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柴啸龙 《广东科技》2013,22(6):66-67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原有高速公路越来越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老路加宽扩建势在必行,研究了京港澳高速驻信段路基加宽的设计方案,提出了高速公路多种形式的加宽方式,为老高速公路加宽改造的设计提供方案参考。  相似文献   

2.
陈一统 《科技资讯》2010,(4):65-65,68
扩建路段会遇到新老陆基不均匀沉降导致的纵向裂缝难题,经过试验分析表明,在扩建路段进行气泡混合轻质土加宽路基的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交通量的持续增长,早期建成的高速公路已经开始出现通行能力差、服务水平低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在近年来积极开展了高速公路的改扩建工作,目前已完成了多条高速公路的改扩建工程并投入运营,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高速公路的改扩建与新建公路有所不同,高速公路在改扩建过程中涉及新老路基拼接、变形协调等问题,特别是新老路基拼接引起的差异沉降,对路基路面结构危害巨大。为此,国内外学者致力于对减小新老路基差异沉降进行研究,探索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技术。从差异沉降的理论、影响因素以及路基拼接处的处治措施3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发现对减小新老路基差异沉降的措施,尤其是对加筋结构的布置、路基内部排水结构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建议开展此类研究,并从理论和影响因素上对差异沉降进行分析,提出适用于多种工况的拼接措施,从而起到控制差异沉降的作用,旨在为实际工程项目提供理论和实际指导。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旧桥加宽中新旧桩基的差异沉降问题,依托北河崖大桥加宽工程,通过室内离心模型试验,分别研究了新桩不同桩长、不同桩径下单桩承载特性和新旧桩基差异沉降变化规律,并结合敏感性分析方法,得出北河崖大桥新桩桩长、桩径合理增量范围,提出了高速公路改扩建旧桥加宽桩基础差异沉降控制技术参数.结果表明:新桥桩基施工...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双侧加宽道路改建中路基差异固结沉降规律,运用Biot固结理论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分析。发现随着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新旧路基结合部处不均匀沉降逐渐增大。在新路基坡脚处出现剪切裂缝,在路基顶面出现拉伸裂缝。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路基加宽工程数值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非线性有限元数值计算,分析了高速公路改扩建路基加宽工程中的沉降问题.采用现场测试工程材料的物理、力学参数,对路基边坡开挖方式、填筑工艺以及加宽宽度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出它们对路基沉降的影响规律.所得结论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软弱地基上旧路加宽主要的技术难题是如何减小新老路基之间的差异沉降,并保证新老路基的有效衔接,避免道路通车后路面出现纵、横向裂缝等病害。本文介绍加宽工程的路基综合处治设计。着重论述软弱地基处治、新老路基结合部位处理的方法,为其他旧路加宽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梁高杰 《科技信息》2012,(16):379-380
随着交通量的迅速增长,原有高速公路扩建问题陆续成为高速公路建设的一大重点,这势必涉及桥梁的拓宽问题。当前桥梁拓宽方法较多,拼接方式主要有三种。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加宽拼接方法。此外,我国已经积累了众多的加宽拼接工程经验,后续的加宽拼接工程应当吸取前人的经验,同时在此基础上不断的进行改进和革新。  相似文献   

9.
在高速公路的改扩建过程中,由于路基拓宽,新老路基结合引起的路基路面变形、开裂问题十分普遍,对高速公路路基加宽工程的主要病害和破坏机理进行了详细地分析,指出新老路基之间的不良结合和不均匀变形是最根本的原因,讨论了新老路基结合部的处治技术。  相似文献   

10.
郑强 《科技资讯》2009,(26):36-36
随着“大滁城”建设的告诉发展,交通运量迅猛增长,既有公路,城市道路等旧路加宽加铺改造工程也随着大量的付诸实施。如何对旧路进行加宽加铺改造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而其中要特别注意的问题:(1)新旧路基间的不均匀沉降以及新路基的塑性累积变形对路面结构响应的影响;(2)新旧路基间的刚度差异对路面结构响应的影响;(3)面层反射裂缝的防治等。为此,在旧路加宽改造工程的实施之前必须进行先期的方案试验研究。通常可采用软弱地基处理、基底清淤换填、旧路路堤台阶开挖、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和加筋土路堤.土工织物防渗和排水.改良土高强路堤和轻质路堤,铺设土工合成材料防裂层或增大加铺层厚度等工程技术措施。本文结合滁州某公路加宽改造工程的实施。提出旧路加宽综合处治方案设计时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1.
宋平  张粹星 《科技资讯》2023,(1):130-133
在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过程中,高速公路运营压力也越来越大,随着车辆增加,部分地区高速公路的通行容量已经无法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在这种前提下,各地区开始对高速公路实施扩建施工,为了保障高速公路扩建施工安全性,参建单位应对路基扩建过程进行安全管理。该文首先对高速公路路基扩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再对当前高速公路路基扩建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总结;随后,以此为基础,分别对施工前安全管理准备工作、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分析;最后,提出高速公路扩建过程中应急事件的处置方式及防范措施,旨在为今后高速公路路基扩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高速公路拓宽工程中,新老路基差异沉降将是我国公路建设亟待解决和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针对粉喷桩在高速公路拓宽工程中新老路堤差异沉降中的设计、现场试验等进行了系统地探讨,对其他高速公路拓宽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高速发展,高速公路的改扩建项目逐年增加,而路基拼接是扩建中的重点和难点。文章以合宁高速公路扩建项目中的路基拼接为例,分析在扩建中的一些问题并研究其解决方法,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李家宝 《科技信息》2013,(26):419-420
本文以高速公路拓宽工程为研究背景,借助大型地基沉降模拟试验平台,采用FBG应变传感网络系统,开展了几何相似比为1:2的大比尺模型试验,研究了路面加载条件下新、老路基差异沉降对路面结构层的影响机制问题。试验结果表明:新、老路基过大差异沉降,拓宽路面结构层随着路面荷载的反复作用,路面结构层顶部处于拉压应变的交替变化中,正是这种交替变化带来了路面的疲劳破坏。在新、老路基交界处铺设土工格栅能一定程度的消解新老路基间的不均匀沉降,进而能够一定程度的缓解差异沉降对路面结构应变的影响,但是这种缓解程度较为有限。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拓宽差异沉降对路面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减少扩建高速公路拼接段的差异沉降,采用有限元ANSYS程序,研究了高速公路拓宽工程中新旧路基差异沉降对路面结构的力学影响.通过对路面应力进行计算,分析了拓宽沥青路面在使用期内不同阶段承受附加应力的力学特点与破坏方式,并预测了纵向开裂的出现位置.结果表明:早期开裂中,沥青混凝土面层和基层顶面产生较大拉应力,裂缝产生位置随着最大拉应力偏离新旧路基连接面而靠近旧路中心线方向;后期开裂中,最大拉应力和纵向开裂位置出现在新旧路基衔接处附近,且在靠近旧路一侧;当最大差异沉降超过1.5cm,沥青路面基层产生的附加应力大于其容许拉应力0.21MPa时,路面便会产生开裂现象.  相似文献   

16.
许多高等级公路面临加宽问题,其中软基处理问题是加宽工程中的一个难点.为此,介绍低标号素混凝土桩在杭金衢高速公路某段路基加宽软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情况,以及低标号素混凝土桩的设计方法、施工工艺和加固效果.通过该方法的处理,可达到减小工后沉降,加速施工工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张宜飞 《科技信息》2010,(18):I0287-I0287
随着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高速公路需要修建大型立交桥进行互相联网运行,修建大量的进出主路的匝道,旧路加宽就不可避免。新老路基拼接已成为道路建设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为了进一步提高旧路加宽的施工技术,现结合京津二通道1#合同的施工实际,对旧路加宽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河南科学》2017,(11):1813-1818
针对高速公路路基差异沉降等问题,从软土路基本身物理力学指标差异考虑,借助有限元软件进行模拟计算沉降,通过控制变量法分析软土路基各物理力学指标对差异沉降的影响.得出的结论为:土体本身重度和黏聚力差异对路基差异沉降的影响不大,压缩模量和内摩擦角的不同对路基差异沉降影响较大.同时进一步证明对路基预压能有效地减小差异沉降.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高速公路加宽建设中路基的加宽部位对于原有基础在竖向变形作用进行了分析,通过塑性有限元方式定性分析其作用原因,在此基础上对新路基同老路基衔接处理进行了论述,同时提出了对纵向裂缝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联合土工格栅作为一种新型的地基处理方式,近年来在道路改扩建工程中应用广泛.利用Plaxis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分析工程施工及运营期路基沉降变化、预应力管桩弯矩及土工格栅受力变化.结果表明:桩网结构能够有效减小软土地基的路堤差异沉降及总沉降;路面最大沉降位于新老路基搭接处,预应力管桩的应用使得差异沉降有效减小,土工格栅通过张拉起到调节不均匀沉降的作用;通过对运营期路基长期稳定性分析表明路基处于稳定状态;桩网结构适用于路基加宽工程,也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