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张国荣  赵保青 《甘肃科技》2010,26(11):25-28
夏河县华尔寨梁金矿是2006年通过异常查证发现的,在叙述矿床成矿地质背景、控矿因素的基础上,通过与其它西秦岭其它金矿的类比,探讨了矿床的成因类型。区域成矿背景、矿区控矿因素显示,断裂构造、中三叠统下部建造层是主要的控矿因素。矿床所处区域地质背景、断裂控矿特征与鹿儿坝金矿相似,但矿石物质成份与鹿儿坝金矿明显不同,却与另外一个Ⅲ级构造单元—碌曲-武都古生代裂陷盆地的大水金矿类似,属于中、低温热液(交代)型金矿。  相似文献   

2.
本文叙述了松尾石地区金矿体的特征、矿石类型和矿石结构构造,简要分析了矿体赋存规律和控矿因素,指出了今后找矿方向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架底金矿为产于茅口组与玄武岩组第一段之间的构造蚀变体(Sbt)中和峨眉山玄武岩第二段凝灰质玄武岩内的原生金矿床,是贵州西南部地区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特殊的卡林型金矿床.通过野外观察和光薄片镜下鉴定,对架底金矿的矿石类型、矿石矿物组合、矿石结构构造及围岩蚀变特征的研究表明:呈半自形-他形结构、浸染状构造的黄铁矿与金矿的关系最为密切;硅化、黄铁矿化及毒砂化是寻找金矿的主要蚀变标志;凝灰岩和构造蚀变体(Sbt)是该区金的主要找矿标志.本文系统总结了矿石的基本特征及蚀变标志,以期对其周边区域找寻同类型金矿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柴家庄金矿主要的矿石类型为石英黄铁矿,矿石结构以粒状晶结构、碎裂结构和包含结构为主,构造主要为块状构造和浸染状构造。金矿物包括自然金和银金矿,具裂隙金、包裹金和粒间金的嵌布形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黄铜矿、褐铁矿和石英等。自然金以不规则的微粒金为主,由于细小不易磨矿解离。  相似文献   

5.
文章重点论述了黄草营地区金矿资源的主要分布范围、地层构造、成矿类型、地质条件及成矿地质背景。区内已发现了东、西两个成矿点,矿石类型主要以含金石英脉和含金黄铁矿为主,品位变化较大。通过对该地区金矿地质特征的研究,证明了在黄草营地区具有进一步寻找金矿资源的较好前景。  相似文献   

6.
该文介绍了齐家沟金矿区域地质情况,从赋矿地层、控矿构造、矿石特征及矿物组合、围岩蚀变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蓬莱齐家沟金矿的地质特征,总结了齐家沟金矿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7.
洪百雄 《甘肃科技》2016,(16):31-34
陶家湾金矿赋存于下古生界丹凤群木其滩组第二岩性段。矿体明显受地层和断裂构造控制,早起北东向为控矿构造,晚期北西向为后期破矿构造;矿体具有厚度小,品位高等特征。围岩蚀变主要有绢云母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硅化等。矿石类型为黄铁矿黄铜矿化含金铜矿石。对主要控矿因素、矿床成因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8.
甘肃礼县火吉坪金矿地质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百雄  杨根生 《甘肃科技》2009,25(17):44-46,28
礼县火吉坪金矿床赋存于石炭系第四岩组和第五岩组。金矿化明显地受断裂破碎带控制,所见金矿体多赋存于北东向断裂带上。矿体与煌斑岩脉相伴,围岩蚀变以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硅化,少量绿泥石化,白云母化、黑云母化、碳酸盐化、毒砂化为特征。矿石类型含金构造角砾岩型矿石和含金碎裂岩型矿石二大矿石类型。从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热源、含矿热液运移机制、矿质沉淀积聚机制等方面探讨了矿床成因。  相似文献   

9.
三洋坝金矿床位于西成铅锌矿田西部。该区以近东西向展布的广金坝复式背斜为主要构造骨架,这些背斜构造是成矿的有利地段,控制着矿体的展布,背斜翼部层间裂隙带中有三华咀、三洋坝、小沟里、安家岔等金矿(床)点,这些矿(床)点均呈东西向或近东西向带状分布。三洋坝金矿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岩浆期后热液叠加改造的变质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0.
总结辛庄金矿区地质特征,并从成矿物质来源、矿化产出形式、矿物共生组合和矿石组构、围岩蚀变以及成矿方式等方面探讨辛庄金矿的矿床成因.对矿床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区脉状矿体受北西及北北西向两组断裂构造控制作用明显,矿石类型具有多样式、多矿种组合的特征;岩体源岩来自于地壳,燕山期岩浆活动为本区提供了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矿床为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热液充填石英脉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1.
甘肃石鸡坝-阳山地区金矿整装勘查区位于扬子板块西北缘西秦岭褶皱带,是南秦岭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整装勘查区主要矿床阳山金矿已有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区域资料及其他矿床特征,初步总结了区内金矿控矿因素、成矿规律,认为区内金矿受西秦岭复合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制约,其形成时间、空间和成因类型均与造山作用息息相关,是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及变质作用多种控矿因素的耦合效应控制了金矿的形成,其中区域性文县-康县断裂带及其次级断裂是最主要的控矿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下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2.
阮昆  吴奕  欧阳双 《科技信息》2012,(23):411-411,436
绿岩型金矿是世界上同时也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床类型,是指产在花岗岩—绿岩地体背景下的金矿床类型,其控矿构造形式主要有:韧脆性剪切叠加构造岩带控矿,断裂复合—叠加接触带构造岩控和脆性剪切裂隙控矿三种。按其矿体形态规模和内部组构特征,可将矿体划分为石英脉型和蚀变构造岩型两大类,矿石类型分为含金石英脉型和含金蚀变构造岩型两类。据大量绿岩型金矿床脉石英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法测温结果统计,其温度多在250-300之间,属中温热液型;将包裹体盐度与金矿联系起来考虑,发现高盐变质流体控制了绿岩带金矿的产生并控制了绿岩型金矿的规模,那些大型及超大型矿床的变质流体的盐度往往都大于32%,甚至高达45%。  相似文献   

13.
金长沟金矿泥盆系舒家坝组第三岩性段。区内金矿体矿石类型以构造蚀变岩型为主,局部地段硅化极强部位为碎裂状石英脉型;铜矿体矿石类型为石英脉型。矿体主要受断裂构造所控制。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其次为褐铁矿化、孔雀石化、绢云母化等。对主要控矿因素、找矿标志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4.
杜玉娥 《科技信息》2013,(18):485-486
本文通过对五里坡金矿区的区域地质、矿床地质、构造、矿石特征及成因分析,指出五里坡金矿床属于以韧性剪切破碎带蚀变岩型为主、韧性剪切带石英脉型为次的金矿。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从承德县黄杖子石灰石矿矿床地层、构造、岩浆岩、区域矿产着手,分析矿床特征、矿石类型、矿石结构、构造特征,根据矿石矿物成份、矿石化学成份、矿床成因等。介绍承德县黄杖子石灰石矿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矿床成因。  相似文献   

16.
西秦岭夏家坪金矿床主要赋存于古元古界秦岭岩群黑云斜长片麻岩和海西期闪长玢岩体中,受近东西向和北西向两组断裂控制。矿石多为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他形粒状结构,浸染状构造及条带状构造,矿石类型为石英脉型金矿。  相似文献   

17.
白生顺 《甘肃科技》2009,25(19):41-44
酒地红山金矿矿质来源于地层,赋矿主岩为变质砂岩、粉砂岩、板岩和灰岩,金矿化受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双重控制。矿床主要由中带的五个矿体组成,矿石类型为蚀变岩型。矿化形成于海西中晚期,成因类型属构造蚀变岩型大类之沉积变质构造蚀变岩型亚类。  相似文献   

18.
李建安 《甘肃科技》2010,26(17):30-32
东车路沟金矿为一石英脉型金矿。含矿岩石主要为凝灰质砂岩夹板岩;构造蚀变带呈帚状分布,蚀变类型为黄铁矿化、硅化;矿体延深大于延长,并有向南侧伏特征;矿石成分简单。矿区断裂构造为金矿体的赋存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断裂构造的规模、强度控制着金矿脉分布。金元素区域分布与地层、岩体、构造展布关系密切,元素组合为Cu、W、Ba、Mo、Ag、Au、Sb、As。文章总结了地层、侵入岩、构造、蚀变等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徽县通天坪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亮 《甘肃科技》2008,24(4):34-37
从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区地质特征入手,阐明了金矿床的矿体规模、空间位置及展布特征、矿石的矿物成份、结构、构造、有用矿物的含量、粒度、粒径、形态及嵌布方式;矿石有益、有害组份含量及赋存状态和伴生元素特征,初步探讨了金矿成因,提出了金的成矿模式,指出了通天坪金矿床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0.
杨怀玉  王文臣 《甘肃科技》2008,24(1):57-59,93
甘肃省岷县大沟寨金矿位于西秦岭卡林型-类卡林型金矿省的西北部,东临鹿儿坝大型金矿及簸箕沟中型金矿床。赋矿围岩为中三叠世第三岩组,矿体定位受近东西向压性断裂构造控制。矿石矿物组合为磁铁矿—黄铁矿—毒砂—辉锑矿—方铅矿,成矿元素组合为As-Sb-Hg-Au(Ag),成矿温度介于181℃~300℃,是浅成中~低温热液作用下形成的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