导女性用广告隐喻的女性社会形象来塑造自己,同时也直接影响正在进行社会化的儿童社会性别意识的正确建立。  相似文献   

8.
现代企业中女性管理者的角色透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女性管理者的角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一方面,从管理风格到管理模式都显示了女性管理者的角色特征。女性管理者更富有责任心、进取心,更愿意于以身作则、埋头苦干,更具有协调能力、交往能力和亲和力。另一方面,传统观念与女性管理者的角色存在着尖锐的冲突。只有正确解决这一冲突,明确女性管理者发展趋势及其意义,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先生说过这么一句话:”“这世界上如果没有女人,就少了百分之五十的真,百分之七十的善,百分之百的美。”这话让所有的女人们感到欢欣鼓舞,也足以让女人们感到自己在世间扮演的角色是何等地重要,无论你是凶恶的母老虎还是一只依人的小鸟,这世界终因有了你而色彩斑斓。 在高科技无处不在的今天,社会经济飞速发展, 全球网络化进程加快,女性生活、工作的空间与时间也都随即变得灵活多样。在这种新的经济格局中,女性获得了更多的机会、权力与发展,但传统的社会角色定位,仍  相似文献   

10.
期待中国科技奏出更强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1世纪头10年已经逝去,10年代的征程正在开始,世界科技酝酿着新的革命,中国将进入一个承前启后,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在新的一年里,世界风云舞台将愈加彰显中国角色,中国的发展更期待科技奏出更强音。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史学对于女性优伶的想象和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社会性别制度中,女性被定位为远离公共领域,公共领域似乎成了男性的专权。中国女性优伶却是一个例外,由于特殊职业性质,女性优伶必须进入公共领域,也使中国史学产生一种二律背反。其实,正是由于进入公共领域的女性优伶演艺活动,使女性优伶更加具有女性的特质,或者说更加符合公众男性的性想象以及想象的满足,由此,也就成为男性化的中国史家的意识和潜意识的关注目标,演艺也就成了女性优伶在史籍中的生动印象。中国史学中的女性优伶演艺描述,大多具有良好女性形象气质,而且,史籍中之女性优伶,不但有“色”,且多“色艺俱佳”、“色艺超绝”,是“声与色”兼有,甚至掩盖了在“色”乃至生理方面的不足和缺陷。女性优伶在史籍中的演艺印象,加剧了男女两性在社会性别制度中的主体和客体的原则关系。  相似文献   

12.
正把生活看作一幕大剧,剧中角色的交流至关重要。而角色的定位又是必须准确的。如果A角充当了B角的身份,不仅有鸠占鹊巢之嫌,甚至可能引发角色的失和,以至戏剧失色凋亡。具体到我们每一个个体,莫不如此。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角色——我是谁。我们来做个试验吧。以时光倒流的方式,回归到那个纯粹的自我、童真的自我。假如你正在乘坐一部下降的电梯,楼层数字在渐渐变小,一如你倒退的青春。伴随着电梯一层一层的下降,你也从现在的年龄一岁、五岁、十岁的往后倒退着……电梯停下来了,电梯门打开  相似文献   

13.
《大长今》塑造的女性形象反映了一种新“女性价值观”,相比之下,在对待爱情、传统文化、女性自身价值实现方面,中国女性文学的表达有些偏执,而超越这种“偏执”无疑是中国女性文学取得更大突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女性文学创作以其丰富的文化蕴涵,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女性文学创作的繁荣发展,出现了许多女性文学的研究成果。其中,乔以钢教授作为获得过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组委会嘉奖的优秀女性文学研究者,以《中国女性的文学世界》、《低吟高歌——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论》、《多彩的旋律——中国女性文学主题研究》、《中国女性与文学——乔以钢自选集》等众多著作,  相似文献   

15.
《世说新语》凸现了魏晋男性士人阶层对女性作用的肯定,说明魏晋士人意识中的女性超越了原定的所谓“社会角色”,男性士人对女性反权威行为的认同体现一种深层次的平权思想,对女性才情的肯定还是魏晋士人阶层尊重妇女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国社会正处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不但在社会形态上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而且人自身也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人正在从传统依附型人格向现代独立个体转变,独立个人的生成,是现代性产生的重要标志,女性独立人格的生成又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十九世纪女性哥特小说中的主导型女性角色、拯救型女性角色以及恐惧型女性角色,从中反映出女性作家对女性自身认识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8.
“女红”时代,剪纸对于乡村女性意义重大:剪纸承载着人们对乡村女性的民俗角色期待,是乡村女性实现社会价值的主要路径,也是她们重要的日常交流实践方式。改革开放后,伴随着乡村社会转型,女性扮演的民俗角色更加多样化,她们的价值实现逐渐社会化,其社交方式也趋于信息化、电子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剪纸对于乡村女性的意义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乡村女性剪纸的民俗角色期待逐渐弱化,剪纸不再是乡村女性的“必修课”和主要价值实现路径,剪纸带给她们的独特身体感受也趋于消失。厘清剪纸对于乡村女性的意义的嬗变,对于研究现代女性文化生态具有重要的学理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9.
坡芽情歌中,男性与女性在对妻子角色的理解上存在分歧:男性期望的妻子角色是智慧而多情、美丽而健康、持家亦耕种、主内而辅外;而女性所认同的妻子角色则是妩媚且懂礼、主内又主外;女性期望的丈夫角色是年轻健壮,富贵帅气;真心相爱、深情厚意;男性所认同的丈夫角色则是珍惜所爱、体贴理解、勤劳独立。总体上,男性心中的妻子角色具有功利的特征,而女性对丈夫的期望则更具情感色彩。  相似文献   

20.
如果你看过《中国好声音》或《我是歌手》,哪怕是《开心辞典》,你就不难理解以下我们所要讲的一切。在过去的5年和未来数年里,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正在被英国人、荷兰人、以色列人拯救。你也可以这么理解:节目模式就是《好声音》里的"转椅子"或者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