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城市轨道交通大发展时期,地铁作为其核心构成,它的运营安全对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应急调度指挥体系,提高企业的应急处置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分析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指挥基本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天津地铁应急处置过程中政府机构、外部力量、运营企业、社会大众4类参与方的内在联系,建立了应急信息层和运营信息层双通道信息传递机制的应急调度指挥模式,突出了现场指挥、控制中心、应急指挥中心的核心作用,分散了指挥节点,提高了信息流转效率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近几年铁路特别重大事故的发生,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已经被社会高度关注,甚至曾一度被社会舆论推到了风口浪尖。行车调度指挥细节是安全工作精细管理的源头,精细管理又是实现调度指挥安全的保障。通过研究分析行车调度指挥基础工作中存在的大量安全细节,譬如:安全思想、语言表达、规章执行、培训教育、情绪态度、命令拟写发布、非正常情况的应急处理等等,总结行车调度指挥中的风险源,提出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走精细化管理的思路,从而实现行车调度指挥得到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3.
舒明 《广东科技》2014,(18):70-71
电力调度机构负责组织、指挥、指导和协调电力系统运行,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可靠供电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选择合适的调度管理模式,不断健全完善调度制度,对于加强电力应急管理,保障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此,分析了我国电网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其特性,并对电力应急管理理论与技术体系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电网调度管理制度对电力应急管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今年8月14日,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杨栋梁来宁乡县调研,他对该县的应急救援指挥调度平台一再称赞:宁乡非常不简单,创新的安全监管模式值得肯定和推广。这个应急救援指挥调度平台便是宁乡县新建立的安全生产应急指挥中心,也是该县实施"科技兴安"的一项重要举措。如果把宁乡的安全生产建设比喻为一台系统完善的电脑,那么应急救援指挥调度平台便是这台电脑的防火墙和核  相似文献   

5.
今年8月14日,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杨栋梁来宁乡县调研,他对该县的应急救援指挥调度平台一再称赞:宁乡非常不简单,创新的安全监管模式值得肯定和推广。这个应急救援指挥调度平台便是宁乡县新建立的安全生产应急指挥中心,也是该县实施“科技兴安”的一项重要举措。如果把宁乡的安全生产建设比喻为一台系统完善的电脑,那么应急救援指挥调度平台便是这台电脑的防火墙和核心处理器。  相似文献   

6.
安全播出工作是广播电视的生命,确保安全播出是调度指挥和监测部门的生命所系。随着广播电视发展和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广电局的监管能力和应急指挥调度需要更新更便捷的技术系统,来保证了安全播出日常管理工作和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刘晓奇 《科技资讯》2012,(22):66-66
安全播出工作是广播电视的生命,确保安全播出是调度指挥和监测部门的生命所系。随着广播电视发展和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广电局的监管能力和应急指挥调度需要更新更便捷的技术系统,来保证了安全播出日常管理工作和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铁路行车工作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多部门、多单位组成的完整系统,而调度指挥又是铁路运输的神经中枢,直接关系到铁路的运输生产安全,运输组织效率和运输秩序的好坏.尤其是在非正常运输生产情况下,调度的应志指挥能力和处置水平,对安全生产和运输秩序的恢复起到自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包神铁路公司的不断发展,新准、塔韩铁路的建成运营,调度管辖里程的成倍增加,调度指挥手段的的不断增强,调度指挥的设备不断更新,如何实现在新的条件下的调度指挥应急能力的提升,已经是一项非常紧迫和重要的任务.本文就包神铁路公司调度应急指挥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现有指挥方式在应急处理方面的不适应,并提出了对策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陈鑫  姚锋 《安徽科技》2014,(8):40-41
正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可以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将事发现场的信息实时地传递给决策指挥人员供调度指挥参考,同时,调度指挥命令可以顺畅地下发到被调度指挥的单位及人员,从而实现将突发事件的危害降到最低,甚至消灭在萌芽状态。本文对五沟煤矿1031工作面过F1031-18、F1031-20断层期间综合防灭火应急处理工作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0.
王均乔 《科技信息》2011,(22):I0407-I0407,I0410
正确实施跨区域应急救援组织指挥,增强消防部队跨区域应急救援处置能力,建立科学合理、组织到位、分工明确、协调一致的现场组织指挥体系,确保现场处置过程的有序展开,是当前消防部队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主要分析我国消防应急救援指挥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跨区域灭火作战行动的特点,探讨如何建立跨区域应急救援作战现场处置组织结构,规范构建跨区域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指挥效能。  相似文献   

11.
火灾是社会生活中发生最为频繁的灾害之一,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损失。该文针对传统的消防应急信息化程度不够高,消防应急指挥员仅凭经验实施抢险救援活动,从而导致指挥调度效率低、实效性差、决策偏差大问题,应用三维GIS技术、倾斜摄影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构建三维GIS消防应急系统。系统集空间数据存储、管理、分析为一体,提供了地图基础功能、单位应急预案、消防应急等服务,使消防员能够在实景真三维场景中,进行消防演练和现场实战指挥调度,提高了消防演练的频次、效率和消防指挥决策的科学性,从而降低消防应急救援中生命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福田区城中村消防应急队的调度指挥问题,使其在灭火救援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为其设计了专门的无线指挥调度系统;并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管理技术,实现对系统的远程控制和管理。  相似文献   

13.
探讨地铁调度日常工作流程如何从软件方面来保证安全生产,提高指挥效率,实时打印调度命令及各种调度记录,实现控制中心全面、彻底无笔、无纸化办公。快速准确搜索所需的各种规章制度及应急处理程序。  相似文献   

14.
天津南港工业区平战结合指挥调度共享平台是基于软交换引擎,构建融合多种通信模式的生产指挥调度通信系统,平台集成了短信、彩信、语音等多种通信手段,涵盖手机、固定电话、专网电话、专业集群、公网电话、软电话等多种通信终端,做到对人员的统一调度管理,既能满足日常的服务功能,也能满足应急时候的调度功能,真正做到平战结合,平滑过渡。  相似文献   

15.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明确强调,"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坚持构筑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也是进一步提高我国公共卫生应急响应能力的客观要求。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有利于提高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精准水平、拓宽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渠道、提升政府公共卫生事件服务能力。但现阶段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公共卫生应急响应机制的发挥。因此,在坚持顶层机制设计前提下,必须从指挥调度、体制机制、监测预警、社会团体协助、应急救援人员及储备体系建设等方面来完善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以应对未来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加强突发公共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已成当务之急。通过阐述相关技术分析,从管理业务、数据支持、系统安全等方面进行系统需求分析入手,旨在建立一个集突发事件信息采集、存储、分析、预警、应急评估、应急处置、指挥调度和应急资源管理功能于一身的兴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7.
 中国应急通信系统的建设已初具规模,但应急通信系统的体系化应用能力尚不高,还需解决协同应急、精细化运营等问题。介绍了任务规划技术的内涵,阐述了任务规划技术在应急通信指挥调度中的应用进展,提出了利用成熟技术成果开展应急通信任务规划系统工程实践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调度系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指挥中心,主要起到协调、控制、指挥和服务的职能,在煤矿安全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几乎所有的矿山都设置有调度机构,主要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的协调指挥、信息的收集和传达以及应急救援等工作,但是存在信息化程度较低的现象。在现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应加强对调度管理进行信息化的研究和应用,以实现煤矿企业生产的高效安全。  相似文献   

19.
煤矿应急救援技术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兴龙 《科技资讯》2007,(27):62-62
本文从指挥调度与应急预案、通讯、装备等方面阐述了我国煤矿应急救援技术装备的研究;指出了适合我国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事故应急救援"软件"与"硬件"的发展趋势.并依"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作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于2005年成立,负责指导、协调和指挥全省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处置工作。7年来,哪里有险情就奔赴哪里,哪里最危险就出现在哪里,调度指挥全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战员们出生入死、苦战恶战,先后成功营救出172名被困矿工,被人民称为安全生产监管事业的忠诚卫士。中心作为全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能力建设的排头兵,为最大限度地减少我省各类事故造成的损失做出了巨大贡献,2012年被授予"湖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